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修订间差异
第63行: | 第63行: | ||
[[香港天文台]]在8月21日晚上表示預料22日清晨發出八號信號機會不大,其後卻於22日早上7時40分發出八號信號,引致需要上早班的離島市民已乘船往市區,抵達市區後才發現快將改發八號信號,又要匆匆趕乘尾班船折返離島家中,引起不便<ref>[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0823&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1511225 早班族狂轟天文台靠害],蘋果日報,2008年8月23日</ref><ref>[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0824&sec_id=4104&subsec_id=12731&art_id=11513511 天文台預測屢出錯被炮轟],蘋果日報,2008年8月24日</ref>。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於22日晚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期間,曾預計23日'''清晨'''改發較低信號(指[[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及至23日'''上午'''才會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引致部份周六(23日)需半天上班的市民誤以為將有額外假期而未有及早入睡準備上班。怎料於8月23日凌晨0時40分,便已除下九號信號改發八號,更於2小時後的凌晨2時40分改發三號信號。但其實香港天文台於1時50分,即改發三號前50分鐘發出之最新天氣報告仍說:「鸚鵡正逐漸遠離香港及繼續減弱,但預計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會在'''清晨時份'''繼續生效」。有網民因此而電郵香港天文台反映<ref>[http://discus.weather.com.hk/discus/viewthread.php?tid=817&extra=&page=30 投訴天文台2時40分便改掛3號風球],香港天氣資訊中心討論區,2008年8月23日15:33分網民hopingu的發言</ref>。台長[[林超英]]事後向傳媒回應指他理解的「清晨」是指午夜後1點到4點,及後他在自己的官方網誌上引用多本[[辭典]]中的解釋,表示在以前「清晨」等於「凌晨」,但現時兩字所表示的時間可能有些不同。天文台為免再出現類似的誤會,決定不會再在預報中使用「清晨」一字;由午夜後到天亮前這段時間,一律採用「凌晨」一字表示。<ref>[http://www.hko.gov.hk/blog/b5/archives/00000013.htm 擺事實,講道理,互相尊重,用心聆聽],香港天文台台長網誌</ref> |
[[香港天文台]]在8月21日晚上表示預料22日清晨發出八號信號機會不大,其後卻於22日早上7時40分發出八號信號,引致需要上早班的離島市民已乘船往市區,抵達市區後才發現快將改發八號信號,又要匆匆趕乘尾班船折返離島家中,引起不便<ref>[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0823&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1511225 早班族狂轟天文台靠害],蘋果日報,2008年8月23日</ref><ref>[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0824&sec_id=4104&subsec_id=12731&art_id=11513511 天文台預測屢出錯被炮轟],蘋果日報,2008年8月24日</ref>。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於22日晚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期間,曾預計23日'''清晨'''改發較低信號(指[[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及至23日'''上午'''才會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引致部份周六(23日)需半天上班的市民誤以為將有額外假期而未有及早入睡準備上班。怎料於8月23日凌晨0時40分,便已除下九號信號改發八號,更於2小時後的凌晨2時40分改發三號信號。但其實香港天文台於1時50分,即改發三號前50分鐘發出之最新天氣報告仍說:「鸚鵡正逐漸遠離香港及繼續減弱,但預計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會在'''清晨時份'''繼續生效」。有網民因此而電郵香港天文台反映<ref>[http://discus.weather.com.hk/discus/viewthread.php?tid=817&extra=&page=30 投訴天文台2時40分便改掛3號風球],香港天氣資訊中心討論區,2008年8月23日15:33分網民hopingu的發言</ref>。台長[[林超英]]事後向傳媒回應指他理解的「清晨」是指午夜後1點到4點,及後他在自己的官方網誌上引用多本[[辭典]]中的解釋,表示在以前「清晨」等於「凌晨」,但現時兩字所表示的時間可能有些不同。天文台為免再出現類似的誤會,決定不會再在預報中使用「清晨」一字;由午夜後到天亮前這段時間,一律採用「凌晨」一字表示。<ref>[http://www.hko.gov.hk/blog/b5/archives/00000013.htm 擺事實,講道理,互相尊重,用心聆聽],香港天文台台長網誌</ref> |
||
== 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改革 == |
