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小松吉久: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0个来源,并将1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
 
(未显示11个用户的4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eTA
[[File:小松吉久02.png|thumb|小松吉久]]
|1=zh:庄;zh-hant:庄}}
'''小松吉久'''({{jpn|j=小松 吉久|hg=こまつ ょしひさ|rm=Komatsu Yoshihisa|f=y}},{{bd|1867年|6月28日||1943年以後}})<ref name="吳永華"></ref>{{Rp|40}},號'''天籟'''<ref>{{cite book |editor=潘敬蔚、鄭喜夫|title= 《臺灣地理及歷史.卷九.官師志.第一冊:文職表》|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80}}</ref>{{Rp|318}},又號'''孤松'''<ref name="余美玲"></ref>{{Rp|502}}、'''孤松學人'''<ref name="王詩琅"></ref>{{Rp|264}}、'''欽堂'''<ref name="李威熊"></ref>{{Rp|18}},[[日本]][[相模國]](今[[神奈川縣]])人<ref name="王詩琅"></ref>{{Rp|264}},政治人物、漢詩詩人、實業家、詩社南雅社社員<ref name="李威熊"></ref>{{Rp|18}}、臺灣慣習研究會幹事<ref>{{cite book |editor=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title= 《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publisher= 臺南市政府、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date=2003-04|isbn=978-957-01-3898-6}}</ref>。
{{Infobox person
| 前綴尊稱 =
| 姓名 =
| 後綴尊稱 =
| 圖像 = 小松吉久02.png
| 圖像大小 =
| 圖像替代 =
| 圖像說明 =
| 原文名 = 小松 吉久
| 語系 =
| 讀音 = こまつ よしひさ
| 羅馬拼音 = Komatsu Yoshihisa
| 英文名 =
| 字 =
| 號 =
| 本名 =
| 性別 = 男
| 出生名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867|06|28}}
| 出生地點 = 日本相模國足柄下郡小田原町字綠
| 逝世日期 = 1943年以後
| 逝世地點 =
| 死因 =
| 遺體發現地 =
| 墓地 =
| 墓地坐標 = <!-- {{coord|LAT|LONG|type:landmark|display=inline}} -->
| 紀念建築 =
| 居住地 =
| 國籍 = {{JPN-EMP}}
| 永久居留權 =
| 別名 =
| 籍貫 = <!-- (僅限部分地區人士使用) -->
| 民族 =
| 語言 =
| 公民權 =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 職業 =
| 活躍時期 =
| 年代 =
| 僱主 =
| 組織 =
| 機構 =
| 知名原因 =
| 研究領域 =
| 知名作品 =
| 風格 =
| 家鄉 =
| 薪金 =
| 淨資產 =
| 身高 =
| 體重 =
| 髮色 =
| 瞳色 =
| 三圍 =
| 電視節目 =
| 頭銜 =
| 頭銜時期 =
| 前任 =
| 繼任 =
| 政黨 =
| 政治運動 =
| 競爭者 =
| 董事會 =
| 宗教信仰 =
| 宗派 =
| 刑事起訴 =
| 刑事處罰 =
| 刑事狀況 =
| 配偶 = 小松りう<ref name="人事"></ref>
| 伴侶 =
| 兒女 = 長男:小松直<ref name="人事"></ref><br>長女:小松芳子<ref name="人事"></ref>
| 父母 = 父:小松吉晴
| 親屬 =
| 家族成員 =
| 呼號 =
| 獲獎 =
| 網站 = <!-- {{URL|example.com}} -->
| 經歷 =
| module =
| module2 =
| module3 =
| module4 =
| module5 =
| module6 =
| 受影響於 =
| 影響於 =
| 簽名 =
| 簽名大小 =
| 簽名替代 =
| 腳註 =
}}
'''小松吉久'''({{jpn|j=小松 吉久|hg=こまつ よしひさ|rm=Komatsu Yoshihisa|f=y}},{{bd|1867年|6月28日||1943年以後}})<ref name="吳永華"></ref>{{Rp|40}},號'''天籟'''<ref>{{cite book|editor=潘敬蔚、鄭喜夫|title=《臺灣地理及歷史.卷九.官師志.第一冊:文職表》|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XuNkEAAAQBAJ&pg=RA1-PT306|publisher=臺灣省文獻委員會|date=1980|access-date=2022-06-19|archive-date=2022-06-1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9232912/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XuNkEAAAQBAJ&pg=RA1-PT306}}</ref>{{Rp|318}},又號'''孤松'''<ref name="余美玲"></ref>{{Rp|502}}、'''孤松學人'''<ref name="王詩琅"></ref>{{Rp|264}}、'''欽堂'''<ref name="李威熊"></ref>{{Rp|18}},[[日本]][[相模國]](今[[神奈川縣]])人<ref name="王詩琅"></ref>{{Rp|264}},政治人物、漢詩詩人、實業家,[[從四位]]<ref name="臺灣"></ref>{{Rp|93}}。詩社南雅社社員<ref name="李威熊"></ref>{{Rp|18}}、臺灣慣習研究會幹事<ref>{{cite book |editor=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title= 《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publisher= 臺南市政府、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date=2003-04|isbn=978-957-01-3898-6}}</ref>。


