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SUKIWANG7728(留言 | 贡献)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19个用户的2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refimprove|time=2018-12-24T17:22:12+00:00}} |
|||
{{noteTA |
{{noteTA |
||
|G1=TO |
|G1=TO |
||
|G2=PP |
|||
|1=zh:斯洛文尼亞; zh-cn:斯洛文尼亚; zh-tw:斯洛維尼亞; zh-hk:斯洛文尼亞; |
|1=zh:斯洛文尼亞; zh-cn:斯洛文尼亚; zh-tw:斯洛維尼亞; zh-hk:斯洛文尼亞; |
||
|2=zh:黑山; zh-cn:黑山; zh-tw:蒙特內哥羅; zh-hk:黑山; |
|2=zh:黑山; zh-cn:黑山; zh-tw:蒙特內哥羅; zh-hk:黑山; |
||
第11行: | 第12行: | ||
|8=zh:鄂圖曼; zh-cn:奥斯曼; zh-tw:鄂圖曼; zh-hk:鄂圖曼; |
|8=zh:鄂圖曼; zh-cn:奥斯曼; zh-tw:鄂圖曼; zh-hk:鄂圖曼; |
||
}} |
}} |
||
{{otheruseslist|南斯拉夫的国家概况|斯拉夫民族的一个分支|南部斯拉夫民族|1918年 |
{{otheruseslist|南斯拉夫的国家概况|斯拉夫民族的一个分支|南部斯拉夫民族|1918年—1945年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1992年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2003年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南斯拉夫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南斯拉夫 |
||
第40行: | 第41行: | ||
|flag_type= 上:[[南斯拉夫国旗|南斯拉夫王國国旗]]<br>下:[[南斯拉夫国旗|南斯拉夫联邦国旗]] |
|flag_type= 上:[[南斯拉夫国旗|南斯拉夫王國国旗]]<br>下:[[南斯拉夫国旗|南斯拉夫联邦国旗]] |
||
|flag_border = 200px |
|flag_border = 200px |
||
|image_coat = [[File:Coat of arms of the Kingdom of Yugoslavia.svg|70px]] [[File: |
|image_coat = [[File:Coat of arms of the Kingdom of Yugoslavia.svg|70px]] [[File: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1946-1992).svg|70px]] |
||
|symbol_type = 左:[[南斯拉夫王國國徽]]<br>右:[[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徽]] |
|symbol_type = 左:[[南斯拉夫王國國徽]]<br>右:[[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徽]] |
||
|image_map = Yugoslavia location map.svg |
|image_map = Yugoslavia location map.svg |
||
第67行: | 第68行: | ||
|date_event3 = 1945年11月29日 |
|date_event3 = 1945年11月29日 |
||
|event_end = [[南斯拉夫解體]] |
|event_end = [[南斯拉夫解體]] |
||
|date_end = |
|date_end = 4月27日 |
||
|year_end = 1992年 |
|year_end = 1992年 |
||
|stat_year1 = 1918年 |
|stat_year1 = 1918年 |
||
第83行: | 第84行: | ||
}} |
}} |
||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lang|ru|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lang|en|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 |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lang|ru|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lang|en|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部斯拉夫民族]]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戰役|占领并分裂了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王国改组为[[聯邦制]]的[[社會主義國家|社会主义国家]],称[[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
||
冷战期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并不投靠美国或苏联任何一方,参与组建了[[不结盟运动]]。1963年随着新宪法颁布,地方自治权逐渐扩大,南斯拉夫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71年和1974年的新宪法再次继续分权,将各共和国权力提升。使得各个共和国离心力增强。 |
冷战期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并不投靠美国或苏联任何一方,参与组建了[[不结盟运动]]。1963年随着新宪法颁布,地方自治权逐渐扩大,南斯拉夫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71年和1974年的新宪法再次继续分权,将各共和国权力提升。使得各个共和国离心力增强。 |
||
第92行: | 第93行: | ||
== 變遷 == |
== 變遷 == |
||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1918年12月1日,[[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彼得一世 (塞尔维亚)|彼得一世]]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lang|sr|Краљевина Срба, Хрвата и Словенаца / Kraljevina Srba, Hrvata i Slovenaca}};{{lang-sl|Kraljevina Srbov, Hrvatov in Slovencev}}),或者简称为SHS王国({{lang|sr|Краљевина СХС / Kraljevina SHS}})。