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陶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歐卡利那
陶笛

陶笛拉丁语Ocarina),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吹管乐器。现代陶笛的雏型曾在不同文化中出现。

在中国有一种近似陶笛的古老乐器:。至于中国的“埙”跟陶笛有没有共同源头,已无从稽考,但是,在中国除了“埙”之外,还有很多陶土乐器,例如1200年历史,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泥哇呜”、源于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的“呜嘟”却与现代陶笛的基本特征完全一致,不但在外形上区别不大,而且都具备陶笛哨口,甚至连孔数都完全一致;另外的共通点则是都是主要以陶泥烧制的闭管式乐器。

而在南美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亦于六世纪出现一种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也被认为可能是现代陶笛的雏型。 [1]

历史

[编辑]

近代欧洲的陶笛源自1527年。该年欧洲航海家把南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带回欧洲演出,并首次在欧洲以陶笛奏出乐章。最初欧洲人只把陶笛当成玩具乐器,直到1860年意大利烧砖工匠兼音乐家朱塞佩·多纳蒂英语Giuseppe Donati于1860年制出十按孔陶笛,并命名为ocarina,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方言中,oca意指小鹅。

典形的潜艇状Ocarina

二十世纪,陶笛先后传到美国亚洲国家。1928年,日本人明田川孝在原有的十按孔陶笛的基础上加上了两个半音按孔,使之能吹奏其本调的“平行小调”(比如说一把C调陶笛加上两个半按音孔后,即能吹奏比C更低的B和A音,C笛即能吹C调的“关系小调”A调),成为现时在日本以及台湾流行的十二按孔模式。

除了十按孔、十二按孔外,还有其他不同孔数的版本。1960年代英国音乐家John Taylor发展出四按孔、球状、八度音域的版本,后来,雕塑家Barry Jenning把Taylor的四按孔笛改良至最多可加到七按孔。这些四孔至十二孔不等的乐器(无论是否潜艇状),皆被称为“ocarina”。

台湾

[编辑]

台湾还发展出具台湾特色的品种,比如说以制造紫砂壶用的陶泥所做的紫砂笛,由于紫砂笛硬度较高,音色也特别清脆。陶笛还发展出一些动物、水果造型的装饰用的品种,可供当成吊坠佩带。莺歌陶瓷老街九份老街有陶笛专卖店,提供陶笛爱好者选购。台湾陶笛爱好者黄又清于2009年及2014年利用两种陶笛结构改良[2],将雕塑家Barry Jenning改良到七按孔的球形陶笛,加上唇孔的第八个音孔及修改吹嘴结构进而突破两个八度的音域(以C调高音笛为例,可以达到G5到G7的音域)同时采用台湾财团法人塑胶工业技术发展中心(PIDC)塑木的技术,开发出各种含有地方农产品成份,如桧木粉文山包种茶等,成为此笛的原料,所生产的Ocarina除了音域广之外,还有该农产品特有的香味。

台湾陶笛的发音包含了两种原理,一个是伯努利定律亥姆霍兹共振,白努力定律说明了吹嘴的角度是可以拓展的及音阶随著音孔的增加而增高做详尽的指引。两者搭配得当则单腔陶笛同样可以得到接近三个八度的音域。台湾陶笛还有个重要的技术就是调音,陶笛等哨口类的乐器都有著用力吹则音阶升高的特性,这样的调音的准音要用连续吹奏乐曲的力度,而不是用单音吹奏的力度来调到准音,实务上两者差了快30音分。也就是说,如果调音者用的是单音调音,则音准要对于准音的高30音分才能让吹奏的乐器落在准音范围内。

特点

[编辑]

有别于大多数的吹管乐器,由于陶笛外形呈壶状而非长管状,属球形的闭管乐器,根据波动学原理,大多数的陶笛都不能超吹(overblow)出“泛音”。陶笛的强弱处理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任何乐器演奏中必须匹配的演奏技术,陶笛当然不能例外,只不过在这方面显得格外难以控制,目前世界范围内该领域只有少数演奏家掌握了可行的方法,并得以推广。大多数管乐器(比如:中国竹笛,唢呐,小号,萨克斯,长笛……)都是由嘴部控制的一个点与气息配合,控制音头音尾及强弱表现,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但陶笛由于吹嘴为固定形状的气道,在这方面的处理,嘴部这个点是帮不上忙的,为了完成音在准前提下的强弱表现,就必须由嘴部与气息配合改为十个手指与气息配合,由嘴部一个点转为手指十个点与气息配合,理论上来讲难度倍增。尤其是在没有气颤音的配合下完成强弱表现,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大多数的强弱表现应该是与相适应幅度和频率下的气颤音配合而完成的。陶笛的强弱处理尤为重要,在没有强弱处理的演奏中,无论独奏合奏,任何曲子都变得枯燥乏味,曲目一直在换来换去,就是感觉都差不多,缺少了起承转合,白开水一样的平淡。在强弱处理环节上的关注和练习是长期的,所谓熟能生巧,关注练习久了会形成习惯。陶笛由于固定气道的特质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强与弱做到完满,但强与弱的表现肯定是一个专业演奏者永无休止追求的方向。由于陶笛的音域不宽(中音C调笛能吹A至F十二度),因此也有人发展出双腔、三腔的陶笛,以扩展其音域。

演出

[编辑]

1925年在日本由明田川孝改良成十二孔陶笛,成为目前陶笛的标准。

1991年,于法国的天才陶笛与排箫演奏家Diego Modena与大提琴家Jean-Philippe Audin合作诞生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专辑Ocarina(陶笛之歌),占居排行榜冠军数周,风靡欧洲长达63周之久。

1998年日本任天堂开发出The Legend of Zelda: Ocarina of Time,是一款动作冒险电视游戏。很多评论赞扬“时光之笛”是历来最佳的电视游戏,陶笛借此风靡全世界。

2004年12月18日16时30分,在台湾高雄市以11,551人吹奏陶笛达7分钟,成功缔造“最多陶笛吹奏”的金氏世界新纪录。

注解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2. ^ 台湾专利M25699及M486124及中国大陆专利证书1311867及4128792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