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鹦鹉
鸡尾鹦鹉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鹦鹉目 Psittaciformes |
科: | 凤头鹦鹉科 Cacatuidae |
亚科: | 鸡尾鹦鹉亚科 Nymphicinae Bonaparte, 1857 |
属: | 鸡尾鹦鹉属 Nymphicus Wagler, 1832 |
种: | 鸡尾鹦鹉 N. hollandicus
|
二名法 | |
Nymphicus hollandicus (Kerr, 1792)
| |
鸡尾鹦鹉(学名:Nymphicus hollandicus),凤头鹦鹉科鸡尾鹦鹉属的一种鸟类,也称作玄凤鹦鹉。因日本于明治后期(约1910年)引进,因此在台湾又名欧卡妹(“オカメインコ”的音译,日名源自此鸟脸颊橙红斑点很像阿龟面具(Okame))。它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凤头鹦鹉,是最常见的宠物鸟。
简介
[编辑]鸡尾鹦鹉不论在鹦鹉总科或凤头鹦鹉科中的身型也是一种中型的鹦鹉。鸡尾鹦鹉起源于澳大利亚内陆,尤其爱栖息于湿地和灌木丛。参见野生的鸡尾鹦鹉。鸡尾鹦鹉那独特的鲜黄色头冠会在受惊或兴奋时竖起,而牠们平常放松时头冠就会微微倾斜,若紧贴头部时则是生气或自卫时。
原生种的鸡尾鹦鹉,在灰色双翅的外缘上有明显的白羽。 公鸟的脸是白色或黄色;母鸟的脸部则是灰色或浅灰,两者都有橘红色的圆形区域在两边脸颊上,这常通是被称作“耳羽”。公鸟的橘红色耳羽较母鸟还鲜艳得多,可以依此作为辨别公母的方法。
通常在各个变种中,于成鸟时会有两性异形的外观差异,而幼鸟时则是同形的特征,就像母鸟一样。通常母鸟在尾羽上有圆点或横纹,而公鸟的尾羽则无条纹。雌鸟和未熟的幼鸟在尾羽上有排列清楚的条纹(乳白色,白色或黄色),在第一和第二飞羽上有圆点,成庛的公鸟身上则没有这些特征。 但有两个变种,白子(白脸黄化)及白的完全派特(黑眼),是无法以目视看出性别。
ADM派特(一般所称的派特或隐性派特)[行话]是典型的不能以外观来辨别性别。这是因为派特独一无二的基因,不只是产生带斑纹的变种,也使成熟公鸟的两性异形差异作废。甚至在鸟类学者专家中间同样也有是否能以外观作为辨别动物性别的争议。[请求校对翻译]
外观
[编辑]- 特征
- 鸡尾鹦鹉和葵花鹦鹉等其他凤头鹦鹉一样,头冠竖起。鸡尾鹦鹉也有凤头鹦鹉般的特征,例如面部羽毛覆盖了喙边,这特征在凤头鹦鹉科以外几乎不会找到。耳洞位则有圆圆的橙色羽毛斑点,翼边有带白羽。
- 身长
- 和大部分凤头鹦鹉相比,鸡尾鹦鹉有长长的尾羽,占身体长度大约一半。全长约30厘米左右。
- 重量
- 成鸟重约80~110公克。
- 寿命
- 鸡尾鹦鹉一般有16至25年寿命,虽然也有短命如5至10年,亦有传能活过30年。有纪录中最老的鸡尾鹦鹉死于36岁。
习性
[编辑]鸡尾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可在干地或草原上发现鸡尾鹦鹉的踪迹,不过牠们总是生活在靠近水边的地方,有时甚至会有上百只围在水边成群的喝水,也会吃农作物而造成当地农民的恐慌。个性温驯、乖巧又很容易照顾,因此广受欢迎而成为流行的宠物鸟。但是却相当的神经质,胆小容易受惊吓,一点惊动就会使牠们陷入恐慌之中,牠们的冠羽会随情绪变化。公鸟会较母鸟喜爱啼叫,特别是清晨与黄昏
历史
[编辑]鸡尾鹦鹉(Nymphcus hollandicus)英文俗名Cockatiel。鸡尾鹦鹉原栖息于澳州内陆,约在一、两百年前被英国人带回去当作宠物饲养而开始流行起来,学名“Nymphcus hollandicus”的由来是1832年德国的Johann eorg agler看到栖息在澳大利亚的鸡尾鹦鹉时,见牠们十分可爱而以虚构的宁芙(精灵)命名(Nymphcus意即“小精灵”),种名hollandicus则是New Holland新荷兰(古时对澳大利亚的称呼)之意。1845年,荷兰人在初次见到鸡尾鹦鹉时以葡萄牙语的cacatitho(小凤头鹦鹉)称呼牠,以后则演变为英文的Cockatiel。
