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女皇帝: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121行: 第121行:
*《新唐书·后妃[[列传]]上·则天武皇后传》,同上
*《新唐书·后妃[[列传]]上·则天武皇后传》,同上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中国史纲要]]》,当代·[[翦伯赞]]
*《[[s:中国史纲要]]》,当代·[[翦伯赞]]
*《[[古事记]]》,[[日本]]
*《[[古事记]]》,[[日本]]
*《[[日本书纪]]》,同上
*《[[日本书纪]]》,同上
*《[[大越史记全书]]》,[[越南]]·[[吴士连]]等
*《[[大越史记全书]]》,[[越南]]·[[吴士连]]等
*《叶卡捷琳娜大帝——传记与传说》,约翰·T·亚历山大,[[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1989年 ISBN 0-19-506162-4
*《叶卡捷琳娜大帝——传记与传说》,约翰·T·亚历山大,[[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1989年 ISBN 0-19-506162-4
*《叶卡捷琳娜——全俄罗斯女皇》,[[文森特·克罗宁]],[[伦敦]]柯林斯出版社,1996年 ISBN 1-86046-091-7
*《叶卡捷琳娜——全俄罗斯女皇》,[[俄罗斯文学|文森特·克罗宁]],[[伦敦]]柯林斯出版社,1996年 ISBN 1-86046-091-7
*《拜占庭女皇伊琳娜》(法文),多米尼克·芭比,1990年,[[巴黎]]
*《拜占庭女皇伊琳娜》(法文),多米尼克·芭比,1990年,[[巴黎]]
*《拜占庭的女皇和皇后们——公元527年至1204年拜占庭帝国的女人和权力》,琳达 ·加兰,1999年,[[伦敦]]Routledge出版社 ISBN 0415146887.
*《拜占庭的女皇和皇后们——公元527年至1204年拜占庭帝国的女人和权力》,琳达 ·加兰,1999年,[[伦敦]]Routledge出版社 ISBN 0415146887.

2018年12月14日 (五) 01:39的版本

女皇帝,即女性皇帝。汉语中“皇帝”一词无性别之分,男女皆称“皇帝”(如武则天自封“圣神皇帝”),因此,中国的“女皇帝”一词及其简称“女皇”、“女帝”都不是称号,而是仅在需要强调其女性身份时才使用的词语,在中国,正式称号男女都是“皇帝”。西方语言有性别之分,“女皇帝”一词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与“皇帝”称号有别,一般简称女皇,在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如英语中“皇帝”为emperor,“女皇帝”为empress)。

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1]

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名词解释

汉语中“皇帝”一词没有性别区分,男女皆称皇帝,如武则天自封“圣神皇帝”。“女皇帝”、“女帝”、“女皇”一词仅在需要强调其女性身份的时候才使用。正式称号男女都是“皇帝”。

女皇帝一词在中国日本等属于汉字文化圈东亚国家并不需要太多解释,因为其意义很容易明白且不会与其他词混淆;而在有些西方国家则比较模糊,原因是在这些国家的语言中,女皇帝和皇后是同一词,不像在使用汉字汉语日语等东亚语言中那样区别明显。例如英语中的empress,既可以解释为“女皇帝”,又可以理解为“皇后”,为了区别,就在empress后加上regnant(占统治地位的)表示女皇帝(empress regnant),加上consort(王配)则表示是男性皇帝的配偶,即皇后(empress consort);而法语则在“皇帝”(empereur)一词前加femme(女性)以示区别。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头衔为“皇帝”的女性君主,也就是帝国的女性君主才能被称作“女皇帝”,但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则是一个例外。大英帝国的女性君主在严格意义上仅是女王,只有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创立了“印度女皇”的头衔并在担任英国女王的同时兼任印度女皇;但此时的维多利亚女王仍然不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女皇,而只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英属印度的女皇,且是唯一的一位“印度女皇”——随着英属印度独立,“印度女皇”的头衔也不存于世了。于是维多利亚女王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唯一的拥有“女皇”称号的君主。殖民地時期香港,因为其宗主国的关系,加上廣府話「王」「皇」同音,多稱作“英女皇”。现在很多媒体(包括官方的)和个人也会把如今的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称作“英女皇”,实际是不严谨的,因为一来她本人并没有获此头衔,二来大英帝国已经解体,而如今英国只是王国,女性君主只能是“女王”(Queen)而不是“女皇”(Empress)。本条目叙述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女皇帝。

