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6月11日) |
意大利王國 Regno d'Italia(意大利文) | |||||||||||||||||||||||||||||||||||||||||
---|---|---|---|---|---|---|---|---|---|---|---|---|---|---|---|---|---|---|---|---|---|---|---|---|---|---|---|---|---|---|---|---|---|---|---|---|---|---|---|---|---|
1861年—1946年 | |||||||||||||||||||||||||||||||||||||||||
格言:"FERT" | |||||||||||||||||||||||||||||||||||||||||
国歌:"Marcia Reale d'Ordinanza" 《皇家法令进行曲》 (1924–1943) "Giovinezza"[a] 《青年》 (1946年4月27日-6月12日) "La leggenda del Piave" | |||||||||||||||||||||||||||||||||||||||||
首都 | 都灵 (1861年-1864年) 佛罗伦萨 (1864年-1871年) 罗马 (1871年-1943年、1945年-1946年) 布林迪西 (1943年-1945年) | ||||||||||||||||||||||||||||||||||||||||
常用语言 | 意大利语 |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 | ||||||||||||||||||||||||||||||||||||||||
政府 | 代議民主制下的單一君主立憲制 (1861年-1926年、1943年-1946年) 法西斯主义一党制下的單一君主立憲制 (1926年-1943年) | ||||||||||||||||||||||||||||||||||||||||
国王 | |||||||||||||||||||||||||||||||||||||||||
• 1861年-1878年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 ||||||||||||||||||||||||||||||||||||||||
• 1878年-1900年 | 翁贝托一世 | ||||||||||||||||||||||||||||||||||||||||
• 1900年-1946年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 ||||||||||||||||||||||||||||||||||||||||
• 1946年 | 翁贝托二世 | ||||||||||||||||||||||||||||||||||||||||
最高帝国元帅 | |||||||||||||||||||||||||||||||||||||||||
• 1938年-1943年 | 贝尼托·墨索里尼 | ||||||||||||||||||||||||||||||||||||||||
• 1938年-1943年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 ||||||||||||||||||||||||||||||||||||||||
总理 | |||||||||||||||||||||||||||||||||||||||||
• 1861 | 卡米洛·奔索(首任) | ||||||||||||||||||||||||||||||||||||||||
• 1922年-1943年 | 贝尼托·墨索里尼 | ||||||||||||||||||||||||||||||||||||||||
• 1945年-1946年 | 阿爾契德·加斯貝利(末任) | ||||||||||||||||||||||||||||||||||||||||
立法机构 | 议会(1861年–1943年) 全國委員會(1945年-1946年) | ||||||||||||||||||||||||||||||||||||||||
• 上议院 | 参议院 | ||||||||||||||||||||||||||||||||||||||||
• 下议院 | 众议院(1861年–1928年) 大法西斯议会(1928年-1943年) | ||||||||||||||||||||||||||||||||||||||||
历史 | |||||||||||||||||||||||||||||||||||||||||
• 蘇黎世條約 | 1859年11月10日 | ||||||||||||||||||||||||||||||||||||||||
• 宣布建国 | 1861年3月17日 | ||||||||||||||||||||||||||||||||||||||||
• 攻占罗马 | 1870年9月20日 | ||||||||||||||||||||||||||||||||||||||||
• 德奧意三國同盟 | 1882年5月20日 | ||||||||||||||||||||||||||||||||||||||||
1915年4月26日 | |||||||||||||||||||||||||||||||||||||||||
1922年10月28日 | |||||||||||||||||||||||||||||||||||||||||
• 鋼鐵條約 | 1939年5月22日 | ||||||||||||||||||||||||||||||||||||||||
• 法西斯黨政府倒台 | 1943年7月25日 | ||||||||||||||||||||||||||||||||||||||||
• 全民公投 | 1946年6月2日 | ||||||||||||||||||||||||||||||||||||||||
面积 | |||||||||||||||||||||||||||||||||||||||||