== 生平 ==
== 生平 ==
小松吉久在1863年和曆五月二十七日<ref name="臺灣"></ref>{{Rp|93}}出生於相模國[[足柄下郡]](今神奈川縣足柄下郡)<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2}},為士族小松吉晴的長男<ref name="人事"></ref>。其在幼時即進入藩塾研讀漢文,1886年在{{Link-ja|司法省 (日本)|司法省 (日本)|司法省}}工作<ref name="臺灣"></ref>{{Rp|93}},翌年[[大審院]]書記登用試驗合格,遂擔任該院書記<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1888年1月入司法省工作,擔任該省總務局職員,1894年4月擔任靜岡地方裁判所書記<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1896年4月渡海來到[[臺灣]],在法務部、總務部任職,同時擔任總督府評議會書記,臺北地方法院事務囑託是年7月,升任[[臺北監獄]]典獄長<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1897年在總督府官房文書課任職<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1907年,小松發起設立臺北一新舍,計劃收容已經出獄,但在社會上走投無路的囚犯,給予其職業訓練以及教化,獲得[[黃玉階]]、[[辜顯榮]]等臺灣仕紳的支持<ref>{{cite book |editor=[[洪遜欣]]、陳世榮|title= 《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司法篇:第二冊》|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62-12}}</ref>{{Rp|218}}<ref>{{cite book |editor=劉寧顏|title=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法制篇》|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90}}</ref>{{Rp|468}}<ref>{{cite book| editor=[[尾崎秀真]]、宮崎健三 |script-title=ja:辜顯榮翁傳 |publisher=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 |date=1939-06-05 |id={{NCID|BA33094284}}}}</ref>。
小松吉久在慶應三(1867年)和曆五月二十七日<ref name="臺灣"></ref>{{Rp|93}}出生於相模國[[足柄下郡]]{{Link-ja|小田原町}}[[小字|字]]綠(今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綠)<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2}},為士族小松吉晴的長男<ref name="人事"></ref>。其在幼時即進入藩塾研讀漢文,1886年在{{Link-ja|司法省 (日本)|司法省 (日本)|司法省}}工作<ref name="臺灣"></ref>{{Rp|93}},翌年[[大審院]]書記登用試驗合格,遂擔任該院書記<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1888年1月入司法省,擔任該省總務局職員,1894年4月擔任靜岡地方裁判所書記<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1896年4月渡海來到[[臺灣]],在法務部、總務部任職,同時擔任總督府評議會書記,臺北地方法院事務囑託是年7月,升任[[臺北監獄]]典獄長<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1897年在總督府官房文書課工作<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1907年,小松發起設立臺北一新舍,計劃收容已經出獄,但在社會上走投無路的囚犯,給予其職業訓練以及教化,獲得[[黃玉階]]、[[辜顯榮]]等臺灣仕紳的支持<ref>{{cite book |editor=[[洪遜欣]]、陳世榮|title= 《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司法篇:第二冊》|url=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6_001_0000364616&lang=chn|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62-12}}</ref>{{Rp|218}}<ref>{{cite book |editor=劉寧顏|title=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法制篇》|url=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6_002_0000409130&lang=chn|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90-06-30}}</ref>{{Rp|468}}<ref>{{cite book |url=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685318 |editor=[[尾崎秀真]]、宮崎健三 |script-title=ja:辜顯榮翁傳 |publisher=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 |date=1939-06-05 |id={{NCID|BA33094284}} |title= |access-date=2022-06-13 |archive-date=2022-06-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3132401/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685318 }}</ref>{{Rp|106}}


