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凡三世: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错误不堪,金帐汗国早就分裂,彼尔姆什么时候成了罗斯公国?灭大帐汗国的为克里米亚汗国
第14行: 第14行:
| issue = 長子{{link-ru|年輕者伊凡|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Молодой}} <br /> 次子[[瓦西里三世]]<br />三子{{link-ru|尤里·伊凡諾維奇|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дмитровский)}}<br />四子{{link-ru|迪米德里·伊凡諾維奇|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Жилка}}<br />五子{{link-ru|西蒙·伊凡諾維奇|Семён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калужский)}}<br />六子{{link-ru|斯塔里察的安德烈·伊凡諾維奇|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старицкий)}}<br /> 長女{{link-ru|莫斯科的海倫娜·伊凡諾芙娜|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br /> 次女費奧多娜·伊凡諾芙娜<br />三女歐多西亞·伊凡諾芙娜
| issue = 長子{{link-ru|年輕者伊凡|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Молодой}} <br /> 次子[[瓦西里三世]]<br />三子{{link-ru|尤里·伊凡諾維奇|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дмитровский)}}<br />四子{{link-ru|迪米德里·伊凡諾維奇|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Жилка}}<br />五子{{link-ru|西蒙·伊凡諾維奇|Семён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калужский)}}<br />六子{{link-ru|斯塔里察的安德烈·伊凡諾維奇|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старицкий)}}<br /> 長女{{link-ru|莫斯科的海倫娜·伊凡諾芙娜|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br /> 次女費奧多娜·伊凡諾芙娜<br />三女歐多西亞·伊凡諾芙娜
| father = [[瓦西里二世]]
| father = [[瓦西里二世]]
| mother = 博羅夫克的瑪麗亞
| mother = {{tsl|ru|Мария Ярославна||玛丽娅·雅罗拉夫娜}}
| birth_date = {{birth date|df=yes|1440|1|22}}
| birth_date = {{birth date|df=yes|1440|1|22}}
| birth_place = [[莫斯科大公國]][[莫斯科]]
| birth_place = [[莫斯科大公國]][[莫斯科]]
第26行: 第26行:
[[File:Ivan III of Russia.jpg|thumb|right|伊凡三世]]
[[File:Ivan III of Russia.jpg|thumb|right|伊凡三世]]
[[File:Ivan III of Russia 3.jpg|thumb|right|伊凡三世]]
[[File:Ivan III of Russia 3.jpg|thumb|right|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Lang-rus|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Ivan III Vasil’evič}},1440年—1505年10月17日),通称为'''伊凡大帝'''。[[留里克王朝]]成员,出身自留里克-莫洛马霍维奇-亚历山德罗维奇-丹尼罗维奇支系(莫斯科公王朝)长支,祖父是[[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父亲是大公[[瓦西里二世 (莫斯科)|瓦西里二世]],母亲是[[雅罗斯拉夫尔|雅罗斯拉夫尔公国]]的公主{{tsl|ru|Мария Ярославна||玛丽娅·雅罗斯拉夫娜}}大公妃,伊凡三世是瓦西里二世长子,有一位异母兄尤里·博鲁斯基<ref>是母亲与{{tsl|ru|Стародубские князья||斯塔夫罗波尔系}}的伊凡·亚历山德罗维奇王公所生</ref>。在血统上,伊凡三世集莫斯科公王朝、特维尔公王朝、莫斯科公王朝-加利奇支系的继承权於一身,亦是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ref>远祖[[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为皇帝[[君士坦丁九世]]之外孙</ref>、[[科穆宁王朝]]<ref>曾祖[[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之外祖母为特拉比松皇帝[[阿历克塞二世 (特拉比松帝国)|阿历克塞二世]]之幼女欧多西娅</ref>、立陶宛格迪米纳斯王朝<ref>祖母索菲娅之父为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ref>、基辅罗斯切尔尼戈夫公王朝、斯摩棱斯克公王朝<ref>高祖[[伊凡一世]]之妻、母之曾祖{{tsl|ru|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серпуховский)||安德烈·伊凡罗维奇}}之母{{tsl|ru|Елена (жена Ивана Калиты)||斯摩棱斯克的埃琳娜}}同时具有切尔尼戈夫与斯摩棱斯克两系血统</ref>的後裔。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Lang-rus|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Ivan III Vasil’evič}},1440年—1505年10月17日),是[[莫斯科大公]],在位时间1462年-1505年。人稱'''伊凡大帝''',被部分俄罗斯史学家认为是[[俄罗斯帝国]]的开创者。


