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 (电影)
青春年少 Rushmore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韦斯·安德森 |
监制 | 巴里·孟德尔 保罗·希夫 |
编剧 | 韦斯·安德森 欧文·威尔森 |
主演 | 詹森·舒瓦兹曼 比尔·莫瑞 奥莉维亚·威廉斯 西摩·卡塞尔 布莱恩·考克斯 梅森·甘宝 萨拉·田中 斯蒂芬·麦可 康妮·尼尔森 卢克·威尔逊 |
配乐 | 马克·马达斯堡 |
摄影 | 罗伯特·约曼 |
剪辑 | 大卫·莫里茨 |
制片商 | 试金石影业 美国实验电影 |
片长 | 93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1998年10月9日 |
发行商 | 博伟电影 |
预算 | 2000万美元[1] |
票房 | 1710万美元[1][2]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撬墙脚 |
台湾 | 都是爱情惹的祸 |
新加坡 | 青春少年(公映) 高材生闹校(电视) |
《青春年少》(英语:Rushmore)是在1998年上映由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喜剧电影。电影讲述了古怪少年马克斯·费舍尔(詹森·舒瓦兹曼的电影处女作),和富商赫尔曼·布卢姆(比尔·莫瑞)的友谊,以及二人对小学教师露丝玛丽·克罗丝(奥莉维亚·威廉斯)共同的爱恋。 电影剧本由安德森和欧文·威尔逊联合创作。电影原声带出自安德森的长期合作者马克·施瓦茨曼之手,并且极具特色地收录了60年代英国入侵时期数个乐队的作品。
这部电影帮助安德森和施瓦茨曼开启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并且成功地为莫瑞拓展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独立电影演员的这份“第二职业”。《青春年少》获得了1999年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男配角这两个奖项。同时,莫瑞还凭此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电影男配角提名。
《帝国杂志》在2008年将《青春年少》列在史上最伟大电影的第175位。四年后,本片位列《偏锋杂志》所评的20世纪90年代百大电影的第22位。[3] 依据ShortList的排名,本片在史上最酷电影中排名第30位。[4]
剧情
[编辑]马克斯·费舍尔,一个成熟而又偏心的十五岁男孩,是休斯顿私立学校拉什莫尔学院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之一。他既是拉什莫尔学院最多课外活动的学生,亦是学术成绩最差的学生。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专注在课外活动上,对它们怎样影响自己的成绩只有些微关心。他亦因此与学校校长古根海姆博士发生冲突。
赫尔曼·布卢姆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实业家。他对自己营运的一家市值达数百万的公司不满意。他对丧失婚姻感到沮丧,而两个被他送入拉什莫尔学院的儿子因被他们的母亲宠坏而成为粗野和死不悔改的孩子。赫尔曼赏识马克斯,两人因此成为好友。马克斯赏识赫尔曼的成功,而赫尔曼对马克斯自信满满的态度留下了深刻印象。
露丝玛丽·克罗丝是一个守寡的老师,她成为拉什莫尔学院成为一年级生的教师。她在身为拉什莫尔学院校友的丈夫死后到拉什莫尔学院执教。马克斯很快便对露丝玛丽痴情,并多次尝试追求她。露丝玛丽最初容忍马克斯的举动,后来对他对她明显的痴迷增加警惕。布卢姆尝试说服马克斯露丝玛丽并不值得烦恼,自己却与露丝玛丽堕入爱河。他们在马克斯不知情下开始交往。
马克斯因尝试在未经学校批准之下在水族馆动工,而被拉什莫尔学院开除学籍。他被逼就读公立格罗弗·克利夫兰高中,这是他首次入读公立学校。他在新学校尝试参与课外活动,结果喜忧参半。他的同学玛格丽特·杨打算追求他,但是他对她只有些许关注。布卢姆和露丝玛丽决定在新校支持他。
