無伴奏合唱
無伴奏合唱是一種無伴奏的音樂形式,僅由人聲來哼唱出旋律與節奏,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交響樂以及巴洛克時期的協奏風格,層次感極強,常見的音樂風格為15和16世紀的教堂音樂。比較著名的無伴奏團體有國王合唱團。
名稱
意大利語為 a cappella,一般指無伴奏的合唱或者重唱,以及為此創作的樂曲。在音樂史、古樂中,一般指歐洲教堂音樂的一種樣式,與伴奏的有無並無關係。原詞是後者的意思,但是現在派生為前者的意思後逐漸普及。
概要
意大利語a cappella直譯為英語是in chapel,意思是「在聖堂」。之後把它形容詞化、名詞化,用來特指教堂音樂的一種樣式。其特徵為
- 1 全曲,或一部分為復調。
- 2 比較樸實,歌詞容易聽懂。
- 3 有多重分組,無伴奏,或者加以哼唱歌曲旋律的簡單伴奏。
廣義上滿足上述條件1和3,或者單純的條件3就可以指教堂音樂,所以作為曲式,a cappella並不一定是「無伴奏」。
文藝復興音樂中,音樂家以教堂為舞台,爭相創作複雜豪華的樂曲,導致最後喧賓奪主,搞不清到底是宗教儀式還是音樂會,而且重要的歌詞反而很難聽懂。教廷針對這種情況,在各種教會改革中,倡導教堂音樂的簡樸化,於是無伴奏合唱形式孕育而生。代表的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他的作品一般比較易懂。
文藝復興合唱曲中,帶伴奏的作品,樂譜也是以無伴奏的形式記錄的。世俗曲一般是加即興伴奏,宗教曲由於上述3理由,更沒有必要用樂譜記錄伴奏的譜子。於是逐漸這種形式逐漸令人產生了誤解,被認為本來就是無伴奏的。之後教會音樂以外的無伴奏合唱、無伴奏聲樂組合也逐漸增多,這種誤解同時滲透到了古典音樂界和通俗音樂界。
古典音樂中的無伴奏合唱
教堂音樂中自古就有無伴奏合唱,格列高利聖詠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浸信會、基督教會等各個教派在宗教儀式時都不使用樂器。。
作曲家們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和對位法的聲部疊加使無伴奏合唱逐漸成形(復調音楽)。巴洛克時代、古典主義時代,隨着和聲法逐漸確立,形成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4聲部合唱的作曲方法,無伴奏合唱於是擁有了「橫向的流動」和「縱向的和諧」。
流行音樂中的無伴奏合唱
如上無伴奏合唱中有古典的合唱曲作品,一部分流行音樂人逐漸關注這種形式,1980~90年代期間音樂劇中的使用開始引起關注,之後出現的TAKE6等無伴奏合唱組合開始熱賣。流行音樂中的無伴奏合唱並沒有古典樂中和聲、對位的構成,而大多數具有爵士和聲。和古典合唱不用的是,由於使用麥克風為前提,用聲音模擬打擊樂效果等等各種新手法被廣泛運用。
正教會聖歌
正教會聖歌中除了極少數以外都是禁止伴奏的,因此在形態上是無伴奏聲樂。因此柴可夫斯基、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等在器樂曲方面才華橫溢的作曲加也為正教會創作聖歌。雖然形式上是無伴奏合唱,但是正教會內部不使用a capella這個詞。
定音通常使用音叉,或者按照神父的音高為準。因此經常從樂譜指定的調進行轉調。
演奏
有伴奏的場合,調節不同音高時最大的難題。一般在演奏前用音叉等定音,之後要保持同樣音高,因此演奏者需要有非常正確的樂感。另外,由於沒有伴奏,和聲美可以更好的發揮出來,因此以低音部為基礎的準確的和聲非常必要。
這是一篇與音樂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