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公开日志
外观
所有Wikipedia公开日志的联合展示。您可以通过选择日志类型、输入用户名(区分大小写)或相关页面(区分大小写)筛选日志条目。
- 2024年5月10日 (五) 20:39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死刑案 (←重定向到死刑釋憲案) 标签:新重定向 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5月10日 (五) 20:39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王信福聲請案 (←重定向到死刑釋憲案) 标签:新重定向 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5月10日 (五) 20:3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聲請案及相關併案 (←建立内容为“<nowiki>#REDIRECT 死刑釋憲案</nowiki>”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4月21日 (日) 20:3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Template:臺灣死刑犯關押地點 (←建立内容为“{{maplink |text = 目前關押37名死刑犯的看守所。 |frame = yes |zoom = |frame-width = 300 |frame-height = 200 |frame-align = right |type1 = point |coord1 = {{Coord|24.98870194904429|121.4604872153421|}} |title1 =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女子看守所 |description1 = 關押1人 |type2 = point |coord2 = {{Coord|24.144513831066376|120.59733607065097|}} |title2 = 法務部矯正署台中看守所 |description2 = 關押4人 |…”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4月21日 (日) 19:53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死刑釋憲案 (←建立内容为“{{中華民國憲法法庭判決資訊框 | 年度 = 113 | 案號 = ___ | 案由 = 為殺人案件,認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905號刑事判決,所適用之刑法第33條第1款規定及刑法第271條第1項規定,有違憲疑義,聲請解釋案。 | 聲請日期 = | 言詞辯論日期 = 2024年4月23日 | 判決日期 = | 聲請人 = 王信福等37名死刑犯 | 代理人 = | 審判長 = 許宗力 | 大法官 = …”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4月6日 (六) 09:57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弗萊切·克里斯蒂安 (←建立内容为“'''弗萊切·克里斯蒂安'''({{lang-en|Fletcher Christian}},{{bd|1764年|9月25日|1793年|9月20日}})是一名大不列顛王國海員、軍官,曾經參與英國皇家海軍邦蒂艦前往太平洋大溪地的航程。其最著名的事蹟是在1789年領導邦蒂號叛變事件,並從海軍上尉威廉·布萊手中奪取艦艇的指揮權。這次譁變事件成為許多文學和電影…”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4月6日 (六) 09:3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邦蒂艦 (←建立内容为“'''邦蒂艦'''({{lang-en|HMS Bounty}})是一艘英格蘭三桅商船,總排水量215噸,並配備4座加農炮。1784年,邦蒂艦開始在赫爾河畔京斯敦建造。1787年,邦蒂艦當作煤礦商船在多弗投入使用,最初的船名叫做「貝蒂亞」。同年5月26日,英國皇家海軍購買並重整該船隻,將船隻更名為「邦蒂」,用於執行採集植物的任務。 17…”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4月6日 (六) 09:1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荷姆茲甘戰役 (←建立内容为“'''荷姆茲甘戰役'''是指在224年4月28日,安息帝國與薩珊王朝在蘇薩地區(今伊朗舒什塔附近)爆發的重大戰役。安息帝國軍隊由國王阿爾達班四世領導,薩珊王朝軍隊則由沙阿阿爾達希爾一世及其兒子沙普爾一世領導。在長達1天的戰役中,阿爾達希爾一世的軍隊贏得勝利,最後一任安息帝國國王阿爾達班四世遭…”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4月5日 (五) 23:41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王信福案 (←重定向到王信福) 标签:新重定向 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4月5日 (五) 23:39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王信福 (←建立内容为“{{Infobox criminal | name = 王信福 | image = | image_upright = | image_size = | alt = | caption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52|10|7}} | birth_place = 中華民國嘉義市 | residence = 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看守所 | nationality = 中華民國 | other_names = 信福、福哥 | alma_mater = 嘉義市西區垂楊國民小學 | occupation = 「哥登茶行」負責人、角頭 | known_for = 因為涉入嘉…”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4月5日 (五) 03:07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麥克坦島戰役 (←建立内容为“'''麥克坦島戰役'''({{lang-fil|Labanan sa Mactan}};{{lang-es|Batalla de Mactán}})是在1521年4月27日凌晨,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領導的西班牙軍隊、與麥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及其盟友在當地海灘爆發的戰役。