品种
[编辑]鸡尾鹦鹉的基因遗传大致可分为:显性遗传(dominant) 、性联遗传(sex-linked) 、隐性遗传(recessive),根据各项遗传法则可培育出各种变化。
显性基因
[编辑]在遗传上是占有表现优势,其中显性银>原生灰,显性黄脸>原生灰。
- 显性黄脸(Dominant Yellow cheek)
- 不带橘红色的黄脸颊,有时甚至会近乎金色。
性联基因
[编辑]依照性染色体的遗传法则来遗传,但鸡尾鹦鹉和人类相反,是母鸟带ZW染色体,而公鸟带ZZ染色体,因此公鸟需要有成对的基因,而母鸟只需要有一个即可。
- 黄化(Lutino)
- 始于1958年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Cliff Barringer的鸟舍[1][2],黄化种是由于黑色素的缺乏,导致他们有着白色的羽毛、黄头、红眼精、红色双颊、粉红色的鸟喙及双脚的外观。
- 珍珠(Pearl)
- 最初西德所培出来,是将灰羽上的黑色素去除而使黄色斑点状呈扇贝状分布,通常公的珍珠鸡尾鹦鹉会在约6个月大以后逐变回灰黑色,而母鸟则不会,但是据说现在也有逐续改良公珍珠的品种,抑制过多黑色素的制造。另外珍珠也可和其他品种配种而混出各样颜色的斑点(如肉桂或白脸)。
- 白金(Platinum)
- 他们背部带着烟薰般的银灰色,而主飞羽与尾羽通常会较身上颜色来得更深。孵化的1、2周内,幼鸟的眼睛会从红色变为黑色,而鸟喙及脚呈米白色。
- 性联黄脸(Sex-linked Yellow cheek)
- 不带橘红色的黄脸颊,有些带此基因的母鸟会有雄鸟的特征会不孵卵抱雏。
隐性基因
[编辑]表现力较弱的基因,需要有两个成对的基因始能表现出来。
- 派特(Pied)
- 派特最早的变种,源自1949年的美国加州。派特是身上的灰毛有不规则区域的退去,依身上黑色素消去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Light)、重度(Heavy)、完全(Clear)。目前市上多为重度派特,意即灰毛的比例较少,而完全(Clear)时除了黑眼外则会与黄化相像而被称为黑眼黄化,而白脸的完全派特则为白子。另外,由于派特的变化较难预测,若左右两边翅膀出现对称的黑羽时则称之为对称派特(reverse pied),也是俗称的“一条龙”。
- 绿宝石或橄榄绿(emerald or olive)
- 是80's后半美国的Margie Mason所培育新变种。为浅灰色混着重黄色的羽毛而呈绿色,在背部有闪亮的羽色变化,在翅羽上有些微的花纹呈扇贝状分布,为黑眼精、暗褐色的鸟喙及双脚。
- 帕斯多(Pastelface)
- 帕斯多是在1989年,被英国的Bob Crossley从白脸所培育出来。帕斯多的脸颊被淡化颜色而呈淡橘色的外观。在美洲比在欧洲还来的受欢迎。
- 白脸(Whiteface)
- 白脸于1969年在荷兰出现。公鸟长大后会整头变白。白脸基因较帕斯多还来的弱,白脸若和华勒(Fallow)或橄榄绿(olive)搭配会淡化牠们的羽色。另外和黄化搭配时会产生全白的鸡尾鹦鹉而被称为白子。
- 隐性银(Recessive Silver)
- 1960年代首见于新西兰,银灰色的羽毛和黑灰色的鸟喙、脚及眼珠。是原生灰的黑色素褪化的结果,若是带2个因子时会比只带1个还要浅色。
其他
[编辑]分辨雌雄
[编辑]一般来说公鸟的羽色多较母鸟颜色鲜艳,且公鸟的叫声较为婉转多变。
原生种(Normal grey)
