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修订间差异
小 →家庭 |
|||
(未显示6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Infobox royalty |
{{Infobox royalty |
||
| name = 彼得二世 |
| name = 彼得二世<br>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 |
||
| image = Peter II Karadordevic.jpg |
| image = Peter II Karadordevic.jpg |
||
| image_size = 220px |
| image_size = 220px |
||
| succession = {{KOY}}[[南斯拉夫國家元首列表|國王]] |
| succession = {{KOY}}[[南斯拉夫國家元首列表|國王]] |
||
| reign = 1934年10月9日 |
| reign = 1934年10月9日-1945年11月29日({{age in years and days|1934|10|9|1945|11|29|age=no}}) |
||
| predecessor = [[亞歷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亞歷山大一世]] |
| predecessor = [[亞歷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亞歷山大一世]] |
||
| regent = [[保罗亲王 (南斯拉夫)|保 |
| regent = [[保罗亲王 (南斯拉夫)|保罗亲王]] |
||
| birth_date = 1923年9月6日 |
| birth_date = 1923年9月6日 |
||
| birth_place = {{YUG-1918}}[[贝尔格莱德]] |
| birth_place = {{YUG-1918}}[[贝尔格莱德]] |
||
第13行: | 第13行: | ||
| burial_place = {{flag|Serbia}}[[托波拉]] |
| burial_place = {{flag|Serbia}}[[托波拉]] |
||
| spouse = [[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
| spouse = [[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
||
| issue = [[亞歷山大 (南斯拉夫王儲)|亞歷山大 |
| issue = [[亞歷山大 (南斯拉夫王儲)|亞歷山大]] |
||
| house = [[卡拉喬傑維奇王朝]] |
| house = [[卡拉喬傑維奇王朝]] |
||
| father = [[亞歷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亞歷山大一世]] |
| father = [[亞歷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亞歷山大一世]] |
||
第19行: | 第19行: | ||
| religion = [[塞爾維亞正教會]] |
| religion = [[塞爾維亞正教會]] |
||
}} |
}} |
||
'''彼得二世·卡拉喬爾傑'''('''Peter II Karađorđević''',[[西里 |
'''彼得二世·卡拉喬爾傑'''('''Peter II Karađorđević''',[[西里尔字母]]:'''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bd|1923年|9月6日|1970年|11月3日|catIDX=P}}),為[[南斯拉夫王國]][[卡拉喬傑維奇王朝]]末代君主。 |
||
==奪權== |
==奪權== |
||
由於其父[[亞歷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亞歷山大一世]]1934年遇刺身亡時,彼得二世尚未成年,由[[保 |
由於其父[[亞歷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亞歷山大一世]]1934年遇刺身亡時,彼得二世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 (南斯拉夫)|保罗亲王]]攝政,中央政府則由首相[[德拉吉莎·茨维特科维奇]]主導。 |
||
1939年9月1日,[[德 |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戰爭初期,南斯拉夫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來與[[意大利]]敵對,以及對[[苏联]]的不信任,在[[法国]]的支持下維持中立。但隨著法國的投降,以及周遭國家不是加入[[轴心国]]就是成為德國的一部分,保羅親王政府在1941年3月25日宣佈加入軸心國。然而,兩天後,還有六個月才成年的彼得二世在[[南斯拉夫政变|一场政變]]中亲政,从而推翻了當時的政府。新政府表明反對軸心國。<ref>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8-19。</ref> |
||
==流亡== |
==流亡== |
||
彼得二世奪權,南斯拉夫立場轉變,使得[[希特勒]]大為不滿,因而決定摧毀南斯拉夫。由於德國入侵,而彼得二世的政府在1941年4月流亡到[[希 |
彼得二世奪權,南斯拉夫立場轉變,使得[[阿道夫·希特勒]]大為不滿,因而決定摧毀南斯拉夫。由於德國入侵,而彼得二世的政府在1941年4月流亡到[[希腊]],又隨著軸心國的入侵,再遷到[[耶路撒冷]]、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埃及[[开罗]],最後在6月21日抵達[[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南斯拉夫被分為八個區域,分別由德國、[[義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 (1920年-1946年)|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瓜分及成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ref>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9。</ref> |
||
== |
==逝世== |
||
戰後,彼得二世遷居[[美 |
戰後,彼得二世遷居[[美国]]。雖然[[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在1945年11月制憲會中議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產主義國家]],罷黜[[君主制]],但是彼得二世終其一生並沒有宣布[[逊位]]。他受[[肝硬化]]之苦多年,在1970年由於[[肝移植]]失敗,過世於[[丹佛]]。最終下葬在[[伊利诺伊州]]的Sava Monastery Church,是唯一一位葬在美國的[[欧洲]]君主。 |
||
2013年1月22日,彼得二世的遺體回到[[ |