终于,马克斯因为向他的朋友德克说出他母亲的谣言,而被他揭露出露丝玛丽和布卢姆之间的关系作为报复。马克斯和布卢姆两人从此势不两立。他们作出报复,马克斯先向布卢姆的妻子讲述她丈夫的婚外情,导致布卢姆的婚姻破裂。之后,马克斯在布卢姆的酒店房间内放置蜜蜂,而布卢姆则用他的车破坏马克斯的单车,马克思把布卢姆的车的刹车线剪断,他因此而被拘捕。
事后,马克斯决定放弃追求露丝玛丽,并向布卢姆说他不再报仇,因为他知道即使他胜出,露丝玛丽仍然只爱布卢姆。马克斯变得沮丧,决定辍学并与世界隔离,并在父亲工作的发型屋成为学徒。一天,德克来到发型屋,向马克斯道歉,并向他送出圣诞礼物。德克建议他去医院探望母校校长,他向马克斯说布卢姆也在那里。马克斯和布卢姆相遇,对此感到亲切。马克斯发现露丝玛丽已与布卢姆分手。马克斯开始重返校园,他亦与玛格丽特建立友谊,马克斯亦在他所作的话剧中担任角色。
马克斯将最后一个镜头投进露丝玛丽上,假装他遇上交通意外而受伤,以征求她的爱情。当露丝玛丽发现他只是假装爱伤时,他的求爱举动再次触礁。马克斯开始重新撮合露丝玛丽和布卢姆。他第一次尝试失败,第二次尝试时他邀请露丝玛丽和布卢姆在他编剧的话剧中演出,以令他们在一起。露丝玛丽和布卢姆最后复合,而马克斯和玛格丽特亦成为一对恋人。
演员
[编辑]- 詹森·舒瓦兹曼(Jason Schwartzman)饰演马克斯·费舍尔(Max Fischer)
- 比尔·莫瑞饰演赫尔曼·布卢姆(Herman Blume)
- 奥莉维亚·威廉斯(Olivia Williams)饰演露丝玛丽·克罗丝(Rosemary Cross)
- 西摩·卡塞尔(Seymour Cassel)饰演伯特·费舍尔(Bert Fischer)
- 布莱恩·考克斯饰演尼尔森·古根海姆博士(Dr. Nelson Guggenheim)
- 梅森·甘宝(Mason Gamble)饰演德克·卡洛威(Dirk Calloway)
- 萨拉·田中(Sara Tanaka)饰演玛格丽特·杨(Margaret Yang)
- 康妮·尼尔森(Connie Nielsen)饰演卡洛威夫人(Mrs. Calloway)
- 卢克·威尔逊饰演彼得·弗林医生(Dr. Peter Flynn)
- 斯蒂芬·麦可(Stephen McCole)饰演马格努斯·巴肯(Magnus Buchan)
- 库马尔·帕那那(Kumar Pallana)饰演利特卓恩先生(Mr. Littlejeans)
制作
[编辑]韦斯·安德森和欧文·威尔森打算透过《青春年少》一片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如罗尔德·达尔的儿童书般稍微提高的现实”[5]。如马克斯·费舍尔般,威尔森在十年级时被曾就读的高中得克萨斯圣马可中学开除。而安德森曾和马克斯一样缺乏学术技能,并曾喜欢一个比自己年老的女人。两人早在《脱线冲天炮》制作前数年已经开始编写《青春年少》的剧本[5]。他们知道他们想拍一部以如威尔森与他两位兄长曾就读的得克萨斯圣马可中学,以及费舍尔曾就读的,位处休斯顿的圣约翰学校般的精英学校为背景的电影。片中亦提及M·B·拉玛尔高中。据导演所述,“其中一件对我们来说最吸引人的事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和一个五十岁的男人成为朋友兼同辈。”[6]《青春年少》原由新线影业制作[7],但因导演不满意预算,安德森、威尔森和监制巴里·孟德尔决定在1997年中旬将电影版权拍卖,并与后来成为沃尔特迪士尼影业主席的乔·罗思达成交易。他向安德森、威尔森和孟德尔提供1000万美元预算[5]。
选角
[编辑]安德森和威尔森构思布卢姆一角时,以比尔·莫瑞为原型,但怀疑他们能否将剧本交给他[8]。莫瑞的经纪人是安德森首部电影《脱线冲天炮》的爱好者,他央求莫瑞阅读《青春年少》的剧本。莫瑞读完后表示喜欢这个剧本,他于是愿意在领取比尔准工资及工作环境之下接拍《青春年少》[9],而安德森预计成本为9000美元[10]。莫瑞被安德森和威尔森“精准”的写作吸引,并感觉电影有很多关于“在平凡痛苦的脸上保持礼貌和善良的争扎。我一生中已经感受很多次了。”[11]安德森给他看每一个场景详细的故事板,亦欢迎莫瑞的即兴窍门[5]。