概述

女皇帝或女王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任君主的女性血亲(如公主)继位,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法律规定女性拥有帝位继承权,帝位继承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例如俄罗斯帝国安娜·伊凡诺夫娜女皇和日本的元正女帝

第二种情况是前任皇帝的皇后在夫君死后继承帝位,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是由于国家法律没有规定女性的帝位继承权而女性的权力足够大或临时获得统治利益集团的支持,帝位更替往往会伴随着流血或不流血的政变的发生,例如中国武则天东罗马帝国伊琳娜女皇

第三种情况是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都符合,即前任皇帝血亲也是皇后(或妃子),这种情况在古代盛行近亲结婚的日本比较常见,日本前四位女天皇推古天皇皇极天皇齐明天皇)、持统天皇元明天皇都属于这种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592年至770年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6位、8代女天皇,共掌权90年,其中推古天皇元明天皇分别是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的开创者。这段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独特的“女帝时代”。日本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多女性皇帝的国家,共有10代、8位女天皇。

历史人物列表

中国(共1位)

武则天皇帝
  • 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655年-705年掌握實權):姓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唯一的皇帝。武氏14岁进入唐太宗的皇宫,因美貌和胆识为太宗所赏识。后与太子李治有染;649年,太宗駕崩,高宗即位,以先帝嫔妃身份入感业寺出家;651年奉诏重入後宫;经过幾番宫廷斗争於655年被高宗冊立為皇后。高宗在位中後期因疾不能視朝,乃逐步放權於武后。武后创建垂帘听政制度,掌握实际权力;683年高宗駕崩後,先後擁立其子中宗和睿宗为帝,以皇太后之身临朝称制;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於同年九月自立为皇帝,尊号圣神皇帝”,建立武周政權,史称“武周革命”,武氏因而成為世界歷史上首位非當朝君主血親或皇室成員[2]而成為皇帝的女性。705年因“神龍政变”被迫内禅于皇太子李显,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亦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退位數月後崩;死后谥号多次改动,其孙唐玄宗时終定谥则天顺圣皇后,不再變更。武氏自成为高宗皇后起便逐步掌權,往後在高宗在位晚期掌握實權直到退位,历时50年;在位期间对外战争多数胜利,巩固并拓展了中国的版图;开创殿试武举,发展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国家较贞观之治时期更有所发展,史称“貞觀遺風”、“小貞觀之治”。

日本(共8位、10代)

日本天皇日本皇帝的称号,在日本“帝”等同于“天皇”,如神武天皇也称“神武帝”;因此日本的女性天皇也属于女皇帝范畴。而所謂10代8位女天皇,是由於其中有兩位女天皇—皇極天皇孝謙天皇,曾在退位後又因當時政局需要而再次登基。

持统女帝

越南(共1位)

  •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
  •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庭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又称“正统嫡系狄奥多拉”,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安娜女皇
伊丽莎白女皇
叶卡捷琳娜大帝

印度帝國(共1位)

维多利亚女皇
  • 佐迪圖(1916年-1930年在位):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异母姐妹之子埃雅苏五世继位;1916年埃雅苏五世被废,遂即位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马康南亲王摄政并立为皇储;后与摄政王在改革还是守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秘密策动前夫发动地方叛乱,但被摄政王镇压;1930年4月在惊恐中病逝;摄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