[编辑]公鸟的头部为奶油黄,母鸟则是微微混点黄色的灰头。另外,母鸟的翅膀下有黄白圆点,羽尾有横纹。
-
原生种公鸟。
-
原生种母鸟。
黄化(Lutino)
[编辑]全身带浅黄的黄化鸡尾鹦鹉较原生种还难分辨公母,不论雌雄头部都是黄色,其中雌性的喙和眼会有一抹黄色,雄性则大部分头部及冠羽前端均为黄色,雌性黄化种尾羽有横纹及飞羽里部有黄色圆点。
-
黄化母鸟。
-
黄化玄凤公鸟。
珍珠(Pearl)、派特(Pied)及白脸(Whiteface)
[编辑]- 珍珠在成鸟换羽后,公的会有珍珠斑退去的现像,而母鸟尾羽会有白色斑纹。
- 派特的公母从外观上较难分辨,多从行为或叫声上来分辨。
- 白脸根据尾巴横纹判对其公母,或从行为或叫声上来分辨。
-
珍珠。
-
派特加珍珠,带派特基因的珍珠,淡化了身上的灰黑羽毛。
-
左为派特(公),
右为白脸派特(母)。 -
睡觉中的白脸鸡尾鹦鹉。
华勒(Fallow)
[编辑]公鸟的颜色比母鸟深,而且脸部的颜色也比较鲜艳,不过并没有差太多。
肉桂或古铜(Cinnamon)
[编辑]公鸟的颜色会比母鸟还来得深,母鸟尾羽背部有横纹;公鸟的脸是偏黄色,但母鸟的脸则是黄灰色的羽毛。
显性银(Dominant Silver)
[编辑]公鸟脸上是鲜艳的黄色,母鸟脸上是黄灰色并且尾羽背部有横纹。
白子(albino = Whiteface Lutino)
[编辑]白子的公母从外观上无法分辨,需从行为或叫声上来分辨。
-
白子幼鸟。
繁殖
[编辑]鸡尾鹦鹉是一种流行的宠物鸟,这是由于牠们很好繁殖,一次约抱4~6颗卵,每一颗约略姆指大。 在交配后约10天会生下第1颗蛋,之后平均每两天下一颗蛋,多在下第二颗蛋后开始抱卵,孵化时间约为19~22天,育雏时间约为四周,两个月后开始学会飞行。公鸟1年9个月成熟,母鸟约1年3个月,但9个月大时就开始进入思春期。在育雏方面由公母轮替,雄性鸡尾鹦鹉也会尽心保护和哺育儿女,如果母亲不能胜任,雄性仍能好好地养育雏鸟。有些母鸟也会未受精而产卵,若不移开那些蛋的话,母鸟会一直孵下去。为避免产卵,可以在晚上前提早将布盖在笼子上,减少每日的日照时间。就像所有的鹦鹉类一样,鸡尾鹦鹉也会把饲主或玩具当作配偶,公鸟会求爱、交配或占有欲,母鸟则会产下无精卵。顺带一提,若是想要促进母鸟的产卵,可以试着爱抚母鸟的背给予她们性刺激,反之则要避免。鸡尾鹦鹉近来被发现可以与粉红凤头鹦鹉(Galah)杂交,其后代被称为Galatiel(各取Galah和Cockatiel的一半名称)。
-
交配
-
鸡尾鹦鹉的卵
-
抱卵中的母鸟
-
约三周大的幼鸟
人类饲育
[编辑]目前多数的鹦鹉品种在中国大陆依据《华盛顿公约》参照二级保护动物,在台湾属“二级保育类动物”进行保护,因此须向相关部门申请才能饲养鹦鹉,且要遵守其繁殖出来的后代不得随意出售,否则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少数的品种因此人工繁殖属于无危品种,并不在此范围,如虎皮鹦鹉、玄凤鹦鹉、月轮鹦鹉和牡丹鹦鹉等。
饲育条件
[编辑]人类驯养鹦鹉,如同饲育其他的宠物一样是培养责任感与同理心的其中一种管道。但是鹦鹉皆具有鸣叫、啃咬的本性,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环境问题,应在家人、社区的其他住户都能接受的情况考虑饲养鸟类。饲养的环境温度为摄氏20度至30度之间的通风环境为佳,羽毛尚未长齐的幼鸟及雏鸟应为摄氏25度至30度之间,避免过度的风吹日晒雨淋。选择宽敞的笼舍,保持环境的卫生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生物学研究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的动物包含鸟类在内,应以方形或长形格局的生活空间为主。由于鹦鹉拥有啃咬探索世界的天性,笼舍与笼内的摆设材质以不锈钢或安全材质为主,能降低误食后引发金属中毒。一个笼子内一对同品种且相处融洽的雌雄鸟。
