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去共化
共产主义 |
---|
去共产主义化,简称去共化(英語:decommunization),是指一些经历过或受影响的前共产主义国家在长期统治的共产主义政权倒台后,新建立的民主政府通过政治改革、法律调整、文化更替等手段,减少或消除共产主义遗留影响的过程[1] 。去共产主义化的目的是削弱共产党残存的影响力以巩固民主制度和法治原则重新塑造国家认同[1][2] 。
去共产主义化常发生于大规模政治转型时期尤其常见于冷战结束后的中东欧和前苏联的加盟国[3] 。在社会各领域去除共产主义象征和意识形态残余的措施中以消除其负面影响,同时确立和巩固与民主价值观相符的体制[4] 。去共产主义化有助于转型国家建立新的民主秩序,但国家进入稳定时期过度清算可能会导致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5] 。
原因
[编辑]去共产主义化是由于共产主义体制因存在系统性问题和外部因素导致共产主义政权难以维持继而引发的制度转型进程,多发生于前共产主义国家尤其是中东欧国家[6]。
去共产主义化通常与特定历史事件相关,如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直接导致多个国家发生政治转型。
东欧剧变
[编辑]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至1990年期间,东欧和中欧地区多个共产主义国家发生的政治剧变,发生政变的新生政权通过民众运动和政治改革终结了共产党的一党制统治,标志着东欧地区共产主义政权的全面瓦解[7][8]。
东欧剧变以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开始,随后反共浪潮迅速蔓延至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以和平示威、政治谈判或暴力革命等多种方式实现政权更迭[9][10]。
苏联解体
[编辑]苏联解体是指1991年苏联作为主权国家正式解体的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终结以及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11] 。苏联解体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加剧以及政治改革的失败,最终导致其分崩离析[12]。
1991年8月19日,苏联高层爆发的八一九事件削弱了苏联中央政府的权威[13] 。随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于12月8日并签订了別洛韋日協議,苏联名存实亡[9]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停止存在,苏联正式宣告终结,由此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14] 。苏联的遗产和国际地位主要由俄罗斯继承[15]。
方式
[编辑]政治
[编辑]去共产主义化在政治领域的核心目标是清除前政权的权力结构和制度基础,从而确立新政权的合法性[16]。在政治层面去共产主义常用的方式是禁止共产党及其附属组织的存在,限制相关政治活动等,以削弱共产主义体制的影响力[17] [18] 。为推动政治体系的转型采取选举改革、确立多党制以及推动政治多元化等方式,将权力从集中体制中分散出来以实现民主治理[19] 。
政治清洗是过渡性司法的重要步骤[20] 。政治清洗常针对在前政权中担任重要职位并可能对新体制构成威胁的个人,剥夺其政治权利、禁止其担任公职和审判[21]。政治清洗通常涉及公开前政权的档案和秘密警察的记录,以确定个人在镇压或侵犯人权行为中的参与程度[4][6]。
法律
[编辑]在法律层面,去共产主义化可通过修正宪法、法律体系改革、强化司法独立及对接国际法等方式[6]。
去共产主义化中宪法重建的重点通常是废除和修改与共产主义相关的法律,明确私有财产权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以奠定新生政权的法治基础和合法性[22] [23] [24]。宪法修正通常涉及政治体制的调整、经济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公民权利体系的重构,从而清除旧共产主义体制在法律层面的影响[6]。
一些前共产主义国家在完成体制转型后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揭示前政权的罪行、整理和公开历史档案,同时协调司法和行政事务[25] 。如德国的联邦史塔西档案局(BStU)管理和记录前东德秘密警察的档案,允许公民查阅自己的记录,并为研究和司法提供支持[26]。
文化和社会
[编辑]去除和禁止共产主义象征
[编辑]在去共产主义化过程中,为削弱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会禁止和清除有关共产主义的标志,并立法明确禁止或严格限制在公共场所使用和展示镰刀锤子、红星等共产主义象征以确保社会转型进程的顺利推进和防止共产主义思想的复兴[27][28][29]。
教育与公共空间
[编辑]去共产主义化的教育改革调整教学大纲和重新编写历史教材以重塑对过去的认知,弱化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共产主义相关的意识形态和学说的地位[30],以及在公共场合宣传共产主义的暴行和举办受害者纪念活动[31] 。每年的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欧盟和其他国家会纪念发生于1989年8月23日反共产主义和争取自由的大规模和平示威[32][33] ,并命名为称为“黑丝带日”或“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34][35]。
公共空间以地名、街道等公共空间命名更替和清理纪念建筑为主,清除以列宁、斯大林等共产主义人物和事件命名的街道和公共设施等,以减少或消除其对共产主义的正面展示和思想传播[36][37] 。
去共产主义行为
[编辑](综述)(制图:前共产主义国家)
核心:我们不是要讲什么东欧剧变!我们的重点是:去共产主义行为!!!
