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佔時期
外观
香港日治時期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統治香港的時期:自1941年12月25日淪陷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為止。這段時期被稱為「三年零八個月」。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共持續了十八天。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與珍珠港事變同時入侵香港,當天八時首先空襲啟德機場,癱瘓英軍防空力量。三天後日軍攻陷新界九龍,港英政府退守香港島,至12月25日「黑色聖誕」宣佈投降。
日治時期歷任地方長官
-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日軍酒井隆中將(Lt-Gen. Takashi SAKAI,香港軍政廳最高長官)
-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日軍磯谷廉介中將(Lt-Gen. Rensuke ISOGAI,總督)
- 1945年2月1日-8月15日:日軍田中久一中將(Lt-Gen. Hisaichi TANAKA,總督)
戰後過渡時期首長
- 1945年8月28日-30日:英殖民部詹遜爵士(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殖民地臨時首長)
- 1945年9月1日-1946年5月1日:英軍夏愨爵士少將(Rear Admiral Sir Cecil H. J. HARCOURT,軍政府總督)
日治時期的地區命名
日治時期,香港的定式名稱是「香港佔領地」。港日政府曾將香港多處重新分區和命名,例如香港仔更名為「元香港」等。街道及地方更名十分常見,如皇后大道更名為「昭和通」、跑馬地馬埸更名為「竹葉峽競馬場」等。然而,坊間流傳日本曾把香港更名為「香島」,並沒有史料支持。反而香港的簡稱由「港」改為「香」真有其事,如戰爭以「港九」命名的組織於日佔期間皆改以「香九」稱之。
港日政府政策
- 歸鄉政策:強迫市民離港返鄉,以減少人口壓力。
- 糧食分配政策:至戰爭後期港日政府要求港人依東京人平均每日耗米量,即六兩四米糧為每人每日配給。但港人並不如東京人有充足的其他糧食。大批市民餓死。一些和平時不會食用之動植物如老鼠和樹皮都被拿來充飢,市區甚至出現人食人現象。
- 貨幣政策:改以沒有保證金支持的日本軍用手票(俗稱軍票)為法定貨幣,強迫市民將港幣兌換成軍票,初期兌換價為2元港幣兌1元軍票,後期改為4元港幣兌1元軍票。由於日治期間港幣於澳門等地依然流通,因此強迫兌換軍票事實上為一經濟掠奪手法。戰後軍票不獲承認,日本政府拒絕將軍票兌回等值流通貨幣,使不少港人破產,至今仍遺留下「軍票問題」。
- 工程:包括興建忠靈塔、將九龍寨城的城牆拆卸用以擴建啟德機場跑道等。
市民生活
日治時期是香港的黑暗時期,生活各方面皆十分困難。
- 飢餓:日治時期餓死人是常有的事。
- 屠殺:日軍濫殺無辜,日軍在街上可隨意殺人。
- 拷打:日軍可隨意拘捕市民進行嚴刑拷問,其手段包括烙鐵、灌水、虐打等。
- 勞役:日軍可隨意於街上捉男丁做苦工勞役。
- 姦淫:日軍常以搜查房屋為名入屋姦污女性。另外日軍設立慰安所,強迫婦女提供性服務。
- 經濟掠奪:港日政府把各種貴重資產,包括汽車、收音機、手錶等列為統制項目,強迫市民上繳並充公。港日政府又經常以各種名目充公企業資產。
- 鼓勵賭毒:設立賭館及煙館,荼毒市民健康,並藉此斂財。
- 喪失尊嚴:市民每當見到日軍,皆須作九十度鞠躬,否則會被拳打腳踢甚至殺身之禍。
- 教育停頓:絕大多數學校於日治期間皆被迫停辦,大量兒童失學。
反抗活動
-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由新界居民子弟組成的游擊隊,主要於新界西貢活動。
- 英軍服務團:由原香港大學教授賴廉士(Lindsay T. Ride)組建,負責日軍情報收集、接送重要人員潛出或進入香港。
轟炸活動
日治期間,英國政府允許盟軍轟炸香港,因此一直有盟軍戰機空襲香港的日軍據點,但間中誤中民居,造成嚴重傷亡,然而根據香港作家小思的記載,香港市民一般都不反對盟軍轟炸。
重光
於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其後赤柱集中營內的原港英政府官員,組成臨時政府接收政府資產,不久英國派出軍艦正式進駐香港,組成軍人政府。香港市區出現大規模慶祝活動,紀念戰爭結束及盟軍取得勝利。以後重光紀念日成為了香港的公眾假期,至一九九七年後取消,但回歸後每年的重光紀念日於中環依然會有紀念活動進行。
日治時期對香港的影響
由於日治時期較短,加上港人對日治時期並無好感,及戰後香港發展迅速,因此戰後遺留至今的日治痕跡不多。以下茲舉數例:
- 戰爭遺跡:今日立法會大樓及匯豐銀行銅獅子上皆有保衛戰時留下的子彈孔。於一些荒廢地道裏有日軍刻劃的簽名。戰後亦間中會有工程地盤掘出炸彈、軍刀或人體骸骨。
- 建築:禮賓府(原港督府)依然保留日式的屋頂及一座於日治時期興建的一座塔樓。
- 圖書館:日治時期港日政府設立了「香港市民圖書館」,是香港的第一個公共圖書館,其藏書今收於香港大學圖書館內。
- 語言:據說香港稱「老闆」為「老細」源於日治時期各商鋪外皆要列出鋪內工作人名,東主名字上標「世帶主」,漢奸隨日軍入來搜查時即叫「老世」出來,由此衍生而來。
- 習慣:至今老一輩港人依然有保持米缸常滿及經常於家裏準備充足糧食的習慣。
- 集體記憶:香港民間的鬼故事至今依然經常以日治時期作背景。
參閱
外部連接
不確保中立原則
这是一篇與香港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