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會戰:修订间差异
标签:添加文件 image 圖像檢查 |
|||
第26行: | 第26行: | ||
== 背景 == |
== 背景 == |
||
[[File:AntiJapaneseWar taiyuan.jpg|thumb|1937年10月,[[太原]]火车站,中国第一七九旅开赴前线。]] |
|||
⚫ | |||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軍占领北平<ref name="史綱" />{{rp|665}}。華北日军计划在华北、山西北部和绥远决战,企图以主力沿[[平汉铁路]]进攻河北[[保定]]、[[沧州]]一线,待保定作战后,再进攻[[石家庄]]、[[德城区|德县]]一线。另以一部在主力右翼,沿[[平绥铁路]]北攻[[南口]]<ref name="史綱" />{{rp|665}}。1937年8月初,日军编成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联合中国驻屯军一部沿[[平绥铁路]]东段进攻[[察哈爾省|察哈尔]],以“解除对中国驻屯军后侧及满洲国境的威胁,消灭察哈尔省内的中国军队”。中國任命[[傅作义]]为国民革命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加强防御华北,负责平绥铁路东段。8月7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进入南口阵地。日軍在關東軍參謀長坂垣策劃下,以相當大兵力主攻南口,中方由[[湯恩伯]]部之[[王仲廉]]師苦守,8月9日,日军開始正式攻击<ref name="畫史" />{{rp|94}}。[[察哈尔]]境內日軍南攻[[張家口]],激戰16天,8月下旬,南口失守,張家口亦陷<ref name="史綱" />{{rp|665}}。日军並攻陷[[怀来]]和[[延庆县|延庆]]。8月29日,日军两支部队在[[宣化]]会合,防御平绥铁路西段的中国军队面临夹击危险,遂分头撤退。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随即在伪蒙骑兵协同下沿平绥铁路向西继续进攻。8月31日,日军中国驻屯军与到达的国内援军编组为[[华北方面军]]、第1軍和第2軍<ref name="ROCH"/>{{rp|82}},连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在内,日军用于华北作战部队合计约37万人。 |
|||
⚫ | 9月,日军为确保华北主力南下[[平汉线]]作战的侧翼安全并獲取煤炭等戰略物資,以[[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联合[[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分两路从北面进攻[[山西]]。9月11日,中国第二九九团孤军坚守[[天镇]]一週后失守。日軍進陷山西重鎮[[大同市|大同]]<ref name="史綱" />{{rp|665}}。9月13日,[[李服膺]]部在[[天鎮]]、[[高陽]]一線守護不力,[[大同市|大同]]棄守<ref name="畫史" />{{rp|95}}。9月中旬,日军逼近内长城,導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不得不採取收縮防禦的態勢,將軍力集結于[[雁门关]]、[[平型關]]、[[娘子關]],沿[[长城|内長城]]進行防禦<ref name="ROCH"/>{{rp|83}}。日军[[第5师团]]攻占河北省阳原、蔚县、山西省广灵后,挺进山西浑源、灵丘,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察哈尔派遣兵团进行协同,欲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 |
||
==会战经过== |
==会战经过== |
2017年2月27日 (一) 18:58的版本
太原會戰 | |||||||
---|---|---|---|---|---|---|---|
中國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中華民國 | 日本帝國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閻錫山 衛立煌 |
寺內壽一 板垣征四郎 | ||||||
兵力 | |||||||
~580,000人(6個集團軍) | ~140,000人(5個師) | ||||||
伤亡与损失 | |||||||
大約100,000人 | 大約30,000人 |
太原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民國26年9月11日至11月8日间,中國第二戰區與日本軍隊在山西太原附近地区进行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結束后中國政府在華北、西北的大規模戰事宣告結束,日軍成功取得大同一帶的煤炭資源。經天镇、廣靈、靈邱、平型關、崞縣、原平、忻口、太原等戰鬥。太原會戰包括有: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
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司令长官閻錫山和日本華北派遣軍寺內壽一大將。
