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街庄制
台湾街庄制为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划中“街庄”设立的制度,实行于1920年10月至1945年10月间。街庄属于台湾地方行政制度“州—郡、市—街、庄”中,最基层的行政自治体,各街庄组成“郡”,而街庄又受郡的指挥监督,各街庄则设有街长、庄长,办理委任事务。
“街庄”之名称为依台湾旧惯所命名,以跟日本内地的三级地方机关“町村制”有所区别。台湾街庄的面积与人口亦较町村多。台湾市街庄于1940年的平均人口超过两万,为同时期日本内地市町村的三倍,朝鲜府邑面的两倍[1]。
介绍
[编辑]1920年10月1日,台湾实施“州制”、“市制”和“街庄制”。街庄的区划系由原堡里乡澚的各街庄社合并而来,各街庄下设有“大字”。依《台湾街庄制实施令》,街与庄在法律上的差异只有一处,即举债上限的不同,街的举债额度为20,000圆,庄的额度为10,000圆,此差异造成“街”有较充足的建设经费。大多数的“街”有制定城市规划和上水道计划,而多数街长有奏任待遇,庄长则无。庄升格为街的条件是考量当庄的户数、人口、面积、财力、教育及卫生设施状况、交通状况、街道型态、官公衙会社等状态、团体发展的将来性等[2]。以下为街庄制于1920年10月刚实施时各州的街:
- 台北州:基隆街、汐止街、新庄街、淡水街、宜兰街、罗东街
- 新竹州:新竹街、桃园街、大溪街、苗栗街
- 台中州:彰化街、丰原街、清水街、梧栖街、鹿港街、员林街、北斗街、南投街、埔里街
- 台南州:嘉义街、斗六街、西螺街、北港街、朴子街、盐水街、麻豆街、新化街
- 高雄州:高雄街、屏东街、凤山街、旗山街、东港街、马公街
台湾街庄制在1935年大幅修改,台湾总督府自此开放有限的地方自治,将“街庄协议会”由官选改为半官选半民选,街庄协议员在历届选举中大部分皆为本岛人(台湾人);街庄长则由名誉职改为有给职,然而街庄长由本岛人担任的的比例却自此迅速降低,逐渐由内地人(日本人)取代。街庄虽为自治,但与国家官僚体制更加紧密结合[1]。
1937年10月,台东厅与花莲港厅实行厅制与街庄制,以下为两厅实施当时的街:
街庄异动
[编辑]街升格为市
[编辑]实施日期 | 街 | 市 |
---|---|---|
1924年12月25日[3] | 基隆街、高雄街 | 基隆市、高雄市 |
1930年1月20日[4] | 新竹街、嘉义街 | 新竹市、嘉义市 |
1933年12月20日[5] | 彰化街、屏东街 | 彰化市、屏东市 |
1940年10月28日 | 宜兰街、花莲港街 | 宜兰市、花莲港市 |
庄升格为街
[编辑]为了因应战时强化行政体制的需求,庄升格为街的数量自1938年迅速增加。特别是趁着1940年(皇纪2,600)年的特殊意义,以及为了台湾工业化、经济发展和加强战力,12个庄于此年升格[6];在此波升格中,未升格的7个候选庄有苏澳街、新埔街、关西街、杨梅街、和美街、白河街、学甲庄[7]。于1943年10月,由各州推荐的15个庄中,选定11个庄升格为街;其是因应大东亚战争爆发,为了加强地方公共团体纳税、国民贮蓄和生产扩充的措施[8]。
实施日期 | 街 |
---|---|
1922年4月25日 |
|
1929年6月1日 | |
1933年12月20日 | |
1936年10月1日 | |
1938年2月11日 | |
1940年6月17日 | |
1943年10月1日 |
庄裁撤
[编辑]多数的庄因邻近“街”或“市”发展而并入其中,唯旧港庄和六家庄为合并成一新庄。为了新竹作为工业都市的发展,六家庄的部分并入了新竹市,新竹市亦实施新竹市区扩张计划;而六家庄和旧港庄因分别拥有丰富农产和水产资源,为了加强在当时局的资源生产而将两庄合并[9]。
实施日期 | 裁撤街庄 | 缘由 |
---|---|---|
1933年12月20日 | 南郭庄、大竹庄 | 并入彰化市 |
1938年4月1日 | 松山庄 | 并入台北市 |
1940年10月1日 | 永宁庄 | 并入台南市与仁德庄 |
左营庄 | 并入高雄市 | |
1941年10月1日[9] | 旧港庄、六家庄 | 两庄合并为竹北庄 |
香山庄 | 并入新竹市 | |
1943年10月1日[10] | 楠梓庄 | 并入高雄市、冈山街和燕巢庄 |
1944年12月1日 | 卑南庄 | 并入台东街 |
庄新设
[编辑]1944年8月1日,澎湖厅大屿庄(今 七美乡)自望安庄划出。大屿庄为澎湖厅最南端的有人岛,升格当时的人口为4,192人,人数仅较甲仙庄(2,961人)、太麻里庄(3,133人)、大武庄(2,568人)和火烧岛庄(2,511人)多。岛上土地约有八成为优良耕地,但因其距望安庄仍有段距离,导致交通和行政上的不便;为了加强征兵、防空、劳务供出和生产扩充等需要,故将大屿独立设庄。[11]
实施日期 | 划出街庄 | 新设街庄 |
---|---|---|
1944年8月1日 | 望安庄 | 大屿庄 |
庄改隶
[编辑]实施日期 | 改隶街庄 | 缘由 |
---|---|---|
1924年12月25日 | 高雄郡因高雄街升格而废郡 | |
1932年2月1日 | ||
1932年12月1日 |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蓝奕青. 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 2010.
- ^ 台湾地方自治协会. 街と庄. 臺灣地方行政. 1943-07-05.
- ^ 台湾总督府. 臺灣市制施行令中改正. 台湾总督府报. 1924-12-25.[失效链接]
- ^ 台湾总督府. 臺灣市制施行令中改正. 台湾总督府报. 1930-01-20.[失效链接]
- ^ 台湾总督府. 臺灣市制施行令中改正. 台湾总督府报. 1933-10-13.[失效链接]
- ^ 台湾地方自治协会. 街昇格の真意義. 臺灣地方行政. 1943-09-10.
- ^ 台湾地方自治协会. 街昇格は始政記念日か. 臺灣地方行政. 1940-04-01.
- ^ 台湾地方自治协会. 街昇格決定. 臺灣地方行政. 1943-10-10. OCLC 815206943.
- ^ 9.0 9.1 新竹州内移部内新竹州时报发行委员会. 廣大な沃野を背景に發足した新生「竹北庄」. 新竹州時報. 1941-11.
- ^ 台湾总督府. 州、廳ノ位置、管轄區域及郡、市ノ名稱、位置、管轄區域中改正. 台湾总督府报. 1943-09-22.[失效链接]
- ^ 台湾地方自治协会. 大嶼庄の獨立に就て. 臺灣地方行政. 194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