在找到詹森·舒瓦兹曼饰演马克斯·费舍尔一角之前,选角导演曾就该角色的选角考虑过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1800名青少年[9]。1997年10月,即电影开拍之前的一个月,其中一位选角导演在他表姐索菲亚·科波拉的一次派对中遇见当时17岁的舒瓦兹曼[12]。舒瓦兹曼穿着高中外套面试,并在面试中带同自制的《青春年少》的补充资料[9]。安德森几乎因为找不到演员饰演马克斯·费舍尔一角而不拍《青春年少》,但觉得舒瓦兹曼“虽然需要做马克斯所做的所有糟糕事情,但能够留住观众的忠诚度。”[7]安德森本来将马克斯一角定性为15岁的米克·贾格尔,由如澳洲电影《情挑玉女心》中“一个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孩子”的诺亚·泰勒饰演[13]。当安德森遇见舒瓦兹曼后,舒瓦兹曼让安德森想起达斯汀·霍夫曼,于是决定将马克斯·费舍尔一角以达斯汀·霍夫曼为原型[6]。安德森和舒瓦兹曼在拍摄时以手势和身体语言述及角色[5]。
主要拍摄
[编辑]《青春年少》在1997年11月开始拍摄[5]。在拍摄第一天,安德森以一个耳语向莫瑞传递讯息,以在拍摄他时不会令他感到尴尬。但是,莫瑞公开推迟安德森并拖走设备,而当迪士尼拒绝安德森七万五千美元的直升机拍摄费拨款后,莫瑞给安德森一张空白的支票补偿成本,最后该场景亦搁置拍摄[9]。
据安德森所述,他想出一个开玩笑式建议-在英格兰私立学校和底特律公立学校拍摄,以“获得最极端的可能变化”[14]。电影在安德森成长的地方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拍摄。他的母校圣约翰学校用作片中拉什莫尔学院的外景[5]。而拉马尔高中则用作片中公立学校格罗弗·克利夫兰高中的拍摄场地。在现实生活中,两间学校就在彼此的对面[14]。《休斯敦新闻》的理查德·康奈利说拉马尔高中“看起来像破败的贫民区学校。”[15]很多场景亦在北岸高中拍摄。《青春年少》的宽屏、略带戏剧性的样子亦受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影响[14]。安德森亦在此电影受《毕业生》和《哈洛与茂德》影响[16]。
原声带
[编辑]韦斯·安德森原本打算在电影原声带使用奇想乐团的歌曲,认为歌曲反映马克斯响亮而愤怒的性质,亦反映出马克斯最初设想是英国交换生。但是,当安德森听罢其他英国入侵时期的歌曲之后,逐渐演变成只有一首奇想乐团的歌曲被用作原声带歌曲。据安德森所述,“马克斯经常穿宽松的外衣,而英国入侵的音乐就像穿宽松外衣的人制作的音乐,但仍然摇滚。”[16]罗布·布伦纳在《娱乐周刊》的评论给予原声带唱片“A-”的评价,并表示:“如果你没有看过电影,这张唱片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于看过电影并在步出戏院时唱出面子乐队的《噢啦啦》的人来说,这是一张必备的唱片。”[17]
发行
[编辑]《青春年少》于1998年第25届特柳赖德电影节,它是少数参展的由大型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之一,并获观众和评论界的良好评价[18]。其后电影在同年的纽约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上映时,亦成为评论界的大热。《青春年少》在同年12月在纽约和洛杉矶上映,以赶及争取奥斯卡金像奖的资格。
票房
[编辑]《青春年少》在1998年12月11日在纽约和洛杉矶上映。一周内赚取票房43,666美元,31场上映中有18场的戏票售罄[16]。翌年2月19日,又在美国全国764间戏院上映,首周票房为280万美元。总票房收入为1710万美元,低于2000万美元预算[1]。
评论界反应
[编辑]评论界对《青春年少》有良好评价,并赢得大部分正面评价。在烂番茄中,它赢得百分之八十九“确认新鲜”评价,并基于102篇评论在10分中取得8.1分,达成“这部邪典电影是包含詹森·舒瓦兹曼和比尔·莫瑞奇怪地来到的精致、平衡度欠佳的老化故事表现。”的共识[19] 。Metacritic亦基于31篇评论给予《青春年少》86分[20]。
影评人大卫·卡尔在《每日新闻》中表示,《青春年少》是“一部宏伟的电影:1998年最佳和最美丽的电影”[21]。《今日美国》在四星中给予《青春年少》三星,并形容比尔·莫瑞是“在他平衡度欠佳时最佳”[22]。托德·麦卡锡在《综艺》的评论中表示:“深焦、宽屏的组合具有不寻常的清晰度,增加了细节,并赋予了动作和卓越生动的幽默”[23]。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四星中给予《青春年少》两星半,并表示:“安德森和威尔逊是很好的另类电影制片人……但他们的电影看起来徘徊冲突的可能性:它的结构像喜剧,但有较暗的主题意味,我几乎愿望他们准许剧情带领他们进入这些阴影”[24]。理查德·史可尔在《时代杂志》的评论赞赏《青春年少》是“一部有时麻利、经常滑稽的小电影变成一个越来越绝望的杂耍行为,首先尝试保留很多黑暗和高举沉重的感情元素,然后尝试将它们带回至以优美和令人满意的方式呈现。”[25]
