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73.206.96.25留言2010年5月3日 (一) 05:18 康雍乾盛世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Template:Infobox中國朝代

大清[註 1]
1636年—1912年
清朝国旗
国歌:鞏金甌
1820年之清朝版圖
1820年之清朝版圖
地位帝國
首都盛京(1636年–1644年)
北京(1644年-1912年)
常用语言滿語
漢語
宗教
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政府君主制
皇帝 
清太宗(首)
宣統帝(末)
內閣總理大臣 
• 1911年
愛新覺羅·奕劻
袁世凱
历史 
• 后金建立
1616年
• 改國號大清
1636年
• 入山海關
1644年6月6日
• 消滅南明
1662年
• 消滅鄭氏王朝
1683年
1840年
1860年
1895年
1900年
1911年10月10日
•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
人口
• 1740
140,000,000
• 1776
311,500,000
• 1790
300,000,000
• 1812
360,000,000
• 1820
383,100,000
货币
前身
继承
明朝
大順 (政權)
中華民國

清朝1616年[註 2]1912年1644年1912年),是继明朝之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专制王朝。對外稱大清帝國大清國中華大清國等,亦簡稱為中國[註 3]。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愛新覺羅氏。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註 4]1636年皇太極國號大清[註 5][註 6]並稱1644年,清军由明朝将领吳三桂引領入關,打敗李自成軍,隨後多爾袞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為實質統治者。

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中國的綜合國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为中國历史上一盛世(有爭議)。

鸦片战争後,列强纷纷以武力迫使清朝開港通商,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起事严重打击了清朝国力,19世纪末的义和团排外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后清朝已无力再振。清朝在後期雖然嘗試變法,但在極端守舊主義的反彈聲浪下變法失敗。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末代皇帝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若從後金建立開始算起,共有十二帝,歷時296年[註 7]。自入關並遷都北京以來,共歷十帝,268年。

歷史

建州女真與後金汗國

12世紀時期,來自東北的女真族曾南下入侵宋朝,建立金朝,後來被蒙古人所滅,女真人遭受了重大打击,除了留在東北的部份部落,這些部落後來又分為三部,其中以建州女真最為強大。15世紀初期,明朝加封建州女真的酋長為建州都指揮使,作為藩屬。明政府又先後將建州女真分成三個衛,總稱「建州三衛」。當時猛哥帖木兒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後因叛乱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並併入建州衛。

1570年代,建州右衛王杲沿邊作亂,被擊斬後,兒子阿台繼續和明政府對抗。遼東總兵李成梁又發動攻擊,嚮導覺昌安和兒子塔克世在混戰中死亡。這場戰爭使「建州三衛」瓦解,部落零散,各自為政。1586年塔克世的兒子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留的十三付盔甲,相繼兼倂海西女真及野人女真,統一了分散在各地的建州女真部落。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兩年後他公布名為「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起兵反明。在1619年薩爾滸之戰,努尔哈赤击败明军,並接連佔領瀋陽遼陽撫順等城市。不过,努爾哈赤在1626年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红衣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在一場權力鬥爭獲勝後繼位。當時山海關外,明政府只剩下錦州寧遠松山三個據地,其他已成為後金汗國的領土。

皇太極即位後,因為無法佔領錦州及明朝大將袁崇煥鎮守的寧遠,遂降伏西邊的漠南蒙古察哈爾部和東邊的朝鮮王朝,最後利用反間計除掉明將袁崇煥,且五次攻入長城攻打明朝,以戰爭脅迫明朝求和,最後談判破局,沒有和解。1636年,皇太極先後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國號為大清並稱帝。不久松錦之戰爆發,八旗軍大敗明軍并收降明將洪承疇等人。1643年皇太極病死,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清世祖

清朝入關及初期統治

中國歷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国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纪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东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齐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辽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1644年李自成軍進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自殺。吳三桂於同年引清兵入關,大敗順軍。之後多爾袞迎福臨入關,並把首都遷到北京,而清軍一面進兵西南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勢力,一面南下消滅明朝殘餘力量。同一時間,明朝宗室福王朱由崧在明朝陪都南京繼位,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弘光帝在逃離南京中被清軍逮捕送到北京砍頭。明宗室魯王朱以海在浙江監國不久為清軍所破逃亡海上。同時明宗室唐王朱聿鍵鄭芝龍的擁戴下於福州繼位是為隆武帝,一年後清軍攻降福建。并長驅直入攻下隆武帝之弟紹武帝的廣州。之後朱由榔於肇慶即位是為永曆帝,期間明軍組織多次反攻并收復西南數省,直到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絞死。康熙三年及1664年清廷徹底殲滅李自成.張獻忠餘部,中國大陸反清力量隨之肅清。至此除明朝臺灣鄭成功勢力外和緬甸果敢的殘餘明軍,原明朝中國大陸疆域全部為清廷控制。

清朝在消滅南方反清勢力的過程中,聯合了原明朝將领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先後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軍和南明的軍隊。

多爾袞為福臨的攝政王,颁布剃发易服,導致江南民眾反彈,招來清兵的血腥镇压,如原明朝降將李成棟指揮的嘉定三屠、江陰屠殺,尚可喜指揮的廣州大屠殺,以及南昌屠城等。另外,清初时期还出现了圈地和由此造成的投充。由于圈地和投充造成逃人的問題嚴重,多爾袞又制定了嚴禁奴僕逃亡的法律,即逃人法。此政策激化了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为缓和矛盾,清政府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

1661年福臨逝世,其子8歲的玄燁即位,是為康熙皇帝。即位初期玄燁智擒權臣鼇拜穩固皇權統治。之後康熙下令撤藩隨即爆發三藩之亂,臺灣鄭成功之子鄭經領軍也趁勢加入反清的行列。大臣們反對撤藩,但孝莊文皇后力挺康熙平叛,隨後清軍和三藩鏖戰九年,期間二藩復降,清軍也擊敗了反攻大陸臺灣的明軍。1683年清軍攻入雲南,吳三桂之孫吳世璠在昆明自殺三藩之亂平定。同年,清朝派明朝降將施琅攻打台灣。時鄭經已死,臺灣因多番內亂不少將領投降清朝。不久施琅率領清朝水師攻佔明朝的澎湖群島,鄭經之子鄭克塽臺灣文武官員降清,至此明朝最後一個反清複明的基地被消滅,明廷滅絕。

康雍乾盛世

清朝景德镇瓷器商号

三藩之亂平定後清朝進入康雍乾盛世時期[1]。這期間清朝先後和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確立東北疆界;出兵準葛爾汗國和西藏,併入外蒙古新疆、青海及西藏,使當時清朝疆域達1300萬餘平方公里。除了原有的朝鮮越南琉球外,清朝又和緬甸尼泊爾暹羅等建立藩屬關係,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國家向清朝進貢。但此时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处于锁国时期,与其它国家来往甚少。

