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快車: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小 bot 運作: 將臺鐵圖徽TRA_Logo.png替換為SVG版本File:TRA Logo.svg,以利後續將PNG版本刪除。 |
||
第28行: | 第28行: | ||
|fleet_size= |
|fleet_size= |
||
|track_gauge=1,067 毫米([[軌距|窄軌]]) |
|track_gauge=1,067 毫米([[軌距|窄軌]]) |
||
|operator=[[File:TRA Logo. |
|operator=[[File:TRA Logo.svg|22px]][[臺灣鐵路管理局]] |
||
|franchise= |
|franchise= |
||
|hq= |
|hq= |
2015年1月3日 (六) 06:12的版本
普快車(普通車/平快車) | |
---|---|
概覽 | |
运营範圍 | 臺灣 |
服務類型 | 普通列車、通勤列車 |
主要車站 | 枋寮、大武、太麻里、知本、台東 |
主要路線 | 南迴線 |
技術數據 | |
路線長度 | hide |
軌距 | 1,067 毫米(窄軌) |
运营信息 | |
開通运营 | 2006年10月1日 |
运营者 | 臺灣鐵路管理局 |
普快車(2006年10月1日前為普通車與平快車)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的車種之一。
戰後,台灣鐵路原只有每站皆停的普通車與某些站不停的快車兩種車種,而各列車編成中有等級不同之車廂,收費亦有所不同。
後於1953年起實施「平等號」列車制度,各列車由單一等級客車廂編成,是故有謂「平快車」即為「平等號快車」的簡稱。自此,狹義來說,普通車是指以三等客車編成,每站皆停的列車,而平快車是指以無空調二等客車編成,某些車站不停靠的列車。
而後時代變遷,1988年9月1日對號特快列車等級取消以後,普通車與平快車乃用以泛指無空調列車,所使用車廂包含通勤客車(三等客車)、用於對號快與平快車的車廂(二等客車),及多種柴油客車(包括曾為光華號的DR2700型柴油客車;詳見「使用車廂」之段)。普通車與平快車票價後雖相同,惟於列車停靠站與待避之層級上仍有差別(普通車級別低於平快車)。
近年來客車全面空調化,無空調客車僅運用在非電化路線上使用,目前僅剩南迴線存在一天一班往返,南迴線上的普通車客車常為三等與二等客車混合編成;另外曾有一批平快車被加裝冷氣改為冷氣平快,雖有空調,但票價、排點、牽引種別、停靠車站等等,皆與一般平快車無太大差異。
平快車系列
此級別列車高於普通車,低於通勤電車及各類對號列車。
平快車
平快車為不對號無空調列車,不是每站都停,且行車速度一般較普通車為快,等級較普通車為高(普通車須待避平快車)。常附掛行李車,並有長途跨線平快車(例如往返花蓮─高雄間,經北迴線、海線的196/169次(下行)、166/193次(上行)平快)。
1951年起,台鐵陸續使用美援資金購入鋼體客車。蓋因相同之新車取代第三、四次車原頭、二、三等車編組,便將之命名為「平等號」。平等號開行之初附有餐廳車,但不久後即取消。起初「平等號」稱呼僅適用於使用美援軟墊客車之列車,但因臺鐵逐漸引進新客車,平等號成為所有新型二等客車之概括性稱號。
於1953年12月1日起,台鐵取消客車等級制,全面實施「平等號」列車制度,長程快車一律以二等客車編成,均稱為「平等號快車」。後稱為「平快車」,乃為長途、不對號入座之快車。特快對號車之不同係在於使用平等客車之餘,尚有使用客廳車一節。
平快車所使用的車廂多為二等客車(泛指配備翻背椅/旋轉椅的無空調客車),後期隨著對號特快車班次減少,平快車與對號特快車車廂的運用也漸漸失去差別。而雖名為「平快」,但車廂的終點顯示器上所掛的牌子常常僅寫「快車」兩字。1988年9月1日取消對號特快車以後,所有原對號特快車使用車廂便改用為行駛平快車。票價方面,則早與普通車相同。
在平快車歷史的末期,所停車站越來越多,甚至有站站都停的列車(例如彰化→新竹的176次),所使用的車廂也常為二等與三等客車混編,牽引種別更是從E客甲B速到客乙C速都有,非每站停的區間快車出現後,更加速平快車的沒落。於2006年11月1日起與普通車合併改稱普快車。
冷氣平快車
部分SPK32700系列車廂被改造加裝空調,後來運用於平快車。惟冷氣平快車行駛於縱貫線之時,縱貫線也有長途跨東西幹線之無空調平快車(169次)行駛。於是出現同種票價卻有不同等級(空調之有無)車廂之情形。
柴油快車(柴快)
原用於光華號的DR2700型柴油客車,在鐵路電氣化後歷經柴對快、柴油快車(簡稱柴快)等車種名變遷,由中長途對號快車成為通勤用車。在1988年,隨著對號特快車種被取消,所有柴對快正式改稱「柴快」,票價等同平快。停靠主要車站。其曾以柴快名義行駛於縱貫線台北至中壢、后里-斗南間、屏東線、宜蘭線。並曾於花東線短暫地以柴快名義行駛。
