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芳濟書院
聖芳濟書院 | |
---|---|
地址 | 九龍大角咀詩歌舞街45號 |
类型 | 津貼中學 |
隶属 | 法國聖母小昆仲會 |
创办日期 | 1955年 |
校長 | Rev. Bro. Joseph Chang |
教師人數 | 約60名,外藉英語教師1名(越南美籍) |
学生人数 | 約1200人 |
校訓 | Suaviter in modo Fortiter in re (拉丁文) 溫良剛毅 (中文) |
教學語言 | 英語 |
宗教 | 天主教 |
学校网址 | http://www.sfxc.edu.hk/ |
聖芳濟書院是 香港著名的男子天主教英文中學,由聖母小昆仲會修士於1955年創立。學校位於油尖旺區。
修會簡介
聖母昆仲會(Marist Brothers),在中國稱為「聖母小昆仲會」、「聖母文學會」或「聖母修會」。 Marist一字的意思是「聖母瑪利亞的小兄弟」,由於聖母昆仲會來華年代久遠,「兄弟」一詞有時亦以文言文中的「昆仲」交替使用。在外地,有時候也可稱之為「Society of Mary」。
修會自19世紀初期成立以後,以教育青少年為目標,在世界各地設立學校,傳播聖母瑪利亞的福音。小昆仲會現於全球77個國家設有學校。
小昆仲會的修士都會使用教廷於19世紀初為肯定修會教育使命而特許頒發的FMS (Fratres Maristae a Scolis)封號,意指「專門辦教育的聖母瑪利亞小兄弟」。在華語地區,本名「聖母昆仲會」有時也會被謙稱為「聖母小昆仲會」,以表達修士們的卑微態度。
小昆仲會在19世紀到亞洲傳教辦學,當時重點放在 中國地區,曾在中國地區創辦和經營了27所學校,主要的據點是北京、天津和上海,也曾在青島等地建立學校。
不論是給中國或是外國學生就讀的學校,修士們都提倡運動─尤其是足球,修士們曾成立了一個足球俱樂部─St. Louis Football Club。
學校歷史
1891年,法國聖母昆仲會的修士到天津和北京;1893年,聖母小昆仲會修士到上海的聖芳濟書院(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本是由耶穌會創立的學校)教書,繼而在1895年時接管了整個學校的校務。
在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將國內的外國教會人士驅逐出境。當時,在上海聖芳濟書院任教的聖母昆仲會修士來到香港,於九龍城嘉林邊道聖馬丁書院任教。
1954年,香港教育署原本將現為伊利沙伯中學的地皮供修會建造校舍,及後知悉修會幾近身無分文,即收回決定,改為給予修會兩個選擇 ── 在淺水灣或大角咀建立校舍。最後,修士們於九龍楓樹街和詩歌舞街交界處(當時被稱為九龍內地段6421〔K.I.L. 6421〕)建立校舍。在這期間,嘉林邊道的校舍便告棄置,同學被安排至九龍鄧鏡波學校暫時上課。1955年12月9日,新建的學校啟用,為表示與上海母校(上海聖芳濟書院,即現在的上海北虹中學)的關係,便將學校命名為「聖芳濟書院」。 至今,學校正門的「九龍內地段6421」地界仍然被保留。
學校自一九六零年代,大部份駐校修士均曾於新中國成立多所天主教大學任教,以歐洲人為主。至近數年修士們年紀漸長,南美洲的教育需求極為欣切,故現時修士以亞洲人為主,人數約六名。
一直以來校方對學生的公開試成績採取不公開政策,即使於七十年代,會考成績屬全港首三名,學校仍拒絕於學校資料中公開學生成績。
除禁止學生以英語報讀宗教科外,學校過去曾拒絕學生報考會考太多科目(現時學生通常報考八至九科),而於二零零二年被蘋果日報以頭條炮轟[1],唯校方及後公開回應指事件乃蘋果報道失實,以偏概全,忽視學校的升學政策,亦獲多個媒體廣泛報道。在這之前一個月,學校亦曾公開譴責蘋果日報在處理「教育署視學報告」一事上以偏概全,不盡不實。
學校至近年提高透明度,於教育局中學概覽中公開中五及中七畢業生於公開試中個別科目的成績比率,至於實質等第數目,仍然是不公開資料。另外,在近年,部份被證明在某方面有特別能力的學生亦可報讀相應會考科目,使學校出現報考十科的學生。