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與此同時,銀號亦開始在山西出現。這個時代亦造就當時全世界最龐大的類書——《古今图书集成》、中國一部偉大的小說——《红楼梦》的誕生,还有《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都成为盛世的文化标志。至18世纪中葉,受清政府的“滋主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以及外來農作物的引進等影響,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根據資料顯示,在18世纪康乾盛世期间,欧洲仍然处于教派纷争和战乱之中。在此期間,当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將當時中国图景呈现在歐洲人们面前後,引發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100余年间,甚至直到19世紀初,欧洲長時間的“中国热”。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热”期间,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都对中国极为追捧,以至于在1769年曾有欧洲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对中国风的狂热追逐曾經是當時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這種時尚滲透到了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裝飾、園林建筑等。[2][3][4][5]

不過,盛世的背後亦存在消极因素。清朝严厉控制民间思想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大興文字狱,多人被株連殺害或者流放,如戴名世。文字獄的出現,使文化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建築文化和水平大異於前代;家具失去了樸實的傳統,未能登峰造極[6];文人結社也受到嚴厲禁止。而清廷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多次強調以騎射為本,受儒家思想影响,亦逐漸禁止人民製鳥槍,在军事上走上了岔路。而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7]。並且消滅了中國民族思想。[8]

據研究指出在18世纪欧洲曾流行“中国热”、當時歐洲人对清朝的形象普遍持正面、美好的态度的同時,也存在負面的聲音。尤其到18世紀末,此時康乾盛世已進入尾聲。[3]乾隆末年英國曾派遣馬戛爾尼出使清朝,在外交以失敗而歸國期間,副使斯當東見聞卻是:「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而馬戛爾尼本人則認為:「人民生活在最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懼之中,所以人們膽怯、骯髒並且殘酷。」[9] 他不認為清庭有什么盛世,並認為清庭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9] 清初以敢言而闻名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唐甄所著《潛書》也曾描述:「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10],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认为“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

近代時期

該金罐製於清代,約為乾隆年間。現收藏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之史密森尼博物館

清朝衰落與民變

清朝從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位後半期曾六次下江南,每次都率領萬人,由文武百官迎接,聲勢浩大,並且大興土木,蓋了30多處行宮;另外清高宗也重用貪官和珅,利用工程及冤獄收取大量公款及賄賂。農民因這兩件事而流離破產,再加上士大夫和地主兼併土地加劇,使更多農人失去土地,紛紛起事抗暴。江湖帮会亦借机起事,且多打出神秘旗号。

在各地民變中,秘密宗教組織白蓮教於1770年代起兵,後來又於1796年爆發川楚教亂,八年後被清軍鎮壓,領袖王三槐等人被處。在台灣,天地會領袖林爽文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率眾叛亂,歷時一年多。同時西南地區的苗族人也起事,結果遭清軍以武力鎮壓。

南京條約》簽約後,西方各國紛紛要求開港通,使傳統農村經濟受到破壞。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規模最大。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義,自称耶穌基督之弟,受到上帝耶和華啟示1851年金田起義,於兩年後攻陷並定都江寧,並且發動兩次西征,遭到曾國藩左宗棠组织的湘軍李鸿章组织的淮军抵抗;又企圖攻佔燕京,但失敗。後來太平天國發生內鬨。第二次西征後,太平天國被湘軍、淮軍等民团武力消滅,歷時十四年。

對外戰爭

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清朝販售鴉片,後來因鴉片貿易問題而於1840年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戰敗後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為不平等條約之始。1858年,英法兩國因為和清朝修約不成,遂找藉口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又簽訂《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同時俄國和清朝簽訂條約,取走部份東北的土地。根據這些條約,清朝除了割地、開港、賠款之外,各國開始在北京派駐使節,同時清朝主權也逐漸流失。

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84年,清朝和法國為越南主權問題而開戰,為「中法戰爭」,之後接受調停,清朝失去越南宗主國的地位,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台灣因為中法戰爭於1885年建省。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1886年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英国仅答应代替缅甸照例入进贡中国。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於1894年朝鮮主權和清朝發生甲午戰爭,戰後簽《馬關條約》,清朝除了賠款之外,還割讓台灣和澎湖,並失去朝鮮宗主國的地位和在朝鮮的租界。甲午戰爭後,西方各國和日本紛紛在清朝劃定租借地和勢力範圍。但在另一方面,這些租界和與外國衝突產生的條約制的建立徹底打破了中國幾千年的皇權之上不可侵犯的規則,並將西方的人權思想、司法獨立、地方自治、法律面前平等、收入財產神聖不可侵,以及結社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引入中國,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現代化民主制度建設。[11]

維新運動

1861年,恭親王奕訢和一些漢人官員展開為期30年的洋務運動。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全国各地开始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修建新式学校、培训技术人才;同时也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建立海軍,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派且留學生。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當時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12]。其间清朝在西方人的帮助下消灭太平军、平定捻军之乱,並攻佔新疆

義和團骚乱、洋人被當成猪羊般宰殺

甲午戰爭後,康有為1898年上書要求進一步變法維新,皇帝光緒帝在康有為的影響和幫助下實施戊戌變法,但引起守舊勢力的反彈,維新104天就結束。慈禧太后將光緒帝軟禁,包括譚嗣同等多人被處決。後來義和團發動庚子事變,屠殺洋人,破壞和搶奪與西洋有關的東西。此事件得到慈禧太后暗中支持,慈禧更曾一度向各國宣戰,引發八國聯軍報復。遂敗,1901年簽訂辛丑和約

清末时期

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承诺并实行立宪,1907年(光緒三十一年),清政府在中央籌設資政院,預備立憲,並籌備在各省開辦諮議局,1908年7月又頒布了《各省諮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命令中國各省在一年之內成立諮議局。1908年9月16日(光緒三十四年農曆八月廿一日),福建省在福州東街文昌宮簪堂成立諮議局籌辦處,議定每月集議兩次,並於8天后上奏中央政府諮議局籌備的工作。農曆九月開始編寫選舉人名冊,按《各省諮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中的標準確定初選選舉人並開始進行議員選舉,選舉時間截至到1908年農曆六月十六日。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了代议会。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但他一方面以武力压迫革命军(阳夏战争),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清帝于1912年退位,并在退位诏书中宣布“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而在1917年张勋又曾組織辮子軍,於北京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以失敗而終。

政治制度

努爾哈赤起兵時實行的是軍民合一的八旗(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制度,政治權力集中於王公貴族,重大決策由貴族共同討論決定,是為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後皇太極1631年仿明朝制度設立六部,試圖逐漸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皇帝試圖實行中央集權的努力主要集中於清朝前期[13]

