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區 (臺南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西區 (台南市)
西區
West District
 中華民國臺南市
1945年—2004年
國家 中華民國臺南市
面積 
• 2004年
3.5805平方公里(1.3824平方英里)
人口 
• 2004年
43853
歷史 
• 成立
1945年
• 廢除
2004年1月1日
行政分區19
繼承
中西區 (台灣)
今屬於 中華民國臺南市中西區
郵遞區號 703 鄰接行政區
北區中區南區安平區安南區

西區是一個1945年至2003年間存在於臺南市的行政區,為了精簡行政而與中區合併,合併後改稱中西區。其範圍是中西區以西門路為界的西半部[1]:187

沿革

[編輯]

明鄭時期,西區絕大部分都還是臺江內海的海底[1]:185。後來隨着臺江內海逐漸陸化,西區一帶才逐漸有人居住[1]:185。清治初期的西區一帶,在當時屬於「城外」,後來增築西外城時,才將西門外市街、五條港區域給圍入臺灣府城城垣內[1]:185。西區的範圍,在清治晚期大治分屬於西定坊、效忠里、外武定里[1]:191-192

日治初期,府城一帶設立「臺南市」,底下分成五個區[1]:185。其中西門城外劃分為第五區,小西門內外劃為第三區[1]:185。而後一度改行七區制,五條港一帶劃為第七區,小西門內外被劃為第六區[1]:185。之後七區制又改回五區制,直到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臺南市」只分成東、西區,是「西區」之名首次出現[1]:186。大正九年(1920年)行政區劃大幅改制後,西區一帶分屬於當時的臺南市福住町(部分)、永樂町西門町(部分)、港町田町濱町新町入船町(部分)八個町與上鯤鯓(部分)、鄭子寮(部分)等大字[1]:191-192。日治末期,臺南市設有八個管制區,其中的「西區」便是民國時期西區的前身[1]:186

民國35年(1946年)臺南市設為省轄市,底下分成七個區[1]:186。當時的西區下設有40個里,後來歷經調整,民國78年(1989年)時已變成30個里[1]:186

人口

[編輯]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635,054—    
195149,392+40.9%
195653,769+8.9%
196162,434+16.1%
196671,482+14.5%
197176,422+6.9%
197667,830−11.2%
198155,350−18.4%
198652,838−4.5%
199151,370−2.8%
199646,316−9.8%
200143,618−5.8%
200343,853+0.5%
來源: 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 改制前臺南市6區人口統計資料. 臺南市政府.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商業

[編輯]

區內商圈以中正商圈最為著名,曾為臺南市最繁華之處,但受海安路地下街施工影響而沒落。

教育

[編輯]

國民中學

[編輯]

國民小學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9-02. ISBN 957-02-3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