1907年10月,小松擔任[[彰化廳]]長。同年12月6日,小松招待數十餘名官民於[[彰化公園]]內舉辦宴會,山本竹太郎、[[辜顯榮]]等臺日仕紳到場參加<ref>{{cite book |author= 林良哲|title=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publisher= 左岸文化 |date=2022-03-30|isbn=9786269505128}}</ref>。當時的實業家{{Link-ja|愛久澤直哉}}利用小松吉久,將其治理下的土地約三千甲,在一夕之間全部買下<ref>{{cite book |author=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title= 《台灣總督府》|publisher= 前衛出版社 |date=2013-08-05|isbn=9789578017115}}</ref>。
1907年10月,擔任[[彰化廳]]長。同年12月6日,招待數十餘名官民於[[彰化公園]]內舉辦宴會,山本竹太郎、[[辜顯榮]]等臺日仕紳到場參加<ref>{{cite book |author= 林良哲|title=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publisher= 左岸文化 |date=2022-03-30|isbn=9786269505128}}</ref>。當時的實業家{{Link-ja|愛久澤直哉}}利用小松吉久,將其治理下的土地約三千甲,在一夕之間全部買下<ref>{{cite book |author=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title= 《台灣總督府》|publisher= 前衛出版社 |date=2013-08-05|isbn=9789578017115}}</ref>。1908年12月,獲授勳六等瑞寶章<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
{{Quote box| align = right | quoted = true | bgcolor =#eaf6e7| title= 〈祝小松太守征服生蕃有功敘勳五等〉| quote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宜蘭 [[林拱辰]]</div>奉檄平蠻六月中欣看轉瞬奏奇功。<BR/>揚威已共施恩大武備却能文事通。<BR/>負固危岩多鬼蜮穿長隘線入牢籠。<BR/>書勳五等嘉丕績旭日光章孰比隆。|source =《全臺詩》第貳拾冊<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
{{Quote box| align = right | quoted = true | bgcolor =#eaf6e7| title= 〈祝小松太守征服生蕃有功敘勳五等〉| quote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宜蘭 [[林拱辰]]</div>奉檄平蠻六月中欣看轉瞬奏奇功。<BR/>揚威已共施恩大武備却能文事通。<BR/>負固危岩多鬼蜮穿長隘線入牢籠。<BR/>書勳五等嘉丕績旭日光章孰比隆。|source =《全臺詩》第貳拾冊<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
1909年12月,任[[宜蘭廳]]長<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當時[[桃園廳]]卡奧灣(Gogan)有些部落對日本政府採反抗態度,因此翌年5月,臺灣總督府派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以及小松吉久為隊長率領兩千餘名隊員前往卡奧灣攻打當地原住民。1911年,卡奧灣再起抗日,同年7月15日,臺灣總督府再度派遣小松吉久為首,率領軍隊進入[[梵梵山]]中討伐,因此受到日本政府敘勳五等,並獲贈[[旭日章|旭日光章]]<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
1909年12月,任[[宜蘭廳]]長<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當時[[桃園廳]]卡奧灣(Gogan)有些部落對日本政府採反抗態度,因此翌年5月,臺灣總督府派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以及小松吉久為隊長率領兩千餘名隊員前往卡奧灣攻打當地原住民。1911年,卡奧灣再起抗日,同年7月15日,臺灣總督府再度派遣小松吉久為首,率領軍隊進入[[芃芃山]]中討伐,因此受到日本政府敘勳五等,並獲贈[[旭日章|旭日光章]]<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之後在1915年2月因討伐原住民而獲勳四等旭日小綬章<ref name="大園市藏"></ref>{{Rp|183}}。


1912年9月,小松向宜蘭俱樂部借用一間房間,設立圖書館「宜蘭文庫」(宜蘭街立圖書館前身),其自行捐贈一本《帝國百科全書》,並鼓勵臺日仕紳捐出藏書,增加館藏<ref name="蘭城"></ref>{{Rp|148}}。
1912年9月,小松向宜蘭俱樂部借用一間房間,設立圖書館「宜蘭文庫」(宜蘭街立圖書館前身),其自行捐贈一本《帝國百科全書》,並鼓勵臺日仕紳捐出藏書,增加館藏<ref name="蘭城"></ref>{{Rp|148}}。


小松在宜蘭廳長任內組織衛生組合,增設公共廁所、水井<ref name="蘭城"></ref>{{Rp|147}},並在1913年聘請土木技師[[八田與一]]前來宜蘭,進行叭哩沙水道的調查以及丸山水位的測量,並改善各處公共埤圳、設置宜蘭飲用水系統與下水道系統。此外,他也十分重視1919年[[昭和製糖|臺南製糖株式會社]]推動的九芎湖水力電氣工事<ref name="吳永華"></ref>{{Rp|42-43}}。
小松吉久在宜蘭廳長任內組織衛生組合,增設公共廁所、水井<ref name="蘭城"></ref>{{Rp|147}},並在1913年聘請土木技師[[八田與一]]前來宜蘭,進行叭哩沙水道的調查以及丸山水位的測量改善各處公共埤圳、設置宜蘭飲用水系統與下水道系統。此外,他也十分重視1919年[[昭和製糖|臺南製糖株式會社]]推動的九芎湖水力電氣工事<ref name="吳永華"></ref>{{Rp|42-43}}。