1936年(都市) | 310,196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861年 | 22182000 | ||||||||||||||||||||||||||||||||||||||||
• 1911年 | 35845000 | ||||||||||||||||||||||||||||||||||||||||
• 1936年(都市) | 42994000 | ||||||||||||||||||||||||||||||||||||||||
货币 | 里拉 | ||||||||||||||||||||||||||||||||||||||||
ISO 3166码 | IT | ||||||||||||||||||||||||||||||||||||||||
| |||||||||||||||||||||||||||||||||||||||||
今属于 | 義大利 斯洛維尼亞 克罗地亚 蒙特內哥羅 法國 波黑 阿尔巴尼亚 希腊 突尼西亞 利比亞 埃及 厄立特里亚 衣索比亞 索马里 科索沃 | ||||||||||||||||||||||||||||||||||||||||
a:非正式国歌"Giovinezza(青年)"(法西斯黨黨歌)1922年-1943年[1] |
意大利历史 |
---|
历史系列条目 |
年表 |
意大利主题 |
意大利王国(義大利語:Regno d'Italia)是于1861年意大利統一后建立的国家。王国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島的国家。在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年-1943年这段时间里,義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義大利”。在二战结束前两年,1943年9月義大利王国向盟軍投降,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義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战后的1946年民怨四起,导致在1946年意大利政体公投中人民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即现在的義大利共和国。
王國和大部份歐洲國家一樣擁有自己的殖民帝國。王國在1882年加入德奧同盟擴展成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對峙競爭。一戰因為受英法利益妥協而加入協約國反對中央同盟。在二戰中是軸心國領導國之一。
历任君主
[编辑]-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1861年至1878年):義大利王国第一個國王。
- 翁貝托一世(1878年至1900年):批准與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三國同盟。在1900年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暗殺。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1900年至1946年):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主動退位,他的兒子翁貝托繼任。
- 翁貝托二世(1946年):義大利的最後一位國王,呼籲義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將保留君主制。
历史
[编辑]義大利王国主要分為幾個時期:
- 自由時期(1870年-1914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自由國家的失敗(1915年-1922年)
- 法西斯主義墨索里尼内阁(1922年-1943年)
- 內戰,納粹德國控制下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國和投降盟軍的義大利新政府(1943年-1945年)
- 意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6年)
自由時期(1870年-1914年)
[编辑]文化與社會
[编辑]統一後的意大利和整個社會最自由時期,在階級、語言等方面出現分歧和對立。意大利共同的文化特徵,是社會保守和重男輕女的價值觀;但在其他文化領域有分歧。貴族和上層中產階級的家庭在這個時候十分傳統。意大利社會,往往有相互爭鬥的歷史。
除此之外識字是在這個時代的問題,1871年人口普查表示,義大利有61.9%的人是文盲、75.7%的婦女是文盲,文盲率遠高於同一時間的西歐國家。一些歷史學家稱政府在這個時候對識字都非常寬鬆。意大利政府試圖在自由時期減少文盲,為建立國家資助的學校教授意大利語。公共教育最差的地方在意大利南部,因為當時獲得最少的資金。
生活水平低,在自由時期特別是在意大利南部,經常爆發各種疾病,如瘧疾和流行病發生。最初是在1871年每1,000位人民就有30人死亡人的高死亡率,在1890年減少到每1,000名就有24.2人死亡。此外兒童出生後一年死亡率1871年為22.7%,而兒童五歲前死亡率非常高,高達50%。在1891年至1900年兒童每出生一年,生存率就會降低17.6%。
經濟
[编辑]統一後新王國面臨嚴重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問題。在自由時期,意大利經濟仍然高度依賴外貿和煤炭和糧食的國際價格。統一後,意大利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60%的人口從事農業活動。隨着技術進步,外國競爭以及出口機會的迅速轉變,農業迅速發展。然而這些發展並沒有惠及所有意大利人民,意大利南部的遭受夏季的炎熱和乾旱,破壞農作物。意大利是葡萄酒在歐洲最大的出口國。