當時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領導著西班牙帝國的環球航行探險隊,並試圖讓拉普拉普領導的麥克坦島部落歸順西班牙王…”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3月27日 (三) 14:0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米爾貝格戰役 (←建立内容为“'''米爾貝格戰役'''是指在1547年4月24日時,在薩克森選侯國米爾貝格附近發生的一場戰役,也是施馬爾卡爾登戰爭的決定性戰役之一。在施馬爾卡爾登戰爭中,一方是由神聖羅馬帝國領導數位信奉天主教的諸侯,另一方則是信奉新教信義宗諸侯組成的聯盟(施馬爾卡爾登聯盟)。1547年4月24日,神…”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消歧义連結
- 2024年3月19日 (二) 01:3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506年里斯本大屠殺 (←建立内容为“'''1506年里斯本大屠殺'''({{lang-pt|Massacre de Lisboa de 1506}})是指在150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期間,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發生的屠殺事件。 == 屠殺背景 == 1497年,在葡萄牙國王曼紐一世統治時期,葡萄牙王國強迫猶太人由猶太教改為皈依天主教會。這批改宗的猶太人又被稱呼為「新基督徒」。 ==…”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3月17日 (日) 17:5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維羅納復活節 (←建立内容为“'''維羅納復活節'''({{lang-it|Pasque Veronesi}};{{lang-fr|Pâques véronaises}})是指在1797年4月17日至4月23日,威尼斯共和國維洛納及其周邊地區的居民發起起義行動,並試圖反抗{{link-en|安托萬·巴蘭德|Antoine Balland}}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佔領軍<ref>John Julius Norwich, ''The Middle Sea: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London: Vintage, 2007), 417.</ref>。在這…”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3月17日 (日) 17:2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聖塔菲協議 (←建立内容为“《'''聖塔菲協議'''》({{lang-es|Capitulaciones de Santa Fe}})是指在1492年4月17日,卡斯提亞王國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亞拉岡王國國王斐迪南二世、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在格拉納達省聖塔菲簽署的協議<ref>[https://en.unesco.org/memoryoftheworld/registry/537 UNESCO: MEMO…”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3月10日 (日) 19:1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賴恩戰役 (←建立内容为“'''賴恩戰役'''({{lang-en|Battle of Rain}})又被稱為'''萊希河戰役'''(Battle of the River Lech),是指1632年4月15日,在巴伐利亞選侯國{{link-en|賴恩 (施瓦本)|Rain, Swabia|賴恩}}的萊希河附近發生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屬於三十年戰爭的一部分,交戰雙方分別是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領導的瑞典-德國軍隊,以及由蒂利伯爵約…”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3月9日 (六) 16:0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 (←建立内容为“《'''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lang-en|Catholic Emancipation Act 1829}})又被稱為《'''1829年羅馬天主教救濟法案'''》(Roman Catholic Relief Act 1829),是指在1829年3月24日時,大不列顛暨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會通過的一項法案,並在4月13日獲得御准。這項法案恢復大不列顛暨愛爾蘭聯合王國天主教會信徒的所有公民權利、廢除愛爾蘭針對天主…”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3月1日 (五) 20:30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入侵福克蘭群島 (←建立内容为“'''入侵福克蘭群島'''({{lang-en|Invasion of the Falkland Islands}},{{lang-es|Invasión de las Islas Malvinas}})是指在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武裝部隊發起入侵和佔領福克蘭群島的軍事行動,行動代號為羅薩里奧行動(Operación Rosario)。福克蘭群島是英國海外領土之一,不過阿根廷聲稱擁有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和南三明治群…”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消歧义連結