伊凡三世出生之时,留里克-莫斯科公王朝陷入了{{tsl|ru|Междоусобная война в Московской Руси (1425—1453)||长支和幼支的内战}},长支以伊凡三世之父瓦西里二世为首,对抗以莫斯科-加利奇、莫斯科-苏兹达尔等其他[[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和[[伊凡一世]]后代支系。有关伊凡三世的童年记载现以散佚,只知道他跟随父亲瓦西里二世的官廷迁移数次以躲避战争。1454年,十四岁的伊凡三世被父亲封为[[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王公开始他统一罗斯的进程。伊凡三世一生征服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十数个罗斯公国、收[[彼尔姆]]、[[梁赞大公国]]、[[普斯科夫|普斯科夫共和国]]等国为附庸,强迫[[喀山汗國]]纳贡。1478年,伊凡三世攻陷基辅罗斯最後一个独立政权[[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将诺夫哥罗德置於莫斯科大公的冠冕之下。伊凡三世在1480年停止对金帐汗国的主系[[大帳汗國]]的纳贡,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1502年[[克里米亚汗国]]灭掉了大帐汗国,金帐汗国灭亡。伊凡三世成为罗斯人唯一的大公,由于当时实权在其子瓦西里三世之手,由瓦西里三世以诸臣尊称伟大者伊凡,全称为:“[[蒙上帝恩典|蒙上帝洪福]],罗斯的解放者,全罗斯的伟大凯撒与统治者,全罗斯、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的大公......。”等32个头衔。汉语通称为'''伊凡大帝'''。
伊凡三世是使[[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这几个公国被伊凡三世以前的莫斯科大公们多次征服过并向莫斯科公国臣服。蒙古人的[[金帐汗国]](1219—1502年)不久由于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昔班尼]]国、[[克里米亚汗国]]),伊凡三世于是在1480年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并在1502年灭掉了金帐汗国。


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Sudebnik),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要還清債務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如地主不願放行,就會避開,農民要再等一年。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農奴制|农奴]]化进程。
1497年,伊凡大帝颁布了{{tsl|ru|Судебник 1497 года||1497法典}},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要還清債務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如地主不願放行,就會避開,農民要再等一年。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農奴制|农奴]]化进程。伊凡大帝也确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体系,分为八个阶级,分别是[[波雅尔]]、{{tsl|ru|Окольничий||朝臣}}、{{tsl|ru|Думный дворянин||杜马贵族}}、{{tsl|ru|Думный дьяк||执事}}、{{tsl|ru|Стольник||侍从}},{{tsl|ru|Стряпчий||讼司}},{{tsl|ru|Дворяне московские||服役贵族(莫斯科)}},{{tsl|ru|Дворяне московские||贵族臣下(莫斯科)}}。波雅尔到执事四级是[[杜马]]贵族,可以进入杜马议政,前三者领地世袭,波雅尔甚至职位和领地都世袭罔替。伊凡大帝将罗斯贵族们凝聚在莫斯科大公的冠冕之下,为后来的俄罗斯沙皇国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基础


伊凡大帝早年御下严苛,动辄杀戮,後期因为年老体衰逐渐宽容,贵族势力不受控制,扶植大帝诸子进行官廷斗争,最后在1402年4月11日,伊凡大帝决定任命儿子瓦西里为共治者,是为瓦西里三世。1404年开始,大帝隐居于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1505年10月2日,大帝病重,被瓦西里三世下令送返莫斯科治疗,27日伊凡大帝去世。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敲钟99下致哀<ref>代表俄国君主的至高哀荣,后世能够享有同等待遇的只有[[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ref>,大帝遗体以金线编制的衣服隆重地入殓,莫斯科八千城民为大帝送终,隆重地安葬于[[天使长主教座堂]]。
原配夫人去世后,1473年娶[[拜占庭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此时拜占庭帝国已经灭亡,索非娅为亡国皇室旁支)。1500年,其子[[瓦西里三世]]为获取大公权力公然造反,伊凡三世束手无策。1502年,伊凡三世被迫将大公称号授予瓦西里,大权旁落的伊凡三世在抑郁中死去。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2019年6月27日 (四) 10:57的版本