欧盟东扩
[编辑]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刚完成从欧共体向联盟转轨的欧盟为吸纳前共产主义国家并推动民主化和市场经济改革,制定了哥本哈根标准[38] ,以民主制度建设、法治确立、人权保障及市场化进程为条件,推进“治理通过扩展”在中东欧国家的实践[38][39] 。
欧盟在90年代开始迅速扩张。2004年,有波兰、捷克和波罗的海三国等10个国家同时加入了欧盟,是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东扩[40]。
欧盟于1989年推出了法尔计划为中东欧国家提供供财政和技术支持,推进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以清除共产主义时期政权的残存影响,并支持发展独立的新闻媒体和公民社会[41]。法尔计划由欧盟资助,专为预备加入欧盟的国家设计,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并提升政治和行政能力,帮助这些国家符合哥本哈根标准的要求,为加入欧盟奠定基础[41]。
文化纪念
[编辑]自2009年起,欧盟设立并在每年的8月23日纪念“极权主义和专制政权受害者纪念日”,以缅怀因极权主义统治而受难的人们,并纪念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议对东欧国家造成的历史性创伤[34]。同年,欧洲议会通过《关于欧洲良知和极权主义》决议,并明确谴责极权主义和专制政权的反人类罪行,呼吁欧洲各国重视历史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极权主义,并确保类似悲剧不再重演[42]。
欧盟于2011年10月14日建立了“欧洲记忆与良心平台”以支持历史教育、文化和对极权主义统治的研究与纪念活动[43] [44]。欧盟在多地合作建设纪念馆和历史教育项目,如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恐怖之屋”博物馆,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极权主义受害者纪念碑等[45][46] 。
德国的去共产主义化集中开始于两德合并。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加速了东德的崩溃,东德政府被迫开启政治改革,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垄断地位被动摇,最终东德与西德于1990年10月3日完成统一。
清算
[编辑]史塔西
[编辑]国家安全部“史塔西”成立于1950年2月8日,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国家安全机构。在柏林墙倒塌后,东德政权逐渐瓦解。1989年11月17日,史塔西为避免被解散,改名为“国家安全局”(Amt für Nationale Sicherheit, AfNS),但在公众的压力下在次年1月13日史塔西被正式解散[註 1]。联邦德国完成合并后,德国政府开始针对史塔西展开清算。
1.描述柏林墙倒塌
2.描述东西德合并
3.清算
3.1 史塔西
3.2 领导人等
- 3.1简单提及埃里希·昂纳克和其他成员被审判
4.相关纪念
描述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 大概讲一讲清算领导人,但不是重点 稍微着重讲一讲清除符号和禁令,以及波兰战斗标志自由之锚(其实是二战用的,但也被后来视作反抗强权) 不知道需不需要说卡廷惨案。苏联人作孽啊。
(下面是我写的上面的我不删到时候有人看的话再说)
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这个工会诞生于1980年是由于苏联一系列的行为导致当地的人民苦不堪言,并且着这时期也是苏联最弱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当时的苏联是一个缝合国家看似很和谐实际上大家都看是分崩离析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这个工会也不算是苏联的第一个反共工会了但是这个也算是有代表性的,瓦文萨是政府重点打压的对象之一。尽管他没有被直接监禁,但他被软禁在家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对象例如:安杰伊·海尔姆他是团结工会的另一重要人物,1981年12月也被捕并软禁。亚罗斯瓦夫·卡齐尔虽然卡齐尔最终未成为团结工会的核心领导人,但在早期他参与了工会的组织工作,并因政治原因受到政府监视和打压。[47]
自由之锚:自由之锚是波兰在二战时期的一个地下组织,但是在后来也被用来去抵抗苏联共产党的压迫。“自由之锚”是由字母“P”和“W”组成的,分别代表“波兰”(Polska)和“战斗”(Walcząca)。在二战期间,波兰的抵抗组织以这个标志为象征,广泛用于宣传材料、抵抗活动、地下报纸等形式。[48]
卡挺惨案我不知道写不写啊到时候再说吧
开头阐述布拉格之春给捷克的浑浑噩噩20二十年。一笔带过。然后详细描述天鹅绒革命(再顺带提及天鹅绒分离)。然后就大概地像波兰一样表述以下清算和消除。
罗马尼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始于1877年5月9日建立的罗马尼亚王国,也就是在1944年德军从罗马尼亚撤军,随后红军进入了罗马尼亚并发动"罗马尼亚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在1947年共产党正式控制罗马尼亚并且迫使使米哈伊一世退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罗马尼亚的紧急十分低迷,全国上下的百姓都食不果腹,并且罗马尼亚还做出了一系列的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并且为了偿还外债罗马尼亚官方还发布了食品定量制,这是的大家都吃不上饭,并且老百姓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了质疑,然后罗马尼亚爆发了一次政治危机并且于1990年罗马尼亚正是脱离了共产党的控制。[49]
波罗的海国家对去共产主义比较多,可以写一些,但资料难找。不过可以提一嘴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
其他国家
[编辑]审判什么的。 (其他)
后续及影响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Kim, B.; Pirttila, J.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in the 1990s. 2003. doi:10.2139/ssrn.1015458 (英语).
