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共产主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ayten留言 | 贡献2011年2月27日 (日) 15:1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共產主義的標誌鎚子與鐮刀

共产主义(英語:Communism拉丁語communismus)是一种思想,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的社会[1][2]。其主张劳动的差别并不会导致占有和消费的任何不平等,并反对任何特权[3]。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就維持日常生活。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现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被教条主义地认识和应用,并形成一党執政,建立威权社会〈威權主義〉并以極左思想治理国家。导致的后果是本代表无产阶级共产党掌权建立政府后,执政者却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成为了新的“阶级”,即形成“官僚阶层”。在政治上也不允许异见人士存在,成为独裁政权。对共产主义的另外一个批评是其历史上对国内的镇压行动。斯大林的苏联政府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在大清洗运动和饥荒中死亡,正如后来俄罗斯政府承认所为。在中国,毛泽东政权被认为造成了广泛的流血事件,这主要是指通过错误判断发动的中断经济发展的各种运动(参见文化大革命)。越南和朝鲜也有类似的再教育营地。柬埔寨共产党领导者波尔布特效法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全国大清洗,当时柬埔寨人口的约五分之一,即200万人被杀害。[4]

定义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7]。共產主義是透過消滅私有產權[8],去消除社會隔閡和階級,以把全人類從壓迫和貧困中解放的思想,並建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私有產權、沒有政府,以及集體生產的社會[1][2]。这一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解释为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9],“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共產主義要在社會物質基礎發展高度成熟後才能實現。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實現共產主義是會經過數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列寧把這個階段稱為社會主義),作用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把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並阻止資本主義的復僻。在這段時期,商品生產和貨幣經濟仍然存在。

當社會主義建設完成後,国家、政府、政党、貨幣經濟會完全消失。最後,人類的社會就進入共產主義的階段。這個時候,城鄉差異和社會分工會完全消失。人類就能夠以低工作量去滿足生存所需,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不再将劳动做为谋生的手段,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人不會被分工所局限著。達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階段。[11]

卡爾•馬克思,被普遍認為是科學共產主義的始者。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張

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是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的,他們的勞動產物被资产阶级所佔有,而且只支付比這勞動生產少許多的固定工資,資產階級通過這種行為來謀取利潤。而這種行為,被馬克思所發現,並稱之為剩餘價值無產階級被大工業生產所集中,所以他們是最具組織性的、最集中的,所以社會的前進的推動力將由無產階級所推動。並且,無產階級是全世界最受剝削的,最受壓迫的,等級在社會當中是最低的。所以他們的要求也是最多的。因此,滿足了無產階級的要求,也就等於滿足了全社會的要求,解放了無產階級,就等於解放了全人類。在某种意义上,共產主義事實上是關於全人類解放的學說[12]

在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之后,马克思第一次对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了修改。他认为巴黎公社的经验说明,无产阶级不能单纯的掌握政权,而是通过暴力摧毁全部现存制度。并且第一次阐述了后来被列宁主义者和托洛茨基主义者奉为根本立场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義跟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的差別。

实现共产主义要通过社会政治运动,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并认为其他社会形态不可能进入共产主义。恩格斯在晚年改变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暴力革命的想法,认为那是旧的策略,在当时已经不能成为主要手段,他期待的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取得政权,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13]

根据《共产党宣言》,要达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长期的发展,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一步是通过革命,暴力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占人口少数的处於统治和剥削地位的资产阶级将会被占人口多数且长期处于被剥削、被统治地位的广大无产阶级取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这个政权称为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者相信,资本主义必會灭亡,社会必将发展到社会主义并最终到达共产主义

渊源

早期共產主義

早期的共产主义包括原始共產主義和空想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理论,人類的原始社會也是共產主義社會。因為原始社會中,財產是共有的,每一人都為一個平等的貢獻者,為共同利益工作,並分享所有東西。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继承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发现,系统地论述了人类历史早期的情况、私有制的起源和原始共产主义的消亡。

事实上,在十九世紀前,歐洲已經開始有構建平等社會的思想的萌生。也有不少描述理想社會的文學作品(太陽城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等)。但由於這段時期的共產主義思想比較純粹是對理想國度的追求而缺乏充分的科學性、且缺乏唯物主義元素,因此亦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14](或稱烏托邦主義)。与空想社會主義相对的则是科學共產主義,后者发生在近代。基督教亦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近代共產主義的發展和實踐

現代共產主義運動起源於十九世紀西歐的工人運動,以德國籍猶太裔學者卡爾·馬克思的理論為基礎,以各國共產黨或類似名稱的共產主義政黨為組織基礎,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滯後國家內部貧窮階層以暴力反抗不合理政治秩序的社會運動的主流,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在20世紀的內部衝突、動蕩以及大範圍的社會秩序重建。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被認為是最早的共產主義運動,標誌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但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主张是無政府主義,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

蘇聯革命時,推翻貴族和資本家的海報《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宁主義。
毛澤東论人民民主专政

