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里德 (記者)
約翰·里德 | |
---|---|
出生 | 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 | 1887年10月22日
逝世 | 1920年10月17日 蘇維埃俄國莫斯科 | (32歲)
死因 | 恙蟲病 |
墓地 | 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哈佛大學 |
職業 | 記者 |
政黨 | 美國共產主義勞工黨 |
配偶 | 路易絲·布萊恩特 |
簽名 | |
約翰·賽拉斯·里德(英語:John Silas Reed;1887年10月22日—1920年10月17日),美國記者、詩人及共產主義者,生於奧勒岡州波特蘭,畢業於哈佛大學,妻子是女權主義者路易絲·布萊恩特,曾參與一戰,並任戰地記者,隨後經歷墨西哥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著有《震撼世界的十天》,後創建美國共產主義勞工黨,最終逝世於莫斯科。
1981年沃倫·比蒂執導並主演的美國劇情片《赤色分子》就是以他的經歷和著作改編而成的。
早期經歷
[編輯]1887年10月22日,約翰·里德出生於祖母位於奧勒岡州波特蘭古斯霍魯的家中,並由華裔傭人在古斯霍魯照顧起居。[1] 約翰曾在著作中提到童年時的他為了不遭受皮肉之苦,曾向一個叫「古斯霍魯威特」(Goose Hollowite)的工薪階層黑道小混混交過5美分保護費。[2] 其父母於1886年結婚。母親瑪格麗特·格林·里德是波特蘭的一個大亨的千金。瑪格麗特的父親(即約翰的外祖父)身兼奧勒岡第一油廠、西海岸生鐵廠大股東和波特蘭水廠的第二股東,富甲一方。[3] 約翰的父親查爾斯·傑羅姆·里德則是個農業機械製造商的代表,來自美國東部。後來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查爾斯·里德白手起家,迅速躋身於波特蘭商界,享有名望。[4] 然而,里德家族的財富還是更多地來自里德母親一方,而非東部移民父親一方。
體弱多病的小「傑克」(約翰·里德小名)從小就過著傭人簇擁的生活,連童年的玩伴都是精挑細選過的上流階層孩子。 後來傑克與比他小兩歲的弟弟哈利一同被送往新建的波特蘭學院(一所私立學校)接受教育。[5][6] 天資聰慧的小傑克可以輕鬆通過考試,但他得成績從未拔尖,因為他認為學校的課程過於枯燥乏味。[7] 1904年9月,在從未上過大學的父親的殷切要求下,被寄予能讀哈佛的厚望的傑克進入了紐澤西州的莫里斯敦學校讀大學預科課程。[8] 期間,傑克的課堂表現一如既往的糟糕,不過其間傑克創立了一支足球隊,文學才華亦初露鋒芒。[9]
里德為了進入哈佛參加過兩次考試,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則順利通過。1906年秋,約翰·里德如父親所願,入讀哈佛大學。[10][11] 進入哈佛後,高大、帥氣、陽光的里德即醉心於社團活動。他加入了學校啦啦隊,游泳隊以及戲劇社,在《哈佛諷刺家》、《哈佛月刊》的編輯部任職,更出任了哈佛合唱團的主席。1910年,里德在速食布丁劇團出任κροκόδιλος[如何翻譯], 給劇團的演出《黛安娜的登場》作詞作曲。里德創立的哈佛足球隊、划船隊雖然後來以失敗告終,但在游泳、水球和其他小眾運動卻大獲成功。[12] 大學時光,里德還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常青藤演講家。
里德也曾出席由他朋友沃爾特·李普曼把持的社會主義社團的會議,但他從未加入該社。然而,該社團依舊對里德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該社團曾成功將社會立法引進國家立法程序,因學校拖欠雇員薪水而攻擊過學校,還請求校方開設關於社會主義的課程。[13] 里德後來回憶道:
“ |
他們的所作所為,林林總總,對哈佛社區的沒有一點哪怕是表面上的影響。並且,很有可能那些在社會上代表我們的社團成員和運動員甚至也根本沒聽說過那些東西。然而,這,讓我,和很多人,意識到了在黑暗的外面的世界有著比大學生活更令人激動的東西在發生,把我們的關注力轉移到了H·G·威爾斯、格雷厄姆·華萊斯這類人的著作上,把我們從大學裡流行已久奧斯卡·王爾德的膚淺空洞文字中解救出來。 [14] |
” |
1910年,里德從哈佛畢業,當年夏天,里德開始動身,去看一看那個「黑暗的外部世界」。他遊歷英國,法國,西班牙,第二年春季返回到美國。[15] 在里德的歐洲之行,他在一艘牲畜船上打工來賺足旅費,順便體驗一下底層勞工的生活。里德的舉動得到了他的老師查爾斯·唐森德·科普蘭教授(Prof.Charles Townsend Copeland,別名「科培」(Copey))的支持。教授告訴他,要想在創作中生動地表現生活,自己得先自己親自去「看一看生活」。[16]
職業生涯
[編輯]不羈的記者
[編輯]年輕的約翰·里德渴望成為一名記者,想要在工業重鎮紐約顯露頭角。里德找到了他在哈佛的舊識,臥底記者林肯·史蒂芬斯並請求他幫助自己。史蒂芬斯很欣賞里德能力,在他的幫助下,里德得到了在《美國人》雜誌社的一份基層工作,工作內容包括閱讀底稿、校對,在後來還參與幫助寫作。里德還有找過一份在一個短命的季刊《景觀建築》雜誌社當商業經理的兼職來維持生計。
