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98行: | 第198行: | ||
*《[[所闻录]]》载:“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ref>《所闻录》(清代野史丛书),北京古籍,頁89</ref>。 |
*《[[所闻录]]》载:“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ref>《所闻录》(清代野史丛书),北京古籍,頁89</ref>。 |
||
== 生平大事記 == |
|||
*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珅]]出生。 |
|||
*乾隆十八年(1753年),3岁,其弟[[和琳]]出生。 |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9岁,在这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和珅]]、[[和琳]]兄弟离开私塾,考入[[咸安宫]]官学读书。 |
|||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18岁,与直隸總督[[冯英廉]]孙女[[冯氏]]结婚。 |
|||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19岁,十二月,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2岁,十一月,授三等[[侍卫]]。 |
|||
*乾隆四十年(1775年),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长子[[丰绅殷德]]生。 |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6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7岁,六月,转[[户部]] 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28岁,正月,因徇私舞弊被降二级留任,旋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 |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29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0岁,正月,赴[[云南]]查按察使[[海宁]]控告总督[[李侍尧]]案,回京的路上,升[[户部尚书]],旋命在[[议政大臣]]上行走;五月,实授[[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其子被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固倫和孝公主]]之额驸;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十月,任[[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 |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十二月,管理[[户部]]三库。 |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32岁,二月,以[[军机大臣]]审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徇隐事,降三级留任;八月,加[[太子太保]]衔;十月,任经筵讲官。 |
|||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
|||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九月,因平回乱功议叙,封一等[[男爵]]。 |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6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九月,因徇私被降二级留任。 |
|||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韁]]。 |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40岁,正月,加恩赏给[[黄带]]。 |
|||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41岁,四月,作为[[管库大臣]]因护军海旺等盗窃库银案,有失察之责,交部议处,降一级抵消。 |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42岁,九月,[[廓尔喀]]乱平,因军功加三级;十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日讲起居注官。 |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43岁,任教习[[庶吉士]],兼管[[太医院]]及[[御药房]]事务。 |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44岁,二月,库内[[吉林]][[人参]]数量稀少,[[和珅]]瞻顾迁延,未即拟旨,降二级留任。 |
|||
*乾隆六十年(1795年),45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九月,[[刑部]][[理藩院]]于[[蒙古]]台[[吉图巴扎布]]凶残一案未先具奏,和珅以管理[[理藩院]]又军机书旨,始终加以庇护,降三级留任。 |
|||