饮食相关
[编辑]野外的鹦鹉通常会进食果实、种子及果仁,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种类的食物供鹦鹉食用,因此可得到多种的食物及均衡的营养。但于人工饲养的环境下,饲主通常只给予葵花籽、花生,并不时给予蔬菜水果并不能提供均衡及足够的营养,长时间喂食会导致健康问题。
以种子及果仁作为主要粮食几个缺点:
- 缺乏维生素A
- 过量脂肪
- 过量脂肪会导致脂肪肝(Fatty Liver),最终会使肝脏坏死。
- 钙质含量过低
美国布朗氏(Brown's)与台湾阿迷购(Amigo)推荐的鹦鹉每日食物营养比例如下
亦可搭配种植蔬菜、水果等植物,例如:花果、牧草,地瓜叶、迷迭香、绿紫苏、玫瑰花、紫锥花、红凤菜、万寿菊、蒲公英、苜蓿草及苜蓿芽、天竺草等,煮沸沥干的蛋壳[3],少许大麦虫、黄粉虫去头端的幼虫予鹦鹉食用亦可补充动物性蛋白质并维持体力。 选择纯天然、无人工添加物的有效期限内食品。经开封后未食用的食品以冷藏保存,避免阳光照射使其变质、菌虫孳生。食用前待退冰后提供给鹦鹉。羽毛尚未长齐的雏鸟和幼鸟,可根据不同的品种与成长阶段,选择对应合格标章的鸟用奶粉、饲料,以摄氏38度至40度之间的干净温水将其泡软后喂食。特殊品种的鹦鹉,如:吸蜜鹦鹉则是以粉料为主。
避免选购含有人工色素及香料的人工合成饲料,含有防腐剂乙氧基奎宁(Ethoxyquin)及丁羟甲苯(BHT/BAT)及含可可碱(Theobromine)的食物如咖啡、茶叶、巧克力、鳄梨(或称牛油果),含有高盐分、酒精等食品对鸟类的健康亦有危害。
生活习性
[编辑]野外的鸟类有盥洗清洁的生活习性,牠们会在沙堆或水平面上摆动身体,让沙子或水淋浴在身上,再透过阳光照射将身上的羽毛弄干。人类饲育的宠物鸟可以使用自来水或专用的沐浴粉等方式,令鸟儿自发性地清洁身体。每天的清晨或黄昏时段让鸟晒十分钟的阳光,紫外光可补充维生素D3。[4]促进体内新陈代谢、钙质吸收,与消除羽毛的虫蚤等多种益处。
宠物鸟在野外有各种活动。为满足宠物鸟的各种生理与心理需求,许多饲养人会提供攀爬、秋千、声响、筑巢等玩具,以及各式的栖木、游戏架供宠物鸟使用。
外出郊游踏青前后亦会替鸟儿清洁身体,让鹦鹉待在宠物的外出背包或外出笼子等工具,一起出门。但因户外交通车辆排放出的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严重,每当定期健康检查容易诊断出呼吸道及肺部问题。虽然服药后即可改善,但是鸟兽医师建议应该少让宠物外出,饲主在外出时也应该戴上口罩来保护自己。
参考资料
[编辑]- BirdLife International. Nymphicus holland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8年1月26日].
- Nymphicus hollandicus. ITIS.
- 晃头晃鸟 - 宠物鸟资讯站,(http://www.swingingbird.com/)
- Cockatiel Color Palett,(http://www.kirstenmunson.com/cockatiels/index.html)
- National Cockatiel Society,(http://www.cockatiels.org/)
- An Avian Resource - HotSpot for Birds,(http://www.multiscope.com/hotspot)
- 矶崎哲也. 小鳥當家:鸚鵡&文鳥. 台北: 汉欣文化. 2005年: 130–137. ISBN 957-686-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