- 2024年2月28日 (三) 14:0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巴黎會議 (1856年) (←建立内容为“'''巴黎會議'''({{Lang-fr|Congrès de Paris}},{{Lang-de|Kongress von Paris}},{{Lang-en|Congress of Paris}},{{Lang-it|Congresso di Parigi}})是指在1856年時,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一系列外交會議。這些會議的目的是針對近3年前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邀集交戰雙方展開和平談判<ref name=Britannica>"Paris, Treaty of (1856)".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5日 (日) 12:3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美國海軍最初的六艘巡防艦 (←建立内容为“'''美國海軍最初的六艘巡防艦'''是指美國第一批大型木製三桅巡防艦,總計共有6艘:憲法號巡防艦、切薩皮克號巡防艦、{{link-en|星座號巡防艦|USS Constellation (1797)}}、{{link-en|總統號巡防艦|USS President (1800)}}、{{link-en|美國號巡防艦|USS United States (1797)}}、{{link-en|國會號巡防艦|USS Congress (1799)}}。這些艦艇是…”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5日 (日) 12:0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794年海軍法案 (←建立内容为“《'''提供海軍軍備法案'''》({{Lang-en|Act to Provide a Naval Armament}})又稱為《'''1794年海軍法案'''》(Naval Act of 1794),或簡稱《海軍法案》 ,是指在1794年3月27日時,第3屆美國國會批准通過用於建立海軍力量的法規,並經總統喬治·華盛頓簽署成為法律<ref name=":0">{{Cite news|url=https://www.archives.gov/education/lessons/new-us-navy/act-draft.html|title=La…”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4日 (六) 17:2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費瑟·本·穆賽義 (←建立内容为“'''費瑟·本·穆賽義'''({{lang-ar|فيصل بن مساعد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bd|1944年|4月4日|1975年|6月18日}})是沙烏地阿拉伯王族和罪犯,同時也是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瑟·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紹德的侄子。1944年4月4日,費瑟·本·穆賽義在利雅德出生,是親王{{link-en|穆薩伊德…”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4日 (六) 17:1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巴登諾克的約翰·科明三世 (←建立内容为“'''巴登諾克的約翰·科明三世'''({{lang-en|John Comyn III of Badenoch}},{{bd|1274年||1306年|2月10日}})又被稱為'''紅色科明''',是蘇格蘭男爵和大貴族。他的父親{{link-en|巴登諾克的約翰·科明二世|John Comyn II of Badenoch}}是{{link-en|蘇格蘭王位的競爭者|Competitors for the Crown of Scotland}}之一,並聲稱自己的母系血統可以追溯到蘇格蘭國王唐納德三…”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4日 (六) 16:44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沙呂沙布羅勒城堡 (←建立内容为“'''沙呂沙布羅勒城堡'''({{lang-fr|Château_de_Châlus-Chabrol}})是位於法國上維埃納省新亞奎丹大區沙呂的一座中世紀{{link-en|山頂城堡|Hill castle}}廢墟<ref name=MinCult>{{Base Mérimée|PA00091933|Château fort de Chalus}}</ref>。城堡由一座建於11世紀的孤立圓形城堡主樓,和一座建於11世紀至13世紀之間、並於17世紀擴建的住宅建築組成<ref…”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2日 (四) 17:47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和平號太空站脫軌 (←建立内容为“'''和平號太空站脫軌'''是指在2001年3月23日,宣告已經結束任務的俄羅斯大型太空站和平號太空站,經由特定控制脫離原先的軌道。隨後和平號太空站重返大氣層,並且摧毀墜入太平洋上空。 == 基本背景 == 和平號太空站主要組成組件包含和平號太空站核心艙、和平號太空站對接艙、量子1號、量子2號、晶體號、{…”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17日 (六) 05:40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卡迪斯議會 (←建立内容为“'''卡迪斯議會'''({{Lang-es|Cortes de Cádiz}})是指在1810年9月24日至1814年5月10日之間,西班牙攝政會議在安達魯西亞召開的制憲議會。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入侵並佔領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和卡洛斯四世退位。1810年9月24日,西班牙攝政會議在大型商業中心卡迪斯召開特別國民議會,並聲稱是「擁…”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17日 (六) 05:13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昂布瓦斯和約 (←建立内容为“《'''昂布瓦斯和約'''》({{Lang-fr|Paix d'Amboise}})又稱為《'''綏靖法令'''》 ,是指在1563年3月19日,由當時法國攝政凱薩琳·德·麥地奇在昂布瓦斯城堡簽署的詔令文書,旨在結束天主教會軍隊領袖安內·德·蒙莫朗西和新教領袖路易一世·德·波旁-孔代之間的第一次法國宗教戰爭。當時凱薩琳·德·麥地奇擔任未成年…”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16日 (五) 04:01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恢復上帝十誡運動 (←建立内容为“'''恢復上帝十誡運動'''({{Lang-en|Movement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Ten Commandments of God}})是由克莉多尼亞·瑪琳達和{{Link-en|約瑟夫·基布維特爾|Joseph Kibweteere}}在烏干達西南部創立的新興宗教運動。恢復上帝十誡運動在1989年成立,是從天主教會衍伸出來的基督教派系,總部設在距離首都康培拉320公里的卡農古區。該新興宗教…”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16日 (五) 02:42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皇家工兵足球俱樂部 (←建立内容为“'''皇家工兵足球俱樂部'''({{Lang-en|Royal Engineers A.F.C.}})是一支代表英國陸軍皇家工兵部隊(即「工兵」)的足球俱樂部,總部位於肯特郡查塔姆。1863年,皇家工兵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並在1869年加入成立僅6年的英格蘭足球總會。4年之後,皇家工兵足球俱樂部成為第一批參與全國巡迴比賽的球隊,曾…”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2月16日 (五) 02:1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872年英格蘭足總盃決賽 (←建立内容为“'''1872年英格蘭足總盃決賽'''是指在1872年3月16日,英國流浪足球俱樂部和皇家工程師足球俱樂部在倫敦肯寧頓橢圓體育場舉行的足球比賽。1871-72球季英格蘭足總盃是英格蘭足球總會舉辦的第一屆英格蘭足球協會挑戰盃(現代稱為英格蘭足總盃),該項比賽後來成為英格蘭足球界主要…”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2月7日 (三) 12:41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麥哲倫探險隊 (←建立内容为“'''麥哲倫探險隊'''又被稱做'''麥哲倫-艾爾卡諾探險隊''',是指在16世紀,由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策劃和領導的西班牙帝國海軍探險隊,希望能夠發現串聯大西洋到太平洋、西班牙到東亞的海上航線。麥哲倫探險隊最初由五艘船組成。根據各種估計,整個船隊共有235名至280名士兵和水手組成,例如編年史…”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5日 (一) 16:13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敘利亞革命 (←建立内容为“'''敘利亞革命'''又被稱為'''敘利亞尊嚴革命''',是指從2011 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間,在敘利亞持續發生的一系列大規模民間抗議和起義,以及隨即遭到敘利亞政府對示威者的暴力鎮壓。敘利亞革命的抗議目標是反對總統巴夏爾·阿塞德為首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敘利亞地區獨裁統治,並要求結束阿塞德家族數十年來的政治勢力、…”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5日 (一) 16:01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匈牙利公國 (←建立内容为“'''匈牙利公國'''({{lang-hu|Magyar Fejedelemség}})或'''匈牙利大公國'''({{lang-hu|Magyar Nagyfejedelemség}}),是有紀錄以來遊牧民族馬扎爾人在潘諾尼亞平原成立的首個國家,大約於895年或896年建立。其中在9世紀,阿爾帕德大公率領馬扎爾人{{link-en|馬扎爾人征服潘諾尼亞平原|Hungarian conquest of the Carpathian Basin|征服}}潘諾尼亞平原,並統…”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2月5日 (一) 15:02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里阿德戰役 (←建立内容为“'''里阿德戰役'''({{lang-de|Schlacht bei Riade}})或稱作'''梅澤堡戰役''',是指在933年3月15日,亨利一世率領的東法蘭克王國軍隊在圖林根北部溫斯特魯特河與黑爾默河交會處沿岸,與規模龐大的匈牙利公國軍隊交戰。