而當時宜蘭的運輸系統只有用來載運甘蔗、貨物、人員的臺車,宜蘭常因交通不便而影響物產輸送和人口往來,因此小松對宜蘭到臺北之間的鐵道建設充滿著憧憬<ref name="吳永華"></ref>{{Rp|43}}。1917年7月,宜蘭線鐵道工程開工,1919年3月,從宜蘭至[[蘇澳 (大字)|蘇澳]]之間的鐵路率先通車<ref name="吳永華"></ref>{{Rp|43}},小松吉久作有一首〈蘭蘇鐵路新成賦此誌〉曰:<ref>{{cite web|url=https://www.tbmc.com.tw/blog/?p=1871 |title=篇什集錦 英華成林 ── 全臺詩博覽資料庫引介 |publisher=漢珍雲端藏書閣 |year=2013-11-15 }}</ref>{{Cquote|新鐵路成三月春,開通式典會嘉賓。<br/>蘭陽大有昇平象,皷樂聲中輾快輪。<br/>蘭蘇鐵路告成功,行旅颷馳瞬息中。<br/>若起吳沙來地下,合驚開物奪天工。<br/>新敷鐵路及東偏,蘇澚蘭陽縮地連。<br/>一百年前荒僻境,奔輪載夢破春烟。<br/>逼天蛇瘴散無路,鐵路新通蛤仔難。<br/>前哲不看斯盛事,焚香欲告[[謝金鑾]]。<br/>}}1924年11月,宜蘭線全線開通<ref name="蘭城"></ref>{{Rp|148}}。
而當時宜蘭的運輸系統只有用來載運甘蔗、貨物、人員的臺車,宜蘭常因交通不便而影響物產輸送和人口往來,因此小松對宜蘭到臺北之間的鐵道建設充滿著憧憬<ref name="吳永華"></ref>{{Rp|43}}。1917年7月,宜蘭線鐵道工程開工,1919年3月,從宜蘭至[[蘇澳 (大字)|蘇澳]]之間的鐵路率先通車<ref name="吳永華"></ref>{{Rp|43}},小松吉久作有一首〈蘭蘇鐵路新成賦此誌〉曰:<ref>{{cite web |url=https://www.tbmc.com.tw/blog/?p=1871 |title=篇什集錦 英華成林 ── 全臺詩博覽資料庫引介 |publisher=漢珍雲端藏書閣 |year=2013-11-15 |access-date=2022-06-09 |archive-date=2022-06-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8095510/https://www.tbmc.com.tw/blog/?p=1871 }}</ref>{{Cquote|新鐵路成三月春,開通式典會嘉賓。<br/>蘭陽大有昇平象,皷樂聲中輾快輪。<br/>蘭蘇鐵路告成功,行旅颷馳瞬息中。<br/>若起吳沙來地下,合驚開物奪天工。<br/>新敷鐵路及東偏,蘇澚蘭陽縮地連。<br/>一百年前荒僻境,奔輪載夢破春烟。<br/>逼天蛇瘴散無路,鐵路新通蛤仔難。<br/>前哲不看斯盛事,焚香欲告[[謝金鑾]]。<br/>}}1924年11月,宜蘭線全線開通<ref name="蘭城"></ref>{{Rp|148}}。
[[File:宜蘭神社捐款芳名柱3.jpg|thumb|240px|小松吉久捐獻給宜蘭神社的石燈籠,目前僅存「竿」部份]]
[[File:宜蘭神社捐款芳名柱3.jpg|thumb|240px|小松吉久捐獻給宜蘭神社的石燈籠,目前僅存「竿」部份]]
之後,小松決定將原[[宜蘭中山公園|宜蘭公園]]的[[宜蘭神社]]遷建至[[外員山 (宜蘭縣)|外員山]]上。1919年5月開工,10月舉行鎮座祭,小松亦捐獻石燈籠神社<ref name="吳永華"></ref>{{Rp|43}}。
之後,小松決定將原位於[[宜蘭中山公園|宜蘭公園]]的[[宜蘭神社]]遷建至[[外員山 (宜蘭縣)|外員山]]上。遷建工程在1919年5月開工,10月舉行鎮座祭,小松亦捐獻石燈籠神社<ref name="吳永華"></ref>{{Rp|43}}。


