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Blueeighthnote/沙盒/教會調式
教會調式為中世紀羅馬教會統治歐洲時期的音樂所使用的調式,後來的人們稱做「教會調式體系」。這些調式有一個共同特點:音階由七個音構成,全部都是自然音,沒有變化音,因此也稱作「自然調式體系」。教會調式在當時被廣泛運用在葛利果聖歌中,在經過大量的音樂創作之後,再由音樂理論家從音樂中整理出規律,方便規範音樂的創作。
歷史
[編輯]中世紀以宗教為中心,是人民共同的信仰,也是音樂活動的中心。在歷史潮流演變下,許多作曲家加入個人的創意,促成素歌的改變,例如朗誦句、續詠調等等,最著名的素歌就是葛利果聖歌。中世紀時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聖歌,像是讚歌、禮儀劇、神秘劇,在公元六世紀末,教宗葛利果一世帶頭開始收集修訂各地散亂的聖歌。歷經了數個世紀的發展與進步,終於成為使用拉丁文的教會禮儀音樂。
最初的葛利果聖歌是口授傳承,當作品數量漸漸累積,就開始以記譜方式記載下來,在大量創作和有記譜而得以參考的情況下,音樂理論家從音樂中整理出教會調式的理論,葛利果聖歌的調式理論能夠逐漸成型,要歸功於波愛修斯的《論音樂法規》(De instutione musica),和卡西奧多羅斯的《音樂論》(Demusica)等論著,他們在著作中,將希臘調式理論流傳下來。
在公元八世紀時,查理曼大帝的秘書阿爾琴(Flaccus Alcuin,735-804AD)在他的著作《音樂》(Musica)中,將調式分為四類,共八個教會調式,分成四正格調式及其相對應的變格調式:多里安調式、變格多里安調式、弗利吉安調式、變格弗利吉安調式、利地安調式、變格利地安調式、米索利地安調式、混合米索利地安調式,這些調式的名稱來自希臘調式,承襲了希臘調式的理論,也影響了拜占庭的調式發展,等於是有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
1547後,瑞士人文主義者葛拉雷努斯 (1488-1563)於其著作《十二調式論》(Dodecachordon)提出伊奧利安調式、變格伊奧利安調式及伊奧利安調式、變格伊奧利安調式兩對新調式,共12個調式[1]。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聖歌改革者發動西西利亞運動將教會調式重新編號。調式1至10維持原來的編號,並加入結束音(final)在B的羅克里安、羅克里安,編號分別為11、12。而艾奧尼安、變格艾奧尼安則改為編號13、14,形成現在所見的十四種西方調式。
調式解說
[編輯]正格調式
[編輯]正格調式包含多里安、弗利吉安、利地安、米索利地安、伊奧利安、羅克里安、艾奧尼安。
正格調式的最後一音,即結束音(final)[2],為該調音階的最低音。其五音為結束音向上五度的音,又稱為吟誦音(reciting tone),唯弗利吉安例外,弗利吉安的五音為B♮/B♭,被當時視為不穩定的音,因此吟誦音改為結束音向上六度[note 1]。前四個正格調式可對應至今日西方調式:以D為起音─多里安,以E為起音─弗利吉安,以F為起音─利地安,以G為起音─米索利地安。
變格調式
[編輯]變格調式包含變格多里安、變格弗利吉安、變格利地安、變格米索利地安、變格伊奧利安、變格羅克里安、變格艾奧尼安。
變格調式的名稱取自正格調式,再加上字首 「hypo-」 ,「hypo-」 借用希臘文,為「在...之下」之意[3]。變格調式音域介於結束音下四度至結束音上五度。
「變格調式」最早出現於法國人胡克白 (Hucbald de Saint Amand)的音樂理論著作De harmonica institutione(ca. 880)。吟誦音(reciting tone) 為其相對應正格調式的吟誦音向下三度。唯變格弗利吉安及變格米索利地安例外,前者之吟誦音改為A[note 2],後者之吟誦音改為C[note 3],皆為正格調式的吟誦音向下四度。
列表
[編輯]調式 (18世紀前) | 調式 (18世紀後) | 英文名稱 | 中文翻譯 | 正格 / 變格 | 結束音 (final) | 吟誦音 (reciting tone) |
---|---|---|---|---|---|---|
1 | 1 | Dorian | 多里安 | 正格 | D | A |
2 | 2 | Hypodorian | 變格多里安 | 變格 | D | F |
3 | 3 | Phrygian | 弗利吉安 | 正格 | E | B-C[note 1] |
4 | 4 | Hypophrygian | 變格弗利吉安 | 變格 | E | G-A[note 2] |
5 | 5 | Lydian | 利地安 | 正格 | F | C |
6 | 6 | Hypolydian | 變格利地安 | 變格 | F | A |
7 | 7 | Mixolydian | 米索利地安 | 變格 | G | D |
8 | 8 | Hypomixolydian | 變格米索利地安 | 正格 | G | B-C[note 3] |
9 | 9 | Aeolian | 伊奧利安 | 正格 | A | E |
10 | 10 | Hypoaeolian | 變格伊奧利安 | 變格 | A | C |
11 | Locrian | 羅克里安 | 正格 | B | F | |
12 | Hypolocrian | 變格羅克里安 | 變格 | B | D | |
11 | 13 | Ionian | 艾奧尼安 | 正格 | C | G |
12 | 14 | Hypoionian | 變格艾奧尼安 | 變格 | C | E |
注
[編輯]重要作曲家與曲目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http://stuweb.ctsjh.chc.edu.tw/~1011108/p5.html
- ^ Harold S. Powers, et al. "Mod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 30 May. 2016.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3718pg2>.
- ^ Harold S. Powers. "Plagal mod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 30 May. 2016.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