這次戰役爆發的主要原因是馬扎爾人經常由潘諾尼亞平原入侵亨利一世統治的東法…”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5日 (一) 14:3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尤利烏斯·凱撒遇刺案 (←建立内容为“'''尤利烏斯·凱撒遇刺'''是指前44年3月15日,羅馬共和國終身獨裁官尤利烏斯·凱撒在鄰近羅馬龐貝劇場的{{link-en|龐貝元老院|Curia of Pompey}}會議上,遭到一群羅馬元老院議員刺殺。在前49年至前45年,尤利烏斯·凱撒因為在凱撒內戰傑出的軍事表現,成功擊敗其政敵,並在羅馬建立唯一的權威。其後,羅馬元老會任命尤…”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4日 (日) 16:15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亞歷山大二世遇刺 (←建立内容为“'''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是指在1881年3月13日,全俄羅斯的皇帝亞歷山大二世在當時俄羅斯帝國首都聖彼得堡遭遇的暗殺事件。在過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曾經遭遇過數次暗殺事件,例如{{link-en|德米特里·卡拉科佐夫|Dmitry Karakozov}}、{{link-en|亞歷山大·索洛維耶夫|Alexander Soloviev (revolutionary)}}均曾嘗試暗殺亞…”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消歧义連結
- 2024年2月4日 (日) 15:4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伊格納西·赫里涅維茨基 (←建立内容为“'''伊格納西·赫里涅維茨基'''({{lang-ru|Игнатий Гриневицкий}},{{lang-pl|Ignacy Hryniewiecki}},{{lang-be|Ігнат Грынявіцкі}},{{bd|1856年||1881年|3月13日}})是波蘭裔俄羅斯革命者、恐怖分子。赫里涅維茨基出生於明斯克省{{link-en|博布魯伊斯基地區|Bobruysky Uyezd}}克利切夫區,後來他成為民粹派人士,並加入俄羅斯革命恐怖組織[…”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2月2日 (五) 10:5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431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建立内容为“'''1431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是在1431年3月2日至3月3日,由於教宗瑪爾定五世逝世,樞機團在羅馬召開教宗選舉秘密會議。這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在第一次選舉中,選出本篤會的紅衣主教加布里埃萊·孔杜爾默(Gabriele Condulmer)繼任教宗,並使用恩仁四世為教宗名號。這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也是天主教會大分裂結束後…”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1月16日 (二) 16:50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似地行星 (←建立内容为“'''似地行星'''({{Lang-en|Earth analog}})又被稱為'''第二行星'''(second Earth),是指環境條件與地球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或系外衛星。要與地球環境相似,似地行星必須在特定距離繞行恆星,又被稱為古迪洛克行星。天體生物學家和天文學家對似地行星存在的可能性特別感興趣,因為假若行星與地球環境條件…”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1月11日 (四) 16:18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亞歷山大·普希金的最後決鬥與逝世 (←建立内容为“'''亞歷山大·普希金的最後決鬥'''是指在1837年2月8日,亞歷山大·普希金和喬治·丹特斯在當時聖彼得堡郊區展開的決鬥。這場決鬥的{{link-ru|亞歷山大·普希金最後決鬥的地點|Место последней дуэли Пушкина|地點}}約在鄰近{{link-en|大涅瓦河|Great Nevka}}支流的{{link-en|黑溪 (聖彼得堡)|Chyornaya Rechka (Saint Petersburg)|黑溪}}地區,…”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1月11日 (四) 16:00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喬治·丹特斯 (←建立内容为“'''喬治·丹特斯'''({{lang-fr|Georges-Charles de Heecheren d'Anthès}},{{bd|1812年|2月5日|1895年|11月2日}})是一名在俄羅斯帝國服役的法國騎兵軍官和政治家。1812年2月5日,喬治·丹特斯在法國上萊茵省科爾馬出生。喬治·丹特斯是君主主義者,也是天主教會信徒。1830年代,他進入俄羅斯{{link-en|近衛騎兵連隊|Chevalier Guard Regi…”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1月11日 (四) 07:5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美法友好貿易條約 (←建立内容为“《'''友好貿易條約'''》({{lang-en|Treaty of Amity and Commerce}})是指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和法蘭西王國之間正式建立的外交和商業關係。1778年2月6日,美國和法國代表在巴黎克里雍大飯店簽署《友好貿易條約》。