1920年2月,小松卸下宜蘭廳長一職<ref name="吳永華"></ref>{{Rp|43}}。其在辭職當時寫下〈罷官〉詩一首,-{云}-<ref name="吳永華"></ref>{{Rp|40}}:{{Cquote|茫然自怪不勝愁,骸骨乞來好自由。<br/>蘭雨蕭蕭孤館夕,蘇煙漠漠滿山丘。<br/>討蕃往日軀將擲,報國他年志待酬。<br/>此地淹留幾歲月,倚騎欲去又凭樓。<br/>}}罷官後,轉往實業界發展,同年即擔任日本拓殖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之後歷任臺灣炭業株式會社社長、朝日製糖株式會社社長、臺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取締役<ref name="臺灣"></ref>{{Rp|93}}、臺北學校父兄會會長、大正協會會長<ref>{{cite web |author=高野史惠|url=https://thesis.lib.ncku.edu.tw/thesis/getfileful/95e7fd45cff64e1523512ba32bb5ed91/27201/ |title=日據時期日台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publisher=[[國立成功大學]]}}</ref>{{Rp|131}}、臺北州相撲代表等職<ref>{{cite book |author=林芬郁|title= 《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publisher= 貓頭鷹 |date=2020-04-11|isbn=9789862624203}}</ref>。1920年,擔任[[新竹州]]協議會員<ref>{{cite book |url= 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b092&pg=b092b0169.pdf|script-title=ja:大正九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date=1920|publisher=內閣印刷局}}</ref>{{Rp|169}},1922年擔任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顧問<ref>{{cite book |url= 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b111&pg=b111b0078.pdf|script-title=ja: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一年七月一日現在)(特別製)|date=1922-07-01}}</ref>{{Rp|78}},1923年擔任臺北州協議會員<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1929年擔任總督府評議會員<ref>{{cite book |url= 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c041&pg=c041b0071.pdf|script-title=ja:昭和四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date=1929}}</ref>{{Rp|71}}。
1920年2月,卸下宜蘭廳長一職<ref name="吳永華"></ref>{{Rp|43}}。其在辭職當時寫下〈罷官〉詩一首,-{云}-<ref name="吳永華"></ref>{{Rp|40}}:{{Cquote|茫然自怪不勝愁,骸骨乞來好自由。<br/>蘭雨蕭蕭孤館夕,蘇煙漠漠滿山丘。<br/>討蕃往日軀將擲,報國他年志待酬。<br/>此地淹留幾歲月,倚騎欲去又凭樓。<br/>}}罷官後,轉往實業界發展,同年即擔任日本拓殖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之後歷任臺灣炭業株式會社社長、朝日製糖株式會社社長、臺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取締役<ref name="臺灣"></ref>{{Rp|93}}、臺北學校父兄會會長、大正協會會長<ref>{{cite web|author=高野史惠|url=https://thesis.lib.ncku.edu.tw/thesis/getfileful/95e7fd45cff64e1523512ba32bb5ed91/27201/|title=日據時期日台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publisher=[[國立成功大學]]}}{{Dead link}}</ref>{{Rp|131}}、臺北州相撲代表<ref>{{cite book |author=林芬郁|title= 《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publisher= 貓頭鷹 |date=2020-04-11|isbn=9789862624203}}</ref>、臺灣米移入制限反對期成同盟會實行委員等職<ref name="島米"></ref>。1920年,擔任[[新竹州]]協議會員<ref>{{cite book|url=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b092&pg=b092b0169.pdf|script-title=ja:大正九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date=1920|publisher=內閣印刷局|title=|access-date=2022-06-09|archive-date=2022-06-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4093818/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b092&pg=b092b0169.pdf}}</ref>{{Rp|169}},1922年擔任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顧問<ref>{{cite book|url=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b111&pg=b111b0078.pdf|script-title=ja: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一年七月一日現在)(特別製)|date=1922-07-01|title=|access-date=2022-06-09|archive-date=2022-06-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08052630/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b111&pg=b111b0078.pdf}}</ref>{{Rp|78}},1923年擔任臺北州協議會員<ref name="余美玲"></ref>{{Rp|489}},1929年擔任總督府評議會員<ref>{{cite book|url=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c041&pg=c041b0071.pdf|script-title=ja:昭和四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date=1929|title=|access-date=2022-06-09|archive-date=2022-06-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08052631/https://who.ith.sinica.edu.tw/eBook.html?id=c041&pg=c041b0071.pdf}}</ref>{{Rp|71}}。

1929年9月28日,與[[顏國年]]、鈴木重嶽一同提出請願書,希望能在臺灣設立商品取引所<ref>{{Cite news|url=http://www.lib.kobe-u.ac.jp/das/jsp/ja/ContentViewM.jsp?METAID=10019750&TYPE=IMAGE_FILE&POS=1&LANG=JA|script-title=ja:資本金一千萬圓の臺灣商品取引所設立出願|newspaper=《[[臺灣日日新報]]》|date=1929-09-29|accessdate=|archive-date=2022-06-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8095456/http://www.lib.kobe-u.ac.jp/das/jsp/ja/ContentViewM.jsp?METAID=10019750&TYPE=IMAGE_FILE&POS=1&LANG=JA}}</ref>。1932年7月23日,與[[黃純青]]、[[林熊光]]等人一同至總督府前,向臺灣總督[[中川健藏]]提出陳情書,希冀總督能夠取消臺灣稻米移入限制法案<ref name="島米"></ref>。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第24行: 第119行:
<ref name="余美玲">{{cite book |editor=余美玲、王惠玲、王嘉弘、向麗頻、余育婷、吳青霞、邵玉明、張銘權、陳鍾琇|title= 《臺灣古典詩選註.4:戰爭與災異》|publisher= 臺灣文學館 |date=2014-12|isbn=978-986-04-2578-9}}</ref>
<ref name="余美玲">{{cite book |editor=余美玲、王惠玲、王嘉弘、向麗頻、余育婷、吳青霞、邵玉明、張銘權、陳鍾琇|title= 《臺灣古典詩選註.4:戰爭與災異》|publisher= 臺灣文學館 |date=2014-12|isbn=978-986-04-2578-9}}</ref>