意大利政府於19世紀70年代投入巨資發展鐵路,從1870年到1890年建造超過兩倍長度的鐵路。1881年的人口普查發現,超過1,000,000勞動者長期就業不足。
八國聯軍
[编辑]1900年意大利的一部分部隊參加了八國聯軍攻打中國清朝的義和團。1901年9月7日清廷特許權割讓部分天津給意大利作为租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自由國家的失敗(1915年-1922年)
[编辑]戰爭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意大利王國面臨各种問題,例如:確定其盟國和目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儘管意大利曾正式加入同盟国聯盟,却保持了中立,聲稱三國同盟只用於防禦目的。1915年5月,意大利進攻奧匈帝國,意大利軍隊在奧匈帝國邊境的士兵人數超過400,000人。可是奧匈帝國頑強防禦,即使奧匈帝國兵員不足仍成功擋住意大利的攻勢。意大利軍官的訓練相比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軍隊明顯不足,另外意大利部隊缺乏彈藥,這些問題持續阻礙着意大利佔領奧匈帝國領土。在第一年的戰爭中,戰場上條件差導致爆發霍亂,造成大量的士兵死亡。意大利将士的士氣低落,他們即使在休假,仍被禁止進入電影院或酒吧。但是當战斗即將發生,酒精就會免費提供給士兵,以緩和緊張心情。為了保持士氣,意大利軍隊開了一些講座。1916年後意大利的情況更糟,義大利面臨军舰短缺,被潛艇攻擊,運費飛漲,糧食供給的問題,缺乏原材料和設備,意大利需要高稅收來維持戰爭。1917年法國、英國和美國表示願意派軍隊到意大利幫助抵禦同盟國,但遭意大利政府拒絕。
1917年俄國因俄國革命退出戰爭,東方戰線戰爭結束,更多的奥匈帝国和德國軍隊得以正面對抗意大利。意大利的反戰声音日益增加,經濟惡劣下為了維持戰爭經費,政府增加農村地區的税收,使農民無法維生,農業工作者已經從4,800,000人下跌到2,200,000人。左翼婦女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領導發起抗議行動,要求結束戰爭。在米蘭,示威者的抗議导致軍隊進入米蘭,用坦克和機槍鎮壓,事件造成近50人死亡,其中包括3個意大利士兵,超過800人被捕。隨着奧匈帝國决定停战,並於1918年11月11日對意大利下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同時意大利在凡爾賽條約中的利益被损害,加上在意大利境內經濟蕭條,大量退伍軍人返國後失業,使本尼托·墨索里尼的國家法西斯黨有機可乘。
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墨索里尼曾反對徵兵制,抗議意大利佔領利比亞。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只是呼籲革命,不提階級鬥爭。在戰爭期間墨索里尼曾在意大利軍隊,並在一次戰爭中受傷。儘管他聲稱已在戰鬥中受傷,他受傷原因仍廣泛被認為是手榴彈意外爆炸而受傷。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利用工人罷工,並宣布了他要求向意大利政府給予法西斯政治權力,否則就會發動軍事政變。由於政府沒有立即作出反應,墨索里尼帶領法西斯支持者,即「黑衫軍」向羅馬進軍,自稱是法西斯打算恢復意大利法律和秩序。法西斯的領導下,墨索里尼就任為意大利總理。
法西斯意大利 (1922年-1943年)
[编辑]1922年10月28日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命墨索里尼成為意大利總理,讓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在支持君主制下追求自己的政治野心。墨索里尼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政治領導人,就任時只有39歲。
極權社會
[编辑]法西斯主義的文化與社會裡,只有法西斯代表“真正的意大利”,拒绝宣誓效忠法西斯就會被放逐,无法就業。法西斯政權的宣傳手法,是在新聞片,廣播,電影中故意贊同法西斯主義。 1926年通過法案要求電影院要播放宣傳新聞片。縱使他之前反對教會,墨索里尼依然借羅馬天主教穩定政權。
出於安全的制度,完整的國家權力,墨索里尼於1923年成立志願民兵,他們通常穿黑色的制服。墨索里尼主張打擊有組織犯罪,特別是在西西里黑手黨和意大利南部其他地區,法西斯在這些地方有很大的權力,這些權力使他能夠起訴黑手黨,迫使許多黑手黨逃往國外(例如美國)或被捕監禁。
1923年意大利士兵佔領了希臘科孚島的一部分,並在1936年在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權做出了最重要的戰前軍事干預。意大利支持佛朗哥領導的運動。意大利派出了飛機、武器和總兵力超過60,000人的军队援助西班牙民族主義者。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并迅速占领了阿爾巴尼亞。
