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乾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旱灾
特里蘇爾乾旱的土地

乾旱指某一地區長期無高溫少雨,使空氣土壤水分缺乏。而乾旱發生主要與偶發性周期性的降水減少有關。從人的因素上來考慮,人為活動導致乾旱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人口增加,導致有限的水資源逐漸短缺。二是森林植物被人類破壞,植物的蓄水作用喪失,便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和土壤水減少。三是人類活動造成大量水污染,使可用水資源減少。四是用水浪費。乾旱是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氣候災害之一,它具有出現頻率高、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的特點。乾旱的頻繁發生和長期持續,不但會給社會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還會造成水資源短缺、荒漠化加劇、沙塵暴頻發等諸多生態和環境方面的不利影響。[1]

旱災

[編輯]

旱災指因氣候嚴重或不正常地乾旱而形成的氣象災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農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壞而減產或欠收,從而帶來糧食問題,甚至引發饑荒。同時,旱災亦可令人類動物因缺乏足夠的飲用水而致死。

中國歷代容易發生旱災,帝王在旱災發生時常有祈雨的活動,例如《冊府元龜》卷一四五《帝王部弭災》:「長興二年四月乙巳,帝幸龍門寺祈雨,至晩,還宮」。崇禎末年,旱災頻繁,崇禎本人雖然精勵圖治,最後仍導致亡國。《益都縣誌》記載1639年:「自正月不雨至於六月,七月大蝗,歲大饑,人相食,流民載道」;光緒年間亦有大旱,1876年12月11日的《申報》記載,由於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各處「饑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丁丑年(1877年),山西旱荒嚴重,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奏議中說災區「赤地千有餘里,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奇災,古所未見」[2],饑民鋌而走險,「攔路糾搶,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饑餓難當』八字」[3]

此外,旱災後則容易發生蝗災,進而引發更嚴重的饑荒,人民更是飽受遷徙流離之苦,引致社會動盪。明代丘濬指出:「劫禾之舉,此盜賊禍亂之萌。」[4]。因此,為了維持公共秩序,救荒幾乎是執政者的重要課題,《周禮·地官·大司徒》總結了「荒政十二條」,《管子·度地》云:「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

乾旱級別

[編輯]

世界氣象組織

[編輯]

1.氣象乾旱:根據不足降水量,以特定歷時降水的絕對值表示。

2.氣候乾旱:根據不足降水量,不是以特定數量,是以與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

3.大氣乾旱:不僅涉及降水量,而且涉及溫度、濕度、風速、氣壓等氣候因素。

4.農業乾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態,或許是某種特定作物的性態。

5.水文乾旱:主要考慮河道流量的減少,湖泊或水庫庫容的減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6.用水管理乾旱:其特性是由於用水管理的實際操作或設施的破壞引起的缺水。

中國大陸

[編輯]

1.氣象乾旱:不正常的乾燥天氣時期,持續缺水足以影響區域引起嚴重水文不平衡。

2.農業乾旱:降水量不足的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或牧場產量足以產生不利影響。

3.水文乾旱:在河流、水庫、地下水含水層、湖泊和土壤中低於平均含水量的時期。

乾旱的分類小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特點:特點為降水較常年偏少,地表空氣乾燥,土壤出現水分輕度不足,對農作物有輕微影響;

中旱連續無降雨天數,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乾旱預警信號乾旱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乾旱指標等級劃分,以國家標準《氣象乾旱等級》中的綜合氣象乾旱指數為標準。

乾燥指數

[編輯]

乾燥指數是反映某個地區的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標,通常定義為年蒸發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即:

r=E0/P式中r——乾燥指數;E0——年蒸發能力,常以E-601水面蒸發量代替,mm;P——年降水量,mm。

根據選用站E-601蒸發器多年平均年水面蒸發量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可算得多年平均年乾燥指數。多年平均年乾燥指數r與氣候分布有密切關係,當r<1.0時,表示該區域蒸發能力小於降水量,該地區為濕潤氣候,當r>1.0時,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說明該地區偏於乾燥,r越大,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越多,乾燥程度就越嚴重。[1]

乾旱指數

[編輯]

乾旱程度常用乾旱指數進行量化。常用的乾旱指數有:

乾旱影響

[編輯]

中國

[編輯]

中國地處東亞季風區,降水變數大,乾旱和洪澇災害頻繁,旱災往往在較大範圍發生且可持續多年,故對農業生產危害甚重。是指持續時間在3年以上,乾旱區域覆蓋4個省份以上的乾旱事件。其中出現於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別是:

公元989年為中原地區乾旱之典型,該年開封的年降水量推算為191毫米,為最近的50年所未見;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為357毫米。旱區中心地帶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減少近6成,連續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這也低於最近50年的最低氣象記錄。[1]

1585年~1590年(明萬曆十四至十八年)的乾旱地域廣泛、變化較大;大範圍乾旱持續6年,並出現在小冰期最寒冷階段發生之前的相對溫和時段。此次乾旱可分為前後兩段,前段呈北旱南澇的旱澇分布格局,後段旱澇分布格局有改變,北方開始多雨,乾旱區擴大並南移至長江流域及江南。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後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蘇安徽湖南,旱災持續最久的則是河南。1589年乾旱達到最強,1585~1590年間各地河湖井泉乾涸記錄可以旁證當時的乾旱程度,其中1589年的許多乾涸記錄為最近50年所未見。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無青草」;浙江「運河龜坼赤地千里,河中無勺水」等。這次乾旱事件尚伴有大範圍饑荒和瘟疫,疫區隨大旱地區而轉移。[1]

1637年~1643年(明崇楨十至十六年)南北方連續7年大範圍乾旱,又稱崇禎大旱,出現在小冰期寒冷氣候背景下,為近百年所未見;中國南、北方23個省(區)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為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1]

1784年~1787年的大範圍持續乾旱事件則出現在小冰期中的相對溫暖階段;1785年為江淮長江中下游乾旱之典型,據史料記載:「太湖水涸百餘里,湖底掘得獨木舟」。黃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區嚴重旱災持續4年,並伴隨嚴重的蝗災瘟疫,其持續少雨時間和酷旱記述為近50年所未見。江淮及太湖地區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於現代記錄的極小值。如蘇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數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為174毫米,為18世紀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於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記錄,其距平百分率低達-57.4%,即夏季雨量的減少近6成。在持續旱災期間,黃河下游及黃淮、江淮飛蝗大爆發,還出現疫病大流行。[1]

1876年~1878年(清光緒二至四年)持續3年大範圍乾旱,發生在全球大範圍氣候轉暖的背景下。1877年為中國北方大旱的典型例子,在旱區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餘日無透雨,陝西華陰縣1877年無降雨日數達290天以上,漢水汾水澮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隨旱災饑荒迅速發生並蔓延,這期間蝗災大面積發生。[1]

中國大陸從1949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積2122萬公頃,約占各種氣象災害受災面積的60%。[1]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干旱. 中國天氣網. [202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5). 
  2. ^ 《曾忠襄公奏議》卷八
  3. ^ 1877年10月3日《申報》
  4. ^ 《大學衍義補》卷一〇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旱災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