<ref name="王詩琅">{{cite book |editor=[[李騰嶽]]、林崇智、[[王詩琅]]|title= 《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62-12}}</ref>
<ref name="王詩琅">{{cite book |editor=[[李騰嶽]]、林崇智、[[王詩琅]]|title= 《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 url =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6_001_0000307663&lang=chn| publisher=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date=1962-12}}</ref>

<ref name="臺灣">{{cite book |url=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686485 |script-title=ja:臺灣人士鑑 |publisher=臺灣新民報社 |pages=第93頁 |date=1937-09-25 |id={{NCID|BA68569457}} |title= |access-date=2022-06-13 |archive-date=2017-08-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22220544/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686485 }}</ref>


<ref name="臺灣">{{cite book |script-title=ja:臺灣人士鑑 |publisher=臺灣新民報社 |pages=第355-356 |date=1937 |id={{NCID|BA68569457}}}}</ref>
<ref name="大園市藏">{{cite book|url=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908652|editor=大園市藏|script-title=ja:臺灣人物誌|publisher=臺 谷澤書店|pages=第182至183頁|date=1916-05-12|id={{NCID|BB13149187}}|title=|access-date=2022-06-13|archive-date=2022-06-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3132357/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908652}}</ref>


<ref name="大園市藏">{{cite book |editor=大園市藏 |script-title=ja:臺灣物誌 |publisher=臺北 谷澤書店|pages=第321頁|date=1916 |id={{NCID|BB13149187}}}}</ref>
<ref name="人事">{{cite book|url=https://jahis.law.nagoya-u.ac.jp/who/docs/who8-8821|script-title=ja:人事興信録|date=1928-07|publisher=人事興信所|edition=第8版|id={{NCID|BN12021499}}|title=|access-date=2022-06-09|archive-date=2022-06-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09072053/https://jahis.law.nagoya-u.ac.jp/who/docs/who8-8821}}</ref>


<ref name="人事">{{cite book |url= https://jahis.law.nagoya-u.ac.jp/who/docs/who8-8821|script-title=ja:人事興信録|date=1928-07 |id={{NCID|BN12021499}}}}</ref>
<ref name="李威熊">{{cite book |editor= 黃忠慎|title= 《文化、經典與閱讀:李威熊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publisher= 秀威資訊 |date=2010-01|isbn=9789862213889}}</ref>


<ref name="吳永華">{{cite journal|author=吳永華|url=https://ws.e-land.gov.tw/001/2015yilan/177/relfile/6072/134748/b4911f3a-8b77-47be-8cde-160e0989bb21.pdf|title=〈影響宜蘭的外國人 小松吉久 法官、詩人廳長 執政十年宜蘭大躍進〉|journal=《幸福宜蘭》|issue=2016年8月號|date=2016-08|access-date=2022-06-09|archive-date=2022-06-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8095506/https://ws.e-land.gov.tw/001/2015yilan/177/relfile/6072/134748/b4911f3a-8b77-47be-8cde-160e0989bb21.pdf}}</ref>
<ref name="李威熊">{{cite book |editor= 黃忠慎|title= 《文化、經典與閱讀:李威熊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publisher= 秀威資訊 |date=2010-08|isbn=9789862213889}}</ref>


<ref name="蘭城">{{cite book|url=https://www.ilancity.gov.tw/download_dl.asp?id=855|editor=周家安、林正芳、楊晉平、莊漢川、朱堯麟|title=《蘭城故事.蘭城先賢》|date=2018-11|publisher=宜蘭市公所}}{{Dead link}}</ref>
<ref name="吳永華">{{cite journal |author= 吳永華 |url=https://ws.e-land.gov.tw/001/2015yilan/177/relfile/6072/134748/b4911f3a-8b77-47be-8cde-160e0989bb21.pdf|title=〈影響宜蘭的外國人 小松吉久 法官、詩人廳長 執政十年宜蘭大躍進〉|journal= 《幸福宜蘭》 |issue= 2016年8月號|date=2016-08}}</ref>


<ref name="島米">{{Cite news|url=http://www.lib.kobe-u.ac.jp/das/jsp/ja/ContentViewM.jsp?METAID=00741775&TYPE=IMAGE_FILE&POS=1&LANG=JA|script-title=ja:島米移出制限反對の陳情書を正式提出|newspaper=《[[臺灣日日新報]]》|date=1932-07-24|accessdate=|archive-date=2022-06-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0114213/http://www.lib.kobe-u.ac.jp/das/jsp/ja/ContentViewM.jsp?METAID=00741775&TYPE=IMAGE_FILE&POS=1&LANG=JA}}</ref>
<ref name="蘭城">{{cite book |url=https://www.ilancity.gov.tw/download_dl.asp?id=855|editor=周家安、林正芳、楊晉平、莊漢川、朱堯麟|title=《蘭城故事.蘭城先賢》|date=2018-11 |publisher=宜蘭市公所}}</ref>