當德國於1933年由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取得權力,墨索里尼說:“希特勒的這次勝利就是我們的勝利”。雖然納粹党不支持墨索里尼和法西斯意大利,但希特勒早就崇拜墨索里尼的口才和能力。在佔領埃塞俄比亞之后,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尝试改善两个国家的關係,但在私人、個人和政治方面緊張局勢仍然存在。這兩個意識形態有顯著的相似之處,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1934年6月第一次見面,商討奧地利的獨立危機問題。不过墨索里尼私底下說希特勒只是“一個愚蠢的小猴子”。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始入侵波蘭,墨索里尼於9月24日公開宣布意大利有權選擇進入戰爭或保持中立,這將導致國家失去其國家的尊嚴。墨索里尼告訴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並希望希特勒的實力將會減慢盟軍反攻。在制定戰爭計劃,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決定吞併大部分非洲和中東,以納入其殖民地,但軍隊司令曾警告說,意大利缺乏進行長期戰爭所需的坦克、裝甲車和飛機,並警告墨索里尼“這是自殺”。最終墨索里尼採納了建議,等德國入侵法國後才決定參與戰爭。由於德國以閃電戰打敗法國,意大利對法國宣戰,法國投降後佔領了邊境地區和科西嘉岛,1942年義大利進一步佔領了法國整個東南部。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突然向意大利發動空襲,击沉了意大利的数艘戰艦,但對意大利沒有造成嚴重損害。1941年4月,義大利參與南斯拉夫戰役,德國肢解南斯拉夫後,義大利獲得了斯洛文尼亞首都,亞得里亞海沿岸、黑山和科索沃地區,而在希臘戰役後,義大利占領了希臘大部份地區。1941年12月意大利潛水員放置了炸彈并擊沉兩列英國戰艦。1942年意大利海軍打擊英國護航編隊的行動,令英國海軍多艘船隻沉沒。隨著盟軍登陸北非、義大利的殖民地突尼西亞和利比亞失守,意大利失去優勢。
到了1943年,盟軍已登陆意大利,攻占了西西里岛和義大利南部,此時墨索里尼已經失去意大利政府及民眾的支持,義大利法西斯黨員对墨索里尼提出不信任動議,格兰迪決議後墨索里尼被國家法西斯党罷免,墨索里尼被國王奪去權力,法西斯成員投票以廢除墨索里尼作為黨的領袖。幾天後即1943年7月26日,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正式取消墨索里尼總理職位,墨索里尼被立即逮捕,9月8日意大利投降,意大利殖民帝國亦隨之瓦解,德國軍隊進駐了義大利控制的阿爾巴尼亞王國、黑山軍政府、法國意佔區、希臘意佔區、克羅地亞獨立國西部、十二群島和達爾馬提亞。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编辑]希特勒在得知墨索里尼被罷免後,立即派遣隆美爾率領德軍進駐意大利北部,救出墨索里尼。並與已經在意大利的德軍司令阿爾貝特·凱塞林部隊對意大利軍隊強行繳械。9月3日意大利王國向盟軍秘密投降,當日英國將領蒙哥馬利率軍渡過墨西拿海峽,在意大利本土登陸。9月8日意大利投降。9月10日隆美爾攻佔意大利首都羅馬,控制南至那不勒斯的半個意大利。9月13日希特勒派遣奧托·斯科爾茲內率領傘兵突擊隊奇襲墨索里尼的關押地,用滑翔機將其救出。9月23日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小城薩羅宣布成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自任領袖兼外長,同南部的意大利王國巴多格里奥新政府分庭抗禮。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就被迫同德國簽訂協議,割讓南蒂羅爾和的里雅斯特,並同意德國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佔領威尼斯。
1944年1月11日墨索里尼在維羅納槍決了齊亞諾以及其他曾投票反對他的法西斯黨領導,這使得他進一步喪失支持,在此之後他幾乎完全依靠納粹德國。
6月4日盟軍佔領羅馬,此後由於準備登陸諾曼第,盟軍在意大利暫時停止了大規模的進攻,使得墨索里尼的政府得以苟延殘喘。在此期間,墨索里尼政權在北意大利大肆屠掠,據戰後統計在此期間內共有超過72,000人遭到屠殺,約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猶太人被送入集中營,一大批婦女和女孩被強姦。瘋狂的統治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抗,游擊隊紛紛建立。
1945年4月盟軍在意大利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4月23日盟軍進抵波河,俘虜30,000名德軍,墨索里尼的統治瓦解,共和國政府宣告解散,領導紛紛逃亡。4月26日盟軍佔領維羅納,4月27日又佔領熱那亞,4月28日墨索里尼及其情婦在科莫湖畔被游擊隊抓獲並槍決,屍體隨即被運回米蘭示眾。
最後一位國王
[编辑]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兒子翁貝托二世於1946年被迫退位,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後正式成為現時的意大利共和國。
逸事
[编辑]1943年9月,當時還是王儲的翁贝托二世选择了音樂家喬凡尼·埃爾塔创作的意大利爱国歌曲皮亚韦之歌(意大利语:La Leggenda del Piave)作為未來意大利王國的新國歌。並在1946年4月27日登基時正式使用這首歌作為新的意大利國歌。不過僅僅過了35天,意大利王國就不復存在了。雖然《皮亞韋之歌》被意大利共和國一直使用到1947年10月(今天在意大利被作為愛國歌曲演奏),不過由於君主制被推翻,這首歌也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第二短的國歌(第一首是清朝的鞏金甌)。
註釋
[编辑]- ^ 非正式國歌
参考文献
[编辑]- ^ Italy (1922-1943). nationalanthems.info. 2013-02-01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