此王国包含原先独立的[[塞爾維亞王國|塞爾維亞]]与[[黑山王国|黑山]](1918年11月28日黑山王国并入[[塞爾維亞王国]])两个王国,以及原属[[奥匈帝国]]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包括原属[[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奥地利帝国]])的[[卡尼奥拉]] 、[[施蒂利亚公国|施蒂利亚]]和[[达尔马提亚]]的大部分,[[奥匈帝国]][[外莱塔尼亚]]([[匈牙利王国]])的[[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和[[伏伊伏丁那]]),以及[[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直辖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 |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1918年12月1日,[[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彼得一世 (塞尔维亚)|彼得一世]]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lang|sr|Краљевина Срба, Хрвата и Словенаца / Kraljevina Srba, Hrvata i Slovenaca}};{{lang-sl|Kraljevina Srbov, Hrvatov in Slovencev}}),或者简称为SHS王国({{lang|sr|Краљевина СХС / Kraljevina SHS}})。此王国包含原先独立的[[塞爾維亞王國|塞爾維亞]]与[[黑山王国|黑山]](1918年11月28日黑山王国并入[[塞爾維亞王国]])两个王国,以及原属[[奥匈帝国]]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包括原属[[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奥地利帝国]])的[[卡尼奥拉]] 、[[施蒂利亚公国|施蒂利亚]]和[[达尔马提亚]]的大部分,[[奥匈帝国]][[外莱塔尼亚]]([[匈牙利王国]])的[[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和[[伏伊伏丁那]]),以及[[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直辖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
* 1929年,[[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
* 1929年,[[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
||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 |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 |
||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重建為[[民主联邦南斯拉夫]]。 |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重建為[[民主联邦南斯拉夫]]。 |
||
* 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
* 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并实行[[联邦制]],由[[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面积合计25.58万平方公里,1983年人口2,285万)。 |
||
*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
*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更名为北马其顿)、[[波黑]]纷纷独立;未独立的[[塞尔维亚共和国 (1990年-2006年)|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 (1992–2006)|黑山]]等两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
*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更名为北马其顿)、[[波黑]]纷纷独立;未独立的[[塞尔维亚共和国 (1990年-2006年)|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 (1992–2006)|黑山]]等两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zh-cn:南联盟;zh-hk:南聯盟;zh-tw:南聯;}-”)。 |
||
*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正式取消“南斯拉夫”这一国号。 |
*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正式取消“南斯拉夫”这一国号。 |
||
* 2006年,[[黑山]]经由公民投票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 |
* 2006年,[[黑山]]经由公民投票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 |
||
* 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正式独立, |
* 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正式独立,截至2020年已获得98个联合国会员国承认。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的反對,至今仍未加入聯合國。 |
||
===南斯拉夫政权更替=== |
===南斯拉夫政权更替=== |
||
第117行: | 第118行: | ||
!歷史變更 |
!歷史變更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Kingdom of Yugoslavia}}||1918年-1945年||[[單一制]]<br>[[君主立憲制]]<br>[[議會制]]||[[貝爾格萊德]]||{{flagicon|Kingdom of Yugoslavia|size=125px}}||[[File:Coat of arms of the Kingdom of Yugoslavia.svg|85px|border]]||[[彼得一世 (塞爾維亞)|彼得一世]]||[[斯托扬·普罗蒂奇]]||rowspan=4|[[南斯拉夫第纳尔]]||[[File:Kingdom of Yugoslavia 1930.svg|100px|border]]||rowspan=5|[[File:History of Yugoslavia.svg|200px|border]] |
|{{flag|Kingdom of Yugoslavia}}||1918年-1945年||[[單一制]]<br>[[君主立憲制]]<br>[[議會制]]||[[貝爾格萊德]]||{{flagicon|Kingdom of Yugoslavia|size=125px}}||[[File:Coat of arms of the Kingdom of Yugoslavia.svg|85px|border]]||[[彼得一世 (塞爾維亞)|彼得一世 ]]||[[斯托扬·普罗蒂奇]]||rowspan=4|[[南斯拉夫第纳尔]]||[[File:Kingdom of Yugoslavia 1930.svg|100px|border]]||rowspan=5|[[File:History of Yugoslavia.svg|200px|border]]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name=民主聯邦南斯拉夫}}||1943年-1945年||[[聯邦制]]<br>[[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br />[[臨時政府]]||[[貝爾格萊德]]||{{flagicon|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size=125px}}||[[File:Coat of arms of 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svg|85px|border]]||[[伊萬·里巴爾]]||[[约瑟普·布罗兹·铁托]]||[[File:Yugoslavia location map.svg|100px|border]] |
