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飛越地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飛越地震
根據宇佐美龍夫推測製作的烈度分佈圖[1]
日期1858年(安政五年)4月9日
發生時間凌晨1時左右
震級7.0-7.1
震央越中飛驒國境
(今富山岐阜縣境)
類型活斷層地震
最大烈度烈度7

飛越地震(日語:飛越地震 Hietsu Jishin,又稱安政飛越地震)是指1858年(安政五年)4月9日凌晨1時左右發生於越中國飛驒國邊境的強烈地震。該次地震震央位於今日的富山縣岐阜縣的邊界,震級被推定為7.0級至7.1級左右[2]

震害情況

[編輯]

飛越地震導致以北陸地方飛驒國為中心的地區成為災區,共有426人在此次地震中死亡,同時還有646人受傷。有2190戶房屋全毀、半毀或受滑坡沖蝕[3]。其中,飛驒地區的死者數量最多,達到了200至300人。富山藩在見聞錄中以「地面呈階梯狀隆起」、「水混雜着白沙一下子噴涌而出」等文字描述了這場震災的地表隆起現象與土壤液化現象[4]

受地震影響,位於飛驒山脈立山連峰日語立山連峰鳶山發生了山泥傾瀉,史稱鳶山崩塌日語鳶山崩れ。由此,立山破火山口日語立山カルデラ流入了大量的泥沙,常願寺川河道被碎石阻塞,形成了堰塞湖。該堰塞湖在同年4月23日、6月8日的餘震發生後兩度決堤,對下游地區造成了災難。相當於3萬以上的田地被土砂掩埋,致使大量人員被埋,許多房屋被毀[5]

後人研究

[編輯]

地震震級

[編輯]

關於該次地震的震級,不同學者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宇佐美龍夫(1996)和地震調查委員會(1994)推測的震級為7.0級至7.1級,都司嘉宣日語都司嘉宣(2002)、松浦律子(2006)推測的震級為7.3級至7.6級[6][7]

地震序列

[編輯]

根據當時書籍的記載內容推測,這次地震有可能不是單主震型地震,而是雙主震型地震。同時,現人還推測出從京都長野的廣闊範圍內搖晃的程度均達到了現行標準的烈度5以上。日本學者小松原琢在2015年日本地球行星科學學會日語日本地球惑星科学連合發表上稱,從受災情況來看,如果飛越地震是雙主震型地震,則第一震在跡津川斷層中央附近,而第二震發生在御母衣斷層[8]

震源斷層

[編輯]

據推測,飛越地震是由位於今岐阜縣北部、富山縣境內的跡津川斷層活動所致[1][2]。竹內章等人根據種種調查,得出了跡津川斷層曾活躍過的結論[9]。然而,根據地震震級和斷層長度的關係式得出的地震預測規模(8級程度)和宇佐美龍夫推測出的規模(7級程度)不符。也就是說,這次地震並不是跡津川斷層整體活動的產物,而是僅一部分發生了斷層活動的情況可能性較大[10]

2002年,片川秀基在真川流域的斷層露頭處沒能發現19世紀的活動痕跡。同時,在跡津川斷層的東端附近的地表上沒有找到震源斷層[10]。然而,另一方面,道家涼介於2009年根據在岐阜縣飛驒市神岡町佐古發現的斷層露頭的年代測定結果,得出了飛越地震時產生斷層位移的結果,支持了跡津川斷層全體發生了活動的說法[11]

另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宇佐美龍夫. 最新版 日本被害地震総覧. 東京大學出版會. 2003 (日語). 
  2. ^ 2.0 2.1 山賀進. 科学の目で見る 日本列島の地震・津波・噴火の歴史. ベレ出版. 2016: 115. ISBN 978-4-86064-476-5 (日語). 
  3. ^ 棚田俊收; 丹保俊哉. 安政飛越地震と跡津川断層 (PDF). 神奈川県溫泉地學研究所観測. 2009, 59: 13–19 [2020-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07) (日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復刻版越中安政大地震見聞録 立山大鳶崩れの記. 地震見聞録. 北日本放送株式會社. 2007: 81 (日語). 
  5. ^ 宇佐美龍夫. 飛越地震と大町地震 (PDF).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 [2020-01-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03) (日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災害教訓の継承に関する専門調査会報告書. 內閣府. 平成20年3月 [2020-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3) (日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松浦律子; 中村操; 唐鎌郁夫. 講演要旨:江戸時代の歴史地震の震源域・規模の再検討作業 -飛越地震など8地震について- (PDF). 歴史地震. 2007, 22 [2020-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09) (日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8. ^ 小松原琢. 集落別死者率から推定した安政飛越地震(1858)の震央 (PDF). 日本地球行星科學學會日語日本地球惑星科学連合. 2015 [2020-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9. ^ 竹內章; 道家涼介; ハス・バートル. 跡津川断層系の変動地形と断層露頭. 地質學雑誌. 2010, 116(S): S21–S36 [2020-01-01]. doi:10.5575/geosoc.116.S21 (日語). 
  10. ^ 10.0 10.1 片川秀基; 穴田文浩; 吉田進; 伊藤孝. 跡津川断層東端付近の最新活動時期について. 第四紀研究. 2002, 41 (2): 73–83 [2020-01-01]. doi:10.4116/jaqua.41.73 (日語). 
  11. ^ 道家涼介; 竹內章. 岐阜県飛騨市神岡町佐古における断層露頭と跡津川断層東部の最新活動. 第四紀研究. 2009, 48 (1): 11–17 [2020-01-01]. doi:10.4116/jaqua.48.11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