清朝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以前尚書均由滿人擔任,順治元年(1644年)規定尚書及侍郎滿、漢各一,但實權依然掌握在滿尚書之手。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都察院。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順治七年(1650年),順治皇帝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由自己親自掌握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時加強上三旗的實力,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所削弱。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設立南書房,起初是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因在乾清宮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書房。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

雍正八年(1730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雍正皇帝始設軍需房,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乾隆皇帝即位後服孝,安排數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製,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佈成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廢止。

清朝並未發生宰相专权、军阀割据、外戚夺权、宦官横行等现象,但各级政府长官离不开胥吏幕宾。清代一切行政措施都要按律例办理,所以律例即“祖宗成法”。清代律文汗牛充栋,如果引用失误,就是“违例”。清代制度规定,读书人不准过问政治,否则“黜革治罪”,乾隆年间《大清律例》有六类四百三十六条,附例更多达一千四百多条,“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新科進士即使有心“治国平天下”,但對於《大清律例》卻是無緣一睹的。实际政务其实已经发展成了一项专门知识,仅最基础的部分,就有钱谷征收、事务摊派、水旱灾荒、民变盗寇、上司过境等。一般的胥吏、幕宾卻可以在卷宗档案中迅速查找出“有关的律条”,又稱“找签”。《清稗類鈔》記錄晚清官僚郭嵩燾的史論:「漢、唐以來,雖號為君主,然權力實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漢與宰相、外戚共天下;東漢與太監、名士共天下;唐與後妃、藩鎮共天下;北宋與奸臣共天下;南宋與外國共天下;元與奸臣、番僧共天下;明與宰相、太監共天下;本朝則與胥吏共天下耳。」胡林翼就曾感叹:“六部之胥,无疑宰相之柄。”

清朝疆域

康熙时期的扩张
18世纪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贡国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部,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達西藏雲南省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西盡鹹海蔥嶺地區,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東南包括台灣澎湖群島。極盛時期總面積達1300萬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許多國家也與清朝有藩屬關係,除了原有的朝鮮琉球安南外,還有南掌(寮國)、暹罗(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芳共和国,西南有廓爾喀(尼泊尔)、哲孟雄(錫金)、不丹,中亞、西亞有浩罕哈萨克、布鲁特、布哈爾、山克、愛烏罕(阿富汗)等藩屬國。

進入19世紀後,由於清朝的衰落和列強的入侵,鴉片戰爭以後清朝以不平等條約的形式先後失去了以下領土:

失土 年份 條約 移交國 註釋
香港 1842年 南京條約 英國 1842年1898年分批割讓或租借,至1997年交還中華人民共和國
外東北 1858年
1860年
璦琿條約
北京條約
俄羅斯帝國 包括黑龍江以北,以及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
外西北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 俄羅斯帝國 巴爾喀什湖之東南、伊犁以西和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
台灣
澎湖列島
1895年 馬關條約 大日本帝國 1945年由中華民國管轄至今

另外,19世纪末大博弈時期英俄兩國曾私自劃分帕米爾地区、沙俄趁八國聯軍之機出兵強佔黑龙江以北的江東六十四屯,对此清政府均未予承认并进行了外交抗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始承認現有之邊界。

地方行政区划

1892年清朝的領土範圍

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沿袭明制,但根据自身实际做了很多改革,如东北三省、西藏新疆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和内地不同。

内地行政区划

清朝继承元明以来的分省建制,以省为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区域,下设府、厅、州、县,构成地方上的省、府、县三级基本行政系统组织。

乾隆八年(1743年)定顺天府之地为四路厅、二十四州县,州县隶属于路厅。设官有兼管府尹事大臣一人,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府尹正三品,府丞正四品,俱各一人。府尹总管京畿及四路的政令条教,“以成首善之化”,比一般府尹权力大,品级高,如升调州县官,可与总督会衔。府丞掌学校政令。属官有治中、通判,经历司经历,照磨所照磨,司狱司司狱,皆汉人。儒学教授,满、汉各一人:所辖四路厅同知正五品,各一人;州、县,知州、知县正七品,俱各一人。大兴、宛平二县并与五城兵马司分区而治,比外县高一品级。

天聪八年(1634年)设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原来盛京的六部俱废。自顺治十五年(1658年)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又重建户、礼、兵、刑、工五部。均置侍郎以下官,称“盛京五部”。又设盛京内务府,为外地所无。自顺治十年设辽阳府,十四年更名奉天府,至光绪三十三年改行省。奉天府所辖地方为府二,兴京同知一,直隶厅一、厅二,州五,县十四。设官有兼领府事大臣一人,由盛京五部侍郎内特简,后归盛京将军兼辖。府尹,满洲一人;府丞,汉一人,品级同顺天府。属官治中、围场通判、库大使、经历、司狱、巡检兼司狱、府学教授,俱各一人。府尹主府事,小事决之,大事呈报。

总督为省级的最高长官,全称为总督某某省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或兼巡抚事。清朝一共建立了二十三个省,其中内地十八省为沿袭旧制或以旧制为基础,其余在边境并为清末所置。这些省是: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台湾为后设。理论上总督管两省或两省以上的地方军政事务,尤其侧重军事。雍正元年定总督加衔制,加尚书衔的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从一品:余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正二品。有清一代,全国共设总督九人,即东三省、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此外还在省级地方設有专门管理漕运的漕运总督和治河的河道总督。

总督之下设巡抚,其全称为巡抚某省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或节制各镇,职权很广泛。有的加侍郎衔,为正二品,否则为从二品。巡抚基本上是管一省,也侧重于军事,但比总督管民政更多,为总管一省军事、行政、监察及教育在内的高级长官。清朝所设巡抚共二十一人,其中由总督兼的有奉天、直隶等八人,单独设的有江苏、安徽等十三人。山东、山西等五省巡抚皆兼提督衔,贵州巡抚兼节制兵马衔。

各省设提督学政一人,由侍郎或科道进士出身的官员中委任,带原品级,掌学校和科学考试之政令。

各省设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或藩司。布政使为从二品,每省一人,但江苏设二人。布政使实际是一省长官,上承朝廷旨令,下帅府、州、县官,但因有督抚之设,渐居次要。其属经历司经历、都事,照磨所照磨,理问所理问,库大使、仓大使等,分掌出纳文书、照刷案卷、审核刑名以及保存档案、财政收支等。

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使司或臬司。按察使一人,正三品,比布政使地位略低,掌司法监察,“澄清吏治”,常与布政使并称为“布按”。其下设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狱检察囚犯,经历、照磨所掌同藩司。