}}
}}


[[Category:法律工作者]]
[[Category:彰化廳]]
[[Category:彰化廳]]
[[Category:宜蘭廳 (1909年-1920年)]]
[[Category:宜蘭縣政治人物]]
[[Category:臺灣日治時期法律工作者]]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軍事人物]]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軍事人物]]
[[Category:台灣公共衛生學家]]
[[Category:台灣公共衛生學家]]
第49行: 第146行:
[[Category:相模國出身人物]]
[[Category:相模國出身人物]]
[[Category:日本漢詩詩人]]
[[Category:日本漢詩詩人]]
[[Category:勳五等雙光旭日章獲得者]]
[[Category:勳六等瑞寶章獲得者]]
[[Category:勳四等旭日小綬章獲得者]]
[[Category:從四位受位者]]
[[Category:在臺灣的日本內地人]]
[[Category:臺灣日治時期縣廳州首長]]

2024年8月17日 (六) 20:52的最新版本

小松吉久
小松 吉久
读音こまつ よしひさ
罗马拼音Komatsu Yoshihisa
性别
出生(1867-06-28)1867年6月28日
日本相模國足柄下郡小田原町字綠
逝世1943年以後
国籍 大日本帝国
配偶小松りう[1]
儿女長男:小松直[1]
長女:小松芳子[1]
父母父:小松吉晴

小松吉久(日语:小松 吉久こまつ よしひさ Komatsu Yoshihisa */?,1867年6月28日—1943年以後)[2]:40,號天籟[3]:318,又號孤松[4]:502孤松學人[5]:264欽堂[6]:18日本相模國(今神奈川縣)人[5]:264,政治人物、漢詩詩人、實業家,從四位[7]:93。詩社南雅社社員[6]:18、臺灣慣習研究會幹事[8]

生平

[编辑]

小松吉久在慶應三年(1867年)和曆五月二十七日[7]:93出生於相模國足柄下郡小田原町日语小田原町綠(今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綠)[9]:182,為士族小松吉晴的長男[1]。其在幼時即進入藩塾研讀漢文,1886年在司法省日语司法省 (日本)工作[7]:93,翌年大審院書記登用試驗合格,遂擔任該院書記[9]:183。1888年1月重入司法省,擔任該省總務局職員,1894年4月擔任靜岡地方裁判所書記[9]:183。1896年4月渡海來到臺灣,在法務部、總務部任職,同時擔任總督府評議會書記,臺北地方法院事務囑託。是年7月,升任臺北監獄典獄長[9]:183,1897年在總督府官房文書課工作[4]:489。1907年,小松發起設立臺北一新舍,計劃收容已經出獄,但在社會上走投無路的囚犯,給予其職業訓練以及教化,獲得黃玉階辜顯榮等臺灣仕紳的支持[10]:218[11]:468[12]:106

1907年10月,擔任彰化廳長。同年12月6日,招待數十餘名官民於彰化公園內舉辦宴會,山本竹太郎、辜顯榮等臺日仕紳到場參加[13]。當時的實業家愛久澤直哉日语愛久澤直哉利用小松吉久,將其治理下的土地約三千甲,在一夕之間全部買下[14]。1908年12月,獲授勳六等瑞寶章[9]:183

〈祝小松太守征服生蕃有功敘勳五等〉
宜蘭 林拱辰
奉檄平蠻六月中,欣看轉瞬奏奇功。
揚威已共施恩大,武備却能文事通。
負固危岩多鬼蜮,穿長隘線入牢籠。
書勳五等嘉丕績,旭日光章孰比隆。
《全臺詩》第貳拾冊[4]:489

1909年12月,任宜蘭廳[9]:183。當時桃園廳卡奧灣(Gogan)有些部落對日本政府採反抗態度,因此翌年5月,臺灣總督府派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以及小松吉久為隊長率領兩千餘名隊員前往卡奧灣攻打當地原住民。1911年,卡奧灣再起抗日,同年7月15日,臺灣總督府再度派遣小松吉久為首,率領軍隊進入芃芃山中討伐,因此受到日本政府敘勳五等,並獲贈旭日光章[4]:489,之後在1915年2月因討伐原住民而獲勳四等旭日小綬章[9]:183

1912年9月,小松向宜蘭俱樂部借用一間房間,設立圖書館「宜蘭文庫」(宜蘭街立圖書館前身),其自行捐贈一本《帝國百科全書》,並鼓勵臺日仕紳捐出藏書,增加館藏[15]:148

小松吉久在宜蘭廳長任內組織衛生組合,增設公共廁所、水井[15]:147,並在1913年聘請土木技師八田與一前來宜蘭,進行叭哩沙水道的調查以及丸山水位的測量、改善各處公共埤圳、設置宜蘭飲用水系統與下水道系統。此外,他也十分重視1919年臺南製糖株式會社推動的九芎湖水力電氣工事[2]:42-43

