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https://www.claridges.co.uk/siteassets/claridges-factsheet-chinese.pdf |
||
第35行: | 第35行: | ||
== 家庭 == |
== 家庭 == |
||
1944年,彼得二世 |
1944年,彼得二世(19歲)與希臘國王[[亚历山大一世 (希腊)|亚历山大一世]]之遺腹女[[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1921年-1993年)|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24歲)結婚,兩人的獨子[[亞歷山大 (南斯拉夫王儲)|亞歷山大]]於1945年於[[伦敦]][[凱萊奇酒店]]出生。 |
||
== 祖先 == |
== 祖先 == |
2023年8月16日 (三) 15:03的版本
彼得二世 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 | |
---|---|
南斯拉夫王國國王 | |
統治 | 1934年10月9日-1945年11月29日(11年51天) |
前任 | 亞歷山大一世 |
摄政 | 保罗亲王 |
出生 | 1923年9月6日 南斯拉夫王國贝尔格莱德 |
逝世 | 1970年11月3日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 | (47歲)
安葬 | |
配偶 | 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
子嗣 | 亞歷山大 |
王朝 | 卡拉喬傑維奇王朝 |
父親 | 亞歷山大一世 |
母親 | 羅馬尼亞的瑪麗亞 |
宗教信仰 | 塞爾維亞正教會 |
彼得二世·卡拉喬爾傑(Peter II Karađorđević,西里尔字母: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923年9月6日—1970年11月3日),為南斯拉夫王國卡拉喬傑維奇王朝末代君主。
奪權
由於其父亞歷山大一世1934年遇刺身亡時,彼得二世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攝政,中央政府則由首相德拉吉莎·茨维特科维奇主導。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戰爭初期,南斯拉夫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來與意大利敵對,以及對苏联的不信任,在法国的支持下維持中立。但隨著法國的投降,以及周遭國家不是加入轴心国就是成為德國的一部分,保羅親王政府在1941年3月25日宣佈加入軸心國。然而,兩天後,還有六個月才成年的彼得二世發動政變,推翻當時的政府,表明反對軸心國。[1]
流亡
彼得二世奪權,南斯拉夫立場轉變,使得阿道夫·希特勒大為不滿,因而決定摧毀南斯拉夫。由於德國入侵,而彼得二世的政府在1941年4月流亡到希腊,又隨著軸心國的入侵,再遷到耶路撒冷、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埃及开罗,最後在6月21日抵達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南斯拉夫被分為八個區域,分別由德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瓜分及成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2]
客死異鄉
戰後,彼得二世遷居美国。雖然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在1945年11月制憲會中議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產主義國家,罷黜君主制,但是彼得二世終其一生並沒有宣布逊位。他受肝硬化之苦多年,在1970年由於器官移植外科学失敗,過世於科羅拉多州。最終下葬在伊利诺伊州的Sava Monastery Church,是唯一一位葬在美國的欧洲君主。
2013年1月22日,彼得二世的遺體回到贝尔格莱德[3]。同年5月26日正式下葬[4][5][6]。
家庭
1944年,彼得二世(19歲)與希臘國王亚历山大一世之遺腹女希臘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24歲)結婚,兩人的獨子亞歷山大於1945年於伦敦凱萊奇酒店出生。
祖先
先祖 | ||||||||||||||||||||||||||||||||||||||||||||||||||||||||||||||||||||||||||||||||||||||||||||||||||||||||||||||||||||||||||||||||||||||||||||||||||||||||||||||||||||||||||||||||||||||||||||||||||||||||||||||||||||||||||||||||||||||||||||||||||||||||||||||||||||||||||||||||||||||||||||||||||||||||||||||||||||||||||||||||||||||||||||||||||||||||||||||||||||||||||||||||||||||||||||||||||||||||||||||||||||||||||||||||||||||||||||||||||||||||||||||||||||||||||||||||||||||||||||||||||||||||||||||||||||||||||||||||||
---|---|---|---|---|---|---|---|---|---|---|---|---|---|---|---|---|---|---|---|---|---|---|---|---|---|---|---|---|---|---|---|---|---|---|---|---|---|---|---|---|---|---|---|---|---|---|---|---|---|---|---|---|---|---|---|---|---|---|---|---|---|---|---|---|---|---|---|---|---|---|---|---|---|---|---|---|---|---|---|---|---|---|---|---|---|---|---|---|---|---|---|---|---|---|---|---|---|---|---|---|---|---|---|---|---|---|---|---|---|---|---|---|---|---|---|---|---|---|---|---|---|---|---|---|---|---|---|---|---|---|---|---|---|---|---|---|---|---|---|---|---|---|---|---|---|---|---|---|---|---|---|---|---|---|---|---|---|---|---|---|---|---|---|---|---|---|---|---|---|---|---|---|---|---|---|---|---|---|---|---|---|---|---|---|---|---|---|---|---|---|---|---|---|---|---|---|---|---|---|---|---|---|---|---|---|---|---|---|---|---|---|---|---|---|---|---|---|---|---|---|---|---|---|---|---|---|---|---|---|---|---|---|---|---|---|---|---|---|---|---|---|---|---|---|---|---|---|---|---|---|---|---|---|---|---|---|---|---|---|---|---|---|---|---|---|---|---|---|---|---|---|---|---|---|---|---|---|---|---|---|---|---|---|---|---|---|---|---|---|---|---|---|---|---|---|---|---|---|---|---|---|---|---|---|---|---|---|---|---|---|---|---|---|---|---|---|---|---|---|---|---|---|---|---|---|---|---|---|---|---|---|---|---|---|---|---|---|---|---|---|---|---|---|---|---|---|---|---|---|---|---|---|---|---|---|---|---|---|---|---|---|---|---|---|---|---|---|---|---|---|---|---|---|---|---|---|---|---|---|---|---|---|---|---|---|---|---|---|---|---|---|---|---|---|---|---|---|---|---|---|---|---|---|---|---|---|---|---|---|---|---|---|---|---|---|---|---|---|---|---|---|---|---|---|---|---|---|---|---|---|---|---|---|---|---|---|---|---|---|---|---|---|---|---|---|---|---|---|---|---|---|---|---|---|---|---|---|---|---|---|---|---|---|---|---|---|---|---|---|---|---|---|---|---|---|---|---|---|---|---|---|---|---|---|---|---|---|---|---|---|---|---|---|---|---|---|---|---|---|---|---|---|---|---|---|---|---|---|---|---|---|---|---|---|
|
參考文獻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8-19。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9。
- ^ King Peter II Now in Royal Palace Chapel. Royal Family of Serb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 ^ Remains of last Yugoslav king Peter II Karadjordjevic returned from US to Serbia.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com). Associated Press. 22 January 2013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 ^ The remains of King Peter II in Belgrade (Посмртни остаци краља Петра II у Београду). Radio Television of Serbia (rtv.rs). Tanjug. 22 January 2013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塞尔维亚语).
- ^ Serbian Patriarch Irinej states that Serbia needs emperor or king, or some form of parliamentary monarch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29.. Retrieved 2013-01-23.
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 出生于:1923年9月6日逝世於:1970年11月3日
| ||
---|---|---|
前任者: 亞歷山大一世 |
南斯拉夫国王 1934年10月9日-1945年11月29日 |
繼任者: 亞歷山大王儲(未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