各省设道员,正四品,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又有管河道或河工道,简称河道。官则有的单设,多数为兼任。其他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道员。作为布、按副使者,有分守道与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发展而来,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金事演变的结果。初设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为此,守、巡二道由原来临时性差使变为固定的地方长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钱谷,巡道侧重刑名,久之两者各加兵备衔,所掌渐趋一致。乾隆、嘉庆时又准其密折封奏,权势日益加重,以致有人视道为省下、府上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实际上道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

是省之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知府为一府长官,从四品,掌总领属县,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好。三年一考属吏,具其优劣上报。一切要政皆需通过督、抚允准乃行。清朝以知府“为承上接下要职”,故严谕督、抚对其考核。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协助知府,分掌粮盐督捕,江防海防,河工水利,清军理事,抚绥民众诸职。属官有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

在府之外,同时还有直隶厅、州和一般厅、州。凡统治地方人多并直隶于布政使司的为直隶厅、州,地位与府大致相同。厅设官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州设官知州正五品,州同从六品,州判从七品。清朝在全国设有直隶厅四十一个,直隶州七十三个。其外的厅、州,称为散厅、州,地位略同于县。至清末,全国已设散厅七十八个,散州一百四十五个。散厅、州设官与直隶厅、州相同,而品级差一等。散厅、州属府管辖,个别的隶于将军或道员。

县是地方基层政权机构。清末全国设一千三百五十八个县。每县设官为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一人,主簿正九品,无定员。知县掌一县治理,主要是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缉捕诸职。典史掌稽检狱囚。

蒙古行政区划

努尔哈赤起兵时得到蒙古协助,又清朝后宫有大量蒙古嫔妃,八旗中特设蒙古八旗,而外蒙古地区又是清朝前期战争频发地带,故蒙古区划与内地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均不同。清政府对蒙古部落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以阻止他們合一。

清朝以大漠为界,将蒙古分为漠南内蒙古和漠北外蒙古,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盟旗制由各部定期会盟而形成的机构,是分解原来的部落而组成。旗隶于盟。内外蒙古的盟旗设官基本相同。每盟设盟长、副盟长各一人,掌管盟务。盟长先由各旗会盟时,从旗长即札萨克中推选。后来改为清朝理藩院开列盟内札萨克,由皇帝任命。其外每盟各设备兵札萨克一人,管理军务。有的盟还设帮办一二人,协理盟务。旗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每旗设旗长一人,又名札萨克,掌全旗要务。又设协理副之。其属有管旗章京、副章京及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札萨克等官员多数都是原来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并经清朝封有爵位的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人。

内蒙古的盟旗是把原来的二十四部,按其活动地区划分为六盟、四十九旗。具体组合是,东四盟:哲里木盟统十旗,卓索图盟统五旗,昭乌达盟统十一旗,锡林郭勒盟统十旗;西二盟:乌兰察布盟统六旗,伊克昭盟统七旗。清朝在这些盟旗之上由理藩院及派驻地方的将军、都统进行管辖。他们是,盛京将军监督哲里木盟科尔沁六旗;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监督哲里木盟的郭尔罗斯前旗和杜尔伯特旗等;热河都统监督卓索图盟五旗及昭乌达盟十一旗;察哈尔都统主要掌管察哈尔八旗及四牧群,其外监督锡林郭勒盟十旗;绥远城将军管辖土默特二旗并监督乌兰察布盟六旗及伊克昭盟鄂尔多斯七旗。一些由将军统治(察哈尔,土默特)。

外蒙古虽在清入关前已建立了“九白”的常贡关系,但入关后一度受噶尔丹的骚扰,直到康熙平定噶尔丹之后才恢复并确定外蒙各部的牧地。清封各部首领为汗和王、贝勒、台吉等,如内蒙一样建立盟旗制度。其各部所组合的盟旗是:喀尔喀四部及附额鲁特、辉特部四盟、八十六旗;杜尔伯特部及附辉特部二盟、十六旗;新土尔扈特一盟、三旗。此外札哈沁、明阿特、乌梁海部等,虽也有旗之设,却不属于外蒙古各盟。清朝对外蒙古盟旗的管辖,中央有理藩院的典属、柔远清吏司等机构,地方上有驻防将军或大臣等。其中定边左副将军(或称乌里雅苏台将军)为当地最高统治者,下设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二人,一人由蒙古王公担任,与将军共同管辖喀尔喀诸部盟旗。科布多参赞大臣及帮办大臣管辖杜尔伯特、辉特、新土尔扈特等盟旗及札哈沁、阿明特、乌梁海等旗。库伦办事大臣掌中俄交涉事务,其属恰克图办事司员一人,负责监督中俄贸易。

青海主要为蒙古额鲁特部居牧之地,共分五部、二十九旗。即:和硕特部二十一旗、绰罗斯部二旗、辉特部一旗、土尔扈特部四旗、喀尔喀部一旗。还有察罕诺门汗部自编一旗。每旗各设旗长,掌治一旗,属官之设如内蒙古。旗之上,青海各部与察罕诺门汗部一旗共会一盟,但是不设盟长,而以清朝驻西宁办事大臣莅盟统辖之。道光三年(1823年)又分河北二十四旗为左右翼,每翼设正、副盟长各一人。也有設喇嘛旗管理沙畢納爾(徒眾)。

西藏行政区划

清代称藏族为图伯特,或唐古特,所居地区分为卫(前藏)、唐(又称喀木)、藏(后藏)、阿里四部。崇德年间达赖班禅已派人贡于清朝,经康熙至乾隆,先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清朝在西藏便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当地的最高统治者为Template:BreakLink,驻前藏拉萨,掌全藏政令。班禅喇嘛,驻后藏扎什伦布,掌后藏寺院与其教民。达赖和班禅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达赖与班禅个人之间互为师徒,关系颇为密切。班禅方面:一世班禅为一世达赖之师;四世班禅为四世、五世达赖之师;五世班禅为六世、七世达赖之师;六世班禅为八世达赖之师;七世班禅为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之师;八世班禅为十三世达赖之师。达赖方面:五世达赖为五世班禅之师;七世达赖为六世班禅之师;八世达赖为七世班禅之师;十三世达赖为九世班禅之师。

前藏行政机构主要有噶厦和商上。噶厦为总管藏务会议厅,设三品官噶布伦四人。商上为分管财政的机构,除以噶布伦一人管理外,设四品仔琫三人,商卓特巴二人。还有专掌粮务的叶尔仓巴、掌道路的朗仔辖、掌刑名的协尔帮、掌马厂的达琫及第巴等四至七品的各种名目官员。后藏也设四品商卓特巴、叶尔仓巴,五品达琫等官员,掌管相应的政务。武官则有四至七品的戴琫、如琫、甲琫、定琫,从几人至百多人。凡前后藏皆有营寨,按其地理险易和大中小,各设边营官及营官,总计一百六十余人。佛教在西藏盛行,喇嘛很多,有的喇嘛在噶厦、商上任职,而僧官又分国师、禅师、札萨克大喇嘛、札萨克喇嘛、大喇嘛、副喇嘛等,专掌教事。