- ^ Urban, M.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Russia's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The Nation against Itself. Slavic Review. 1994, 53: 733–765. doi:10.2307/2501518 (英语).
- ^ Wolczuk, K. Conclusion: Identities, Regions and Europe. Regional & Federal Studies. 2002, 12: 203–213. doi:10.1080/714004748 (英语).
- ^ 4.0 4.1 Skrzypek, M. The Banning of Extremist Political Parties as a Measures of Neo-militant Democracy: The Experience of Post-communist States. HAPSc Policy Briefs Series. 2020, 1: 67–73. doi:10.12681/HAPSCPBS.26450 (英语).
- ^ Helga A. Welsh. Dealing with the communist past: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experiences after 1990. Europe-Asia Studies. 1996, 48 (3): 413–428 [2024年12月28日]. ISSN 0966-8136. doi:10.1080/09668139608412356. eISSN 1465-3427 (英语).
- ^ 6.0 6.1 6.2 6.3 Popova, M. Post-Communist Courts.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2012, 59 (5): 3–5. doi:10.2753/PPC1075-8216590500 (英语).
- ^ Antohi, Sorin; Tismăneanu, Vladimir. Independence Reborn and the Demons of the Velvet Revolutio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The Revolutions of 1989 and Their Aftermath.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85 [2018-06-28]. ISBN 963-9116-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英语).
- ^ Boyes, Roger. World Agenda: 20 years later, Poland can lead eastern Europe once again. The Times (UK). 2009-06-04 [200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英语).
- ^ 9.0 9.1 Roberts, Adam. Civil Resistance in the East European and Soviet Revolutions. Albert Einstein Institution. 1991. ISBN 1-880813-04-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1-30) (英语).
- ^ Sztompka, Piotr. Preface. Society in Action: The Theory of Social Becom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x [2018-06-28]. ISBN 0-226-7881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英语).
- ^ 苏共失败, 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张全景). 2008, (2): 5–11 (中文(中国大陆)).
- ^ Lin, Jin-feng. The Analysis and Revelation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01 (英语).
- ^ Mandelbaum, M. Coup de Grace: The End of the Soviet Union. Foreign Affairs. 1991, 71 (5): 164. doi:10.2307/20045116 (英语).
- ^ 蘇最高蘇維埃將舉行最後會議 聯盟機構明年1月2日停止活動. 人民日報.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中国大陆)).
- ^ 俄羅斯正式接管蘇聯在聯合國的席位. 參考消息.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中国大陆)).
- ^ Nedelsky, N. Divergent responses to a common past: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Slovakia. Theory and Society. 2004, 33 (1): 65–115. doi:10.1023/B:RYSO.0000021428.22638.E2 (英语).
- ^ Ilkowski, Filip. Anti-Communism as Ideolog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21, 54 (1–2): 1–23. doi:10.1525/J.POSTCOMSTUD.2021.54.1-2.1 (英语).
- ^ Elbasani, A. Politic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ublic Debates in the Pursuit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after Communism. 2011 (英语).
- ^ Voronova, V.; Стуса, Д. Політичні практики декомунізації у країнах східної Європи (2): 5–11. 2020. doi:10.31558/2519-2949.2020.2.1 (乌克兰语).
- ^ Keskin Zeren, Aysegul. Iraq’s struggle with de-Ba`thification process. Global Change, Peace & Security. 2017, 29 (1): 57–76. doi:10.1080/14781158.2016.1256279 (英语).