2013年1月22日,彼得二世的遺體回到[[贝尔格莱德]]<ref>{{cite web|title=King Peter II Now in Royal Palace Chapel|url=http://www.royalfamily.org/statements/state-det/state-2661_eng.html#.UP7l5z7iOnM.facebook|publisher=Royal Family of Serbia|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125072620/http://www.royalfamily.org/statements/state-det/state-2661_eng.html#.UP7l5z7iOnM.facebook|archivedate=2013-01-25}}</ref>。同年5月26日正式下葬<ref>{{cite news| url=http://m.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remains-of-last-yugoslav-king-peter-ii-karadjordjevic-returned-from-us-to-serbia/2013/01/22/ccbc58f2-64a6-11e2-889b-f23c246aa446_story.html| title=Remains of last Yugoslav king Peter II Karadjordjevic returned from US to Serbia| agency=Associated Press| date=22 January 2013| work=[[The Washington Post]]| publisher=washingtonpost.com| accessdate=2013-01-23| archive-date=2020-02-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9110138/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remains-of-last-yugoslav-king-peter-ii-karadjordjevic-returned-from-us-to-serbia/2013/01/22/ccbc58f2-64a6-11e2-889b-f23c246aa446_story.html| dead-url=yes}}</ref><ref>{{cite news| title=The remains of King Peter II in Belgrade (Посмртни остаци краља Петра II у Београду)| url=http://www.rtv.rs/sr_ci/drustvo/posmrtni-ostaci-kralja-petra-ii-u-beogradu_365526.html| date=22 January 2013| language=sr| agency=[[Tanjug]]| work=[[Radio Television of Serbia]]| publisher=rtv.rs| accessdate=2013-01-23| archive-date=2016-08-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12080539/http://www.rtv.rs/sr_ci/drustvo/posmrtni-ostaci-kralja-petra-ii-u-beogradu_365526.html| dead-url=no}}</ref><ref>[http://www.balkans.com/open-news.php?uniquenumber=168062 Serbian Patriarch Irinej states that Serbia needs emperor or king, or some form of parliamentary monarchy]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9202922/http://www.balkans.com/open-news.php?uniquenumber=168062 |date=2013-10-29 }}. Retrieved 2013-01-23.</ref>。 |
||
== 家庭 == |
== 家庭 == |
||
1944年,彼得與希臘國王[[ |
1944年,彼得二世(19歲)與希臘國王[[亚历山大一世 (希腊)|亚历山大一世]]之遺腹女[[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1921年-1993年)|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24歲)結婚,兩人的獨子[[亞歷山大 (南斯拉夫王儲)|亞歷山大]]於1945年於[[伦敦]][[凱萊奇酒店]]出生。 |
||
== 祖先 == |
== 祖先 == |
2023年12月12日 (二) 14:58的最新版本
彼得二世 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 | |
---|---|
南斯拉夫王國國王 | |
統治 | 1934年10月9日-1945年11月29日(11年51天) |
前任 | 亞歷山大一世 |
摄政 | 保罗亲王 |
出生 | 1923年9月6日 南斯拉夫王國贝尔格莱德 |
逝世 | 1970年11月3日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 | (47歲)
安葬 | |
配偶 | 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
子嗣 | 亞歷山大 |
王朝 | 卡拉喬傑維奇王朝 |
父親 | 亞歷山大一世 |
母親 | 羅馬尼亞的瑪麗亞 |
宗教信仰 | 塞爾維亞正教會 |
彼得二世·卡拉喬爾傑(Peter II Karađorđević,西里尔字母: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923年9月6日—1970年11月3日),為南斯拉夫王國卡拉喬傑維奇王朝末代君主。
奪權
[编辑]由於其父亞歷山大一世1934年遇刺身亡時,彼得二世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攝政,中央政府則由首相德拉吉莎·茨维特科维奇主導。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戰爭初期,南斯拉夫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來與意大利敵對,以及對苏联的不信任,在法国的支持下維持中立。但隨著法國的投降,以及周遭國家不是加入轴心国就是成為德國的一部分,保羅親王政府在1941年3月25日宣佈加入軸心國。然而,兩天後,還有六個月才成年的彼得二世在一场政變中亲政,从而推翻了當時的政府。新政府表明反對軸心國。[1]
流亡
[编辑]彼得二世奪權,南斯拉夫立場轉變,使得阿道夫·希特勒大為不滿,因而決定摧毀南斯拉夫。由於德國入侵,而彼得二世的政府在1941年4月流亡到希腊,又隨著軸心國的入侵,再遷到耶路撒冷、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埃及开罗,最後在6月21日抵達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南斯拉夫被分為八個區域,分別由德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瓜分及成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2]
逝世
[编辑]戰後,彼得二世遷居美国。雖然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在1945年11月制憲會中議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產主義國家,罷黜君主制,但是彼得二世終其一生並沒有宣布逊位。他受肝硬化之苦多年,在1970年由於肝移植失敗,過世於丹佛。最終下葬在伊利诺伊州的Sava Monastery Church,是唯一一位葬在美國的欧洲君主。
2013年1月22日,彼得二世的遺體回到贝尔格莱德[3]。同年5月26日正式下葬[4][5][6]。
家庭
[编辑]1944年,彼得二世(19歲)與希臘國王亚历山大一世之遺腹女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24歲)結婚,兩人的獨子亞歷山大於1945年於伦敦凱萊奇酒店出生。
