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 (卑詩省)
White Rock | |
---|---|
從白石碼頭觀望白石市 | |
白石在大溫哥華地區的位置 | |
坐標:49°01′12″N 122°48′11″W / 49.0199°N 122.803°W | |
國家 | 加拿大 |
省 | 卑詩 |
區域 | 大溫哥華區域局 |
政府 | |
• 市長 | Wayne Baldwin |
• 國會議員 | 馮傑妮 (聯邦保守黨) |
• 省議會議員 | Trevor Halford (卑詩自由黨) |
人口(2021) | |
• 總計 | 21,939[1]人 |
時區 | 太平洋標準時間(UTC-8) |
• 夏時制 | 太平洋日光節約時間(UTC-7) |
網站 | 白石官方網頁 |
白石(英語:White Rock),又譯懷特洛克,是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的一個城市。它位於大溫地區南部,南臨森美亞姆灣,其餘三方則被素里包圍,而美加邊境亦近在咫尺。據2021年人口普查,白石約有21,939名居民。[1]
名稱
[編輯]白石市的名稱來自市內海濱一顆白色巨礫。此巨礫是一顆漂礫,於末次冰期從北方南移至此,約486噸重。它長年累月受海鳥糞覆蓋而呈白色,到19世紀更被海員用作地標。巨礫於過去一世紀成為塗鴉人士的目標,現時由白石市公園局不時鬆上白色油漆以保持其外貌。[3]
巨礫於不少當地海岸沙利殊原住民的傳統故事中出現,其中一個傳説指一名居於溫哥華島的海神與一個原住民少女墮入愛河,但他們的戀情被雙方家長反對。海神於是把一顆巨礫掉到佐治亞海峽對岸,再和他的新娘遷至石頭着地的地方(即白石市所在)落地生根,而該傳説則指該帶的森美亞姆族人為他們的後人。[3]
歷史
[編輯]現白石市一帶是海峽薩利希原住民族的活躍範圍。歐洲人於1791年首次航行至此時已發現森美亞姆族人的永久性營地。
美國和英國於19世紀初葉就俄勒岡地區的邊界劃分出現紛爭,擾攘多年後隨着兩國於1846年簽訂俄勒岡條約而告一段落。兩國同意以北緯49度為界,而經過國際邊界勘測委員會進行勘測後,現白石市一帶劃分英國管轄。素里於1879年設立地方行政架構時的管轄範圍亦包括白石,而歐洲裔民眾亦從1890年代起到白石一帶定居。[2]
到了20世紀初葉,大北方鐵路公司(現屬BNSF鐵路)開始修築一條連接卑詩省和華盛頓州的鐵路。鐵路於1909年抵達白石,該處亦被界定為出入境口岸。[2]鐵路再於1913年在白石設站,吸引不少低陸平原居民到此度假。[4]數座磨坊陸續在區內開業,而長達1616英尺的碼頭則於1915年落成,為船隻提供停靠處之餘亦成為區內休閒活動的重點。
二戰過後素里北部陸續發展之際,白石居民卻有感他們的訴求被素里政府忽略,因此居民決定投票脫離素里自組地方政府。白石於1957年4月15日獲省政府發出特許狀,正式設市。[2]
卑詩省99號公路於1960年代開通後,來往白石和溫哥華以至大溫其他城鎮的車程大為縮減,加上白石的樓價較溫哥華低,吸引不少退休人士和年輕家庭到此置業,白石亦逐漸從大溫地區的避暑勝地轉型為衛星城鎮。
交通
[編輯]白石市內沒有任何省級公路,但卑詩省99號公路的走綫離白石的市界綫不遠。這一段99號公路屬高速公路資格,北通溫哥華和威士拿等地,南端則於美加邊境駁上5號州際公路。
白石的巴士服務是由運輸聯線(TransLink)提供。區內沒有捷運車站,但居民可乘搭巴士到素里市的素里中央站或英皇佐治站,再換乘架空列車博覽線前往大溫其它地區。運輸聯線過往亦曾經提供連接白石和溫哥華市中心的巴士線,但自從架空列車加拿大線於2009年通車後,那些巴士線均改以列治文的橋港站為北端總站,前往溫市中心的乘客需於該處轉乘加拿大線。
氣候
[編輯]白石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6.5 (61.7) |
20.5 (68.9) |
22.6 (72.7) |
27.0 (80.6) |
31.5 (88.7) |
37.5 (99.5) |
34.0 (93.2) |
36.7 (98.1) |
30.5 (86.9) |
24.0 (75.2) |
20.5 (68.9) |
16.0 (60.8) |
37.5 (99.5) |
平均高溫 °C(°F) | 7.3 (45.1) |
8.9 (48.0) |
11.5 (52.7) |
13.8 (56.8) |
17.0 (62.6) |
19.3 (66.7) |
21.5 (70.7) |
21.8 (71.2) |
19.3 (66.7) |
14.2 (57.6) |
9.3 (48.7) |
6.4 (43.5) |
14.2 (57.6) |
日均氣溫 °C(°F) | 4.6 (40.3) |
5.7 (42.3) |