1917年11月7日(俄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由列宁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無產階級政權──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引起了西方社會極度的恐慌,並支持俄國的反革命勢力,以阻止共產主義革命的擴張,之後由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戰勝了反革命勢力的白軍及來自各個資本主義國的侵略軍。1922年12月30日,由布爾什維克所控制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成立。這次的革命被認為是共產主義的一次重大勝利,是二十世紀共產主義運動的序幕,觸發了此後各國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的擴張,許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運動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也造成了共產主義國家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達大半個世紀的對立。

各国的共产主义革命与建设

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因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而形式多样,个别对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进行改革的国家被过“左”思想或国家视为修正主义。在部分国家,一些共产主义政党仍然采用议会制方式获取政权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产主义改革。以下是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建设与改革:

多數共產主義國家都是一黨專政的國家,因為多黨制表现了自由資本主義的競爭思維,而一党专政则打上了苏联式计划经济的烙印,影响了后来众多共产党国家。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是列宁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共产主义者一般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主义并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列宁认为并非只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其他社会形态也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他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一夹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社会形态,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早期阶段。列宁主义是布朗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布朗基是十九世纪法国秘密社团领导人,第一国际内的暴力革命派,巴黎公社的军事领袖。布朗基主义的要义是坚信:不管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只凭革命暴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世界。20世纪初发展的列宁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武装夺取政权。

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斯基主義是托洛斯基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托洛斯基自視為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擁護者,主張建立先鋒隊政黨。托的政治信條與史達林主義毛澤東主義有很大的不同,認為有必要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永久革命。托洛斯基主義因為對國際主義等原則的堅持而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左翼。全世界有數目眾多的團體仍將自己描述為托洛斯基主義者,並自視為堅持了托派的傳統(儘管他們對托派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义是指控制苏联和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国家, 在约瑟夫·斯大林统治下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理论。但在事实上,斯大林自己并不承认自己创立了什么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一直以来斯大林都认为自己是列宁的学生,有些时候政治历史学者会用复合名词”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来表明它的历史继承性。但是很多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者们认为斯大林主义扭曲了共产主义;特别是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主义者们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冒用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借口的一个反革命政策。

欧洲

欧洲主要流行的学派是德国的卢森堡主义、意大利的葛兰西主义、以及南斯拉夫铁托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和建设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列宁主义重视工人阶级相比,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思想更重视发动农民,比如农村包围城市、进行人民战争和自力更生。由于对共产主义实现有错误预判,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接连发动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使经济及民生遭到严重破坏。此后,邓小平则对毛泽东的一些政策及思想进行修正,由此形成了鄧小平理論,其中包括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并明确中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以提出共产党需要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占有领导地位,强调稳定与控制。此后胡锦涛提出科學發展觀使政策进一步接近现实社会发展阶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主体思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执政党朝鲜劳动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由金日成创立,由黄长烨加以体系化。

其它

拉丁美洲(主要是古巴)则诞生格瓦拉主义。此外还有新马克思主义等。此外还有一些部分吸收共产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其中包括基督教共产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等。

目前在哥倫比亞菲律賓印度等地仍有共產主義的革命活動。2008年,共產黨人(包括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成功在尼泊爾議會取得了大多數的議席,而其中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成為了尼泊爾的執政黨。在委內瑞拉烏戈·查韋斯亦開始推行社會主義的改革。

现存共产主义国家

現今由共產黨執政的國家

当前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这些国家现在大部分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国家部分实行了社會主義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西方國家认为其本質接近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如中華人民共和国;而有的国家依然持续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如朝鲜

由于现存的共产主义国家发展仍然是初级阶段,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他們大都還存在著階級、政党、警察和军队,以保证生产资料的生产、使用、收益和处分。在部分共产主义国家,其社会还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在部分国家的极少数地区,存在完全理想的、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Morris, William. News from nowhere. [2008年一月]. 
  2. ^ 2.0 2.1 Colton, Timothy J. Communism. Encarta. 2007. 
  3.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
  4. ^ 回憶文革:在超越與再現間的選擇視野
  5. ^ 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 I–12: 13. 2005 (中文). 
  6.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 恩格斯论人性, 人道主义和异化. 人民出版社. 1984: 204 (中文). 
  7. ^ 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
  8. ^ 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二章無產者與共產黨人中,有提及過共產黨人的目標就是「消滅私有制。」,所以共產主義就是主張透過消滅私有產權去達成解放全人類的一種思想。
  9. ^ 许全兴. 怎样理解马恩“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 人民网. 2007年04月09日 (中文). 
  10. ^ 叶汝贤.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006-10-15 (简体中文). 
  11. ^ 《馬克思主義入門》(厄內斯特.曼德爾著)ISBN 962-7529-10-9)
  12. ^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做了如下描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3.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595、597、603、607页:“在一八四八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袭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旧式的起义,在一八四八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只要在该职位换人时有足够的工人票数参加表决。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在罗曼语国家里,人们也开始愈益了解到对旧策略必须加以修改了。德国所作出的利用选举权夺取我们所能夺得的一切阵地的榜样,到处都有人模仿;无准备的攻击,到处都退到次要地位上去了。”
  14. ^ 《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莫里斯.邁斯納ISBN 7-300-06245-8
  15. ^ 人民日报评论员: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7年07月01日 (中文). 

外部链接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