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亚历山大一世 (俄罗斯):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house =[[羅曼諾夫王朝]]
|house =[[羅曼諾夫王朝]]
|father =[[保羅一世 (俄國)]]
|father =[[保羅一世 (俄國)]]
|mother =[[安娜·帕夫洛芙娜 (荷蘭王后)|荷蘭王后安娜·帕夫洛芙娜]]
|mother =[[安娜·帕夫洛芙娜 (荷蘭王后)|安娜·帕夫洛芙娜]]
|date of birth ={{birth date|1777|12|23|df=y}}
|date of birth ={{birth date|1777|12|23|df=y}}
|place of birth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place of birth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2012年10月27日 (六) 12:58的版本

亞歷山大一世
Александр I
File:Файл:Alkruger.jpg
亞歷山大一世
全俄罗斯大皇帝和独裁者
統治1801年3月23日至1825年12月1日
(24岁253天)
加冕1801年3月23日
前任保羅一世 (俄國)(父親)
繼任康斯坦丁·帕夫洛維奇(養子)
王朝羅曼諾夫王朝
父親保羅一世 (俄國)
母親安娜·帕夫洛芙娜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1777年—1825年,1801年1825年在位),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罗一世 (俄国)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撃敗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一世,因此被歐洲各國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前半生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生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康斯坦丁·帕夫洛維奇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傷感,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撃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西至法國巴黎,是俄羅斯歷史上(包括蘇聯)領土最大的時期,在維也納會議上

年少時由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抚养,父亲被杀后即位。


为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命,亚历山大采取自由主义的政策,设立所谓“非正式委员会”解决各类问题。1802年设各部大臣制。1803年颁布自由耕作法,宣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有可能得到解放。开办哈尔科夫大学喀山大学

对外政策方面,参加第三、第四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弗里德兰的会战中失败。1807年与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之后得到法国支持,赢得了和瑞典土耳其的战争,夺得芬兰高加索的领地。1812年击退拿破仑对俄罗斯的远征。1814年率领俄罗斯军队进击到巴黎。不久活跃在维也纳会议上,作为有力的领导人之一,结成神圣同盟1820年左右受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影响,排斥欧洲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公然推行反动政策,加强对国内和国外自由主义力量的压制,改善了俄国的经济,使俄国迅速从拿破仑东征的影响下恢复过来。

家庭

1793年娶巴登伯国的路易莎郡主(1779-1826),俄罗斯名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有两个女儿,但皆早夭。

长女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1799年5月29日-1800年7月8日)

次女叶丽萨维塔·亚历山德罗芙娜(1806年11月16日-1808年5月12日)


前任:
父親
帕维尔·彼得罗维奇
俄罗斯皇帝 继任:

君士坦丁一世尼古拉一世

Template:俄罗斯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