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应天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天历中国北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四月颁行的历法。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五月,宋太祖下诏令司天少监王处讷等人主持编纂新历,以代替当时沿用自后周的《钦天历》。建隆四年(963年)四月,新历编成,共六卷,宋太祖赐名《应天历》,并赐序颁行 。 [1]

内容

[编辑]

配合新历的编纂,建隆二年西域鲁穆国马依泽应召入中国,修天文[2]。马氏将伊斯兰数理天文学译介到中国,并将阿拉伯占星术中引进黄道十二宫的方位及太阳入宫日期的推算方法,就天文常数进行观测和推算,然后将推算结果供编历时参用。[3]

《应天历》是以宋建隆三年(962)前四百八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八年甲子岁为历元,其历元之日,适逢“甲子”、“金曜日”、“朔旦冬至”。其与伊斯兰历的历元是设于西历622年7月16日的金曜日(ādīnah)有关。 其次,《应天历》中有“推定朔、弦、望日辰七直”之句,所谓“七直” 即七值,就是七个星曜(日月金水木火土)值日之义,也就是推算星期序数,在中国历法计算中首先引进西方星期制度,这是《应天历》的重要革新。[4]由于敦煌文献尚保存《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978)应天具注历日》(大英图书馆,斯0612) 写本一件,可窥此历亦流行于敦煌地区。具注历日题作“大宋国王文坦请司天台官本勘定大本历日”,颇疑王文坦即王处讷,而文坦为其小字。再者,王应麟(1223-1296)《玉海》及徐松(1809) 《宋会要辑稿》俱载《应天历》的具体内容:

《应天历经》一卷、《算草》一卷、《五更中星立成》一卷、《晨昏分立成》 一卷、《昼夜日出入立成》一卷、《晷影立成》。 “立成”一词,即伊斯兰数理天文学中的“快速计算的天文数表/星表”之意。 [5]

据研究,马依泽把伊斯兰数理天文学译介到中国,应包括:

  • Abū Abdallāh al-Battānī(Latin: Albategni or Albatenius)《天文星表》, 858-929
  • Kitāb al-Zīj(Latin: Al-Battani sive Albatenii Opus astronomicum), 880
  • Al- Zīj al-sābī(Latin:The Sabian Tables)《萨比天文历数表》- 书中首次公布了对太阳远地点(apogee) 自托勒密以来进动的数据
  • Kitāb Matāli al-Burūj(Latin: On the Ascensions of the Signs of the Zodiac)《数理占星学》
  • Kitāb Aqdār al- Ittisālāt(Latin:On the Quantities of the Astrological Applications)《天文应用学》

这些天文书籍后来先后被翻译成拉丁文。 [6]

贡献

[编辑]
  • 就历法上,应天历是中国历法中首先引进西方星期制度者。
  • 就政治上,应天历的颁定,对于巩固大宋王朝的统治,内政外交,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宋开始在南唐颁布历法,《十国春秋》卷十六记载:“建隆三年十一月,遣水部侍郎顾彝入贡与宋。壬午,宋颁建隆四年历,宋向南唐颁历”,是实施对南唐进行宗主统治的象征。实际上,南唐在后周时,虽已表示臣服,但据《十国春秋》卷十六载:“改元建隆,南唐未采”。因此,宋为了体现其宗主国地位,遂正式为其颁历。故颁历之举,是加强对南唐进行宗主统治的象征。

注释

[编辑]
  1. ^ 宋史·卷68·律历志:“建隆二年五月,以其推验稍疏,乃诏司天少监王处讷等创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赐号应天历”。后因“气候渐差”被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颁行的《乾元历》代替。
  2. ^ 马依泽是今安徽安庆市南关城内回民马氏的始祖。根据“怀宁马氏宗谱”的记载:“马依泽精通历学,建隆二年应召入中国,修天文。越二年,书成,由王处讷上之。诏曰:可,授公钦天监正,袭侯爵。”;由于马依泽参与编修《应天历》的特殊贡献,马氏除被宋太祖授司天监正外,更于乾德四年[966]) 八月封授世袭侯,马氏长子马额、次子马怀先后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三月及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十一月承袭侯位兼司天监官员及监副。
  3. ^ 在北宋《应天历》与五代《钦天历》前,唐朝的历法先后采用的有傅仁均戊寅历》(619年-665年),李淳风麟德历》(666年-728年),一行大衍历》(728年-761年),郭献之五纪历》(762年-784年),徐承嗣贞元历》(785年-821年),徐昂宣明历》(822年-892年),边冈崇玄历》(893年-955年),而应天历实际上是以唐朝僧一行编纂的《大衍历》等唐朝历法为基础。
  4. ^ 伊斯兰历有七日为复之制,其逐年元旦的七曜,称为“岁七曜”;其元年首日即起自金曜。
  5. ^ 伊斯兰天文数表(Arabic:zījes Latin: Islamic astronomical tables or handbooks) 包括以下数理计算的多个面向:
    • 太阳、太阴和五纬均行运动(solar, lunar and planetary mean motions);
    • 太阴和行星纬度(lunar and planetary latitudes);
    • 日、月食(solar and lunar eclipses);
    • 圣城麦加的数理坐标位置和方向(determination of qibla, the sacred direction, of Mecca) 和
    • 数理占星学(mathematical astrology)。
  6. ^ 参见: 从阿尔‧法甘尼(al-Farghānī, ?-861或以后)、阿尔‧白塔尼(al-Battānī , 858或以前-929)到丁先生(Christoph Clavius, 1538-1612)、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的文献之旅,作者 冯锦荣

参考文献

[编辑]
  1. 宋史.卷68.律历志一、二、三
  2. 十国春秋.卷16
  3. 怀宁马氏宗谱,光绪元年[1875] 马晋亨续修序、光绪二年重镌、敦悦堂藏版“露”字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