里德在格林威治村,一個新興的詩人、藝術家聚集地,置了家。他開始愛上紐約,開始不停地遊歷紐約,經常詩興大發,寫詩讚美這個大都市。他平日裡依舊在供職,得到的薪水用於交租,但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他收集起寫自己在歐洲六個月經歷的退稿,並重新整理並最終在《周六晚報》上發表。一年裡,他的作品陸續在《礦工》、《論壇》和《世紀雜誌》上發表。他的一首詩甚至被作曲家阿瑟·富特作了曲,《美國人》雜誌社的編輯們也最終認為他是一個對本社有著不可磨滅貢獻的大功臣,並且開始刊登他的作品。年輕的里德宛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里德對於社會問題的關切大概於此時被林肯·史蒂芬斯、伊達·塔貝爾激起。里德從關注社會問題以後,他的思想迅速左傾,甚至變得比前面二者還要激進。1913年,他加入了由馬克思·伊斯曼和其姐克麗斯托主編的《火星人》。里德在該社發表了超過50篇的文章、社論和短文。
里德於1913年因試圖聲援帕特森的紡織廠工人罷工而首次被捕。當局的嚴刑拷打和緊接而來的短期監禁令里德徹底左傾。他隨後加入了工團主義組織世界產業工人聯盟。六月,他將自己從聲援罷工到被捕入獄的經歷寫成文章《帕特森的戰爭》,公布於世。同年,在世界產業工人聯盟領導人比利·海伍德的建議下,里德為罷工者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辦了一次「帕特森大罷工露天表演」。
1913年秋,里德被紐約《都市雜誌》派往墨西哥報道墨西哥革命。四個月內,他追隨龐丘·維拉的北方軍,與他們同甘共苦。之後,維拉的立憲軍(當時的軍事首腦為貝努斯蒂亞諾·卡蘭薩)於托雷翁擊敗聯邦軍,為進軍墨西哥城打通了道路。里德很崇拜維拉,卻受到了卡蘭薩的冷遇。
里德追隨維拉的日子裡湧現的一系列優秀文章讓他成為全美著名的戰地記者。里德極度同情苦工的窘況,非常反對後美國政府在他回國不久對墨西哥在韋拉克魯斯州採取的軍事干涉行為。他在墨西哥的報導再版於1914年的新書《起義墨西哥》中。
1914年4月30日,里德正身處魯德羅科羅拉多——不久前的魯德羅大屠殺便在此發生。他花了一周多的時間調查此事,事後站在礦工的立場上寫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題為《科羅拉多之戰》,於發表於7月),並變得越來越相信階級矛盾。當年夏天,里德與梅布爾·道奇及其兒子在麻薩諸塞州的普羅溫斯敦撰寫起義墨西哥,還曾就此話題採訪了威爾遜總統。迫於白宮的壓力,最終的報道漸漸被淡化,以失敗告終。
戰地記者
[編輯]在德國向法國宣戰後不久的1914年8月14日,他被《都市雜誌》委派乘船前往中立的義大利。在那不勒斯,他遇見了情人梅布爾·道奇,隨後他們去了巴黎。里德認為這場戰爭只是帝國主義貿易競爭對手之間的戰爭,對參戰雙方都不曾表現出憐憫之心。9月,他在《火星人》發表了一篇未署名的文章《「商人」的戰爭》。文中,里德意氣風發寫道:
「真正的戰爭,那個伴隨著死亡與毀滅、實際上只是一個小矛盾的戰爭,實際上早在那之前就打響了。那已持續數十年的戰爭,竟鮮有見報,鮮為人知。這只是商人之間的衝突……跟沙皇結盟能給民主進程帶來什麼?帶來喬治·加邦神甫的自由主義?還是敖德薩的種族滅絕?不。這只是商業競爭。我們社會主義者,要希望——也許曾期望過——流血的恐懼以及可怕的毀滅之後,深遠的社會變革將來臨——並且朝著世界和平的夢想邁出了一大步。然而,在與專制勢力抗爭的過程中,我們萬不可為那些精心炮製的詆毀我們通往自由的謊言所蒙蔽。這不僅僅是我們的戰爭。」
在法國的日子裡,戰時的新聞審查和前往前線的艱辛令里德大受打擊。之後,里德和道格前往倫敦,不久道格回到了紐約。1914年餘下的日子裡,他找了一個法國妓女陪他飲酒度日,還跟一個德國女人發展了一段戀情。十二月初,他們二人前往柏林。在那裡,里德採訪了德國左翼政治家卡爾·李卜克內西,他是當時的少數幾位反對政府的戰時信貸的德國社會主義者之一。里德對第二國際承諾的所謂「無產階級大團結」的崩潰深感失望,並且,取而代之的卻是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十二月中旬,里德返回紐約,開始專注於關於一戰的寫作。來年,里德在加拿大藝術家、《民眾》雜誌貢獻人博德曼·魯濱遜的陪同下,再次前往中歐。從塞薩洛尼基歸來後,他們除了經歷過塞爾維亞國內的戰亂(包括貝爾格勒的一次空襲),還前往了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他們經過了位於比薩拉比亞「柵欄區」(時屬沙俄境內的猶太人區),在海烏姆,他們被逮捕,監禁數周后,因間諜罪被判處死刑。駐沙俄美國大使對二人的判決不聞不問。
身處彼得格勒的美國大使也傾向於認為二人是間諜,這令本來前往俄國是為了旅行的里德怒火中燒。當二人試圖逃到羅馬尼亞時,他們再次被捕。這一次,是英國大使出面救出了他們(博德曼當時為英國公民),然而此前他們的文件被扣留在了基輔。
十月革命見證者
[編輯]1917 年 8 月 17 日,里德和妻子布萊恩特從紐約起航前往歐洲,他們向國務院保證,兩人不會代表共產黨出席即將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會議。[17]兩人以職業記者的身分去報導新建立的俄羅斯臨時政府發生的政變。君主派將軍拉夫·科爾尼洛夫 (Lavr Kornilov)軍事政變失敗後,兩人前往芬蘭首都彼得格勒。里德和布萊恩特發現俄羅斯經濟陷入混亂。俄羅斯帝國的幾個附屬國,如芬蘭和烏克蘭,已獲得了自治權,並正在尋求與德國單獨的軍事協議。
里德和布萊恩特在彼得格勒參與十月革命,革命中以弗拉基米爾·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推翻了臨時政府。