*嘉庆元年(1796年),46岁,正月,调[[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六月,调[[镶黄旗满洲都统]]。 |
|||
*嘉庆二年(1797年),47岁,兼理[[刑部]],退去[[户部]]事,旋以军需报销,仍兼理[[户部]]。 |
|||
*嘉庆三年(1798年),48岁,晋[[公爵]]。 |
|||
*嘉庆四年(1799年),48岁,以“二十大罪”被赐自尽。 |
|||
== 軼事 == |
== 軼事 == |
2010年2月28日 (日) 09:11的版本
和珅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清朝北京西城 | 1750年5月28日
逝世 | 1799年2月22日 清朝北京 | (48歲)
职业 | 政治家、商人 |
活跃时期 | 18世紀 |
亲属 | 父:福建副都统鈕祜祿•常保 弟:和琳 妻:馮氏 長子:豐紳殷德 |
和珅(Hešen 满语原意为绸缎的边)(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一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钮祜祿氏(满语原意为狼) ,字致齋,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中國歷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巨貪,清高宗乾隆皇帝時代的權相、寵臣,以巨貪而聞名;《亞洲華爾街日報》2001年4月選出「世界近千年最富有五十人榜」,和珅名列六位華人之首。
和珅最初入咸安官官學,學習四書五經、滿語、漢語、蒙古語、藏語,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通過李時堯案、山東查帳等政績,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對他寵信有加,又將最小的女兒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使得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他積極利用職務聚斂錢財。利用權力貪污、賄賂、迫害、恐嚇、威脅商賈,結黨、擅權、斂財;他大力投身工商活動,開大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經營各種買賣,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上的往來。他不僅是當代權傾一朝的首輔大臣,也是有清以來的赫赫首富。
皇太子永琰、御史錢豐、大臣劉墉、王杰、董誥代表的朝中清議力量向和珅發起了多次挑戰,但都被和珅化險為夷。章学诚曰:“自乾隆四十五年以後,迄于嘉庆三年(1798年)而往,和珅用事凡三十年,上下相蒙,惟事婪脏渎货,始如蚕食,渐至鲸吞”[2]
他对火锅的传播亦有貢獻,千叟宴均在冬末阳春举办,天气尚寒。乾隆帝举办的首次千叟宴上,因乾隆帝到场稍晚,菜肴都已放凉,导致赴宴老人吃得不舒服,乾隆帝本人也不甚满意。第二次千叟宴上,和珅改进了当时的一人一个的小火锅,制成多人使用的大锅,并加长烟囱,把千叟宴办成了一场火锅宴,获得一致好评,千叟宴大获成功。赴宴的各地老人回到家乡后又推广了火锅这种吃法,使得火锅在中国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直到他的保护伞乾隆去世後的第二天,新皇帝嘉慶才迅速下旨逮捕和珅。抄家时发现,在和珅当权的二十多年中,他流動资产共二千萬至三千萬多兩白银(其中大部分为其工商经营所得),兼并了千百万顷土地,占据了几百处房产。 在他的保护之下,他的家奴劉全也成了日掷千金的暴发户。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約值十一亿两白银,黃金和白銀等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加上其他古玩、珍寶,全部约值今七千多亿人民币。乾隆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条白綾賜和珅自盡,中國史上的大贪官,终於在“和珅跌倒,嘉慶吃饱”的童谣声中結束了一生。
生平
十八歲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和珅從此一鳴驚人。和珅曾參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年科舉,但名落孫山。他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具體來說,這是從事管理最卑微士兵的職位。由於和珅的精明能幹,終於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得到一個機會,做了皇上的儀象隊的侍從。具體的工作是抬轎和舉旗杆的。由於他懂得利用機會,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於在四年後,當上了大臣。
和珅以善伺上意得寵幸,史書:「高宗(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進之。」視君如父。[3]他與乾隆帝和詩,乾隆一生喜愛作詩,和珅對乾隆帝所作詩詞的風格、用典、喜用的詞句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和珅為了迎合乾隆帝,下功夫學詩、寫詩,並造詣很深。他偶爾會在乾隆面前表現一下自己對詩文的偏愛,甚至閒暇的時候以“騷人”自居。與和珅同時代的錢泳曾評價他的詩說:他的詩偶有佳句,很通詩律。和珅的詩作統統合乎乾隆的審美趣味,乾隆閱後,怎能不喜,很多時候就命和珅即景賦詩,以代替自己親為了。在和珅的詩集《嘉樂堂詩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帝的命令所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北京故宮重華宮內屏風上的詩文是乾隆帝書寫,而掛在故宮崇敬殿的御制詩匾,據考証就是由和珅代筆的。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乾隆帝崇奉佛教中的喇嘛教,於是和珅也崇奉喇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就為和珅博得乾隆帝垂青。由此可見和珅和乾隆帝的默契是多麼深厚。和珅擅政二十餘年,升遷四十七次,權傾朝野,百官爭相諂附。公然勒索納賄,又排斥異己,致使吏治敗壞,官場充斥小人。和珅生前曾经兼任六十余重要官职,可见乾隆帝对他的信任。