神话传说

娲皇牺皇

未被承認的歷史人物

中國

  • 元氏(528年-?):北魏孝明帝潘充华之女;528年二月,其祖母胡太后毒死其父孝明帝,假称她为男婴,以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其时她还才出生50天;然而她即位当天,胡太后宣布她的真实身份,废之,立元钊为帝;不到一个月,尔朱荣攻陷首都洛阳,发动河阴之变,沉胡太后和幼主元钊于黄河,另立孝莊帝,女婴皇帝则不知所終。她的女皇帝身分普遍不被后世所承认,一来是因为她是胡太后的傀儡,二来是因为她是以冒名男婴而即帝位的。
  • 陈硕真(?-653年):一作陈硕贞唐高宗睦州清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农民起义领袖;本为女巫,自称从上天回到人间,化身为男子,以妖言惑众;653年十月初起兵,自称“文佳皇帝”;但起义很快失败,她本人也于当年十一月被杀。后世大多不承认她为女皇帝,一来是因为她所领导的起义在国泰民安的高宗时代只称得上是叛乱,二来是因为她已经化为男身了;但也有小部分学者承认她的女皇帝身份,如现代史学家翦伯赞在其所编撰的《中国史纲要》中称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日本

名义上的巴西女皇伊莎贝尔一世

巴西帝國

  • 伊莎贝尔一世(1846年-1921年):巴西帝国末代皇帝佩德罗二世的长女,1850年弟弟皇储阿方索去世,她被繼立為女皇储。1889年他的父亲被推翻,君主制覆亡。1891年她的父亲去世,她成为名义上的巴西女皇伊莎贝尔一世。但只得到了君主制支持者的承认。

墨西哥

  • 玛利亚·何塞法(1872年-1949年):墨西哥皇帝阿古斯汀一世的后代,阿古斯汀之子皇储阿古斯汀的长孙女。墨西哥君主制于1867年覆亡,但阿古斯汀一世的后代仍要求墨西哥的皇位。1925年墨西哥王子阿古斯汀(三世)去世,玛利亚·何塞法作为他的侄女成为名义上的墨西哥女皇,但只得到了极少部分君主制支持者的承认。

朝鮮王朝

其他

在历史上还有些朝代中也有权力超越了皇帝但并未篡权称帝的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临朝称制,自武则天以后又叫垂帘听政,最典型的例子是战国秦国宣太后西汉吕后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控制同治光绪两帝決策,甚至被称为“无冕女皇”。

其他例子如西辽感天后承天太后蒙古帝国乃马真后海迷失后等,她们临朝称制时皇位空缺,成为实际上的一国之主,虽然未称帝,但一般把她们作为君主甚至准皇帝,最典型的标志就是以她们的名字和年号纪年

女性临朝称制在東亞历史中较常出现,原因在于儒家文化的独特性——“”,即亦以孝心和容忍来对待女性的干政。

日本的传说與历史中,曾出现皇位空缺而暫由皇后臨朝的情況,如神功皇后曾在應神天皇即位前稱制69年[4],因此在明治维新以前,她也被视为天皇或准天皇;南北朝時期在足利尊氏的策劃下,使北朝方面完全沒有天皇管理朝政(天皇、上皇法皇皆無),因此由後伏見上皇女御西園寺寧子,以國母光嚴天皇光明天皇生母)的身分代行天皇職權,成為實際上的治天之君

参见

注释

  1. ^ 日本持統天皇與中國的武則天,皆於西元690年登位,但持統天皇於該年正月即位,早於該年九月才登基的武則天。
  2. ^ 武則天乃透過與唐高宗之間的婚姻而位列皇族。此處所指的皇室成員是指其上一代也是皇室成員者,而非透過婚姻位列皇族。
  3. ^ 越南当时为中国朝贡国,国君在国内自称大越皇帝,对中国只称安南国王而不称皇帝,故李昭皇也称“李昭王”。
  4. ^ 神功皇后是否确有其人史学界有很大争议,她是介于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人物。

参考资料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