伊凡三世(大帝)
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
莫斯科大公
莫斯科大公
統治1462年4月5日 – 1505年10月27日
(43年205天)
前任瓦西里二世
繼任瓦西里三世
出生(1440-01-22)1440年1月22日
莫斯科大公國莫斯科
逝世1505年10月27日(1505歲—10—27)(65歲)
莫斯科大公國莫斯科
安葬
配偶特維爾的瑪麗亞
索菲婭·帕列奧羅格
子嗣長子年輕者伊凡俄语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Молодой
次子瓦西里三世
三子尤里·伊凡諾維奇俄语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дмитровский)
四子迪米德里·伊凡諾維奇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Жилка
五子西蒙·伊凡諾維奇俄语Семён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калужский)
六子斯塔里察的安德烈·伊凡諾維奇俄语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старицкий)
長女莫斯科的海倫娜·伊凡諾芙娜俄语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
次女費奧多娜·伊凡諾芙娜
三女歐多西亞·伊凡諾芙娜
全名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維奇·留里克
王朝留里克王朝
父親瓦西里二世
母親玛丽娅·雅罗斯拉夫娜俄语Мария Ярославна
宗教信仰俄羅斯東正教
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羅馬化Ivan III Vasil’evič,1440年—1505年10月17日),通称为伊凡大帝留里克王朝成员,出身自留里克-莫洛马霍维奇-亚历山德罗维奇-丹尼罗维奇支系(莫斯科公王朝)长支,祖父是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父亲是大公瓦西里二世,母亲是雅罗斯拉夫尔公国的公主玛丽娅·雅罗斯拉夫娜俄语Мария Ярославна大公妃,伊凡三世是瓦西里二世长子,有一位异母兄尤里·博鲁斯基[1]。在血统上,伊凡三世集莫斯科公王朝、特维尔公王朝、莫斯科公王朝-加利奇支系的继承权於一身,亦是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2]科穆宁王朝[3]、立陶宛格迪米纳斯王朝[4]、基辅罗斯切尔尼戈夫公王朝、斯摩棱斯克公王朝[5]的後裔。

伊凡三世出生之时,留里克-莫斯科公王朝陷入了长支和幼支的内战俄语Междоусобная война в Московской Руси (1425—1453),长支以伊凡三世之父瓦西里二世为首,对抗以莫斯科-加利奇、莫斯科-苏兹达尔等其他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伊凡一世后代支系。有关伊凡三世的童年记载现以散佚,只知道他跟随父亲瓦西里二世的官廷迁移数次以躲避战争。1454年,十四岁的伊凡三世被父亲封为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王公开始他统一罗斯的进程。伊凡三世一生征服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十数个罗斯公国、收彼尔姆梁赞大公国普斯科夫共和国等国为附庸,强迫喀山汗國纳贡。1478年,伊凡三世攻陷基辅罗斯最後一个独立政权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将诺夫哥罗德置於莫斯科大公的冠冕之下。伊凡三世在1480年停止对金帐汗国的主系大帳汗國的纳贡,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1502年克里米亚汗国灭掉了大帐汗国,金帐汗国灭亡。伊凡三世成为罗斯人唯一的大公,由于当时实权在其子瓦西里三世之手,由瓦西里三世以诸臣尊称伟大者伊凡,全称为:“蒙上帝洪福,罗斯的解放者,全罗斯的伟大凯撒与统治者,全罗斯、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的大公......。”等32个头衔。汉语通称为伊凡大帝

1497年,伊凡大帝颁布了1497法典俄语Судебник 1497 года,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要還清債務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如地主不願放行,就會避開,農民要再等一年。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伊凡大帝也确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体系,分为八个阶级,分别是波雅尔朝臣俄语Окольничий杜马贵族俄语Думный дворянин执事俄语Думный дьяк侍从俄语Стольник讼司俄语Стряпчий服役贵族(莫斯科)俄语Дворяне московские贵族臣下(莫斯科)俄语Дворяне московские。波雅尔到执事四级是杜马贵族,可以进入杜马议政,前三者领地世袭,波雅尔甚至职位和领地都世袭罔替。伊凡大帝将罗斯贵族们凝聚在莫斯科大公的冠冕之下,为后来的俄罗斯沙皇国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基础。

伊凡大帝早年御下严苛,动辄杀戮,後期因为年老体衰逐渐宽容,贵族势力不受控制,扶植大帝诸子进行官廷斗争,最后在1402年4月11日,伊凡大帝决定任命儿子瓦西里为共治者,是为瓦西里三世。1404年开始,大帝隐居于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1505年10月2日,大帝病重,被瓦西里三世下令送返莫斯科治疗,27日伊凡大帝去世。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敲钟99下致哀[6],大帝遗体以金线编制的衣服隆重地入殓,莫斯科八千城民为大帝送终,隆重地安葬于天使长主教座堂

参考文献

  1. ^ 是母亲与斯塔夫罗波尔系俄语Стародубские князья的伊凡·亚历山德罗维奇王公所生
  2. ^ 远祖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为皇帝君士坦丁九世之外孙
  3. ^ 曾祖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之外祖母为特拉比松皇帝阿历克塞二世之幼女欧多西娅
  4. ^ 祖母索菲娅之父为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
  5. ^ 高祖伊凡一世之妻、母之曾祖安德烈·伊凡罗维奇俄语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князь серпуховский)之母斯摩棱斯克的埃琳娜俄语Елена (жена Ивана Калиты)同时具有切尔尼戈夫与斯摩棱斯克两系血统
  6. ^ 代表俄国君主的至高哀荣,后世能够享有同等待遇的只有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

参见

伊凡三世
出生于:1440年逝世於:1505年10月17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瓦西里二世
莫斯科大公
1462年-1505年
繼任:
瓦西里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