祖先
[编辑]先祖 | ||||||||||||||||||||||||||||||||||||||||||||||||||||||||||||||||||||||||||||||||||||||||||||||||||||||||||||||||||||||||||||||||||||||||||||||||||||||||||||||||||||||||||||||||||||||||||||||||||||||||||||||||||||||||||||||||||||||||||||||||||||||||||||||||||||||||||||||||||||||||||||||||||||||||||||||||||||||||||||||||||||||||||||||||||||||||||||||||||||||||||||||||||||||||||||||||||||||||||||||||||||||||||||||||||||||||||||||||||||||||||||||||||||||||||||||||||||||||||||||||||||||||||||||||||||||||||||||||||
---|---|---|---|---|---|---|---|---|---|---|---|---|---|---|---|---|---|---|---|---|---|---|---|---|---|---|---|---|---|---|---|---|---|---|---|---|---|---|---|---|---|---|---|---|---|---|---|---|---|---|---|---|---|---|---|---|---|---|---|---|---|---|---|---|---|---|---|---|---|---|---|---|---|---|---|---|---|---|---|---|---|---|---|---|---|---|---|---|---|---|---|---|---|---|---|---|---|---|---|---|---|---|---|---|---|---|---|---|---|---|---|---|---|---|---|---|---|---|---|---|---|---|---|---|---|---|---|---|---|---|---|---|---|---|---|---|---|---|---|---|---|---|---|---|---|---|---|---|---|---|---|---|---|---|---|---|---|---|---|---|---|---|---|---|---|---|---|---|---|---|---|---|---|---|---|---|---|---|---|---|---|---|---|---|---|---|---|---|---|---|---|---|---|---|---|---|---|---|---|---|---|---|---|---|---|---|---|---|---|---|---|---|---|---|---|---|---|---|---|---|---|---|---|---|---|---|---|---|---|---|---|---|---|---|---|---|---|---|---|---|---|---|---|---|---|---|---|---|---|---|---|---|---|---|---|---|---|---|---|---|---|---|---|---|---|---|---|---|---|---|---|---|---|---|---|---|---|---|---|---|---|---|---|---|---|---|---|---|---|---|---|---|---|---|---|---|---|---|---|---|---|---|---|---|---|---|---|---|---|---|---|---|---|---|---|---|---|---|---|---|---|---|---|---|---|---|---|---|---|---|---|---|---|---|---|---|---|---|---|---|---|---|---|---|---|---|---|---|---|---|---|---|---|---|---|---|---|---|---|---|---|---|---|---|---|---|---|---|---|---|---|---|---|---|---|---|---|---|---|---|---|---|---|---|---|---|---|---|---|---|---|---|---|---|---|---|---|---|---|---|---|---|---|---|---|---|---|---|---|---|---|---|---|---|---|---|---|---|---|---|---|---|---|---|---|---|---|---|---|---|---|---|---|---|---|---|---|---|---|---|---|---|---|---|---|---|---|---|---|---|---|---|---|---|---|---|---|---|---|---|---|---|---|---|---|---|---|---|---|---|---|---|---|---|---|---|---|---|---|---|---|---|---|---|---|---|---|---|---|---|---|---|---|---|---|---|---|---|---|---|---|---|---|---|---|---|---|---|---|---|---|---|---|---|
|
參考文獻
[编辑]-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8-19。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9。
- ^ King Peter II Now in Royal Palace Chapel. Royal Family of Serb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 ^ Remains of last Yugoslav king Peter II Karadjordjevic returned from US to Serbia.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com). Associated Press. 22 January 2013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 ^ The remains of King Peter II in Belgrade (Посмртни остаци краља Петра II у Београду). Radio Television of Serbia (rtv.rs). Tanjug. 22 January 2013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塞尔维亚语).
- ^ Serbian Patriarch Irinej states that Serbia needs emperor or king, or some form of parliamentary monarch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29.. Retrieved 2013-01-23.
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 出生于:1923年9月6日逝世於:1970年11月3日
| ||
---|---|---|
前任者: 亞歷山大一世 |
南斯拉夫国王 1934年10月9日-1945年11月29日 |
繼任者: 亞歷山大王儲(未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