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Jimjason123/沙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jason123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Jimjason123留言 | 贡献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第2行: 第2行: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conflict=第一次青原戰爭|date=共1年|place=榮冠大陸青原|result=遠征者進駐王帳城|combatant1=朱雀王朝<br />遊牧部落1|combatant2=阿爾法帝國遠征者<br />遊牧部落2|commander1=靖邊將軍蔡將軍<br /> 部落首領|commander2=遠征者首領某公爵<br />部落首領}}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conflict=第一次青原戰爭|date=共1年|place=榮冠大陸青原|result=遠征者進駐王帳城|combatant1=朱雀王朝<br />遊牧部落1|combatant2=阿爾法帝國遠征者<br />遊牧部落2|commander1=靖邊將軍蔡將軍<br /> 部落首領|commander2=遠征者首領某公爵<br />部落首領}}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 conflict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image = [[File:Infobox collage for WWII.PNG|300px|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地的戰爭場景。]]
| caption = 左上:參加[[萬家嶺戰役]]的[[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革命軍]]部隊;右上:[[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澳洲部隊使用25磅炮進行攻擊;左中: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上作戰;右中:在1943年至1944年[[苏德战争|東線戰場]]上正在展開攻勢的德國[[Ju 87俯衝轟炸機|斯图卡战机]];左下:[[威廉·凱特爾]]於1945年5月9日在德國柏林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右下:美國海軍在[[仁牙因灣戰役]]中駛向[[仁牙因灣]]海岸。
| date =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br>(6年又1天){{efn|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各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時間|观点不一]]。}}{{efn|日本與蘇聯(現今為俄羅斯)尚未簽訂和平條約<ref>[http://www.telegraph.co.uk/news/2016/06/22/japan-and-russia-finally-begin-talks-on-signing-world-war-two-pe/ 日本及俄羅斯開始討論和平條約],每日電訊報{{en}}</ref>}}
| place = {{Flag|世界}}包括[[二戰歐洲戰場|歐洲]]、[[大西洋海戰 (1939年-1945年)|大西洋]]、[[中國抗日戰爭|中華民國]]、[[太平洋戰爭|太平洋]]、[[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东南亚]]、[[第二次世界大戰地中海、中東及非洲戰場|中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地中海、中東及非洲戰場|地中海]]、[[第二次世界大戰地中海、中東及非洲戰場|北非]];短期于[[美洲战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北美洲]]和[[拉普拉塔河口海战|南美洲]]
| casus = 歐洲戰區:[[波蘭戰役]]。<br />亞洲戰區:[[七七事變]]。<br />非洲戰區:[[第二次意大利衣索比亞戰爭]]。<br />太平洋戰區:[[珍珠港事件]]。
| result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勝利
* [[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意大利王國]]和[[大日本帝國]]滅亡
* 同盟國佔領[[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奧地利]]、[[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德國]]和[[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日本]]
* [[聯合國]]創立,取代[[國際聯盟]]
* [[美國]]與[[蘇聯]]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冷战]]开始
|combatant1 = <center>'''[[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center>
{{flagdeco|Soviet Union|1936|size=22px}} [[苏联]]{{efn|1939年,根据同德国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约定]],苏联[[苏联入侵波兰|入侵波兰东部]]。1939年至1940年冬季,苏联[[冬季战争|入侵中立国芬兰]],并由此被驱逐出国际联盟。}} <br />
{{flag|United States|1912|name=美国|size=22px}} <br />
{{CHN-1928}}{{efn|name=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国和日本[[中国抗日战争|自1937年]]便开始交战。}} <br />
{{flagcountry|英國|size=22px}} <br />
{{Collapsible list
| bullets = yes
| title = 其他同盟国
|{{flagdeco|Free France|1945}} [[自由法國|法國]] <br />
|{{flagdeco|POL|1928}}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
|{{flag|Canada|1921|size=22px}}
|{{flag|Australia|size=22px}}
|{{flagdeco|Democratic Federal Yugoslavia|size=22px}} [[南斯拉夫]]
|{{flagcountry|Kingdom of Greece|name=希腊|size=22px}}
|{{flagdeco|Netherlands|size=22px}} [[荷兰历史 (1939–1945)|荷兰]]
|{{flagdeco|Belgium|size=22px}} {{Link-e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比利时|Belgium in World War II|比利时}}
|{{flagcountry|Union of South Africa|name=南非|size=22px}}
|{{flag|New Zealand|size=22px}}
|{{flagdeco|Norway|size=22px}} [[德国占领挪威|挪威]]
|{{flagicon image|Flag of Brazil (1889-1960).svg|size=22px}} {{Link-en|瓦加斯时期|Vargas Era|巴西}}
|{{flagdeco|Luxembourg|size=22px}} {{Link-e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卢森堡|Luxembourg in World War II|卢森堡}}
|{{flagdeco|Cuba|size=22px}} {{Link-en|古巴共和国 (1902年–1959年)|Republic of Cuba (1902–1959)|古巴}}
|{{flagicon image|Flag of Mexico (1934-1968).svg|size=22px}} [[墨西哥]]
|{{flagdeco|Mongolia|1945}} [[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
}}
|combatant2 = <center>'''[[轴心国]]'''</center>
{{flagicon|Nazi Germany}} [[納粹德國]]<br />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大日本帝國]]{{efn|name=中国抗日战争}} <br />
{{flagicon|Kingdom of Italy|size=22px}} [[義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義大利王國]]{{efn|意大利于1943年9月签订[[意大利与盟国停战|停战协议]],此后王国政府与同盟国一同作战,而轴心国则在北部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共和国政府]]。}} <br />