清朝在西藏设官始于雍正五年(1727年),派驻藏大臣二人,驻前藏,统管前后藏地方及喇嘛事务。后改为办事大臣、帮办大臣各一人,分驻前后藏。按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与达赖、班禅地位相等,而驻藏大臣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具有向皇帝直接上奏的權力,为达赖、班禅所沒有。此外,达赖、班禅及以下呼图克图十八人、沙布隆十二人等活佛转世,称为“呼毕勒罕”,即奔巴金瓶掣签,均由驻藏大臣监督。

回部(新疆)行政区划

清政府在新疆实行盟旗制和伯克制。清末建省之前,曾就额鲁特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的实况,如内蒙设盟旗制。即:旧土尔扈特部为盟四,和硕特部为盟一。盟下为旗。每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旗设旗长(札萨克)一人,掌盟、旗政令。但是盟长由清朝政府任命,旗长则基本是世袭。此外新疆大部分地区为维吾尔族居住,清代称为“回部”。哈密吐鲁番率先归服,曾设旗,部长被授札萨克。自康熙至乾隆平定回部诸乱之后,在这些地区不设札萨克,而实行伯克制。伯克原来是回部的酋长,经清朝重新任命,按职责和品级称某某伯克,共三十余名目。最高的为阿奇木伯克,掌综回务,三品至六品,其次为伊什罕伯克,掌赞理回务。四品至六品。其余分掌地亩、田粮、税务的,大抵四品至七品。在清朝所封的札萨克郡王和诸伯克之上,清朝还派驻了伊犁将军,掌天山南北最高军政大权,下设参赞大臣一人辅之。又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及帮办大臣,叶尔羌办事大臣及帮办大臣,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等,以及乌鲁木齐都统、副都统,分管所在回城事务。

其他民族地区

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历来居住蒙、藏、瑶、壮、彝、黎等少数民族。清朝根据这些地区的特点,以当地的土著人作各级行政机构的长官,清朝政府予以承认,但是当官的人可以世袭,这就是土官制。有文武两类,文官如知府、知州、知县等,皆加“土”字。武官有指挥使司指挥使、长官司长官。从正三品至正七品。此外还有土游击、土都司、土守备等。清朝定制,文职土官共七阶,武职土官共五阶。其承袭、革除、升迁、降调,文隶吏部,武隶兵部。在地方上各归所在总督、巡抚或驻扎大臣、办事大臣等统辖。

民族政策

清朝建立后,针对境内存在不同民族的情况,满族统治者采取民族分治政策。不过,其中有部分政策颇具争议。

汉满关系

汉八旗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释放掠夺来的汉人奴隶,编庄别居,将加入汉八旗的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

[註 8]1633年皇太极下令从所属的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

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军旗为两旗。又过五年,崇德七年(公元157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汉八旗中的原汉人后代与满人同样享受世袭待遇。旗人與民人同罪不同罰。

清朝汉族重臣

满清为夺取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攻佔遼東後,除起用范文程寧完我等汉族人士外,在入关过程中先后招降了前明军将领吴三桂李成栋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因其叛乱而由康熙剪除三藩。带兵攻滅明鄭台湾的施琅也是汉族前明军官。清初汉族重臣还有洪承畴等。結果這些人士都被後世列為漢奸或是賣國賊

清政府为了长久统治中国,大力尊崇儒学,按历代汉族王朝传统开设科举,从中选拔统治精英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预防反抗。

清廷任用的汉族官员林则徐曾从英国人手裡缴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於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消滅太平天国捻軍等漢人叛亂及洋务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甲午战争后清廷实行新式练军,亦以汉族官兵为主。其中如袁世凯、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 留学日本王士珍,及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成为后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

清初弊政

清初有所谓“六大弊政”[14]剃髮(或薙髮)、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 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15]。清初曾頒令諭:一、八旗制度移入關內,全族皆兵。二、鼓勵滿人入關。三、圈地,使近畿五百里內全屬滿族所有。四、禁止滿漢通婚;禁止滿人自由擇業。[16]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17]。擁有打死人不償命的特權。[18] 弊政中的投充和逋逃皆为圈地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康熙帝亲政后即立即下令永远停止圈地,并逐步放宽对逃人的禁令并最终裁撤督捕衙门。随后康熙开始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19]

在全国的镇压与剃发易服

清廷控制中国全境过程中,大规模圈地侵犯了汉族地主根本利益。又由于对割断文化传统的担忧,在江南和华南忠于明皇室(史称南明)的军民奋起武装抵抗,清军对此实施了武力镇压。

这一过程伴随民众惨烈伤亡。如多鐸展開揚州十日與屠城李成栋部嘉定三屠尚可喜耿继茂庚寅之變(广州屠城),江陰慘案等,其餘還有征討姜瓖後的大同屠城,還有曾經在贛州湘潭四川南雄潮州等地也進行了屠殺等,平民死伤惨重。

1645年为迅速征服江南的抵抗者,清军统帅多尔衮采用孫之獬献计,再次下令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成年男子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以恫吓抵抗军民。

有批评者认为,正是剃发易服令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斗争,而清廷对此进行了屠杀。江浙地区人民的斗争目的在于保持本民族文化。是清朝统治者颁布剃发易服令才导致大规模抵抗,引发血腥镇压。

在长江以北的扬州,史可法英勇抗击清军,不敌而捐躯,史可法死守七日七夜才城破。至今中國官方與民众常有纪念这位爱国志士的活動。

根据清末革命党在日本发现的《扬州十日记》,清军多铎随后在扬州进行整十日的大屠杀,号为扬州十日,但其屠杀人数存在一些争议。英國大使馬戛爾尼表示:「建國後的最初幾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殺。強迫留辮子引起了騷亂,結果都被殺害而倒臥在血泊之中。」[9] 朝鮮人曾私下把清人叫做“夷虜”,把清朝皇帝叫做“胡皇”,若干朝鮮文人私下寫作時仍以崇禎年號紀年,穿着明朝衣冠感到自豪,對於清帝國的漢族人剃髮易服而順從蠻夷衣冠相當敵視。[20]。然而,隨著清朝越来越强大,当进入十八世纪时,清朝已排除了各种危机,成为极为强盛的帝国,这使朝鲜使臣不得不睁开眼睛认真面对眼前的情况。朝鮮人对清朝經過了由憎到爱的转变过程,朝鲜使臣还公开倡导向清人学习。[21]

