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宜春市

座標27°48′57″N 114°25′00″E / 27.8158°N 114.4166°E / 27.8158; 114.416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宜春市
地級市
宜春市區一景
宜春市區一景
宜春市在江西省的地理位置
宜春市在江西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27°48′57″N 114°25′00″E / 27.8158°N 114.4166°E / 27.8158; 114.416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江西省
設立2000年5月22日
語源「縣側有煖泉,從地湧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縣。」——《太平寰宇記
政府駐地袁州區
下級行政區1市轄區、3縣級市、6
政府
 • 市委書記嚴允
 • 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寧
 • 市長譚贛明
 • 政協主席袁川
面積
 • 地級市18,669 平方公里(7,208 平方英里)
 • 市區2,539 平方公里(980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6位(佔全江西省11.18%)
最高海拔1,794.3 公尺(5,886.8 英尺)
人口(2021)
 • 常住常住人口497.11萬人
 • 排名全省第3位(佔全江西省12.07%)
 • 密度295.2人/平方公里(76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106.63萬人
語言
 • 方言贛語宜瀏片宜春話客家語銅鼓片銅鼓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336000
電話區號795
車輛號牌贛C
氣候中亞熱帶濕潤氣候
年均溫17.2 ℃
年降水1,629.9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360900
舊稱袁州
國內生產毛額(2015)¥1,621.02億(全省第5位,佔全江西省9.62%)
260.26億美元匯率
人均¥29,459(全省第7位
4,730美元(匯率)
網站中國宜春政府網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江西統計年鑑-2016》

宜春市,古稱袁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江西省西部、市境北界九江市,東鄰南昌市撫州市,南接吉安市新余市,西南抵萍鄉市,西達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地處贛西山地丘陵區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帶,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環山。九嶺山綿亙西北,武功山聳峙西南;中部丘陵崗地與河谷盆地相間;東部為平原。贛江自西南往東北流經東部,錦江袁河橫貫市境向東匯入贛江;北部潦河往北注入修水,市人民政府駐袁州區宜陽大廈

宜春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贛湘鄂區域中心城市、全國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全國健康養生基地。

歷史

[編輯]

秦代九江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年),陳嬰平定江南,翌年於境內建宜春城,取名於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屬豫章郡三國時為安成郡轄地。大康元年(280年),司馬炎滅吳,為避宣穆皇太后張春華之名諱,改宜春為宜陽。

開皇十八年(598年)復名宜春,廢安成郡,設袁州,轄宜春、萍鄉新喻三縣,治宜春。開寶八年(975年),萬載縣筠州劃入。雍熙元年(984年),析宜春立分宜縣,仍隸袁州。淳化三年(992年),劃新喻入臨江軍至元十九年(1282年),袁州改袁州路,隸江西行省洪武二年(1369年),改袁州路為袁州府。明時,奉新靖安豐城銅鼓南昌府管轄。今宜春市境域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四府。

1913年,江西分設贛東、贛西、贛南、贛北四道,贛西道治所設於宜春縣,轄贛西道21縣。1914年,贛西道改名廬陵道。1916年治所由宜春遷吉安

1949年,解放軍於「湘贛戰役」中占有贛江以西地區,7月20日進駐宜春縣城。1958年12月,南昌專員公署由南昌市遷入宜春縣,更名宜春專員公署。時轄宜春、萍鄉、分宜、新余、清江、豐城、萬載、銅鼓、宜豐、上高、高安、奉新、靖安、南昌、新建、安義、進賢17個縣。隨後,南昌、新建、進賢、萍鄉、新余、分宜、安義等縣相繼劃出。1979年,劃宜春縣城區設立縣級宜春市。1985年,宜春縣市合併。1988年,撤豐城縣設豐城市;撤清江縣設樟樹市。1993年改高安縣為高安市。

2000年5月22日國務院批覆撤銷宜春地區,改設宜春市。原縣級宜春市改為袁州區。至此,宜春市共轄袁州、奉新、靖安、宜豐、上高、銅鼓、萬載一區六縣,並代管豐城、樟樹、高安三市。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6月27日晚上6點多,宜春上高縣遭遇短時強降水,並伴隨9級大風,鄉鎮道路兩旁樹木倒塌,供電中斷,當地鎮村幹部連夜搶險救災。[1]

地理

[編輯]

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酷暑、低溫、風雹等。

境內北域有九嶺山,呈東北向西南走向,是修水錦江分水嶺。其主峰九嶺尖(1794.3米)為市境內最高峰。武功山位於西南境。呈東西走向,為瀘水袁水之分水嶺,亦是宜春與吉安市之界山。

境內的河流基本屬鄱陽湖水系,主要是贛江、贛江支流與修水支流。[2]