|||
== 出現頻率 == |
== 出現頻率 == |
||
下表為[[二次大戰]]以後香港發出各熱帶氣旋信號的頻率。 |
下表為[[二次大戰]]以後香港發出各熱帶氣旋信號的頻率。 |
2009年9月9日 (三) 12:00的版本
</noinclude>
當熱帶氣旋可能影響香港時,香港天文台便會發出熱帶氣旋警告,目的是以簡單容易理解的信號,警告市民熱帶氣旋為香港普遍地區帶來的風力威脅。
概要
香港天文台由1884年開始,當熱帶氣旋侵襲香港時,以鳴炮、圓形、圓錐形或圓柱形的物件,向港口航海人士告知熱帶氣旋對香港構成的威脅程度。由1917年開始,改用數字警告信號系統。除了航海人士,香港市民、政府及私人機構,亦樂於採用這套警告系統,決定在熱帶氣旋侵襲期間的防禦措施,以及辦公安排。
在20世紀的一段長時間內,每當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時,香港各警署、天文台等政府建築物會懸掛代表熱帶氣旋信號的標誌,以通知各地居民。惟隨著時代進步,市民可從不同途徑獲得詳細的熱帶氣旋警告及有關的天氣信息,這些重要信息都是信號站不能提供的,故天文台由2002年起停止懸掛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標誌[1]。不過,市民依然習慣稱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風球」,亦將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稱為「掛風球」或「掛波」。
現行之警告信號及意義
香港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如下:
信號名稱 | 信號標誌[2] | 信號意義 | 預防措施 |
---|---|---|---|
一號戒備信號 | 有一熱帶氣旋集結在香港800公里之內,稍後可能影響香港。 | 如需外出,應緊記有一熱帶氣旋正在接近香港,稍後可能影響你的外出計劃。 留意最新的熱帶氣旋報告。 | |
三號強風信號 | 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吹強風, 持續風力每小時41至62公里,陣風可能超過每小時11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 信號發出後12小時內香港風力會普遍加強, 離岸海域及高地風勢更可能達烈風程度。 |
應把易被吹倒物件縛緊。 把易被吹走物件搬回室內。 檢查及保持去水道暢通。 留意進一步的風暴消息。 | |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 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吹烈風或暴風, 並從信號(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所示方向吹襲, 持續風力每小時63至117公里,陣風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 |
應在烈風出現前完成防風措施。 鎖緊門窗,上牢窗板及大閘。 在當風的大玻璃後貼上膠紙。 遠離當風窗戶,選擇一個房間在窗戶破裂時用作躲避。 停止一切水上活動。 | |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 烈風或暴風風力將顯著加強。 | 切勿外出,保持在戶內安全地方,遠離當風的門窗,以免被碎片擊中而受傷。 如門窗有損毀,應待安全情況下才修補。 如果已身在戶外,應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避,直至颱風過後為止。 | |
十號颶風信號 | 風力現正或將加強至颶風程度, 持續風力每小時118公里以上,陣風可能達每小時220公里。 |
颱風將正面吹襲香港。 當風眼經過時,風勢可能會突然平靜,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 然後強風突然從另一方向吹襲,本來被屏蔽的地區會變成當風。 停留在安全地點,切勿外出。 |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歷史及改革
香港自1884年開始便向海港內船隻提供熱帶氣旋的警告。最初時是在尖沙咀警署(即信號山上)使用一套以圓柱、球型及錐形的懸掛信號,並在風暴迫近時以鳴炮警告港內居民將吹烈風。1907年起採用引爆炸藥(訊號為3次引爆聲,每次引爆間隔10秒),並懸掛「十」字型黑球代替鳴炮[3],1937年後取消這種警告。
1917年起的熱帶氣旋信號開始以1號至7號代表。1號戒備信號代表有一個熱帶氣旋位於香港800公里範圍內並有可能對香港的天氣構成影響。當中2至5號分別代表烈風從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吹襲。1931年3月1日起改為1、2、3、5、6、7、8、9、10號,5至8號仍然代表烈風吹襲[4]。1935年1月1日起又改為1、5、6、7、8、9及10號[5]。1956年重新加入3號強風信號。由於公眾經常誤會5至8號代表不同強度的風力,自1973年起將5至8號信號改為8號西北、西南、東北、東南信號。
在20世紀的大部份時間,香港各區的警署及港內的海事署、天文台都會以懸掛信號標誌的方式通知各地市民(特別是漁民)當時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在1960年代,全香港共有42個地方會懸掛警告信號。隨着通訊的發達,懸掛信號漸被淘汰,最後一個在長洲的信號站在2001年12月31日關閉。從此香港的懸掛風球亦成為歷史,正確的說法變成是「發出信號」,「除下信號」亦變成「取消信號」。
2006年風季開始,一號戒備信號定義中「影響香港」一詞包含「香港境內海域吹強風」的意義。因此當香港普遍地區不再受持續的強風影響,但離岸海域仍有強風時,天文台會以一號信號取代三號強風信號,提醒市民保持警覺。這與以往在港內不再受強風持續影響時即取消(除下)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安排不同[6]。