|{{flag|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name=民主聯邦南斯拉夫}}||1943年-1945年||[[聯邦制]]<br>[[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br />[[臨時政府]]||[[貝爾格萊德]]||{{flagicon|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size=125px}}||[[File:Coat of arms of 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svg|85px|border]]||[[伊萬·里巴爾]]||[[约瑟普·布罗兹·铁托]]||[[File:Yugoslavia location map.svg|100px|border]]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icon|SFR Yugoslavia}}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5年 |
|{{flagicon|SFR Yugoslavia}}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5年-1992年||[[聯邦制]]<br>[[社會主義共和國]]<br />[[一黨專政]]||[[貝爾格萊德]]||{{flagicon|SFR Yugoslavia|size=125px}}||[[File:Emblem of the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svg|85px|border]]||[[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约瑟普·布罗兹·铁托]]||[[File:Yugoslavia 1956-1990.svg|100px|border]]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icon|FR Yugoslavia}}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2003年||[[聯邦制]]<br>[[一黨優勢制]]<br>[[總統制]]<br>[[多黨制]]||[[貝爾格萊德]]||{{flagicon|FR Yugoslavia|size=125px}}||[[File:Coat of arms of Serbia and Montenegro.svg|85px|border]]||[[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File:Serbia and Montenegro.svg|100px|border]] |
|{{flagicon|FR Yugoslavia}}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2003年||[[聯邦制]]<br>[[一黨優勢制]]<br>[[總統制]]<br>[[多黨制]]||[[貝爾格萊德]]||{{flagicon|FR Yugoslavia|size=125px}}||[[File:Coat of arms of Serbia and Montenegro.svg|85px|border]]||[[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File:Serbia and Montenegro.svg|100px|border]] |
||
第132行: | 第133行: | ||
=== 泛南斯拉夫 === |
=== 泛南斯拉夫 === |
||
{{main|伊利里亚运动|科孚宣言}} |
|||
[[File:Britannica Yugoslavia.jpg|缩略图|由塞尔维亚和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南部斯拉夫人]]联合组建的南斯拉夫]] |
[[File:Britannica Yugoslavia.jpg|缩略图|由塞尔维亚和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南部斯拉夫人]]联合组建的南斯拉夫]] |
||
14世纪时[[塞尔维亚]]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至19世纪,巴尔干半岛在[[土耳其]] |
14世纪时[[塞尔维亚]]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至19世纪,巴尔干半岛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下;[[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下。早在19世纪时许多知识分子-尤其是克罗地亚学者-就在推动所谓的「伊利里亚运动」。这一运动的基础是南斯拉夫人都是古老[[伊利里亚人|伊利里亚民族]]的后裔,因此本就应该生活在同一国家之内。<ref name="Yugoslavia">{{cite web |url= https://www.dw.com/zh/南斯拉夫百年一个国家的冥诞/a-46542648 |title= 南斯拉夫百年:一个国家的“冥诞” |publisher= 德国之声 |date= 2018-02-12 |accessdate= 2018-02-12 |archive-date= 2020-11-04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04074917/https://www.dw.com/zh/%E5%8D%97%E6%96%AF%E6%8B%89%E5%A4%AB%E7%99%BE%E5%B9%B4%E4%B8%80%E4%B8%AA%E5%9B%BD%E5%AE%B6%E7%9A%84%E5%86%A5%E8%AF%9E/a-46542648 |dead-url= no }}</ref> |
||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相继成立王国。1917年,奥匈帝国内的南斯拉夫人族群代表在希腊[[科孚岛]]举行会晤,其中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 |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相继成立王国。1917年,奥匈帝国内的南斯拉夫人族群代表在希腊[[科孚岛]]举行会晤,其中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包括当时仍未识别的[[波士尼亞克人|波斯尼亚穆斯林]]),此外还有1835年已经建国的塞尔维亚王国代表。他们一致决定,宣布成立一个统一国家。<ref name="Yugoslavia" /> |
||
=== 建国 === |
=== 建国 === |
||
1918年12月1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亚王国”。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國民議會也歡迎塞軍開入薩格勒布。但塞軍的行為馬上引起克羅地亞人的反感,[[克羅地亞]] |
1918年12月1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亚王国”。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國民議會也歡迎塞軍開入薩格勒布。但塞軍的行為馬上引起克羅地亞人的反感,[[克羅地亞]]農民黨主席[[斯捷潘·拉迪奇]]更呼籲農民消極對待塞軍和南斯拉夫政權,認為其代表著軍國主義,延續哈布斯堡專制,要求王國改組為聯邦。各个族群之间爆发激烈的政治争论:塞尔维亚人主张单一制建国方案,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则坚持建立联邦制国家。<ref name="Yugoslavia" /> 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任国王後,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南斯拉夫的国家名称。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4月,[[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被[[纳粹德国]]、[[義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意大利]]、[[匈牙利王國|匈牙利]]及[[保加利亞王國|保加利亞]]分割占领。 |