宜春市氣象數據(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5.6
(78.1)
29.6
(85.3)
35.0
(95.0)
34.2
(93.6)
37.0
(98.6)
37.5
(99.5)
39.6
(103.3)
39.4
(102.9)
37.7
(99.9)
35.1
(95.2)
31.7
(89.1)
25.3
(77.5)
39.6
(103.3)
平均高溫 °C(°F) 9.2
(48.6)
10.8
(51.4)
14.9
(58.8)
21.7
(71.1)
26.6
(79.9)
29.9
(85.8)
33.4
(92.1)
33.0
(91.4)
28.7
(83.7)
23.7
(74.7)
17.9
(64.2)
12.7
(54.9)
21.9
(71.4)
日均氣溫 °C(°F) 5.4
(41.7)
7.0
(44.6)
10.9
(51.6)
17.2
(63.0)
21.9
(71.4)
25.4
(77.7)
28.3
(82.9)
27.7
(81.9)
23.9
(75.0)
18.6
(65.5)
12.8
(55.0)
7.6
(45.7)
17.2
(63.0)
平均低溫 °C(°F) 2.5
(36.5)
4.3
(39.7)
7.9
(46.2)
13.7
(56.7)
18.3
(64.9)
21.9
(71.4)
24.1
(75.4)
23.8
(74.8)
20.2
(68.4)
14.8
(58.6)
8.9
(48.0)
3.9
(39.0)
13.7
(56.6)
歷史最低溫 °C(°F) −6.1
(21.0)
−6.9
(19.6)
−1.9
(28.6)
1.6
(34.9)
9.2
(48.6)
12.9
(55.2)
17.9
(64.2)
16.9
(62.4)
11.6
(52.9)
1.5
(34.7)
−3.8
(25.2)
−8.5
(16.7)
−8.5
(16.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83.0
(3.27)
107.0
(4.21)
177.8
(7.00)
215.9
(8.50)
228.5
(9.00)
243.4
(9.58)
149.5
(5.89)
139.6
(5.50)
81.6
(3.21)
86.0
(3.39)
69.6
(2.74)
48.0
(1.89)
1,629.9
(64.18)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15.5 15.4 19.5 19.6 18.3 16.2 13.4 13.9 10.9 11.7 10.3 9.6 174.3
數據來源:中國天氣網[3]

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編輯]
宜春市五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宜春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宜春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宜春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宜春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宜春市監察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主任
姓名 嚴允[4] 李寧[5] 譚贛明[6] 袁川[7] 石軍英[8]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江西省贛州市 江西省武寧縣 江西省餘干縣 江西省上栗縣 江西省樂平市
出生日期 1972年11月(52歲) 1964年12月(59—60歲) 1972年2月(52歲) 1966年6月(58歲) 1974年11月(50歲)
就任日期 2023年8月 2021年10月 2023年8月 2021年10月 2021年9月

歷任領導

[編輯]

行政區劃

[編輯]

宜春市現轄1個市轄區、6個,代管3個縣級市

此外,宜春市設立了以下縣級管理區國家級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宜陽新區明月山風景名勝區

宜春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9]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1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1]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2]
街道
辦事處
360900 宜春市 Yíchūn Shì 18,669.03 5,007,702 袁州區 336000 25 115 44
360902 袁州區 Yuánzhōu Qū 2,537.45 1,121,707 靈泉街道 336000 10 19 3
360921 奉新縣 Fèngxīn Xiàn 1,648.17 268,617 馮川鎮 330700 10 3
360922 萬載縣 Wànzài Xiàn 1,717.71 486,435 康樂街道 336100 1 9 7
360923 上高縣 Shànggāo Xiàn 1,347.23 343,767 敖陽街道 336400 1 9 5
360924 宜豐縣 Yífēng Xiàn 1,934.24 252,974 新昌鎮 336300 8 4
360925 靖安縣 Jìng'ān Xiàn 1,377.27 121,800 雙溪鎮 330600 5 6
360926 銅鼓縣 Tónggǔ Xiàn 1,551.94 116,418 永寧鎮 336200 6 3
360981 豐城市 Fēngchéng Shì 2,836.44 1,065,641 河洲街道 331100 6 20 7
360982 樟樹市 Zhāngshù Shì 1,289.22 485,649 淦陽街道 331200 5 10 4
360983 高安市 Gāo'ān Shì 2,429.37 744,694 瑞州街道 330800 2 19 2
註:袁州區數字包含宜春經濟開發區所轄1街道、宜陽新區所轄1街道、明月山風景名勝區所轄1鎮1鄉。

人口

[編輯]