校服樣式
基本上,學生須穿著白裇衫連綠色布繡校徽(長短按季節而定)、灰色長褲(學校明文容許穿著短褲,但只有極少數新生會穿著一至兩日)。學校沒有明文規定夏天時不可穿著冷衫;在冬季時,學生則必須穿著最少一件長袖毛衣及戴上綠白雙間校呔。在溫度低於十度時,則可自行選擇在原有校服樣式上加穿保暖衣物。校規中雖並沒有明文規定襪子的款式,但近年訓輔組表明不接受學生穿著「船襪」。學校容許學生穿著波鞋或皮鞋,大部份學生一般會選擇波鞋。
波鞋並不限於白色波鞋,在沒有體育課的日子亦可穿著,故彩色波鞋成為學校的特色。
在香港的中學,只有聖芳濟書院及荃灣聖芳濟中學容許學生在所有上課日子中穿著彩色的波鞋。
校方在處理校服樣式的問題上一直堅持以恪守修會教育的「簡樸卑微」(Simplicity)為原則。
雖然校規並未有明文規定,但在一般情況下,含有大量「惹人注目的」鮮色衣物不被接受;近年興起的「窄腳褲」、「貼身褲」、黑色褲、鮮色腰帶同樣被禁止。
「三自」思想與校規
由七十年代至今,學校積極提倡由前任魏岫山修士提出的「三自」思想,魏岫山修士相信,聖芳濟學生有「自我尊重」、「自我反省」及「自動自覺」三種律己的精神。
學校採取「少懲罰,多勸勉」的制度經年,只有十項校規被注於學生手冊內,唯有九項屬學生的獎懲制度、等第解說、校服樣式、惡劣天氣停課措施、報失與賠償辦法及請假程序。剩餘一項為「學生不應攜帶與上課無關之物品回校。」。
但近年學生個人操守轉差,學校為針對問題,每年均向學生派發通知(Student Reminders),提醒各項行為問題。
學校於二零零一年經學生會多番爭取下允許學生攜帶手提電話,唯只限於通訊用途。
精神與價值觀
就讀於聖芳濟書院的學生會被稱為Xaverian,並沒有中文譯名。 在早期,Xaverian會被拼寫成Xavierian,但由於有礙發音,字母"i"最終被省略。
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學生與舊生之間常提倡Rev. Bro. Gregory Seubert的「四海之內皆兄弟」(In four sea we are all brothers)的概念,以表示學校內各人的密切關係。其後,由八十年代至今,則強調"Once a xaverian, always a xaverian",表示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係。
此外,學校各持份者特別注重教師能否體現修會教育的五大支柱,包括「天主的臨在」(Presence)、「簡樸卑微」(Simplicity)、「一家人」(Family Spirit)、「對工作的愛」(Love of Work),「效法聖母」(in the Way of Mary)。
校訓、校徽及校旗
校訓:
Suaviter in modo Fortiter in re (拉丁文);Gentle In Manner; Resolute In Execution (英文);溫良剛毅 (中文)
以《論語‧學而》解:「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溫良」指待人的態度;以《荀子‧非十二子》解:「剛毅勇敢,不以傷人。」,「剛毅」指處事的態度。
校徽上的綬帶曾以校名代替,及後又用回拉丁文。校徽的外型多年來有不同版本,直至袁志輝校長上任後方始有最終定本。
在建校初期,於公開場合中,甚少會使用校徽。反而,會以一面三直間綠白(兩條綠色,一條白色)旗代表學校,上面寫上「SFX」三字,常見於學校比賽或刊物之上。
在九十年代後期,綠白旗甚少再被使用,只會用於掛在學校西翼的頂部。在二零零八年的一次學校改善工程後,綠白旗亦被收起,不再公開展示。
學校與耶穌會
聖芳濟書院以耶穌會始創人之一聖方濟·沙勿略命名,聖方濟·沙勿略被喻為「傳教士的主保」,於十九世紀熱心亞洲傳教工作。由於聖母小昆仲會於上海營運的學校是由耶穌會創立,故學校的主保聖人與辦學團體屬於不同修會。
學校與方濟會