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軍占领北平[1]:665。華北日军计划在华北、山西北部和绥远决战,企图以主力沿平汉铁路进攻河北保定、沧州一线,待保定作战后,再进攻石家庄、德县一线。另以一部在主力右翼,沿平绥铁路北攻南口[1]:665。1937年8月初,日军编成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联合中国驻屯军一部沿平绥铁路东段进攻察哈尔,以“解除对中国驻屯军后侧及满洲国境的威胁,消灭察哈尔省内的中国军队”。中國任命傅作义为国民革命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加强防御华北,负责平绥铁路东段。8月7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进入南口阵地。日軍在關東軍參謀長坂垣策劃下,以相當大兵力主攻南口,中方由湯恩伯部之王仲廉師苦守,8月9日,日军開始正式攻击[2]:94。察哈尔境內日軍南攻張家口,激戰16天,8月下旬,南口失守,張家口亦陷[1]:665。日军並攻陷怀来和延庆。8月29日,日军两支部队在宣化会合,防御平绥铁路西段的中国军队面临夹击危险,遂分头撤退。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随即在伪蒙骑兵协同下沿平绥铁路向西继续进攻。8月31日,日军中国驻屯军与到达的国内援军编组为华北方面军、第1軍和第2軍[3]:82,连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在内,日军用于华北作战部队合计约37万人。
9月,日军为确保华北主力南下平汉线作战的侧翼安全并獲取煤炭等戰略物資,以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联合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分两路从北面进攻山西。9月11日,中国第二九九团孤军坚守天镇一週后失守。日軍進陷山西重鎮大同[1]:665。9月13日,李服膺部在天鎮、高陽一線守護不力,大同棄守[2]:95。9月中旬,日军逼近内长城,導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不得不採取收縮防禦的態勢,將軍力集結于雁门关、平型關、娘子關,沿内長城進行防禦[3]:83。日军第5师团攻占河北省阳原、蔚县、山西省广灵后,挺进山西浑源、灵丘,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察哈尔派遣兵团进行协同,欲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
会战经过
9月中旬,日军逼近内长城,中国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平型关、雁门关一线组织防御,决心与东线平型关当面日军决战。9月下旬,中国共產黨根据國共合作協議派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林彪115師、贺龙120师配合第2战区作战。
25日,115师在平型关以东设伏歼灭日第5师团辎重部队千余人[4],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第一个歼灭战胜利[5]:426[6]。29日,西路日军攻占繁峙,遮断了平型关正面中国军队的退路,阎锡山被迫下令南撤五台山地。
10月初,卫立煌率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从河北石家庄转赴晋北增援,并负责指挥忻口一带作战。忻口正面的中国守军多次给日军重创,日军在晋北陷入苦战[5]:434-452[7]:12。
由于上海方面战事扩大,日本大本营命令华北方面军迅速完成平汉、津浦线北段作战任务并占领太原,以抽调兵力增援上海。10月21日,日军第20师团从河北石家庄沿正太路分两路进攻山西。日军右纵队强攻河北井陉娘子关,中国第26路军依工事顽强抵抗。26日,日军左纵队进抵娘子关侧后,中国守军主力仓促后撤,日军当日攻破娘子关并对溃退的中国守军展开追击,30日占领晋东阳泉。
11月2日,晋东方向的日军占领昔阳,形成与晋北日军会攻太原之势,忻口中国守军当夜南撤保卫太原[5]:470-475。第2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命令主力撤至太原以南,以傅作义率领35军守太原。5日,日军从东、北两面逼近太原城郊,8日总攻,经过激战在当晚突破了北面城垣,傅作义率部从城南突围,太原在9日陷落。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史綱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2.0 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畫史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0 3.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ROCH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荣维木.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与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 2010年1月31日.
- ^ 5.0 5.1 5.2 郭汝瑰, 黄玉章.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ISBN 9787214030344/7214030349.
- ^ 续范亭. 三年不言之言. 解放日报(延安版), 1944年8月16日.
- ^ 何应钦. 八年抗战之经过. 文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