2007年風季開始,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的參考範圍改為包括啟德、青衣、長洲、沙田、濕地公園、打鼓嶺、赤鱲角、西貢合共八個近海平面處測風站數據的網絡。當其中半數或以上測風站錄得或預料錄得的風速達強風及烈風程度,而且風勢可能持續,便會發出相應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文台根據過往熱帶氣旋襲港的歷史風速資料推算,使用新修訂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後,發出有關信號的時間會增加[7]。
對社會的影響
當天文台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所有幼稚園停課。而當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政府各機關及大部份的私人機構亦即停止辦公,股市休市,各學校停課,而公開試則按實際情況而定。航海交通全面停航,陸路交通減少班次。為減少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發出時,市民同時下班對公共交通工具構成的壓力,1987年開始,香港天文台會一般在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前的兩個小時發出預警[8]。即使如此,有關預警仍未能完全消除信號變更對市民帶來的不便[9]。
與警告系統運作相關的爭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最初原意乃方便航海人士使用,故此最初釐定標準時以維多利亞港內可能出現的風速為依據。經過多年使用後,一般大眾亦已熟識其運作。不過由於城市化的影響,市區風力受屏障影響而轉弱,維港內多個風速站所錄得的風速近年均有呈下降的趨勢[7]。加上人口遷移,市民質疑單以港內風力決定的信號會否忽略新市鎮,特別是離島居民的安全。天文台對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之運作,亦多次引起爭議,當中多與預報失誤、信號轉變的時間,以及警告系統設計有關。
颱風派比安(2006年8月)
2006年8月3日,颱風派比安在香港西南250公里掠過,天文台因預計港內不會吹持續烈風而只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而當日下午港內持續風速間中接近烈風程度,尖沙咀天星碼頭及啟德測風站錄得最高60分鐘持續風速高達每小時58公里,中環天星碼頭亦達每小時54公里。當中啟德的10分鐘平均風速更一度達烈風程度。本港西南部風勢更猛烈,多處錄得暴風程度的風速,長洲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03公里[10]。當日市面大受影響,風暴吹襲期間全港塌樹約700宗,超過300班航班取消[11]。一段攝於尖沙咀天星碼頭的新聞片段在網上廣泛流傳,片段中碼頭的資源回收箱被吹倒並撞向一女途人,途人要抱著旗桿避風[12][13],情況驚險。
事件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天文台當日不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決定被質疑。及後天文台就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作全面檢討,並就三號及八號信號的參考測風站作出修訂,新措施於2007年生效。
颱風帕布(2007年8月)
2007年8月8日,香港天文台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天文台的預測路徑為直趨香港[14],但在熱帶氣旋警報中[15],指出「趨向廣東」,因此被指用字模糊,帕布在香港以南海域掠過時仍指出「趨向廣東」。翌日清晨,帕布在香港以南海域掠過,三號強風信號一度生效,到中午時分取消,其後帕布在上川島附近打圈,至10日早上轉向東北移動,指向香港[16]。一號戒備信號在當日早上再度發出。
同日中午時分,帕布增強為熱帶風暴及加速接近。天文台在下午12時40分改發三號信號,1小時後預警在當日下午3時30分或以前會發出八號信號[17],當時帕布中心已到達香港西部[18]。八號信號在下午2時30分,即預警發出後50分鐘便生效[19][20]。由於信號在短時間內多次升級,大批市民在同一時間返家,市面出現混亂,有地鐵(現稱港鐵)乘客在站內大堂因人潮擁擠而感到不適,亦有不少離島居民未能趕及乘搭尾班船[21]。 是次信號迅速變被批評引致混亂,事後天文台在媒體加強宣傳,提醒僱主在八號信號預警發出後,開始分批讓員工下班[22]。
颱風鸚鵡(2008年8月)
香港天文台在8月21日晚上表示預料22日清晨發出八號信號機會不大,其後卻於22日早上7時40分發出八號信號,引致需要上早班的離島市民已乘船往市區,抵達市區後才發現快將改發八號信號,又要匆匆趕乘尾班船折返離島家中,引起不便[23][24]。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於22日晚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期間,曾預計23日清晨改發較低信號(指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及至23日上午才會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引致部份周六(23日)需半天上班的市民誤以為將有額外假期而未有及早入睡準備上班。怎料於8月23日凌晨0時40分,便已除下九號信號改發八號,更於2小時後的凌晨2時40分改發三號信號。但其實香港天文台於1時50分,即改發三號前50分鐘發出之最新天氣報告仍說:「鸚鵡正逐漸遠離香港及繼續減弱,但預計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會在清晨時份繼續生效」。有網民因此而電郵香港天文台反映[25]。台長林超英事後向傳媒回應指他理解的「清晨」是指午夜後1點到4點,及後他在自己的官方網誌上引用多本辭典中的解釋,表示在以前「清晨」等於「凌晨」,但現時兩字所表示的時間可能有些不同。天文台為免再出現類似的誤會,決定不會再在預報中使用「清晨」一字;由午夜後到天亮前這段時間,一律採用「凌晨」一字表示。[26]