珍妮特·马斯林在《纽约时报》的评论表示,《青春年少》一片对残酷童年时的倾斜、爆笑回忆作出适当处理”[26]。安东尼·奎恩在《独立报》的评论中赞赏舒瓦兹曼“完美呈现角色的辛酸,他明白自己的失败,但未有情感资源来征服它们”[27]。丽塔·堪培利在《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赞赏舒瓦兹曼赢得“同情和马克斯的大量情感,他成为西德尼·布卢门撒尔不容置疑”[28]。《娱乐周刊》给予《青春年少》A级,并写道:“安德森专注于精美的纪律电影制作,引入1960年代的英国入侵大热……以加深定义马克斯青少年时期的错误定位”[29]。乔纳森·罗森鲍姆在《芝加哥读者报》的评论表示,“安德森和威尔逊没有共享注入更多塞林格的作品的阶级势力,但与塞林格的作品相似,他们向自己的角色心怀保护的勇气,使它成为电影最大的力量,但同时是最大的弱点”[30]。
安德森作为影评人宝莲·凯尔的支持者,他安排了一场私人试映给她。事后她告诉安德森:“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制作这部电影”[31]。对安德森来说,这是一个伤脑筋的经历,但凯尔喜欢这部电影,并推荐给其他人观看[13]。安德森和詹森·舒瓦兹曼由洛杉矶飞到纽约,然后乘坐旅游巴士回程以巡回宣传电影[7]。巡回宣传于1999年1月21日开始,并经过11个美国城市[6]。
《Time Out》纽约版影评人安德鲁·詹森认为:“《青春年少》是一部关于界乎青少年和成人灰色地带的凉风习习式喜剧。它在韦斯·安德森在《脱线冲天炮》承诺作出改善后所作的少许改善。感谢恒星的演出和导演的原创漫画视觉,这是本年度(1998年)最佳电影之一……《青春年少》有受到《哈洛与茂德》和同期喜剧片的部分影响,但马克斯的复杂性和电影中一组厚著脸皮的作品令它独树一帜[32]。”
奖项及提名
[编辑]《青春年少》获提名两项独立精神奖,分别是韦斯·安德森获提名最佳导演及比尔·莫瑞获提名最佳男配角,并最终获奖[33][34] 。莫瑞亦获提名金球奖最佳男配角[11]。
比尔·莫瑞亦凭其演出获得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男配角,韦斯·安德森获最佳新生代奖[35] 。比尔·莫瑞之后又获国家影评人协会和纽约影评人协会颁发最佳男配角奖[11][36]。影评人大卫·安森将《青春年少》排在1998年最佳电影的第十位[37]。《旋转杂志》表示《青春年少》是“年度最佳喜剧片”[6]。
美国精彩电视台将《青春年少》排在“100部最趣电影”的第34位。《娱乐周刊》“1983年以来25部邪典电影—基本左翼电影大热”25部现代爱情电影的第10位[38]。
《青春年少》是美国电影学会2007年版AFI百年百大电影的400部提名电影之一[39]。
家庭娱乐
[编辑]博伟家庭娱乐在1999年6月29日发行没有补充资料的版本。2000年1月18日发行由比尔准收藏发行,重新制作图像和声音以及各种附加功能的特别版,并加入韦斯·安德森、欧文·威尔逊和詹森·舒瓦兹曼的声音评述,以及包占埃里克·蔡斯·安德森、安德森和莫瑞在《查理·罗斯》受访片段的幕后纪录片,以及在《世界末日》、《楚门的世界》和《战略高手》的“改编”,以及1999年MTV电影大奖马克斯·费舍尔扮演者的演出。
比尔准收藏蓝光光盘于2011年11月22日发行。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Rushmore. Box Office Mojo.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 ^ Rushmore — "foreign". boxofficemojo.com. [2015-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 The 100 Best Films of the 1990s — "Rushmore".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6).