- ^ Skrzypek, Maciej. The Banning of Extremist Political Parties as a Measures of Neo-Militant Democracy: The Experience of Post-Communist States. HAPSc Policy Briefs Series (EKT). 2020, 1 (2): 67–73. ISSN 2732-6578. doi:10.12681/hapscpbs.26450. eISSN 2732-6586 (英语).
- ^ Elster, Jon; Offe, Claus; Preuss, Ulrich K.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vii + 350. ISBN 0-521-47386-1 (英语).
- ^ LAW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Romania (PDF). Part I, No. 163. Monitorul Oficial (Official Gazette of Romania). 1991-08-07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4) (英语).
- ^ Shevchenko, Vitaly. Goodbye, Lenin: Ukraine moves to ban communist symbols. BBC News. 2015-04-14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英语).
- ^ Mink, G. Is there a new institutional response to the crimes of Communism? National memory agencies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the Polish case (1998–2014), with references to East Germany. Nationalities Papers. 2017, 45 (6): 1013–1027. doi:10.1080/00905992.2017.1360853 (英语).
- ^ Charlesworth, Zoe. Is the Stasi Records Agency still necessary?: past and current debates and its uncertain future. 2014 (英语).
- ^ Sitting reviews. Riigikogu. 2007-01-24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英语).
- ^ Latvia bans the use of USSR symbols during public events. Baltic News Network. 2013-04-11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0) (英语).
- ^ Latvia Bans Soviet Symbols. The Moscow Times. 2013-06-23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5) (英语).
- ^ Silova, Iveta. Post-Socialism is not Dead: (Re)Reading the Global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14. 2010. doi:10.1108/s1479-3679(2010)14 (英语).
- ^ Subotić, J. Political memory, ontological security, and Holocaust remembrance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European Security. 2018, 27: 296–313. doi:10.1080/09662839.2018.1497980 (英语).
- ^ Dobbs, Michael. Huge Protest 50 Years After Soviet Seizure.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89-08-24.
- ^ 崔海智. 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政策的演变及其教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知网). 2016, 48 (5): 35–42. 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6.05.004 (中文(中国大陆)).
- ^ 34.0 34.1 Annual European Day of Remembrance For Victims of Stalinism, Nazism. 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 23 August 2012 [201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 ^ EU Calendar: Remembrance Day for Victims of Stalinism and Nazism. Europa.eu. [2011-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 ^ Ochman, Ewa. The Legacies of Transition, Street Renaming and the Material Heritage of Communist Dictatorship in Poland.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23, 59 (1): 68–90. doi:10.1177/00220094231178691 (英语).
- ^ Tabernacka, Magdalena. The legal category of the symbol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act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sm or other totalitarian system by the names of organizational units, municipality auxiliary entities, buildings and public utility facilities 42 (3): 99–129. 2021. doi:10.19195/2300-7249.42.3.6 (英语).
- ^ 38.0 38.1 Hare, P. State-building for the market economy in Eastern Europe. Acta Oeconomica. 2020. doi:10.1556/032.2020.00032 (英语).
- ^ Harri, Ardia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2003 (英语).
- ^ EU welcomes 10 new memb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1 May 2003
- ^ 41.0 41.1 EURLex – e50004 – EN – EUR-Lex. Europa (web portal). [2017-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Neumayer, Laure. Integrating the Central European Past into a Common Narrative: The Mobilizations Around the ‘Crimes of Communism’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Studies. 2015, 23 (3): 344–363. doi:10.1080/14782804.2014.1001825 (英语).
- ^ 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 Cofounds the Platform of European Memory and Conscience. Poland.pl. 2011-10-17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英语).
- ^ Czech, Hungarian, Polish PMs sign European memory platform. Ceskenoviny.cz. 2011-10-14 [2011-10-24] (英语).
- ^ European memory platform to be founded in Prague. Prague Daily Monitor (Czech News Agency). 2011-10-04 [2011-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7) (英语).
- ^ Member Organisations. Platform of European Memory and Conscience. [2024-12-28] (英语).
- ^ 正说波兰史(八十六):莱赫·瓦文萨与团结工会 | 机核 GCORES. www.gcores.com. [2024-12-31] (中文).
- ^ 变天后的波兰 前反共人士成为国家英雄. 美国之音. 2018-12-14 [2024-12-31] (中文).
- ^ 太阳史家:罗马尼亚人民起义 共产党解体 | 公审 | 齐奥塞斯库 | 大纪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6-07-19 [2024-12-31]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