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古羅馬/精選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羅馬主題的優特條目展示

精選條目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1

拜占庭帝國,又名東羅馬帝國,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拜占庭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羅馬、羅馬帝國政治中心東移,是拜占庭帝國成立的標誌。1204年,拜佔廷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克,直到1261年收復。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拜占庭帝國就此滅亡。拜占庭帝國本為羅馬帝國的東半部,以拉丁語和拉丁文化為基礎,但與西羅馬帝國分裂後,逐漸發展為以希臘文化、希臘語東正教為立國基礎,不同於古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新國家。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2

大西庇阿古羅馬統帥和政治家,全名為(征服非洲的)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他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羅馬方面的主要將領之一,以在扎馬戰役中打敗迦太基統帥漢尼拔而著稱於世。由於西庇阿的勝利,羅馬人以絕對有利的條件結束了第二次布匿戰爭。西庇阿因此得到他那著名的綽號:「征服非洲的」(AFRICANVS)。

西庇阿是公認的軍事天才之一,他的軍事才能獲得各個時期研究者的承認。他也非常有文化修養。西庇阿對希臘文化的熱愛眾所周知,在他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學者。 在政治上,西庇阿是溫和而保守的:他贊同在被羅馬武力征服的地區建立附庸國而不是進行直接統治。這表明他代表的主要是依靠自然經濟的奴隸主的利益。這使他遭到那些一心想建立新的行省以對海外進行搜刮的商業奴隸主階層的反對。

然而,西庇阿通過第二次布匿戰爭獲取的過大權力和個人威望也使他廣受批評。這是西庇阿的政敵們攻擊他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擔心他會建立獨裁。西庇阿對羅馬外交政策的過度影響,以及將軍隊「個人化」(使士兵忠於他們的指揮官)從長遠看是危險的。現代研究者,如戴維·肖特在其著作《羅馬共和的衰亡》中甚至認為,西庇阿為共和國後期那些權力完全不受約束的軍閥(馬略蘇拉等人)開了先河。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3

克麗奧佩脫拉七世,又譯克婁巴特拉七世克利歐佩特拉七世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在她死後,埃及成為羅馬行省。她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埃及艷后」。

雖然克麗奧佩脫拉擁有埃及法老的稱號,然而身上流着馬其頓希臘人的血統。她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室成員之一,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他的將領托勒密一世獲取埃及並建立這個王朝,因此托勒密一世是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的先祖。克麗奧佩脫拉是王室成員中第一個學會埃及語的,還接受古埃及信仰和神靈。她的守護女神是艾西斯,在她統治期間,克麗奧佩脫拉被認為是這位聰慧女神的在世化身。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4

羅馬帝國正式名稱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儘管始終稱為共和制,實際上是一個元首制政體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扶菻驪軒

羅馬帝國歷史劃分從前27年至395年,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全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

西羅馬帝國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部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羅馬帝國直到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史學家多稱其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5

410年羅馬的陷落

羅馬帝國的衰落(英語:Decline of the Roman Empire)是指羅馬帝國社會,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機構等的逐步瓦解和崩潰,最終使西歐遭受蠻族入侵和佔據的厄運。這是《羅馬帝國衰亡史》(1776年)的作者,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所做的定義,但吉本不是第一個對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和具體時間提出質疑的人。羅馬帝國的衰落已經成為最大的歷史未解之謎之一,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1984年,德國歷史教授亞歷山大·德曼特出版的專著中列舉了前人給羅馬衰亡的210種解釋,而新的理論也從那時起紛紛被提出。

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着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大衰退約持續了320年,告終於西元476年9月4日,即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日耳曼將軍奧多亞塞罷黜之日,但被東羅馬帝國承認的皇帝尼波斯政權在達爾馬提亞苟延殘喘到480年。根據吉本的評述,東羅馬帝國從此卻越來越強大,一直存在到君士坦丁堡的淪陷(1453年5月29日)。關於羅馬帝國終結的標誌性時間還有:378年阿德里安堡戰役狄奧多西一世去世的395年,也是羅馬帝國政治統一的最後一年;日耳曼部落大規模穿越萊茵河的406年羅馬軍團因意大利告急而撤出了邊境);410年,近八百年牢牢掌控在羅馬人手裏的羅馬城淪於蠻族;最後一位努力恢復西方失地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565年的去世;632年伊斯蘭勢力的崛起。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6

11世紀拜占庭手稿所描述的希臘火。
11世紀拜占庭手稿所描述的希臘火。
希臘火希臘語Υγρό Πυρ)是拜占庭帝國所利用的一種可以在燃燒液態燃燒劑,主要應用於海戰中,「希臘」或「羅馬火」只是阿拉伯人對這種恐怖武器的稱呼,拜占庭人自己則稱之為「野火」、「海洋之火」、「流動之火」、「液體火焰」、「人造之火」和「防備之火」等等。根據文獻記載,希臘火多次為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勝利作出頗大的貢獻,一些學者歷史學家認為它是拜占庭帝國能持續千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希臘火的配方現已失傳,成份至今仍是一個謎團,而據當時受希臘火所傷的十字軍所記述:「每當敵人用希臘火攻擊我們,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那段引文足以說明希臘火的威力。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7

凱撒之死

凱撒全名是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儒略家族成員。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出生於羅馬,歷任財務官大祭司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前60年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用了8年時間征服高盧全境(現在的法國),亦襲擊了日耳曼不列顛。西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歷》。

前44年,凱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凱撒身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並且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Portal:古羅馬/精選條目/8

斯巴達克斯起義羅馬共和國末期(前73年-前71年)由斯巴達克斯領導的大規模角鬥士奴隸起義。這次起義是古羅馬三次奴隸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公元前73年,70多名角鬥士和奴隸在斯巴達克斯的率領下逃離卡普亞的角鬥士訓練所並發動起義,隨着各地奴隸和貧民的加入,起義軍迅速擴大到約12萬人。起義軍四處襲擊羅馬各地莊園城鎮,多次擊敗羅馬軍民兵和執政官率領的羅馬軍團。後世的歷史學家普魯塔克認為當時逃亡奴隸的主要目的是從山南高盧(現在的北意大利)翻越阿爾卑斯山,回到自己的家園。但阿庇安弗羅魯斯等學者則認為叛亂者的目標是進軍羅馬城。面對一系列的失敗,羅馬元老院在驚恐之餘授權克拉蘇組織8個羅馬軍團,全力鎮壓起義。公元前71年,斯巴達克斯的軍隊被克拉蘇率軍圍困在意大利半島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亞。被困的斯巴達克斯得知羅馬元老院已派遣龐培盧庫魯斯率軍支援克拉蘇,於是集合全體力量背水一戰,向克拉蘇發起決戰,最終戰敗,全軍覆滅。圖為赫爾曼·沃格爾英語Hermann Vogel (German illustrator)於1882年創作的繪畫作品《斯巴達克斯的最後時刻》。

提名

請自行將與古羅馬主題相關的,且未展示於上面的Wikipedia:特色條目Wikipedia:優良條目或乙級以上佳作添加至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