- ^ The 30 coolest films ever — "Rushmore". shortlist.com.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 ^ 5.0 5.1 5.2 5.3 5.4 5.5 5.6 Winters, Laura. An Original at Ease in the Studio System. New York Times. 1999-01-31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 ^ 6.0 6.1 6.2 6.3 Graham, Renee. On the Road for Rushmore. Boston Globe. 1999-02-07: N7.
- ^ 7.0 7.1 7.2 Arnold, Gary. Pair on Bus Tout Rushmore and its Teen Protagonist. Washington Times. 1999-02-05: C12.
- ^ Oddball Vision Hits the Fast Lane. Toronto Star. 1999-02-07.
- ^ 9.0 9.1 9.2 9.3 Giles, Jeff. A Real Buddy Picture. Newsweek. 1998-12-07: 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Bates, Rebecca. The Wes Anderson Collection Is a Gorgeous Look at the Filmmaker's Inspirations. Architectural Digest (Condé Nast). 2013-11-26 [201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11.0 11.1 11.2 Hirschberg, Lynn. Bill Murray, In All Seriousness. New York Times. 1999-01-31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 ^ Tahaney, Ed. Playing a Nerd to the Max. Daily News. 1999-02-07: 12.
- ^ 13.0 13.1 Lee, Chris. Teacher's Pet. Salon.com (web.archive.org). 1999-01-21 [200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10-25).
- ^ 14.0 14.1 14.2 Linehan, Hugh. Latin Lessons for Today's America. Irish Times. 1999-08-28: 64.
- ^ Richard, Connelly. 1 The 7 Best-Looking High Schools in Houston.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Houston Press. 2012-05-22 [201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 ^ 16.0 16.1 16.2 Westbrook, Bruce. Rushmore's New Face On Top of the Mountain. Houston Chronicle. 1999-01-31.
- ^ Brunner, Rob. Rushmore.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9-03-05 [200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 ^ Cox, Dan. Rushmore Rocks Telluride. Variety. 1998-09-08: 1.
- ^ Rushmore (1998). rottentomatoes.com. [2015-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6).
- ^ Rushmore. metacritic.com. [2015-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 Kehr, Dave. Rushmore A Monumental Triumph. Daily News. 1998-12-11: 74.
- ^ Wloszczyna, Susan. Rushmore Comic Head-of-Class Act. USA Today. 1998-12-11: 15E.
- ^ McCarthy, Todd. Rocket Men Carve Dark, Brainy Comedy. Variety. 1998-09-14-20: 33 [2008-10-07].
- ^ Ebert, Roger. Rushmore. Chicago Sun-Times. February 5, 1999 [200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5).
- ^ Schickel, Richard. Class Clowns. Time. 1998-12-14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4).
- ^ Maslin, Janet. Most Likely to Succeed? Or Annoy?. New York Times. 1998-10-09 [2008-10-07].
- ^ Quinn, Anthony. Murray, King of the Nerds. The Independent. 1999-08-20: 14.
- ^ Kempley, Rita. At the Head of Its Class. Washington Post. 1999-02-05: C1.
- ^ Schwarzbaum, Lisa. Class Struggle.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8-12-18 [200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 ^ Rosenbaum, Jonathan. In a World of His Own. Chicago Reader. [2010-07-08].
- ^ Anderson, Wes. My Private Screening with Pauline Kael. New York Times. 1999-01-31 [2008-10-09].
- ^ Time Out New York. 1998-12-10-17: 95.
- ^ Klady, Leonard. Schrader's Affliction Wows Indie Spirit Noms. Variety. 1999-01-11-17: 40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 ^ Puig, Claudia. Gods and Cast Rewarded for their Independent Spirit. USA Toda]. 1999-03-22: 3D.
- ^ Klady, Leonard. L.A. Crix Salute Ryan. Variety. 1998-12-14: 1 [2008-10-07].
- ^ Carr, Jay. National Film Critics Tap Out of Sight. Boston Globe. 1999-01-04: D3.
- ^ Ansen, David. Love! Valor! And Hair Gel!. Newsweek. 1999-01-11 [2008-10-07].
- ^ The Cult 25: The Essential Left-Field Movie Hits Since '83.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9-03 [200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3).
-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Ballot (PDF). [2015-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3-28).
外部链接
[编辑]-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青春年少》的资料(英文)
- AllMovie上《青春年少》的资料(英文)
- 烂番茄上《青春年少》的资料(英文)
- Metacritic上《青春年少》的资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青春年少》的资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