出現頻率
下表為二次大戰以後香港發出各熱帶氣旋信號的頻率。
留意同一熱帶氣旋襲港期間,天文台可能多次發出同一級別的信號;不同方向的烈風信號亦作多次計算。
年份 | 一號信號 | 三號信號 | 八號信號1 | 九號信號 | 十號信號 | 備註 |
---|---|---|---|---|---|---|
1946年 | 6 | 0 | 4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無名(此颱風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定名為「Typhoon Ingrid」(中央氣象局將其譯為「英格瑞颱風」),但一直未受香港天文台所承認。) |
1947年 | 6 | 0 | 2 | 0 | 0 | |
1948年 | 5 | 0 | 7 | 0 | 0 | |
1949年 | 4 | 0 | 2 | 1 | 0 | |
1950年 | 2 | 3 | 2 | 1 | 0 | |
1951年 | 4 | 3 | 5 | 1 | 0 | |
1952年 | 2 | 7 | 2 | 0 | 0 | |
1953年 | 2 | 4 | 5 | 1 | 0 | |
1954年 | 5 | 4 | 5 | 2 | 0 | |
1955年 | 0 | 3 | 0 | 0 | 0 | 唯一一年沒有一號戒備信號,全年3個熱帶氣旋均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亦已是最高信號。 |
1956年 | 5 | 4 | 0 | 0 | 0 | 6月5日維持時間最短的一號戒備信號: 熱帶低氣壓 共維持了1小時20分鐘 。 |
1957年 | 4 | 9 | 6 | 0 | 1 | 十號颶風信號及維持時間最短的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姬羅莉亞(T. Gloria)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共維持了20分鐘。 唯一由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直接改發十號颶風信號,而中途並沒有發出九號信號。這次亦是整個五十年代唯一一次十號颶風信號。 |
1958年 | 4 | 5 | 1 | 0 | 0 | 8月9日最長的三號強風信號: 颱風(T.) 共維持了67小時45分鐘 |
1959年 | 1 | 1 | 0 | 0 | 0 | 可能是最淡的風季,只有一個一號和一個三號信號 |
1960年 | 11 | 7 | 6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及維持時間最長的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瑪麗(T. Mary)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共維持了35小時35分鐘。 |
1961年 | 6 | 7 | 4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愛麗斯(T. Alice)風眼直接穿過香港天文台 最早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
1962年 | 4 | 3 | 2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溫黛(T. Wanda)創下了歷來的最低氣壓紀錄953.2百帕斯卡,維多利亞港的每小時平均風速達133公里,最高陣風紀錄是每小時259公里,而大老山的陣風更高達每小時284公里。 |
1963年 | 4 | 5 | 1 | 0 | 0 | |
1964年 | 11 | 14 | 12 | 3 | 2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露比(T. Ruby),颱風黛蒂(T. Dot) 成為同一年內兩度發出十號風球的空前紀錄。 |
1965年 | 7 | 6 | 2 | 0 | ||
1966年 | 6 | 5 | 4 | 0 | 0 | 維持時間最短的三號強風訊號:強烈熱帶風暴瑪媚,共維持一小時 |
1967年 | 8 | 6 | 3 | 0 | 0 | 4月9日最早發出首個信號: hant:颱風衛萊特(T. Violet) |
1968年 | 7 | 7 | 2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雪麗(T. Shirley)風眼直接穿過香港天文台 |
1969年 | 4 | 2 | 0 | 0 | 0 | |
1970年 | 6 | 8 | 5 | 0 | 0 | 維持時間最短的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熱帶風暴露比共維持了1小時30分鐘。 |
1971年 | 9 | 10 | 8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及維持時間最短的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露絲(T. Rose)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共維持了2小時35分鐘,及唯一一個生效時間橫跨兩天的十號颶風信號。 |