在修士來港初期,由於暫時未找到落腳處,所以在曾於方濟會在九龍塘擁有的物業暫時棲身,直至七十年代左才告離開,因此學校亦被傳曾於九龍塘擁有物業之說,但實非真確。方濟會主要成員後來遷至渣甸山德蓀道,繼續繁體中文版本的聖經翻譯工作(即思高聖經學會),至今,九龍塘133號仍為方濟會之物業。
祈禱活動
學生保留每天祈禱的傳統。每個上課天,學生會於上課前祈禱。禱告由老師或值日生帶領,頌唸天主經或聖母經等經文,並於最後加上聖母小昆仲會獨有的一節:
“ | 領:Saint Marcellin Champagnat, (聖馬塞林尚巴納,) 答:Pray for us; (為我等祈;) 領:Saint Francis Xavier, (聖芳濟沙勿略,) 答:Pray for us. (為我等祈。) |
” |
學生活動
特別活動
- 聖芳濟匯演 (前名:聖芳濟之夜) - 每年三月中旬
- 聖芳濟慶日 - 每年十二月三日
- 聖尚巴納慶日 - 每年六月六日
- 校慶開放日 - 約每五年舉辦一次
- 聖誕節派對 - 聖誕節前最後一個上課日
- 修士盃 - 歷史悠久的足球比賽。低年級於下學期開始,高年級於上學期開始,或與社際足球比賽輪流隔年舉辦
- 汽水盃 - 每年下學期試後活動日舉行的足球比賽,勝出的一班可每人獲汽水一支
- 社際比賽 - 於上下學期的其中一週舉行的社際計分制比賽,以球類為主
課外活動組織
學生組織內閣由學生擔任,輔以顧問老師數名。 除學生會、四社、聖芳濟大使及英語大使,其餘所有組織可選擇以舉辦全校活動或會員活動其中一種服務形式。 學生組織由聯課活動組統籌。
總類
- 學生會
- 溫社
- 良社
- 剛社
- 毅社
- 聖芳濟大使
- 英語大使
學術
- 中國文化學會
- 英文學會
- 地理學會
- 數學學會
- 科學學會
- 中國歷史學會
- 普通話學會
興趣
- 美術學會
- 棋藝學會
- 音樂學會
- 戲劇學會
- 角色扮演遊戲學會
- 電腦學會
- 天文學會
- 動漫學會
宗教
- 天主教同學會
- 約書亞基督徒團契
服務
- 公民教育組
- 地衣之友
- 少年警訊
- 紅十字會
- 童軍
- 芳泉 (校報編輯委員會)
運動
- 羽毛球學會
- 籃球學會
- 足球學會
- 乒乓球學會
- 跆拳道學會
- 曲棍球學會
- 柔道學會
其它
- 大哥哥計劃
- 升學及就業組
- 圖書館服務組
- 公益少年團
- 健康教育組
校隊
- 羽毛球校隊
- 籃球校隊
- 足球校隊
- 乒乓球校隊
- 曲棍球校隊
- 排球校隊
- 游泳校隊
- 田徑校隊
- 劍擊校隊 (七十年代解散,至二零零八年再建立)
- 管弦樂團
- 合唱團
- 弦樂團
- 野外定向隊
學校設施
聖芳濟書院佔地3300平方米,由四座圍成一起的的建築物——主樓、東翼、西翼、新翼——組成。由於被這些建築物圍起來的空間是弧形的,所以該校有一個弧形的操場。
以下設施之位置由2007年新學年開始實施。
主樓
- 1955年啟用
各層設施:
- 地面:校務處、校長室、會議室、老師工作室、一年級課室(1F、1J、1M、1R、1V)、美術室
- 一樓:教員室、三年級課室(3D、3E)、四年級課室(4D、4E)
- 二樓:演講室、伺服器室、四年級課室(4A、4B、4C)、五年級課室(5A、5B、5C、5D)
- 三樓:修士宿舍
- 四樓:Room 5
東翼
- 1968年啟用
各層設施:
- 地面:二年級課室(2J、2M、2R、2V)
- 一樓:二年級課室(2F)、三年級課室(3A、3B、3C )
- 二樓:五年級課室(5E)、Room 4、小聖堂、多媒體學習中心(MMLC)
- 三樓:音樂室、Room 6、修士宿舍
西翼
- 1984年啟用
各層設施:
- 地面:有蓋操場、小賣部、文具部、學生會辦公室、童軍室、紅十字會室、升學及就業輔導室、自動飲品售賣機、更衣室、工友室
- 一樓:圖書館、閱讀室
- 二樓:生物實驗室、物理實驗室
- 三樓:化學實驗室、綜合科學實驗室
- 四樓:禮堂
- 五樓:禮堂高座
新翼
- 2005年啟用
此新翼與香港大部份同期建成的新翼設計相若,不過因為學校的環形設計障礙,令到新翼大樓的地下及一樓並沒有設立課室,否則負責建築的工程車及大型設施便不能離開校園,所以新翼比類似設計的學校建得更高,以解決技術問題。