7.8 (46.0) |
10.0 (50.0) |
13.1 (55.6) |
15.4 (59.7) |
17.2 (63.0) |
17.4 (63.3) |
14.8 (58.6) |
10.7 (51.3) |
6.7 (44.1) |
3.8 (38.8) |
10.6 (51.1) |
平均低溫 °C(°F) | 1.9 (35.4) |
2.4 (36.3) |
4.1 (39.4) |
6.2 (43.2) |
9.1 (48.4) |
11.5 (52.7) |
13.0 (55.4) |
13.0 (55.4) |
10.3 (50.5) |
7.2 (45.0) |
4.0 (39.2) |
1.2 (34.2) |
7.0 (44.6) |
歷史最低溫 °C(°F) | −12.0 (10.4) |
−14.0 (6.8) |
−7.2 (19.0) |
−1.1 (30.0) |
1.7 (35.1) |
3.9 (39.0) |
7.0 (44.6) |
6.0 (42.8) |
2.0 (35.6) |
−5.5 (22.1) |
−14.5 (5.9) |
−14.0 (6.8) |
−14.5 (5.9)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146.8 (5.78) |
99.3 (3.91) |
97.5 (3.84) |
83.4 (3.28) |
73.2 (2.88) |
59.6 (2.35) |
41.1 (1.62) |
39.0 (1.54) |
46.4 (1.83) |
111.0 (4.37) |
171.2 (6.74) |
139.7 (5.50) |
1,108.2 (43.63)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134.7 (5.30) |
93.6 (3.69) |
96.7 (3.81) |
83.4 (3.28) |
73.2 (2.88) |
59.6 (2.35) |
41.1 (1.62) |
39.0 (1.54) |
46.4 (1.83) |
110.7 (4.36) |
169.0 (6.65) |
130.5 (5.14) |
1,077.8 (42.43) |
平均降雪量 cm(吋) | 12.1 (4.8) |
5.7 (2.2) |
0.9 (0.4)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3 (0.1) |
2.2 (0.9) |
9.2 (3.6) |
30.4 (12.0) |
平均降水天數(≥ 0.2 mm) | 17.6 | 14.3 | 15.7 | 14.3 | 12.3 | 11.4 | 7.1 | 6.0 | 7.9 | 15.1 | 18.8 | 17.0 | 157.4 |
平均降雨天數(≥ 0.2 mm) | 16.6 | 13.3 | 15.6 | 14.3 | 12.3 | 11.4 | 7.1 | 6.0 | 7.9 | 15.0 | 18.4 | 15.9 | 153.7 |
平均降雪天數(≥ 0.2 cm) | 1.9 | 1.6 | 0.4 | 0.1 | 0.0 | 0.0 | 0.0 | 0.0 | 0.0 | 0.1 | 0.8 | 2.1 | 6.9 |
數據來源:[5][6]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Census Profile, 2021 Census of Population
- ^ 2.0 2.1 2.2 2.3 白石官方網頁 - 歷史頁面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7-13.
- ^ 3.0 3.1 Theories abound on white rock's origi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12-27.,《Peace Arch News》,2010年4月9日。於2010年6月17日查閱。
- ^ Virtual Museum Canada
-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81-2010 Station Data. 加拿大環境部. [2016年11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9日).
- ^ Daily Data Report for November 2016 - Climate - Environment Canada.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