1972年 | 8 | 6 | 2 | 0 | 0 | |
1973年 | 8 | 7 | 3 | 1 | 0 | |
1974年 | 12 | 10 | 3 | 1 | 0 | 12月2日:為颱風艾瑪懸掛三號強風信號, 最晚熱帶氣旋警告紀錄 |
1975年 | 8 | 6 | 2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愛茜(T. Elsie) 最遲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
1976年 | 6 | 6 | 3 | 0 | 0 | |
1977年 | 8 | 6 | 1 | 0 | 0 | 9月16日維持時間最長的一號戒備信號: 颱風戴娜共維持了124小時40分鐘。 |
1978年 | 8 | 9 | 7 | 0 | 0 | 7月26日維持時間最長的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共維持了21小時45分鐘。 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令天文台唯一一次發出了八號所有方向的信號,但也不是連續發出。 |
1979年 | 5 | 5 | 5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及維持時間最短的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颱風荷貝(T. Hope):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共維持了25分鐘 |
1980年 | 10 | 8 | 2 | 0 | 0 | |
1981年 | 5 | 4 | 2 | 0 | 0 | |
1982年 | 7 | 4 | 0 | 0 | 0 | |
1983年 | 8 | 7 | 5 | 1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愛倫(T. Ellen),八十年代唯一一次。 |
1984年 | 6 | 6 | 1 | 0 | 0 | |
1985年 | 5 | 4 | 2 | 0 | 0 | 6月24日維持時間最長的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哈爾共維持了15小時45分鐘。 |
1986年 | 6 | 7 | 2 | 0 | 0 | 7月11日維持時間最長的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蓓姬共維持了10小時45分鐘。 |
1987年 | 6 | 1 | 0 | 0 | 0 | |
1988年 | 6 | 4 | 0 | 0 | 0 | |
1989年 | 7 | 8 | 4 | 0 | 0 | |
1990年 | 6 | 4 | 0 | 0 | 0 | |
1991年 | 8 | 6 | 2 | 0 | 0 | |
1992年 | 4 | 5 | 2 | 0 | 0 | |
1993年 | 8 | 9 | 6 | 0 | 0 | 9月下旬香港受強烈季候風影響,當颱風黛蒂(T. Dot)於25日迫近香港,它亦是自1959年9月熱帶風暴娜拉以來首個未懸掛(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或強烈季候風信號,而直接懸掛三號強風信號的熱帶氣旋。 |
1994年 | 4 | 3 | 0 | 0 | 0 | |
1995年 | 8 | 6 | 6 | 0 | 0 | |
1996年 | 7 | 2 | 1 | 0 | 0 | |
1997年 | 2 | 3 | 2 | 1 | 0 | |
1998年 | 5 | 2 | 0 | 0 | 0 | |
1999年 | 10 | 13 | 9 | 2 | 1 | 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約克(T. York) 十號風球連續掛了11小時,創下懸掛最久紀錄,亦是整個九十年代唯一一次,更是香港回歸中國以來第一次。 1999年共有5個熱帶氣旋吹襲香港50公里範圍,當中有4個直接橫過香港,創下了紀錄。 |
2000年 | 7 | 3 | 0 | 0 | 0 |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維持總時間最短:熱帶低氣壓618 維持了4小時30分 另外,該熱帶低氣壓是有紀錄以來最接近香港形成的熱帶氣旋。 |
2001年 | 6 | 6 | 5 | 0 | 0 | |
2002年 | 3 | 2 | 1 | 0 | 0 | |
2003年 | 4 | 5 | 4 | 1 | 0 | |
2004年 | 3 | 2 | 3 | 0 | 0 | |
2005年 | 3 | 1 | 0 | 0 | 0 | 8月12日最晚發出首個一號戒備信號: 強烈熱帶風暴珊瑚(STS. Sanvu) |
2006年 | 10 | 3 | 0 | 0 | 0 | |
2007年 | 3 | 2 | 1 | 0 | 0 | |
2008年 | 7 | 9 | 9 | 1 | 0 | 4月18日二次大戰後最早發出首個三號強風信號: 颱風浣熊 8月22-23日維持時間最長的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颱風鸚鵡,共維持了11小時 颱風黑格比成為首個在新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制度下,達標的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
2009年 | 8 | 6 | 3 | 1 | 0 | 1975年起首次連續兩年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 2008年的颱風鸚鵡和2009年的颱風莫拉菲 7月19日維持時間最短的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莫拉菲,共維持了2小時。 |