普通車系列
此為客車級別最低之列車。其歷史可追溯至劉銘傳時期。光復後為所有客車列車之最大宗,初期編組多為二、三等客車連掛,但是趨近平等化時期則多改為純三等車編組。平等化後,稱為「普通客車」。
普通車
一般而言普通車指的是機車牽引無空調三等客車之每站都停的列車,所使用的車廂也最多樣,從光復初期的木造客車到現今的DR2510型柴油客車都有。有些普通車也曾附掛行李車(甚至是貨車車體的代用行李車——因此牽引種別屬於低速)。光復初期三等客車內部配備十分清寒,僅有面對面之木條椅及電扇,行駛路況不佳之路段時常使旅客感覺不適。
所用之車廂有稱為通勤客車者。較為特殊者為TP(三等客車)。
- 30TP/TPK32600型:1956年日本製
- 35TP/TPK32700型:1959年日本製
- 35TP/TPK32770型:1960年日本製
- 35TP/TPK32800型:1960年日本製
- 35TP/TPK32850型;1969年日本製
- 40TP/TPK32200型:1971年印度製
上述各型客車基本上內部有電扇,每側有兩個氣壓控制的自動門(單扇或雙扇),開關由列車長統一控制;門邊附有鍊條,以為車門故障時隔離之用,內部座位多為長條椅,但也有「非」字形排列者(TP/TPK32200型)。隨著普通車消滅,這類車廂已經改為代用行李車,有兩節車廂並被改為小客車運送用車廂。另外30TP/TPK32600型車輛長度為17公尺,其餘型式則為20公尺。
於2006年10月1日起與平快車合併改稱普快車。
柴油普通車(柴普)
此為以自身有動力之柴油客車行駛的普通車。所用客車主要分類如下:
- DR2100/2200/2300/2400型:日治時期的汽油車衍生而來的柴油車。當時汽油車作為比普通車稍高一級的中短程通勤車,戰後於1950年代逐步改裝柴油引擎,改為DR2100~2400型,初期曾開行中程飛快車,同時並於縱貫線以及宜蘭線作為通勤用客車,票價分別比照汽油車與克難號。於DR2500/2600型接替飛快車以後,便作為通勤用柴油客車。之後轉入支線。在引進DRC1000型冷氣通勤柴油客車後已經報廢。
- DR2500/2600型柴油客車(飛快車),在光華號開始行駛以後逐步退居次要地位,最後進入東勢線作為普通車。已經報廢。
- DR2510型柴油客車。
- DR2000型:在日治時期台東線也有汽油車行駛,後來也改裝柴油引擎,並牽引木造客車行駛。另後來引入LDR2300-2400型柴油客車,作為光華號行駛,在東拓完成後,改成1067mm軌距,型式改為DR2000型,作為普通車行駛。1998年6月9日為配合蒸汽火車CK101復活行駛,臺鐵選擇四輛車況較好的DR2050型無動力拖車整修成為觀光懷舊客車使用。
- DR2700型:於柴對快停駛後,此型車輛曾於海線、內灣線、林口線、花東線與南迴線作為每站皆停的普通車行駛。現已經退役。
普快車
2006年10月1日起,將原有平快車與普通車改稱為普快車。在此之前,平快車實質上已經成為每站都停的列車,而且車廂的運用與普通車更是早已混合,票價也相同。
2014年7月16日起普快車(SPK/TPK編成)行駛區間:
2014年7月1日起下列普快車停駛(SPK/TPK編成):
2014年7月16日起下列普快車停駛(DR2700型):
未來走向
- 由於近年來台鐵大量購買通勤電聯車,及實施台鐵捷運化、簡化車種,擴張電氣化範圍等政策,使得普快車在歷經多次改點的情況下,班次逐漸減少,服務範圍也將隨著政策改變趨於縮減甚至裁撤。現今保留行駛的普快車已有作為文化資產保留的意味,常出現於影像作品之中。
備註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南迴線(新左營→枋寮→台東).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4-07-16 [2014-06-20].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南迴線(台東→枋寮→新左營).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4-07-16 [2014-06-20].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台東線.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4-02-10 [2014-05-13].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台東線.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4-07-16 [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