而當時宜蘭的運輸系統只有用來載運甘蔗、貨物、人員的臺車,宜蘭常因交通不便而影響物產輸送和人口往來,因此小松對宜蘭到臺北之間的鐵道建設充滿著憧憬[2]:43。1917年7月,宜蘭線鐵道工程開工,1919年3月,從宜蘭至蘇澳之間的鐵路率先通車[2]:43,小松吉久作有一首〈蘭蘇鐵路新成賦此誌〉曰:[16]

1924年11月,宜蘭線全線開通[15]:148

小松吉久捐獻給宜蘭神社的石燈籠,目前僅存「竿」部份

之後,小松決定將原位於宜蘭公園宜蘭神社遷建至外員山上。遷建工程在1919年5月開工,10月舉行鎮座祭,小松亦捐獻石燈籠予神社[2]:43

1920年2月,卸下宜蘭廳長一職[2]:43。其在辭職當時寫下〈罷官〉詩一首,云[2]:40

罷官後,轉往實業界發展,同年即擔任日本拓殖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之後歷任臺灣炭業株式會社社長、朝日製糖株式會社社長、臺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取締役[7]:93、臺北學校父兄會會長、大正協會會長[17]:131、臺北州相撲代表[18]、臺灣米移入制限反對期成同盟會實行委員等職[19]。1920年,擔任新竹州協議會員[20]:169,1922年擔任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顧問[21]:78,1923年擔任臺北州協議會員[4]:489,1929年擔任總督府評議會員[22]:71

1929年9月28日,與顏國年、鈴木重嶽一同提出請願書,希望能在臺灣設立商品取引所[23]。1932年7月23日,與黃純青林熊光等人一同至總督府前,向臺灣總督中川健藏提出陳情書,希冀總督能夠取消臺灣稻米移入限制法案[19]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人事興信録 第8版. 人事興信所. 1928-07 [2022-06-09]. NCID BN120214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吳永華. 〈影響宜蘭的外國人 小松吉久 法官、詩人廳長 執政十年宜蘭大躍進〉 (PDF). 《幸福宜蘭》. 2016-08, (2016年8月號) [2022-06-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8). 
  3. ^ 潘敬蔚、鄭喜夫 (编). 《臺灣地理及歷史.卷九.官師志.第一冊:文職表》.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0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9). 
  4. ^ 4.0 4.1 4.2 4.3 4.4 余美玲、王惠玲、王嘉弘、向麗頻、余育婷、吳青霞、邵玉明、張銘權、陳鍾琇 (编). 《臺灣古典詩選註.4:戰爭與災異》. 臺灣文學館. 2014-12. ISBN 978-986-04-2578-9. 
  5. ^ 5.0 5.1 李騰嶽、林崇智、王詩琅 (编). 《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62-12. 
  6. ^ 6.0 6.1 黃忠慎 (编). 《文化、經典與閱讀:李威熊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秀威資訊. 2010-01. ISBN 9789862213889. 
  7. ^ 7.0 7.1 7.2 7.3 臺灣人士鑑. 臺灣新民報社. 1937-09-25: 第93頁 [2022-06-13]. NCID BA68569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8. ^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编). 《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 臺南市政府、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2003-04. ISBN 978-957-01-3898-6.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大園市藏 (编). 臺灣人物誌. 臺北 谷澤書店. 1916-05-12: 第182至183頁 [2022-06-13]. NCID BB131491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10. ^ 洪遜欣、陳世榮 (编). 《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司法篇:第二冊》.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62-12. 
  11. ^ 劉寧顏 (编).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法制篇》.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0-06-30. 
  12. ^ 尾崎秀真、宮崎健三 (编). 辜顯榮翁傳. 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 1939-06-05 [2022-06-13]. NCID BA330942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13. ^ 林良哲.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 左岸文化. 2022-03-30. ISBN 9786269505128. 
  14. ^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台灣總督府》. 前衛出版社. 2013-08-05. ISBN 9789578017115. 
  15. ^ 15.0 15.1 15.2 周家安、林正芳、楊晉平、莊漢川、朱堯麟 (编). 《蘭城故事.蘭城先賢》. 宜蘭市公所. 2018-11. [失效連結]
  16. ^ 篇什集錦 英華成林 ── 全臺詩博覽資料庫引介. 漢珍雲端藏書閣. 2013-11-15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17. ^ 高野史惠. 日據時期日台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 國立成功大學. [失效連結]
  18. ^ 林芬郁. 《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 貓頭鷹. 2020-04-11. ISBN 9789862624203. 
  19. ^ 19.0 19.1 島米移出制限反對の陳情書を正式提出. 《臺灣日日新報》. 193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20. ^ 大正九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 (PDF). 內閣印刷局. 1920 [2022-06-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4). 
  21.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一年七月一日現在)(特別製) (PDF). 1922-07-01 [2022-06-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08). 
  22. ^ 昭和四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 (PDF). 1929 [2022-06-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08). 
  23. ^ 資本金一千萬圓の臺灣商品取引所設立出願. 《臺灣日日新報》. 192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