總數 | 375 | 320 | 185 | 26 | 13 | |
年平均 (1946-2008) |
5.87 | 5.02 | 2.90 | 0.40 | 0.21 |
最後更新:2009年8月5日15:50(香港時間)
註1:包括現在及以前,不同方向的烈風或暴風信號。
二次大戰以後每年都有多個熱帶氣旋影響香港,天文台因而每年需要發出多次熱帶氣旋警告。發出信號最少的是1959年,為兩個熱帶氣旋懸掛共兩次信號。最多不同信號的是1964年,而最多熱帶氣旋影響香港的應是1974年(12個)。最早發出的警告信號是1967年,在4月9日為hant:颱風衛萊特懸掛一號戒備信號。最晚則是1974年,在12月2日除下為颱風艾瑪懸掛的3號信號。年內沒有發出過一號戒備信號的是1955年,但沒有一年是沒有發出過三號強風信號的。一年中最晚發出的首個熱帶氣旋警告是2005年,在8月12日才首次發出。由於副熱帶高壓積弱,近年大部份熱帶氣旋都是轉向型,在2007年的帕布也只是因藤原效應接近香港。香港的十號信號在1946年以後只曾發出過13次,而最近一次則於1999年颱風約克襲港期間發出。
相關題目
參考資料
- ^ http://www.hko.gov.hk/wxinfo/news/2001/pre1231c.htm 停止懸掛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標誌
- ^ 各種風球信號和夜間燈號
- ^ 香港政府憲報第492號(1907年7月26日)
- ^ 香港政府憲報第765號(1930年12月19日)
- ^ 香港政府憲報第933號(1934年12月7日)
- ^ http://www.weather.gov.hk/dhkovoice/speech0317c.htm 香港天文台在2006年世界氣象日記者招待會演講稿
- ^ 7.0 7.1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currwx/tc_review_rptc.pdf 香港天文台2006年熱帶氣旋警告系統檢討及2007年新措施
- ^ http://www.weather.gov.hk/informtc/advisorc.htm 當3號風球發出後
- ^ [http://the-sun.on.cc/channels/news/20070811/20070811030149_0000.html 太陽報(2007年8月11日):兒戲急掛八號波 害民亂港天文台
- ^ http://www.weather.gov.hk/informtc/prapiroon/tabwind_c.htm 在派比安影響下,本港各站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所錄得的最高陣風、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風向
- ^ http://www.weather.gov.hk/informtc/prapiroon/report_c.htm 颱風派比安
- ^ http://www1.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60805&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6192411 2006年8月5日《蘋果日報》:風吹垃圾桶K.O.女人YouTube勁hit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EEbrAA50EI 2006年8月3日無線電視新聞片段
- ^ http://hk.geocities.com/namen1997/P0006.jpg 香港天文台於8月8日下午2時的預測路徑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708/08/P200708080161.htm 天 氣 稿 第 109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708/10/P200708100074.htm 天 氣 稿 第 057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708/10/P200708100182.htm 2007年8月10日下午1時40分發出的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預警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708/10/P200708100195.htm 天 氣 稿 第 120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708/10/P200708100240.htm 天 氣 稿 第 126 號 - 八 號 熱 帶 氣 旋 警 告 信 號 特 別 報 告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708/10/P200708100251.htm 天 氣 稿 第 130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http://news.tvb.com/630pm/2007/0810/index.html 2007年8月10日無線電視新聞報導
- ^ http://www.isd.gov.hk/chi/tvapi/07_ry12.html 政府新聞處電視宣傳短片:注意8號風球預警 提早分批放工
- ^ 早班族狂轟天文台靠害,蘋果日報,2008年8月23日
- ^ 天文台預測屢出錯被炮轟,蘋果日報,2008年8月24日
- ^ 投訴天文台2時40分便改掛3號風球,香港天氣資訊中心討論區,2008年8月23日15:33分網民hopingu的發言
- ^ 擺事實,講道理,互相尊重,用心聆聽,香港天文台台長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