他擔任的職位很多,重要的有抓崇文門關稅、內務府庫銀(皇上自己的錢庫)、國庫。剛剛上任的時候,國庫、內務府庫銀空虛得很,又得花錢辦事,如修《四庫全書》、用兵、修園林、修皇陵、修河、救災等。和珅利用自己能力,在短短幾年裏,就把空虛得很的庫銀變得飽滿,又大把大把的銀子讓國家去辦事,讓皇上去花。他虽然聚敛,但他确实善于理财。前幾任都因辦不到,而被罷職。之後,由於要花錢辦事,所以,還得靠和珅來弄錢。
乾隆六十歲時,起用果断干練、工於心計的理財能手和珅,君臣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借南巡之機懲辦貪官墨吏,閒暇之餘難免風花雪月。和珅殫精竭虛,忠心耿耿,如履薄冰地為主子效命,而乾隆對他恩威並施,既防又用,帝王權術运用得爐火純青。
賜死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贓銀八億兩(晚近史家重大新觀點:不一定都是和珅財產,極可能部份是天地會會款秘密存放在和珅處孳息、放高利貸也因為嘉慶時不認和珅帳導致連串民變起事)。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幾年收入。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4]。其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 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 和珅下獄,臨死前作了一首絕命詩。
夜色月如水,嗟而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费神。
暗室难换算,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貪污
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總財產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要求严刑审讯“和珅家掌管金银内账使女四人”,对和宅院附近进行挖掘,寻找“窖埋金银”以及查清和家帳本和各大銀號,以求彻底查清。 他的府邸装潢胜似皇家园囿,其华贵为其他大臣府邸所不及。和珅「跌倒」後,他的府邸被转赐给恭親王,成为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恭王府。
由於清朝與現代的時間最接近,因此和珅成為中國史上最著名的貪官;2001年,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
議罪銀
議罪銀是一個拿錢減刑的制度,假如被判刑,只要交一筆錢,就可減刑。
舉個例子:紀曉嵐曾被充軍新疆,要是沒交錢的話早就死了。全國刑徒多如繁星,得到的銀兩之鉅,不言自知。
千叟宴
乾隆帝舉辦過兩次千叟宴:第一次因為老人們等待乾隆略久,導致菜餚涼冷不甚成功;第二次千叟宴由內務府總管和珅籌措,和珅改革舊式個人小火鍋,發明今制大火鍋加煙囪,熱呼呼宴席讓數千位老人吃得眉開眼笑,乾隆面子俱足;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宮辦了530桌火鍋]席以宴請宗室,盛況空前,更是鞏固和珅在內務府(也掌管國庫能斂財)掌控地位。
見面錢
和珅後期為官時,連一般賄賂都不放過,基本的「辦事規矩」是,入和府大門先徼一百兩,下人引導錢二十兩,入二門徼二百兩,往廂房登記交銀五十兩,合共三百七十兩(和珅因為有一登記本,因此握有賄賂官員的把柄)。見和珅則不必登記,但要交至少一千兩以上,多徼者優先。
妻妾
- 正妻:馮氏,原名馮霽雯,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清朝大貪官和珅嫡妻,同時是和珅一生最親近的人。為人溫和有禮,和珅官職卑微時她每天圍繞著鍋臺、碾台、炕台工作,晚上則服侍和珅左右,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 。她尤其是手工活好,飯菜做得可口到令和珅讚不絕口 。馮氏人脈廣,情報多。成為和珅的賢內助。
和珅發跡後,馮氏請和珅多立妾侍,和珅多次拒絕,但馮氏堅持和珅多納妾,和珅才納妾。妾侍多,自然爭風吃醋,家無寧日。馮氏用精明幹練的手段,停止了妻妾之間爭風吃醋等行為。幫和珅把家庭治得井然有序。
馮氏為人厚道,簡樸,下至奴僕,上至和珅都敬佩馮氏,與馮氏友好。嘉慶三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馮氏病故。和珅悲痛欲绝,做詩六首悼念馮氏[5]。
- 其一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
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
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
凄凉寿椿楼,证得涅磐果。
- 其二
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
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
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