各層設施:
- 地面:自動飲品售賣機、停車場、體育用品存放處
- 一樓:足球機
- 二樓:Room 1、Room 2、人文室
- 三樓:電腦室
- 四樓:Room 3、多媒體製作室
- 五樓:社工室、學生活動中心
- 六樓:教員休息室、會議室
校慶由來
該校有兩個校慶,為12月3日及6月6日。其來由是為了分別紀念學校主保聖人聖芳濟‧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及聖母昆仲會創始人聖馬塞林尚巴納St. Marcellin Champagnat的生日。
大事記
- 1955年12月9日——聖芳濟書院創校,第一任校長為Rev. Bro. Kenny T. Doheny。
- 1960年9月——學生數目達到一千人。
- 1963年5月——Rev. Bro. Vincent Kunert接任第二任校長。
- 1964年12月6日——第一代校報《文宬》(Athenaeum)出版。
- 1969年——第二任校報《聖芳濟學報》(Xaverian)出版。
- 1971年8月——Rev. Bro. Gregory Seubert接任第三任校長。
- 1975年8月——魏岫山修士接任第四任校長。
- 1987年1月——第三代校報《芳泉》出版。
- 1989年10月1日——四社系統正式運作,並以校訓(溫良剛毅)命名四社。
- 1994年8月——第四任校長魏岫山修士退休,鍾振勇修士接任第五任校長。
- 2005年——創校50周年、新翼啟用。
- 2006年——第五任校長鍾振勇修士退休,袁志輝先生(第一位非修士, Lay person)接任第六任校長。
已歿曾駐書院修士
- 1960年──雷國鳴修士(Bro. REGUL, Otto F.M.S.)
- 1969年──丁宗岳修士(Bro. SENNA, Anthony F.M.S.)
- 1972年──彼得修士(Bro. ZIEGLER, Peter F.M.S.)
- 1975年──穆德華修士(Bro. MUSS, Edward F.M.S.)
- 1976年──梁保佳修士(Bro. LEON, Paul F.M.S.)
- 1960年──馬和修士(Bro. MAHER, Ralph F.M.S.)
- 1984年──孫繼昌修士(Bro. SUN, Subran F.M.S.)
- 1987年──杜國樑修士(Bro. DURR, Georges Gabriel Victor F.M.S.)
- 1997年──李鍾馨修士(Bro. LEE, Michael F.M.S.)
- 1984年──孫繼昌修士(Bro. SUN, Subran F.M.S.)
- 1999年──顧鴻勳修士(Bro. KUNERT, Vincent F.M.S.)
- 2005年──孔納德修士(Bro. BAUER, Konrad F.M.S.)
- 2005年──王守謙修士(Bro. WANG, Shou-Chien James F.M.S.)
- 2006年──竇安寧修士(Bro. KENNY (Thomas Doheny), F.M.S.)
- 2007年──龔達德修士(Bro. CONDADO, Denis F.M.S.)
著名校友
排名不分先後:
- 譚伯源(澳門財政司)
- 包致金(終審庭大法官)
- 范鴻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 張樹成(精電國際有限公司主席)
- 李小龍(世界著名武術家及功夫影星)
- 許冠傑(香港影星及創作人)
- 張衛健(香港著名歌手和演員)
- 莊陳有(樂施會總幹事)
- 何耀華(醫院管理局委員會成員)
- 古天農(中英劇團藝術總監)
- 郭家明(香港著名足球員)
- 曾志偉(香港著名影星)
- 陳志雲(無線電視總經理)
- 黃家熙(新界西區前消防員,2007上半年因火災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