||
[[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苏联军队的協助,击败[[德軍]]及其盟友,并于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克羅地亞]]、[[波黑]]、[[北马其顿|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组成。 |
[[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苏联军队的協助,击败[[德意志國防軍|德軍]]及其盟友,并于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克羅地亞]]、[[波黑]]、[[北马其顿|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组成。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使南斯拉夫成為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社会主义]]國家;努力发展经济,使南斯拉夫成为比较富有的東歐國家。自[[苏南冲突|苏南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在生活上明顯比其他東歐國家自由,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虽然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使南斯拉夫成為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社会主义]]國家;努力发展经济,使南斯拉夫成为比较富有的東歐國家。自[[苏南冲突|苏南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在生活上明顯比其他東歐國家自由,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虽然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
||
第214行: | 第216行: | ||
== 各加盟共和國、自治省现况 == |
== 各加盟共和國、自治省现况 == |
||
{{anchor|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南联邦加盟共和國}}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
|- |
||
第231行: | 第233行: | ||
|align=center|5||[[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File:Flag of North Macedonia (1946–1992).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Macedonia (1946-2009).svg|40px]]||1945||[[斯科普里]]||1991||{{MKD}}||[[File:Flag of North Macedon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North Macedonia.svg|40px]] |
|align=center|5||[[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File:Flag of North Macedonia (1946–1992).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Macedonia (1946-2009).svg|40px]]||1945||[[斯科普里]]||1991||{{MKD}}||[[File:Flag of North Macedon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North Macedonia.svg|40px]] |
||
|- |
|- |
||
|align=center|6||[[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File:Flag of SR Serb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Serbia.svg|40px]]||1945||[[貝爾格萊德]]||1992<small>([[南联盟]])</small>||{{SRB}}||[[File:Flag of Serb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Serbia.svg|40px]] |
|align=center|6||[[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File:Flag of SR Serb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Serbia.svg|40px]]||1945||[[貝爾格萊德]]||1992<small>([[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zh-cn:南联盟;zh-hk:南聯盟;zh-tw:南聯;}-]])</small>||{{SRB}}||[[File:Flag of Serb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Serbia.svg|40px]] |
||
|- |
|- |
||
|align=center|7||[[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File:Flag of SR Serb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Serbia.svg|40px]]||1963||[[诺维萨德]]||<small>([[塞尔维亚行政区划|塞尔维亚自治省]])</small>|||{{flag|Vojvodina}}||[[File:Flag of Vojvodin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Vojvodina.svg|40px]] |
|align=center|7||[[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File:Flag of SR Serbi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Serbia.svg|40px]]||1963||[[诺维萨德]]||<small>([[塞尔维亚行政区划|塞尔维亚自治省]])</small>|||{{flag|Vojvodina}}||[[File:Flag of Vojvodina.svg|40px]]||[[File:Coat of arms of Vojvodina.svg|40px]] |
||
第243行: | 第245行: | ||
這些分別是: |
這些分別是: |
||
一個[[國家]]── |
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
