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修订间差异
小 Removing Link GA template (handled by wikidata)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51行: | 第51行: | ||
{{s-after|[[奥托二世 (巴伐利亚)|奥托二世]]}} |
{{s-after|[[奥托二世 (巴伐利亚)|奥托二世]]}} |
||
{{end box}} |
{{end box}} |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
[[Category:神圣罗马帝国皇帝|H]] |
[[Category:神圣罗马帝国皇帝|H]] |
2015年3月21日 (六) 06:18的版本
海因里希四世(德语:Heinrich IV,1050年11月11日—1106年8月7日)萨利安王朝的第三位罗马人民的国王(1056年—1105年在位)和罗马帝国皇帝(1084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公爵(称海因里希八世,1055年起)。他不是这个王朝最强大的君主,但却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位。他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之间围绕主教叙任权展开的激烈的叙任权斗争,一直是历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生平
海因里希四世是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三世的长子,母为普瓦图的阿格尼丝。他的父亲海因里希三世为了确保他能继承王位,召集诸侯提前选举还是个幼儿的海因里希四世为自己的继承人。1054年7月17日,年仅四岁的海因里希四世在帝国首都亚琛由科隆大主教赫尔曼二世加冕为国王。1055年,他又在父亲的授意下当选为巴伐利亚公爵。当海因里希三世于1056年意外地去世时,海因里希四世年仅六岁。他的寡母普瓦图的阿格尼丝为他摄政。1062年,科隆大主教安诺二世劫持了年幼的海因里希四世,胁迫阿格尼丝太后交出政权。安诺成为帝国的摄政后,窃取了王室领地的公爵们势力强大起来。安诺并在1065年强迫海因里希四世与萨伏伊伯爵奥托一世之女伯莎(都灵的)结婚。海因里希四世在1069年公开提出要与伯莎离婚,未获教宗允准。这一切都使海因里希四世更加仇视安诺。1070年,与海因里希关系紧密的不来梅大主教阿德尔伯特取代了安诺的位置。
海因里希四世致力于在帝国境内加强皇帝的权力。然而,实际情况是,德意志诸侯们势力强大且不愿服从任何一位皇帝,教会则在罗马教廷发起的克吕尼改革中变得越来越有独立性。海因里希四世冒险与这两者同时对抗。他巩固国王在萨克森权力的措施(修建城堡,派遣王室卫队驻扎)引起1073年—1075年的萨克森暴动。海因里希四世在镇压的同时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才把事情平息下去。海因里希四世在他的统治末期(1103年)曾首次颁布“上帝和平”,禁止诸侯私战。
1075年,海因里希四世与教会的冲突表面化。他坚持要控制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所有主教的叙任权,并拒绝让得到教宗支持的米兰总主教就职,为此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发生激烈冲突。格里高利七世,长期以来是教会改革的中心人物,决心使教宗的权力凌驾于世俗统治者之上。 1075年底,格里高利七世警告海因里希四世不要干预米兰总主教职位的确定和授职,否则将受到逐出教会的惩罚。这就爆发了一场形式为授职权之争的皇帝和教宗之间的公开冲突。海因里希四世召集全德意志主教在沃尔姆斯开会,宣称格里高利七世是一个伪僧侣,宣布废黜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但是,响应海因里希四世的主教很少,普通民众更对皇帝的行为深感不安。作为报复式的回应,格里高利七世于1076年2月22日对海因里希四世处以绝罚:开除、废黜和放逐海因里希四世。按照绝罚,被惩罚者不在一年之内获得教宗的宽恕,他的臣民都要对他解除效忠宣誓。对海因里希四世致命的打击来自德国诸侯,德意志部分诸侯立即以选举国王的行动作为支持。在特里布尔会议上,大多数诸侯表示如果海因里希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内恢复教籍,他们就不再承认他的合法性。民众也拒绝帮助皇帝;因为他已被逐出教门。海因里希四世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制服反叛的诸侯。到1077年,情况已很明显:除非海因里希四世能重获教籍,他的皇位就将被颠覆。格里高利七世有一天在奥格斯堡用餐时突然得知海因里希四世正在接近他的驻地,于是便匆匆逃往他的一位朋友托斯卡纳女藩侯玛蒂尔达的领地卡诺莎城堡。然而,亨利四世真正的意图是请求教宗的宽恕。接着便发生了著名的“卡诺莎悔罪”事件:海因里希四世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据传说,是赤脚)站立了三天;从1月25日到1月27日,恳求教宗原谅他的一切罪过。格里高利七世,处于两难之中,明知海因里希四世不可能信守他的承诺,终于取消了绝罚。卡诺莎事件意味着罗马教廷权力达到顶峰,但也是海因里希四世一个成功的策略。绝罚被迫取消,对皇权约束之工具解除了,反对皇帝的联盟也垮台了。
海因里希四世确实没有咽下他受到的耻辱。在他重新得到人民的支持,并使诸侯没有借口反对他之后,他迅速讨伐叛乱者。诸侯们已经选出了一个新国王:士瓦本公爵鲁道夫(莱茵费尔登的)。海因里希四世在吃了几个败仗之后,将鲁道夫抓获,并砍下了后者的一只手。格里高利七世认识到情况有变,于1080年再次对海因里希四世处以绝罚。海因里希亦再度宣布废黜教宗,并任命克雷芒三世为教宗,随即率大军进军罗马(1084年)。海因里希四世成功地占领了罗马,在那里接受克雷芒三世加冕。格里高利七世弃城南逃萨来诺,他向盘踞在西西里的诺曼人首领罗贝尔·吉斯卡尔求援。吉斯卡尔欣然从命。结果诺曼人确实赶走了海因里希四世,但他们同时洗劫了罗马。格里高利七世在流亡中死去(1085年)。
海因里希四世很快面对着新的叛乱。继任教宗维克托三世与德国诸侯联合;海因里希四世为此再度侵入意大利,但未能取胜。在与韦尔夫家族的韦尔夫一世和解后,他才得以从意大利返回德国。1093年,他的长子康拉德曾经发动叛乱。在诸侯的怂恿下,他的幼子海因里希蠢蠢欲动,企图取代他的地位。1105年,这个阴谋取得了成功,王储推翻了自己的父亲,成为新国王海因里希五世。海因里希四世遭到儿子的监禁,但后来成功逃脱,并在列日招募到一支忠于他的军队。但正在他准备夺回王位时,海因里希四世突然去世了。
新任教宗帕斯卡尔二世下令不得为海因里希四世举行葬礼。但列日的百姓们蔑视教宗的命令,把他们的皇帝隆重地安葬了。
海因里希四世的家庭
第一个妻子: 1066年6月海因里希四世和伯莎(都灵的)结婚,伯莎是萨伏伊伯爵奥托一世的女儿。伯莎死于1086年12月27日。他们的孩子是:
第二个妻子: 1089年海因里希同叶芙普拉克西娅·弗谢沃洛多芙娜结婚,她是基辅大公弗谢沃洛德一世·雅罗斯拉维奇唯一的女儿。她取了一个德语名阿德莱德(Adelaide) 。
相关条目
前任: 海因里希三世 |
罗马人民的国王 罗马帝国皇帝 1053年-1105年(1084年加冕) |
繼任: 海因里希五世 |
前任: 康拉德二世 |
巴伐利亚公爵 1055年-1061年 |
繼任: 康拉德三世 |
前任: 康拉德三世 |
巴伐利亚公爵 1077年-1096年 |
繼任: 奥托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