{{Collapsible list
| bullets = yes
| title = 其他轴心国
|[[File:Flag of Hungary (1915-1918, 1919-1946).svg|22px]] [[匈牙利王國 (1920年-1946年)|匈牙利王國]]
|{{flagcountry|Kingdom of Romania|name=罗马尼亚王國|size=22px}}{{efn|1940年11月起为轴心国成员,但在1944年8月[[米哈伊国王政变|政变]](面对[[雅西-奇西瑙攻势 (1944年8月)|苏联攻势]])推翻[[扬·安东内斯库|安东内斯库]]政权后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同苏联一起对德作战。}}<br />|{{flagcountry|Kingdom of Bulgaria|name=保加利亚第三帝國|size=22px}}{{efn|1941年3月起为轴心国成员,但在1944年9月{{Link-en|1944年保加利亚政变|Bulgarian coup d'état of 1944|亲苏政变}}之后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同苏联一起对德作战。}} <br />|{{flagcountry|Slovak Republic (1939–1945)|name=斯洛伐克|size=22px}} <br /> |{{flagcountry|Independent State of Croatia|name=克罗地亚|size=22px}} <br />|{{flag|Finland|size=22px}} <br />|{{flagdeco|Thailand|size=22px}}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泰国]] <br />|{{flagcountry|Kingdom of Iraq|name=伊拉克|size=22px}} <br />|{{flagdeco|Iran|1925|size=22px}} [[巴列维王朝|伊朗帝國]]{{efn|伊朗官方立场为中立,但同盟国认为其君主[[礼萨汗]]倾向轴心国,因此对其进行[[英苏入侵伊朗|入侵]],逼迫其让位予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此后伊朗加入同盟国。}} <br />
|{{flagdeco|Denmark|size=22px}}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丹麦|丹麦]]
|[[File:Flag of France.svg|22px]] [[維希法國]]
|[[Imag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Nanjing (Peace, Anti-Communism, National Construction).svg|22px|alt=|link=]] [[汪精卫政权]]
|[[File:1931_Flag_of_India.svg|border|22px]]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自由印度]]
|{{flagdeco|Albania|1939|size=22px}} [[阿尔巴尼亚王国 (1939-1943)|阿爾巴尼亞王國]]
|{{flag|Manchukuo|size=22px}}
|{{flagcountry|Mengjiang|name=蒙疆|size=22px}}

|{{flagcountry|Second Philippine Republic|name=菲律賓共和國|size=22px|}}
|{{flagdeco|Burma|1943|size=22px}} [[缅甸国|缅甸國]]
|{{flagdeco|Empire of Vietnam|size=22px}} [[越南帝国|越南帝國]]
}}