二種[[文字]]──[[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 |
二種[[文字]]──[[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 |
||
第258行: | 第260行: | ||
八個政治实体──[[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馬其頓]]、[[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
八個政治实体──[[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馬其頓]]、[[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
||
⚫ | |||
⚫ | |||
⚫ | |||
⚫ | |||
==参见== |
==参见== |
||
第271行: | 第267行: | ||
*[[塞尔维亚和黑山]] |
*[[塞尔维亚和黑山]] |
||
*[[南斯拉夫解體]] |
*[[南斯拉夫解體]] |
||
*[[南斯拉夫政党列表]] |
|||
⚫ | |||
⚫ | |||
⚫ | |||
⚫ | |||
{{-}} |
|||
{{南斯拉夫內戰}} |
{{南斯拉夫內戰}} |
||
{{JHH}} |
{{JHH}} |
2024年11月15日 (五) 15:20的最新版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2月24日) |
南斯拉夫 Југославија Jugoslavija | |||||||||||||||||||||||
---|---|---|---|---|---|---|---|---|---|---|---|---|---|---|---|---|---|---|---|---|---|---|---|
1918年-1941年 1945年-1992年 (1941年-1945年:流亡政府) | |||||||||||||||||||||||
国歌:《南斯拉夫王國國歌》(1919年-1941年) 《嘿,斯拉夫人》(1945年-1992年)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贝尔格莱德 44°49′N 20°27′E / 44.817°N 20.450°E | ||||||||||||||||||||||
官方语言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马其顿语 斯洛文尼亚语 | ||||||||||||||||||||||
政府 | 南斯拉夫王國(1918年-1941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5年-1992年) | ||||||||||||||||||||||
历史 | |||||||||||||||||||||||
• 建立 | 1918年12月1日 | ||||||||||||||||||||||
• 南斯拉夫戰役 | 1941年4月6日 | ||||||||||||||||||||||
• 联合国承认 | 1945年10月24日 | ||||||||||||||||||||||
• 彼得二世退位 | 1945年11月29日 | ||||||||||||||||||||||
• 南斯拉夫解體 | 1992年4月27日 | ||||||||||||||||||||||
货币 | 南斯拉夫第纳尔 | ||||||||||||||||||||||
电话区号 | 38 | ||||||||||||||||||||||
互联网顶级域 | .yu | ||||||||||||||||||||||
| |||||||||||||||||||||||
今属于 | 波黑 克罗地亚 科索沃 蒙特內哥羅 北馬其頓 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部斯拉夫民族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轴心国入侵,占领并分裂了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王国改组为聯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称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冷战期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并不投靠美国或苏联任何一方,参与组建了不结盟运动。1963年随着新宪法颁布,地方自治权逐渐扩大,南斯拉夫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71年和1974年的新宪法再次继续分权,将各共和国权力提升。使得各个共和国离心力增强。
1991年至1992年間,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的其他民族国家纷纷从南斯拉夫独立,原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塞爾維亞和黑山两国在1992年重新组织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希望能够成为原联邦的继承者。然而由于新边界的划分问题,导致了前南各国之间爆发了连续十年之久的南斯拉夫内战。
在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重组成为更为鬆散的邦联,并易名为塞爾維亞和黑山,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自2008年后,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共分裂出北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等六个受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国家承认的科索沃。
變遷
[编辑]-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彼得一世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Краљевина Срба, Хрвата и Словенаца / Kraljevina Srba, Hrvata i Slovenaca;斯洛維尼亞語:Kraljevina Srbov, Hrvatov in Slovencev),或者简称为SHS王国(Краљевина СХС / Kraljevina SHS)。此王国包含原先独立的塞爾維亞与黑山(1918年11月28日黑山王国并入塞爾維亞王国)两个王国,以及原属奥匈帝国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包括原属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奥地利帝国)的卡尼奥拉 、施蒂利亚和达尔马提亚的大部分,奥匈帝国外莱塔尼亚(匈牙利王国)的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和伏伊伏丁那),以及奥匈帝国直辖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1929年,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重建為民主联邦南斯拉夫。
- 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并实行联邦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面积合计25.58万平方公里,1983年人口2,285万)。
-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更名为北马其顿)、波黑纷纷独立;未独立的塞尔维亚、黑山等两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正式取消“南斯拉夫”这一国号。
