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竹槓
外觀
(重新導向自敲盤子)
敲竹槓,中國俗語,最早見於清末小說《官場現形記》,而今日在各地都有廣泛使用。一般指利用他人的弱點或把柄來為自己謀取錢財或其他利益。
出典
[編輯]敲竹槓的出處,一說為清末時期,英帝國大量向清朝輸入鴉片,而一些鴉片販子為了躲過官府的檢查,將鴉片藏於挑擔的竹竿中,以矇混過關。有一位檢查官,觀察到這些販子的竹竿都從不離身,意識到其中有詐。就走到販子身邊,使用抽旱煙的煙管敲了敲竹竿,發現聲音沉悶,似有裝物,就對販子說:「你這竹槓里藏了什麼東西?是不是鴉片?」販子驚慌之下,便拿出銀兩塞給檢察官,檢察官見有利可圖,也就對鴉片販子放行。自此後,凡有檢察官去敲一敲竹槓,販子都會拿出銀兩,這個規矩便逐漸流傳開來。時間長了,「敲竹槓」就成了敲詐他人的形容詞。[1]
另一說同為清末時期,上海租界的外國巡捕,對一般百姓欺侮凌辱、敲詐勒索,甚至關進警局用竹竿抽打。而百姓為免災,就給些錢財,以減輕處罰。久而久之,大家就用敲竹槓來形容敲詐勒索的行為了。[2]
參考
[編輯]- ^ 苏州民间故事大全. 古吳軒出版社. : 22. ISBN 7-80733-089-9.
- ^ 【海上记忆】“敲竹杠”的由来. 上觀. [201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