1732年,日本江戶儒臣林春勝林信篤著作《華夷變態》一書,序文中說「崇禎登天」之后,「大抵元氏雖入帝中國,天下猶未剃髮,今則四海之內,皆是胡服,中華文物蕩然無餘,先王法服,今盡為戲子軍玩笑之具……陷虜,唐魯才保南隅,韃虜橫行中原,是華變於夷之態也」。在日本人眼中,所觀察到的是漢人滿化。[22]对此,1792年外交失败的使馬戛爾尼回程路上寫的紀事中亦曾有类似看法。[9] [註 9]

满族學習汉文化

一般认为,清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23]。但一些研究遼金元清史的學者認為,清和一樣屬於征服王朝,漢化深度和速度均遜於北魏等滲透王朝;清室只推行對自己有利的漢化措施,並盡可能保留本族文化,而非全盤漢化[24][25][26]

所有施政文书都以两种文字发布。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满族皇帝也纳有汉族嫔妃,詳見漢滿通婚,不過真正解除滿漢通婚禁令,是直到1902年清末新政才解除。[27]乾隆在宫中常穿汉服以作娛樂[來源請求],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乾隆穿汉服的画像。[參 1]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部分史學者認為,正因滿人自動漢化才沒有在短時期之內覆滅,甚至奴化漢人。若無法漢化,則如南北朝的少數民族政權一樣,無法吸收漢族先進的文化而滅亡。支持儒化说者则认为,清朝皇帝只是有选择尊儒,儒家的一些思想满清皇帝也没有完全接受,而儒家只是汉文化的内容之一,汉文化不仅仅只包括文字和儒家,还有衣冠、风俗礼仪、各种宗教信仰等。 [參 2] [參 3]

蒙古政策

清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扎萨克制”,亦即盟旗制度。按照这种制度,原蒙古各部称为盟,是内蒙古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旗设旗长,即“札萨克”,为世袭之职位。旗下设佐、什,受旗长管制。若干相邻的旗为一盟,盟有盟长,由中央直接任命,多选旗长中势力大、威望高、与中央关系亲密者任之。盟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对中央负责,受中央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和绥远副将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各都统、将军不干涉行政事务。[28]

清王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參 4]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蒙古人一向信喇嘛教中的黃教,滿人一直重視籠絡大喇嘛,如哲布尊丹巴章嘉呼圖克圖。亦說喇嘛旗,但也有裁抑,如置大臣與限制出家人人數,交相運用,視準噶爾勢力消長而定,乾隆後漸嚴格。清代为了不使政教合一,提高喇嘛地位,但不给在贵族中转世,使喇嘛、汗王永远不合一。如准部的喇嘛,乾隆明確規定不准轉世。喇嘛與汗一樣要輪流入京朝貢,使他們沒有多餘力量。

清廷統治蒙古二百多年,蒙古人口不斷下降,生活日趨貧困,而且疾病橫行,幸存者大多出家。[29][30]

西藏政策

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治理曾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当时清政府的治藏政策有设置驻藏大臣,订立治藏章程「众建而分其势」;派驻官兵,整顿藏军;设立台站,"厘定疆域"。当时清政府振兴西藏经济的措施有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31]

国旗与国歌

1888年后的大清国旗

清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清朝国门,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清朝文化

清代粉彩
  • 京剧的形成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 清代的绘画:清代的绘画水准很高。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在清高宗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 “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來源請求],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但是有人认为,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将他们认为不合礼教的书籍大量焚毁,可能导致大量珍贵的历代书籍绝迹。[參 5][註 11]

清朝科学技术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清朝末年,中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參 6]

清朝间的武装起事

据统计,整个清朝期间,武装起事曾多次发生,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這些起事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南明殘餘勢力的抵抗,武装割据(台灣郑氏)或明朝降將的反叛(三藩之乱、李成栋坚守广州)以及清末反滿革命力量的發展(兴中会/同盟会)。而白莲教和太平天国等起事原因,有认为是农民反抗清廷腐败剥削的,也有认为是邪教的。

另外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穆斯林也多次发生民变或起事,如陕甘回变。這些基本上以西北部,西南部少数民族为主,虽然波及不如上面那么大,但是许多都持续了十几年。与清初江南抵抗不同,此时清廷保护汉族民众免于受害获普遍支持。

其中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历时十余年,波及大半个中国。连年战乱造成平民死伤惨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2]但1949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一向认为是农民起义而基本肯定,同样得到肯定的包括其余大部分起事。实际上早在20世紀初,中華民國领袖孫中山就曾表示太平天國「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權;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過是歷史上的又一個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33]民国的主流学术界对太平天国也持否定态度。而当时的江南民众普遍支持曾国藩李鸿章组建汉族民间武装平叛。

乾隆下江南

江南主要指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特指江浙长江以南至钱塘江口,加上扬州一带,两省的核心地区,有时也包含安徽东南部及江西东北部。清代前期与中期最繁华的是苏州扬州,还有杭州

这里古称吴越,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江浙两省地盘虽然不大,人口也不很多,大约只占国土面积和总人口的2%,但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经济和人文在全国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朝两省上交的赋银赋粮分别达到全国赋银总数的20.8%左右和赋粮总数的 30%左右,盐课银占全国盐课银总数的68%左右,关税占全国税额总数的一半。这里出产的丝绸和茶叶历来是宫廷内外的高档必需品,饮食也被认为是明清两朝宫廷菜系的正宗,至今国宴仍保留相当比例的扬州苏州菜谱。


乾隆帝于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南京)、苏州、杭州、扬州,后四次还要到浙江的海宁。

六下江南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缙绅,培植士类,阅兵祭陵。

乾隆帝期间多次下谕,蠲免江、浙、皖上千万两银子。第一次南巡时,谕免乾隆元年至十三年江苏积欠赋银228万两、安徽积欠 30万余两,及浙江本年应征银30万两。二次南巡,谕免江、浙、皖三省二十一年以前积欠钱粮,又免浙江漕银20余万两。三次南巡,谕免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三省积欠钱粮,又免浙江漕银等项27万余两。四次南巡,谕免江苏、安徽钱粮143万余两及浙江13万余两。五次南巡,谕免江苏、安徽三十九年至四十四年欠银130余万两。六次南巡,谕免江苏、安徽欠银130余万两。总计六次南巡免银在1000万两以上。

但是,另一方面讲究排场,开支巨大,劳民伤财,负面批评不少。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当差的官兵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參 7]