- 2006年,黑山经由公民投票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
- 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正式独立,截至2020年已获得98个联合国会员国承认。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的反對,至今仍未加入聯合國。
南斯拉夫政权更替
[编辑]政權 | 存續日期 | 政治体制 | 首都 | 國旗 | 国徽 | 国家元首 | 政府首脑 | 法定货币 | 疆域地图 | 歷史變更 |
---|---|---|---|---|---|---|---|---|---|---|
南斯拉夫王國 | 1918年-1945年 | 單一制 君主立憲制 議會制 |
貝爾格萊德 | 彼得一世 | 斯托扬·普罗蒂奇 | 南斯拉夫第纳尔 | ||||
民主聯邦南斯拉夫 | 1943年-1945年 | 聯邦制 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 臨時政府 |
貝爾格萊德 | 伊萬·里巴爾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1945年-1992年 | 聯邦制 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黨專政 |
貝爾格萊德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1992年-2003年 | 聯邦制 一黨優勢制 總統制 多黨制 |
貝爾格萊德 |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 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 |
历史
[编辑]南斯拉夫历史系列条目 | ||||||||||||
---|---|---|---|---|---|---|---|---|---|---|---|---|
奥匈帝国 | 蒙特內哥羅 王国 |
塞尔 维亚 王国 | ||||||||||
斯克塞人国 | ||||||||||||
南斯拉夫王國 | ||||||||||||
納粹德國 意大利 |
匈牙利 保加利亚 | |||||||||||
克罗地亚独立国 塞尔维亚 救国政府 |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
| ||||||||||||
斯 洛 文 尼 亚 |
克 罗 地 亚 |
波 黑 |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塞黑 |
北 马 其 顿 | ||||||||
塞 尔 维 亚 |
黑 山 | |||||||||||
科 索 沃 | ||||||||||||
泛南斯拉夫
[编辑]14世纪时塞尔维亚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至19世纪,巴尔干半岛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下;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下。早在19世纪时许多知识分子-尤其是克罗地亚学者-就在推动所谓的「伊利里亚运动」。这一运动的基础是南斯拉夫人都是古老伊利里亚民族的后裔,因此本就应该生活在同一国家之内。[1]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相继成立王国。1917年,奥匈帝国内的南斯拉夫人族群代表在希腊科孚岛举行会晤,其中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包括当时仍未识别的波斯尼亚穆斯林),此外还有1835年已经建国的塞尔维亚王国代表。他们一致决定,宣布成立一个统一国家。[1]
建国
[编辑]1918年12月1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亚王国”。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國民議會也歡迎塞軍開入薩格勒布。但塞軍的行為馬上引起克羅地亞人的反感,克羅地亞農民黨主席斯捷潘·拉迪奇更呼籲農民消極對待塞軍和南斯拉夫政權,認為其代表著軍國主義,延續哈布斯堡專制,要求王國改組為聯邦。各个族群之间爆发激烈的政治争论:塞尔维亚人主张单一制建国方案,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则坚持建立联邦制国家。[1] 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任国王後,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南斯拉夫的国家名称。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4月,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被纳粹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及保加利亞分割占领。
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苏联军队的協助,击败德軍及其盟友,并于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羅地亞、波黑、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使南斯拉夫成為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社会主义國家;努力发展经济,使南斯拉夫成为比较富有的東歐國家。自苏南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在生活上明顯比其他東歐國家自由,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虽然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铁托是戰後首先敢挺身對抗蘇聯的擴張,與史達林决裂的共产黨領袖,直到1955年,铁托才与赫鲁晓夫改革后的苏联恢复正常外交关系,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一度又有恶化,后来随着中苏交恶与决裂,苏南关系又迅速升温。[2]1950年代,南斯拉夫開始與亞非等地的第三世界國家有所接觸,先是印度及緬甸,之後拓展到埃及跟印尼,1955年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56年,狄托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及埃及總統納瑟三人在布里奧尼島發表聲明,支持不結盟運動,並於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首次高峰會。使其不論在國內,或是第三世界國家,都越來越受到歡迎。這項運動的成員國不願涉入冷戰,拒絕與美蘇兩大強國結盟,至2007年已有118成員國,涵蓋了聯合國三分之二的成員國,全世界55%的人口居住在這些國家之中。[3]
苏共在斯大林时代认为铁托的南斯拉夫是修正主义的样板,而在1960年代,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转而认为南斯拉夫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坚持继续称南斯拉夫为修正主义国家。[2]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在1968年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一度又出现紧张,铁托派特使爱德华·卡达尔到北京面见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与南斯拉夫关系改善。为防止中国与南斯拉夫亲密,勃列日涅夫宣布勃列日涅夫主义宣称的苏联可以为了安全武装干预“社会主义大家庭”任何一国的范围不包括南斯拉夫,苏南关系才再度改善。[4][5]