布爾什維克想要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並立即停止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要求將權力從臨時政府轉移到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臨時政府認為這是一種政變,並封鎖了布爾什維克的對外媒體。它向共產黨領導人發出逮捕令,並準備將彼得格勒的部隊調回前線。由布爾什維克黨主導的蘇維埃軍事革命委員會,決定代表尚未建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奪取政權。 1917年11月7日晚上11時,攻入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18] 里德和布萊恩特在冬宮陷落時在場,這是十月革命開始的象徵。[19]
里德是新政權的熱情支持者。他到新的外交部人民委員部工作,將新政府的法令和新聞翻譯成英文。
里德和布萊恩特撰寫並出版有關他們在俄羅斯經歷的書籍。布萊恩特的《俄羅斯的赤色六個月》(英語:Six Red Months in Russia)首先發行,但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英語:10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引起了更多關注。
參考文獻
[編輯]- ^ Granville Hicks with John Stuart, John Reed: The Making of a Revolutionary. New York: Macmillan, 1936. Page 1.
- ^ Prince, Tracy J. Portland's Goose Hollow.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Arcadia Publishing. 2011: 122 [2014-12-22]. ISBN 978-0-7385-74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 ^ Hicks with Stuart, John Reed, p. 2.
- ^ Eric Homberger, John Reed.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0. Pages 7-8.
- ^ Homberger, John Reed, p. 8.
- ^ Homberger, John Reed, p. 9
- ^ Hicks with Stuart, John Reed, p. 7.
- ^ Michael Munk, John Re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rxists.org. Accessed November 4, 2007.
- ^ Hornberger, John Reed, p. 12.
- ^ Homberger, John Reed, p. 15.
- ^ Zinn, Howard. The Zinn Reader. Seven Stories Press. 1997: 587. ISBN 978-1-583229-46-0.
- ^ Homberger, John Reed, p. 16.
- ^ Hicks with Stuart, John Reed, page 33.
- ^ Quoted in Hicks with Stuart, John Reed, p. 33.
- ^ Hicks with Stuart, John Reed, p. 51.
- ^ Macmilian, Granville Hicks. Promethean Playboy. Time. 1936, 27 (16).
- ^ Testimony of John Reed, Overman Committee Report, v. 3, p. 570.
- ^ Testimony of John Reed, Overman Committee Report, v. 3, p. 569.
- ^ Testimony of John Reed, Overman Committee Report, v. 3, p. 570.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John Reed Internet Arch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於 Marxists.org
- The Last Days With John Re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路易絲·波南特 著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烽火赤焰萬里情》的資料(英文)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Reed, México insurgente》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