同時間,兩個國家還另外簽署其姊妹協議《同盟條約》,及一項允許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1月11日 (四) 07:47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同盟條約 (1778年) (←建立内容为“《'''同盟條約'''》({{lang-en|Treaty of Alliance}},{{lang-fr|traité d'alliance}})又被稱為《法美條約》,是法蘭西王國和美國在1778年締結的防禦性聯盟。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與大不列顛王國交戰。1778年2月6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使者團(由代表法國國王簽署的外交官{{link-en|康萊德·亞歷山大·傑拉德|Conrad Alexand…”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1月9日 (二) 15:13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2010年尼日政變 (←建立内容为“{{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 conflict = 2010年尼日政變 | partof = | image = | caption = | date = 2010年2月18日 | place = 尼日 | coordinates = | map_type = | latitude = | longitude = | map_size = | map_caption = | map_label = | territory = | result = 政變成功 * 政府被推翻 * 民主復興最高委員會成立 *2011年1月舉行{{link-en|2011年尼日大選|20…”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4年1月9日 (二) 12:1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雅弗條約 (←建立内容为“《'''雅弗條約'''》是指在1229年2月18日,神聖羅馬皇帝兼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和埃及埃宥比王朝蘇丹卡米勒簽署一項為期十年的協議。根據《雅弗條約》,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區部分領土的控制權和平移交給康拉德四世統治的…”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4年1月9日 (二) 12:01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卡米勒 (←建立内容为“'''卡米勒'''({{lang-ar|الكامل محمّد الملك}},{{bd|1177年||1238年|3月6日}})是埃及埃宥比王朝第五任{{link-en|埃及蘇丹|Sultan of Egypt|蘇丹}}(1218年至1238年在位)。卡米勒是庫德族{{link-en|庫德族穆斯林|Kurdish Muslims|穆斯林}},隸屬伊斯蘭教遜尼派。其擅長文學和詩歌,亦能講述聖訓內容。其父親是第四任埃及蘇丹 (稱謂)|…”的新页面) 标签:加入不可见字符 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3年12月30日 (六) 22:13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1971年烏干達政變 (←建立内容为“'''1971年烏干達政變'''是指在1971年1月25日,烏干達陸軍總司令伊迪·阿敏率領的軍隊發動軍事政變,並成功推翻烏干達總統米爾頓·奧博特政府。在米爾頓·奧博特任內,烏干達軍隊反對該社會主義政權,認為其國內政策威脅軍人的經濟利益,因而計劃奪取政權。在政變發動之際,米爾頓·奧博特…”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3年12月30日 (六) 15:49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傑尼瓦醫學院 (←建立内容为“'''傑尼瓦醫學院'''({{lang-en|Geneva Medical College}})是指在1834年9月15日,在美國紐約州傑尼瓦市成立的醫學教育機構。傑尼瓦醫學院最初是傑尼瓦學院(現稱為{{link-en|赫伯特和威廉史密斯學院|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的獨立學院<ref name="upstate">{{cite web|url=http://www.upstate.edu/com/about/history.php|title=History of the College of…”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3年12月29日 (五) 12:06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克勞斯·巴比的審判 (←建立内容为“'''克勞斯·巴比的審判'''是指在1987年5月11日至7月3日期間,前納粹德國親衛隊和親衛隊保安處領袖克勞斯·巴比在法國里昂正義宮進行的戰爭罪審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勞斯·巴比在維琪法國里昂工作。由於其親自參與虐殺法國俘虜、囚犯(主要是猶太人和法國抵抗運動成員),因而被稱為「里昂屠夫…”的新页面)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2023年12月25日 (一) 14:11 KOKUYO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聯合國大會第一屆會 (←建立内容为“'''聯合國大會第一屆會'''({{lang-en|First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是指在1946年1月10日,在英國倫敦衛理公會中央禮堂召開的聯合國大會。比利時政治人物保羅-亨利·斯巴克以28票對23票擊敗特呂格韋·賴伊,當選首任聯合國大會主席<ref>[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NL4/602/75/PDF/NL460275.pdf?OpenElement Verbatim Record…”的新页面) 标签:可视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