瓦解
[编辑]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內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很尖锐。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維那)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繼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之後,塞爾維亞的科索沃自治省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實際管轄。雖然從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實際上脫離了南斯拉夫以及塞爾維亞的管轄。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國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著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一共和國聯盟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
2006年3月,前總統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接受審判時,在囚禁室突然逝世。
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是否维持目前的单一国家,还是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舉行公民投票,独派以55.4%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佈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佈獨立並且成為塞黑聯邦的法定繼承國。2008年2月17日阿爾巴尼亞裔主導的科索沃也正式由塞爾維亞獨立,此舉動標誌了南斯拉夫聯盟的完全解體。
總括而言,當铁托於1980年死後,南斯拉夫內各種族問題逐漸深化。而南斯拉夫分裂其實亦緣於其他因素,財富分佈不均和民族主義復興,各民族只著重自己權益,而塞爾維亞中央政府又無力控制,南斯拉夫內戰因而爆發,最終導致解體。
南斯拉夫各國解體事件一覽表
[编辑]成員国 | 引發獨立事件 | 獨立戰爭 | 獨立時間 | 首個承認獨立國家 |
---|---|---|---|---|
1990年代 | ||||
斯洛維尼亞 | 1990年斯洛維尼亞獨立公投 | 十日战争 | 1990年12月23日(公投) 1991年6月25日(正式獨立) |
德国 |
克罗地亚 | 1991年克羅埃西亞獨立公投 | 克羅地亞戰爭 | 1991年5月19日(公投) 1991年6月25日(正式獨立) |
欧洲联盟 奥地利 |
北馬其頓 | 1991年馬其頓獨立公投 | 馬其頓紛爭(2001年顯現) | 1991年9月8日(公投) 1991年9月17日(和平獨立)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
波黑 | 1992年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獨立公投 | 波斯尼亞戰爭 | 1992年2月29日(公投) 1992年4月6日(美國承認獨立) |
保加利亚 |
塞族共和國 | 1993年塞族共和国公投 | 波斯尼亞戰爭 | 1992年2月9日(首次獨立) 1995年12月14日(回歸波黑;代頓協議) |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2000年代 | ||||
蒙特內哥羅 | 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 | 不適用 | 2006年5月21日(公投) 2006年6月3日(正式獨立) |
爱沙尼亚 法國 |
科索沃 | 2008年科索沃宣告獨立 | 科索沃戰爭 | 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佈獨立) | 阿尔巴尼亚 |
各加盟共和國、自治省现况
[编辑]
憲法順序 | 加盟國/自治省名稱 | 旗帜 | 徽章 | 加入年份 | 首都 | 獨立年份 | 现今政权 | 現時旗帜 | 現時徽章 |
---|---|---|---|---|---|---|---|---|---|
1 | 斯洛文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5 | 盧布爾雅那 | 1991 | 斯洛維尼亞 | ||||
2 | 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5 | 萨格勒布 | 1991 | 克罗地亚 | ||||
3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5 | 薩拉熱窩 | 1992 | 波黑 | ||||
4 | 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5 | 波德戈里察 | 2006 | 蒙特內哥羅 | ||||
5 | 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5 | 斯科普里 | 1991 | 北馬其頓 | ||||
6 | 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5 | 貝爾格萊德 | 1992(南联盟) | 塞爾維亞 | ||||
7 | 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 | 1963 | 诺维萨德 | (塞尔维亚自治省) | 伏伊伏丁那 | ||||
8 |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 | 1974 | 普里什蒂纳 | 1990(首次) 2008(部分承认) |
科索沃 |
逸闻
[编辑]南斯拉夫素有「一個國家、二種文字、三種語言、四種宗教、五個民族、六個共和國、七個鄰國、八個政治实体」的形容。
這些分別是:
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三種官方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和馬其頓語
五大民族──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人和蒙特內哥羅人
六個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蒙特內哥羅和波黑
七個鄰國──阿爾巴尼亞、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和義大利
八個政治实体──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南斯拉夫百年:一个国家的“冥诞”. 德国之声. 2018-02-12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2.0 2.1 1963年中共三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南斯拉夫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吗?. [201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7).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25。
- ^ 1969年勃列日涅夫会见铁托. [201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 ^ 南斯拉夫发言人武伊察说:勃列日涅夫访问南斯拉夫“有助于推进南苏友好合作”. [201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