外交

清朝建立伊始,清政府为了禁止和截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与据守台湾的郑成功部的联系,以巩固新朝的统治,曾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颁布禁海令;並於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6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雍正十年(1732年),放寬入台政策,已入台灣者可攜帶家屬到台灣,台灣的福建與廣東人口大增,光緒十一年(1885年)皇帝下旨宣佈設立台灣省,光緒十三年劉銘傳完成台灣建省工作,台灣省府正式運作,成為大清帝國面積最小的省。

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後,康熙接受东南沿海的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而且此时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正值锁国时期,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也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

到了乾隆以後,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後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使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为后来中国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而清廷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曾有英國人嘲諷当时的清帝國為一艘破爛的戰艦,若非有位精明的皇帝,則不堪一擊,[9]而這個預言於50年後應驗。當時西洋的科技發展蓬勃,漸漸地超越了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為首的伊斯蘭世界和以中國(清朝)為首的東方世界。

晚清时期,经历一系列失败之后,清朝在西方国家的威逼侵略下通过开放租界口岸,允许外国人来华经商等割地手段来达到和解。至此中国开始向近代过渡,清廷在被迫打开国门的同时也丧失中国大量领土的管辖权,由于不断的受到侵略以致割地赔款,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也骤然下降。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洋务运动等改革措施使西方的科技、文化以及民主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并为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发展契机。

与西方传教士的交往

File: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jpg
汤若望像

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其中,清世祖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并尊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不久汤若望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掌管国家天文。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由于需要新的历法,清政府遂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曆

清世祖在世的时间,安徽杨光先就多次指责汤若望地用西洋历法替代中国本土历法,是别有用心、蔑视大清之举。但由于顺治帝对汤若望的倚重,杨光先的指责未得到重视。顺治帝去世后,杨光先再次诬告汤若望,结果辅政大臣鳌拜等人定汤若望死罪,直到后来才被放出。汤若望去世后,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接管“钦天监”。不久杨光先又诬告南怀仁。这时清聖祖已亲政,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都有较大的兴趣。为了公开验证杨光先与南怀仁的是非,他于是多次召杨光先与南怀仁到宫中当众测验,结果证明南怀仁正确,杨光先错误。结果汤若望被平反,而杨光先被免职。这使得耶稣会士获得了更大的荣誉。不过,因發明“连珠铳”有功而受到康熙帝召见的戴梓却在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而导致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并诬陷戴梓“私通东洋”,以致戴梓被流放。[34]

到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了“礼仪之争”。罗马教皇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词汇“天”和“上帝” 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教友敬敬祖。这与当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其后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所采取的本土化政策截然相反。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样做有违中国敬孔祭祖的传统。康熙帝于1700年批示说:“敬孔敬祖为敬爱先人和先师的表示,并非宗教迷信”。然而罗马主教则认为:在有关信仰问题上,基督教神学界比中国皇帝更具权威。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清政府发出了“禁教”令,规定“不准不守‘利玛窦的规矩’的传教士在中国地面继续行教”。1722年清世宗即位后,下令对天主教奉行全面禁教政策,而多数传教士也因此被迫离开中国。这样清朝初年西方基督教在中国传教被终止。

不平等条约

自近代以来,清政府在列强的威迫下,前後被迫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据统计,中国近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共有343个,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较大。[參 8] [參 9]

條約名稱 對象國 清方簽約人 失地 賠款 簽約日
广州和约 英國 余保纯 670萬兩 1841年5月27日
南京条约 英國 耆英伊里布 香港島 2100萬圓 1842年8月29日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英國 耆英 670万两 1843年7月22日
望厦条约 美國 耆英 1844年7月3日
虎门条约 英國 耆英 1844年10月24日
黄埔条约 法國 耆英 1844年10月24日
璦珲条约 俄國 奕山 60万平方公里 1858年5月28日
天津條約 俄國 桂良 1858年6月13日
美國 1858年6月18日
英國 400万两 1858年6月26日
法國 200万两 1858年6月27日
天津條約補充 英國 1858年11月8日
北京條約 英國 奕欣 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 1300万两 1860年10月24日
法國 800万两 1860年10月25日
俄國 4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11月4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國 明谊 44万平方公里 1864年10月7日
增續條約 美國 蒲安臣 1868年7月28日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英國 1869年10月23日
中日修好條規 日本 李鸿章 1871年8月13日
北京专约 日本 奕欣 1874年10月31日
烟台条约 英國 李鸿章 20万两 1876年9月13日
伊犁条约 俄國 曾纪泽 霍爾果斯河以西 900万卢布 1881年2月24日
会议简明条款 法國 李鸿章 1884年11月5日
中日天津會議專條 日本 李鸿章 1885年4月18日
中法新约 法國 李鸿章 1885年6月9日
烟台条约续增条约 英國 桂良 1885年6月9日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葡萄牙 奕匡 1887年12月1日
中英藏印條約 英國 升泰 1890年3月17日
华工条约 美國 杨儒 1894年3月7日
馬關條約 日本 李鸿章 台灣、澎湖列島 2亿两 1895年4月7日
辽南条约 日本 李鸿章 3000万两 1895年11月8日
中俄密约 俄國 李鸿章 1896年6月3日
胶澳租借条约 德國 李鸿章 1896年6月3日
展拓香港界址專条 英國 李鸿章 新界(租借99年) 1898年6月9日
辛丑条约 八國聯軍 李鸿章 4亿5000万两 1901年9月7日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日本 袁世凯 1905年12月22日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英國 唐绍仪 1906年4月27日

有關清朝是否為中國爭議

清政府對外交流時除大清帝國、大清國、中華大清國外通常亦正式簡稱為中國,並廣泛見于清政府所簽定的各條約內文,如《中法新約[註 12]、《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註 13]等等。近代國際社會上(除日本外)也普遍如此認知,可见于西方各国与清朝签定的条约中,如英文版南京条约法文版黃埔條約俄文版伊犁條約等等均称为“中国”(China/Chine/Китаем)。但日本明治初年以後舆论多用支那、清国称谓中国,以及日本出兵台湾以后基本上都用“支那”代替称谓中国。在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本不希望清朝稱為中國,但在清政府代表的堅持下,雙方達成妥協,最後條約中文版稱中國,日文版稱清國。即使到清朝灭亡后,日本亦长期用“支那”或“支那国”來稱呼其後的中华民国,如二十一条的日文版中以“支那国”稱呼中華民國。這種狀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在中國的再次要求下日本才于1946年开始全面使用“中國”的稱呼。[35]