|commander1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領袖|同盟國領袖]]:
'''<br />
{{flagicon|Soviet Union|1936|size=22px}} [[約瑟夫·斯大林]]<br />
{{flagicon|United States|1912|size=22px}} [[富蘭克林·羅斯福]]<br />
{{flagicon|Republic of China|size=22px}} [[蔣中正]]<br />
{{flagicon|United Kingdom|size=22px}} [[溫斯頓·邱吉爾]]<br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領袖|详情…]]
|commander2 =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領袖|軸心國領袖]]:
'''<br />
{{flagicon|Nazi Germany|size=22px}} [[阿道夫·希特勒]]<br />
{{flagicon|Empire of Japan|size=22px}} [[昭和天皇|裕仁]]<br />
{{flagicon|Kingdom of Italy|size=22px}} [[貝尼托·墨索里尼]]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領袖|详情…]]
| casualties1 = '''士兵死亡:'''<br />超過16,000,000人<br />'''平民死亡:'''<br />超過45,000,000人<br />'''合計死亡:'''<br />超過61,000,000人(1937─45)<br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更多詳情…]]
| casualties2 = '''士兵死亡:'''<br />超過8,000,000人<br />'''平民死亡:'''<br />超過4,000,000人<br />'''合計死亡:'''<br />超過12,000,000人(1937─45) <br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更多詳情…]]
|notes=
{{notelist}}}}

2021年8月18日 (三) 15:14的最新版本

舊帝國大戰
日期共4年
地点
榮冠大陸、東方大陸
结果 聖堂停火協定
参战方
德斯波特帝國 朱雀王朝
羅諾夫帝國
第一次青原戰爭
日期共1年
地点
榮冠大陸青原
结果 遠征者進駐王帳城
参战方
朱雀王朝
遊牧部落1
阿爾法帝國遠征者
遊牧部落2
指挥官与领导者
靖邊將軍蔡將軍
部落首領
遠征者首領某公爵
部落首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地的戰爭場景。
左上:參加萬家嶺戰役中國國民革命軍部隊;右上: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澳洲部隊使用25磅炮進行攻擊;左中: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上作戰;右中:在1943年至1944年東線戰場上正在展開攻勢的德國斯图卡战机;左下:威廉·凱特爾於1945年5月9日在德國柏林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右下:美國海軍在仁牙因灣戰役中駛向仁牙因灣海岸。
日期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6年又1天)[g][h]
地点
结果

同盟國勝利

参战方
同盟國

苏联[a]
 美国
 中國[b]
 英国

轴心国

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b]
義大利王國 義大利王國[c]

指挥官与领导者

同盟國領袖
苏联 約瑟夫·斯大林
美国 富蘭克林·羅斯福
中華民國 蔣中正
英国 溫斯頓·邱吉爾

详情…

軸心國領袖
納粹德國 阿道夫·希特勒
大日本帝国 裕仁
義大利王國 貝尼托·墨索里尼

详情…
伤亡与损失
士兵死亡:
超過16,000,000人
平民死亡:
超過45,000,000人
合計死亡:
超過61,000,000人(1937─45)
更多詳情…
士兵死亡:
超過8,000,000人
平民死亡:
超過4,000,000人
合計死亡:
超過12,000,000人(1937─45)
更多詳情…
  1. ^ 1939年,根据同德国的约定,苏联入侵波兰东部。1939年至1940年冬季,苏联入侵中立国芬兰,并由此被驱逐出国际联盟。
  2. ^ 2.0 2.1 中華民国和日本自1937年便开始交战。
  3. ^ 意大利于1943年9月签订停战协议,此后王国政府与同盟国一同作战,而轴心国则在北部建立共和国政府
  4. ^ 1940年11月起为轴心国成员,但在1944年8月政变(面对苏联攻势)推翻安东内斯库政权后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同苏联一起对德作战。
  5. ^ 1941年3月起为轴心国成员,但在1944年9月亲苏政变之后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同苏联一起对德作战。
  6. ^ 伊朗官方立场为中立,但同盟国认为其君主礼萨汗倾向轴心国,因此对其进行入侵,逼迫其让位予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此后伊朗加入同盟国。
  7. ^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各界观点不一
  8. ^ 日本與蘇聯(現今為俄羅斯)尚未簽訂和平條約[1]
  1. ^ 日本及俄羅斯開始討論和平條約,每日電訊報(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