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栏杆。
- 其三
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
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
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
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
- 長氏:與馮氏住在同一個院子裡和馮氏關係良好,府中人稱二夫人。
- 卿憐:王亶望的愛妾,蘇州的歌女,姿色才藝皆冠於蘇杭。到了王亶望府中後,卿憐深受寵愛,並很快又學會了另一種本事:料理家務。王亶望暴露以後,和珅極想得到此女,可她先被京中的一位侍郎買去了。這侍郎聽說和珅渴求此女,於是便把她贈送給了和珅。卿憐到了和珅府中以後,和珅家的內部事務都由她和太監呼圖二人主持,她把和府帳目處理得井井有條,成了和珅家裡家務以及理財的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 豆蔻:東方美人。豆蔻是揚州名商汪如龍精心教的美女之一,多才多藝。乾隆下江南之時,汪如龍在進獻美女給皇上的同時,把豆蔻作為貢品,進獻給了和珅。和珅在乾隆面前極力保舉汪如龍做了兩淮鹽政。和珅對豆蔻很是寵愛,她是和珅第二近侍。豆蔻得知和珅吊死的消息,悲痛異常,賦七律二首挽之,並以此自悼。詩中有“白練一條君自了,愁腸萬縷妾何如”、“自古桃花憐命簿”、“傷心一派蘆溝水,直向東流竟不還”等句,詩成之後,豆蔻縱身從樓上跳下,“一縷青絲墜玉樓”,追隨和珅而去。
- 小鶯和紫嫣:乾隆南巡到了江寧,有兩江總督和江寧織造安排江寧的名妓集於船艇,好不熱鬧。當晚,江寧織造又獻上小鶯和紫嫣二個南國佳麗給乾隆,一個傾國傾城,一個國色天香。兩個南國佳麗在十多年後被放出宮,他朝思暮想,垂涎了十幾年的佳人被放出宮,這怎麼不令他喜出望外。於是他立即把她二人娶在府中做了小妾。 和珅想了好多辦法,拐了幾個彎才把她們接到府中。
家财
和珅家財雄厚,以下根據《查抄和珅家產清單》列出:
正屋一所(十三進七十二間)、
東屋一所(七進三十八間)、
西屋一所(七進三十三間)、
徽式新屋一所(六進二十二間)、
花園一所(樓臺四十二座)、
東屋側室一所(五十二間)、
欽賜花園一所(樓臺六十四座、四角更樓十二座、更夫一百二十名)、
雜房(一百二十餘間)、
古銅鼎(二十二座)、
漢銅鼎(十一座)、
端硯(七百餘方)、
玉鼎(十八座)、
宋硯(十一方)、
玉磐(二十八架)、
古劍(十把)、
大自鳴鐘(十九座)、
小自鳴鐘(十九座)、
洋表(一百餘個)、
大東珠(六十餘顆,每顆十兩)、
珍珠十八顆手串(共二百二十六串)、
珍珠數珠(十八盤)、
大紅寶石(一百八十塊)、
小紅寶石(九百八十餘塊)、
藍寶石(大小共四千零七十塊)、
石數珠(一千零八盤)、
珊瑚數珠(三百七十三盤)、
蜜臘數珠(十三盤)、
寶石珊瑚帽頂(二百三十六個)、
玉馬兩匹(高一尺兩寸,長四尺)、
珊瑚樹十棵(高三尺八寸)、
白玉觀音一尊、
漢玉羅漢十八尊(長一尺二寸)、
金羅漢十八尊(長一尺八寸)、
白玉九如意(三百八十七個)、
大燕碗(九十九個)、
白玉湯碗(一百五十四個)、
白玉酒杯(一百二十四個)、
金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
銀碗碟(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
嵌玉如意(一千六百零一個)、
嵌玉九玉如意(一千零十八個)、
水晶酒杯(一百二十三個)、
金鑲玉簪(五百副)、
玉如意(一百二十餘枝) 、
金鑲象箸(五百副)、
白玉大冰盤(二十五個)、
如璽大冰盤(十八個)、
白玉煙壺(八百餘個)、
煙壺(三百餘個)、
瑪瑙煙壺(一百餘個)、
漢玉煙壺(一百餘個)、
白玉唾盂(二百餘個)、
金唾盂(一百二十個)、
銀唾盂(六百餘個)、
金面盆(五十三個)、
銀面盆(一百五十個)、
金面盆(六十四個)、
銀面盆(八十三個)、
鑲金八寶炕屏(四十架)、
鏤金八寶大屏(二十三架)、
鑲金炕屏(二十四架)、
鑲金炕床(二十床)、
四季夾單紗帳(一百幅)、
老金縷絲床帳(六頂)、
鑲金八寶炕床(一百二十床)、
金鑲玻璃炕床(三十二床)、
金珠翠寶首飾(大小共計二萬八千件)、
金元寶一千個(每個重一百兩,計銀一百五十萬兩)、
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
洋錢五萬八千圓(估銀四萬零六百兩)、
制錢一千零五十五串(估銀一千五百兩)......以下省略。和珅巨富,由此可見。
評價
雖然貪污是他的最大的過錯,但他的才華還是應該得到認可。有人將他與劉墉和紀曉嵐並列為清乾隆時期三大中堂。雖然劉墉和紀曉嵐均未入軍機處,但劉墉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紀曉嵐官至協辦大學士(從一品),按職級標準而言,稱為中堂是合理的。《清史稿》說「大學士非兼軍機處,不得為真宰相」。故稱為劉、紀為中堂還可以,宰相則不沾邊了。
- 乾隆帝:朕之能臣
- 馮英廉:機敏且善察言觀色
- 軍機大臣阿桂:欺上瞞下之輩
- 于敏中:此人奸險古來稀。
軼事
- 和珅經歷過人生五大痛苦:少年父母雙亡,晚年喪妻、喪子、喪弟。
- 雖然妻妾成群,卻對嫡妻馮氏情有獨鍾,晚間多到馮氏處共宿。
- 小妾多通文墨,有一定文化。
- 貪婪成性,最喜權力、金銀、珍奇、文物甚至女人,但他除權力外,金銀、珍奇、文物和女人他多數用來做交易。
- 晚年好女色,尤好小鶯、紫嫣、卿憐等女。
- 因一次戰事和軍機大臣阿桂有心病,至阿桂病逝後方覺解恨。
- 少年時是一個號稱“滿洲第一俊男”的相貌英俊瀟灑的美男子。
- 為人報復心極強,和珅未曾寛恕過所有曾經得罪他的人。
- 和珅家財萬貫,劉墉曾暗指和珅能「屙金」和「尿銀」,紀曉嵐捧腹大笑。
- 紀曉嵐曾為和珅題亭額,寫了兩個字:「竹苞」,和珅掛出來向百官炫耀,劉墉指出把「竹苞」二字拆開來看,就成了「個個草包」,和珅氣得不得了,發誓要找紀曉嵐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