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清治時期
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施琅攻下台灣的1683年,一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一共有212年。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 |||||||||||
---|---|---|---|---|---|---|---|---|---|---|---|
史前時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 |||||||||
明鄭時期 1661-1683 |
|||||||||||
清治時期 1683-1895 |
|||||||||||
日治時期 1895-1945 |
|||||||||||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 |||||||||||
其他臺灣系列 | |||||||||||
臺灣主題首頁 | |||||||||||
前期的消極政策
1683年,大清帝國派鄭成功前部下施琅率領清軍,終於擊潰了鄭克塽,「台灣有史以來首次正式被收編為中國的一部分」(周明峰 1994,43)。鄭克塽降清以後,清康熙帝及若干大員認為台灣為未開發的彈丸般小島,保留台灣徒增國家的財政負擔,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大陸。朝廷中很多官員皆欲棄台,但征台功臣施琅反對,認為台灣土地肥沃,戰略價值高,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清廷決定保住台灣(周明峰 1994,42-3)。
1684年4月,台灣(時為台灣府)正式納入中國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三個縣。然而,清廷的治台政策,一直到1874年日軍在牡丹社事件中犯台以前,卻都是消極的,目的只在避免台灣再度成為盜匪與反抗者的根據地。一方面,清朝在台駐軍皆由大陸調派,每三年調動一次,以防軍隊造反。另一方面,清朝政府更將十幾萬台灣居民強制遣返大陸原籍,又對大陸人民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早期渡台者只好與平埔族女子通婚,因此而有所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說法。
頻繁的反抗事件
在清朝治台的212年中間,造反事件層出不窮,正如日本學者依能嘉矩其名著《台灣文化志》中所表示的,清朝兩百餘年的統治,實際上就是「對移民叛亂的鎮壓和漫無計劃的綏撫工作的歷史」(引自王育德 1979,80)。在這段期間,百姓暴動頻起,總計發生了百餘次造反事件,其中算的上是大亂的有三、四十起,莫怪乎俗諺稱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在這些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當中,1721年的朱一貴之亂(國號永和)、1786年的林爽文之亂、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之亂,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一般學者都同意,發生這些叛亂的主因,不外乎清廷從大陸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e.g., 黃昭堂 1993,7﹔張德水 1992,46)。然而,如果我們論及這些動亂和台灣意識之發展的關係的話,雖然史明(1980,200)宣稱這些動亂「在實質上,已經非常合乎近代殖民地解放的革命理念」,但是,多數學者似乎並不儘同意這樣的看法。比如說,黃昭堂就這樣認為︰
類似的看法,也可以見之於江寬政(1999,294)﹔Mendel(1970, 14-5)﹔Meisner(1964, 148)﹔以及Ong(1964, 163)。
在國際壓力下後期的積極治理
清廷對台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有了改變。然而,造成這種改變的原因卻不是源於清廷內部,而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歐洲殖民主義勢力怒濤似地衝擊著中國大陸和台灣。1858年到1865年間,台灣在兩次英法聯軍後所簽訂之條約的規定下,連續開放滬尾(今淡水) 1、雞籠(今基隆)、安平、打狗(今高雄)四個港口對外通商。
同時,西方傳教士也獲准在台灣自由傳教。1870年,英國長老教會派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來台,以台南為根據地,在台灣南部培植勢力。翌年也就是1871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派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來台,以淡水為根據地,在北部培植勢力。1874年的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所發動的侵台之役,以及1884年到1885年的中法戰爭,戰火都直接蔓延到台灣。這一連串的事件,終於使清廷瞭解到台灣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重要性(史明 1980,232﹔王育德 1979,92﹔賴建國 1997,47-8)。
為因應上述國際局勢的變化,清廷於是甩掉190年來的消極政策,積極擬定經營整個台灣的方針。1885年,清廷決定提升台灣的行政層級,將隸屬於福建將近兩百年的台灣獨立出來,改設為行省,並任劉銘傳為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在台灣積極實施一連串的改革,於是,台灣在1891年有了中國第一條官辦客運鐵路,南北普設電報可通福州,同時也設立郵政與新式學堂,台北城的街頭亮起了路燈。
但是,台灣建省還不到十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的失敗,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的主權讓給了勃興中的日本。
台灣置行省後歷任巡撫
- 劉銘傳(第1任巡撫):1885年9月10日 – 1891年2月27日
- 沈應奎(以臺灣布政使代巡撫):1891年4月28日 – 1891年10月15日
- 邵友濂(第2任巡撫):1891年10月16日 – 1894年9月15日
- 唐景崧(第3任巡撫):1894年9月16日 – 1895年3月23日
注釋
1. 1858年第一次英法聯軍之役後,英法等國便藉著此一機會要求大清帝國開放牛莊、登州、台灣、潮州、瓊州五個通商口岸。不過其中的「台灣」究竟是指所有台灣的港口,或是指台灣府(今台南安平)呢?由於定義不夠清楚,當時曾有過一番爭議,後來在擬訂條約細節時,法國要求「台灣」通商口岸除了安平之外,必須加開北部的淡水作為通商口岸。之後其他國家遂亦援引「最惠國待遇」比照辦理,從此淡水便成為洋商的聚集之地(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2000)。
和台灣清治時期相關的研究書目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只收入專書,單篇論文不收入)
- 陳孔立,1990,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 黃富三,1987,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台北:自立晚報。
- 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中挫。台北:自立晚報。
-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縣板橋市:稻香。
-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 180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 :聯經。
- 林偉盛,1993,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
- 麥斯基爾(Meskill,Johanna Menzel),1986,霧峰林家:台灣拓荒之家,1729-1895,王淑琤譯。台北:文鏡文化。
-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王存立、胡文青,2002,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台北:遠足文化。
- 王世慶,1994,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
- 翁仕杰,1994,台灣民變的轉型:歷史宿命與超越。台北:自立晚報。
- 尹章義,1989,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
參考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2000,1860年之淡水開港,見四百年來的淡水河流域:1860s-1960s淡水河流域的新展開 [online]。台北: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 黃昭堂,1993,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廖為智譯。台北:台灣現代學術研究會。
- 黃昭堂,1996,第二次大戰前「台灣人意識」的探討,見黃昭堂,台灣淪陷論文集,頁81-109。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 江寬政,1999,台灣歷史中的反抗精神:一個意識層面的初步考察,見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
- 賴建國,1997,台灣主体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 Meisner, Maurice. 1964. The Development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oday, edited by Mark Mancall, 147-62.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 Mendel, Douglas H. 1970. 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Ong, Ioktek. 1964. A Formosan's View of the Formos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Formosa Today, edited by Mark Mancall, 163-70.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