2021年,宜春市常住人口497.11萬人,比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3.66萬人[13]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007,702人[14]。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419,591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411,889人,下降7.6%,年平均增長率為-0.79%。其中,男性人口為2,586,406人,占總人口的51.65%;女性人口為2,421,296人,占總人口的48.3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6.82。0-14歲的人口為1,147,404人,占總人口的22.91%;15-59歲的人口為2,957,086人,占總人口的59.05%;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03,212人,占總人口的18.04%,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26,350人,占總人口的12.5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821,642人,占總人口的56.3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186,060人,占總人口的43.65%。

民族

[編輯]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994,415人,占99.7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3,287人,占0.2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419,923人,下降7.76%,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7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8,034人,增長152.9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7個百分點。

少數民族有回、蒙、藏、苗、彝、壯、布依、滿、侗、瑤、白、土 家、哈尼、傣、畲、黎、高山、水、納西、景頗、土、仫佬族、 布朗、仡佬、京族等33個。

經濟

[編輯]

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077.98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5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637.8億元,增長16.4%,第三產業增加值255.19億元,增長11%。人均生產總值為19769元,折算為3061美元。財政總收入149.14億元,增長38.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2.3億元,增長39.3%。[15]

交通

[編輯]
宜春西火車站

文化

[編輯]
狀元州與狀元閣

宜春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韓愈任袁州知州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北宋思想家李覯著有《袁州州學記》贊袁州州學之盛。歷史名人唐代詩人劉慎虛、鄭谷,宋代史學家劉恕,元代學者杜本、詩人揭奚斯、范德機,明代史學家陳邦瞻、科學家宋應星、抗倭名將鄧子龍,清代名臣辛從益、楊錫紱以及清官況鍾。近現代名人有民主鬥士楊杏佛、戲劇家熊佛西、物理學家吳有訓,以及夏征農等。

宜春是禪宗重要發源地之一,其五大宗派有三宗與宜春有關。臨濟宗萌芽於宜豐黃檗,曹洞宗揚穗於宜豐洞山,溈仰宗結果於洪江仰山。另有楊歧派立命於市郊楊歧山。

2009年10月3日,「宜春月·中華情」2009年CCTV中秋晚會在宜春市袁山公園舉行。

2019年6月5-6日,2019年江西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宜春市順利召開。

語言

[編輯]

全市大部分方言為贛語,少部分地區方言為客家語。客家語主要分布在銅鼓縣和萬載縣黃茅鎮等零星地區,其他地區都為贛語。宜春境內的贛語主要為贛語宜瀏片和贛語昌都片,宜春市區為贛語宜瀏片宜春小片宜春話中南路方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旅遊景點

[編輯]

教育

[編輯]
  • 高等學校:宜春學院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 中學:袁州區中心城區(以下皆是):宜春中學宜春一中、宜春實驗中學、宜春三中、宜春四中、宜春五中、宜春七中、宜春八中、宜春九中(宜春外國語學校)
  • 小學:宜春一小、宜春二小、宜春三小、宜春四小、宜春實驗小學(宜春五小)、宜春六小、狀元洲小學(宜春七小、宜春特殊教育學校)、宜春八小、蘆洲小學、化成小學、棗樹園小學、沁園小學
  • 九年一貫制學校:宜陽學校、翰林學校、經都學校

體育

[編輯]

軼聞

[編輯]

2010年,宜春市旅遊政務網上出現「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口號,引發互聯網的討論。原因是「叫春」是動物發情的意思,望文生義,讓人誤會是一個城市要發情。當地旅遊部門原本認為,要的是引發討論而提升知名度效果。但是用這樣比較敏感刺激的廣告語,而且還出現在政務網上不是很妥當。後來,宜春政務網撤下廣告語,改為「一年之際在於春,一生之際在宜春」[16]

注釋

[編輯]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上高:暴雨大风来袭 连夜抢险供电保畅通. 宜春網絡廣播電視台. [2020-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2) (中文(中國大陸)). 
  2. ^ 《宜春年鑑2009》
  3. ^ 宜春 - 气象数据.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2021-11-24]. 
  4. ^ 严允任宜春市委书记 谭赣明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中國經濟網. [2023-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9). 
  5. ^ 宜春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主任李宁). 中國經濟網.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6. ^ 谭赣明任宜春市代市长. 中國經濟網. [2023-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1). 
  7. ^ 宜春新一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袁川). 中國經濟網.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8. ^ 石军英任宜春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代理主任. 宜春人大發布. [2021-09-11].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10. ^ 《宜春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
  11. ^ 宜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宜春市人民政府. [失效連結]
  1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3. ^ 宜春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国宜春. www.yichun.gov.cn. [2023-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6). 
  14. ^ 宜春市統計局、宜春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宜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9). 
  15. ^ 宜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16. ^ “一座叫春的城市”广告能否提高宜春知名度?. [201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