有研究認為在清朝時代,尽管欧洲人对于满人最初征战中的野蛮行径多有斥责,當時歐洲人却几乎一致指出,当满人真正建立新政权后,继续执行自我汉化的政策,毫不迟疑地沿袭明朝旧制,保留了绝大部分明朝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架构。传教士、汉学家卫匡国等人据此认为,中国的政权虽然不再由汉人统治,但是中国的法统却并未因此而中断,满人建立的清朝依然是一脉相承的中国。除了保留服饰、发式等某些习俗外,满人全面接受汉族的文化遗产,敬孔尊儒,重用汉族文士,继续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的考试科目,这一切预示着,中华文明不会因政权易手而衰微。直到18世纪末甚至19世纪初,在大多数欧洲人心目中,中国的形象长期是确定的、清晰的,而且是正面的、美好的,以致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期间(当时中国为康乾时期)在欧洲形成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热”。[36][3]

不過,歷史上在明朝滅亡後,以洪門天地會太平天國興中會光復會中國同盟會为代表的反清革命團體史觀認為清朝是將代表中國正統的明政權滅亡,並在中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外國或外族政權,不是中國,因此此時中國處於亡國時期。[37]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並且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三講中表示:【近年革命思想發生之後,還有許多自命為中國學士文人的,天天來替滿洲說話。譬如從前在東京辦《民報》時代,我們提倡民族主義,那時候駁我們民族主義的人,便說滿洲種族入主中華,我們不算是亡國:因為滿洲受過了明朝龍虎將軍的封號,滿洲來推翻明朝,不過是歷代朝廷相傳的接替,可說是易朝,不是亡國。】,以此為據,痛心陳述中國民族主義已經亡了。[38]有且根據18世紀雍正帝著作「大義覺迷錄」中表示「朕非中國之人」,「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出身滿族的清宮女作家德齡在其《清宮兩年記》(珠海出版社31~33頁)壹書中提到:她父親告訴她,他們不是中國人,但卻是中國的主人。但是,近代以前中文中的“中国”一词往往是地理概念,而非国家概念,属于带有多重含义的复合体。其所指范围,也一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比如《尚书》上出现“中国”一词时其所指仅仅局限于关中河洛一带;而后又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等等。直到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为近代国家及版图之内全部领土之专用名词,被清政府运用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39]

帝王年表

後金君主與清朝皇帝(1616年1912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
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追尊)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
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愛新覺羅·皇太極 1626年1643年 天聰
崇德
昭陵
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
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愛新覺羅·福臨 1643年1661年 順治
孝陵
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
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40]
愛新覺羅·玄燁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
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愛新覺羅·胤禛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
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愛新覺羅·弘曆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
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41]
愛新覺羅·顒琰 1796年1820年 嘉慶 昌陵
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
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42]
愛新覺羅·旻寧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
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43]
愛新覺羅·奕詝 1850年1861年 咸豐 定陵
穆宗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
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44]
愛新覺羅·載淳 1861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
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愛新覺羅·載湉 1875年1908年 光緒 崇陵
愛新覺羅·溥儁[註 14] 1899年 保慶
憲宗 [註 15] 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
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註 16] 1908年1912年 宣統 華龍陵園[註 17]

注释

  1. ^ 「大清」為原本國號,並見於《南京条约》等;「大清國」見於《辛丑條約》等、「大清帝國」見於《馬關條約》、《欽定憲法大綱》等、「中華大清國」見於《天津條約》、《望廈條約》等。
  2. ^ 關於清朝的起始時間,存在不同的說法。主要有1616年說(後金建立)、1636年說(正式定國號為大清)、1644年說(清軍入關并遷都北京)。
  3. ^ 清政府對外常簡稱為中國,可見於其所簽定的各條約內文。國際社會(日本除外)亦普遍以此稱呼,但曾因"中國"之稱與明治時代的日本簽約時發生爭議。詳細情況及相關爭議可參見這兒
  4. ^ 赫圖阿拉後來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内。
  5. ^ 元朝加“大”于正式国号之中,此前各朝的“大”字均为尊称。
  6. ^ 因统治者为满洲人,所以有人称之为「满清」。另有人稱之為「清國」。
  7. ^ 若不算上後金,自1636年改國號大清以來共有276年,十一帝。
  8. ^ 公元1633年二月,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袁崇焕处死,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后金。皇太极对他们来投非常重视,亲自在沈阳城郊浑河岸边亲自迎接,行满族特有的抱见礼。为与满洲八旗有别,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镶皂旗帜,即白旗镶黑边,受皇太极直接统辖。这是第一次出现打着有别于满洲八旗旗帜的汉军。
  9. ^ 馬戛爾尼紀事中写道:

    我們的許多書裡都把漢族和韃靼族混淆了,好像他們是一個民族。可是清君卻在時刻關注着這權力的誕生地。 東方與西方在這問題上是不同的。在歐洲,不論是波旁王朝還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登上那不勒斯或西班牙的王位都無關緊要;君王完全與西班牙人或那不勒斯人同化。漢諾威人一旦掌握英國王權,他們就不再是德國人了。相反,亞洲的君王念念不忘自己的祖根。兩個世紀過去了,換了8個或10個君主,但蒙古人還是沒有變成印度人;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也沒有把乾隆變成一個中國人。

    韃靼人說笑話總以漢人為靶子。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只要有人拿漢人說笑話,那些年輕的韃靼王子就會興高釆烈。在取笑女人裹腳時,他們拍手叫好;但聽到把韃靼婦女的木底鞋比作漢人的帆船時,他們就惱火。赫脫南發現“地位最低的韃靼人,在服從漢族官員時也會表現得十分勉強。         

    巴羅記下了別人對他說的一段心裡話:圓明園內年輕的王子們談到漢人時總報以一種極大的蔑視。一位王子見我想學漢文,就竭力使我相信韃靼語比這要高尚得多。他不僅答應給我識字課本和書籍,而且還要親自教我。   

    滿清初期,他們表現得非常凶殘。建國後的最初幾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殺。強迫留辮子引起了騷亂,結果都被殺害而倒臥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爺的種族坐穩了江山,對一個奴隸的民族實行統治,種族隔離是全面的,嚴禁不同種族間通婚,北京的整個北城都沒有漢人,專供滿人居住。宮內女眷(包括奴婢在內)無論如何只要清一色的滿人:要防止一切種族混雜的情況。而宮內太監又毫不例外地全是漢人。這多有象征意義呀!讓韃靼人繁殖,讓漢人絕種。這就絕對保證了沒有任何不純的混雜。

  10. ^ 有人说其中不少是御用文人沈德潜捉刀。
  11. ^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同时销毁了对清朝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除了焚毁书籍,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
  12. ^ 如《中法新約》第七款:“中法现立此约,其意系为邻邦益敦和睦、推广互市,现欲善体此意,由法国在北圻一带开辟道路,鼓励建设铁路。彼此言明,日后若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其招募人工,法国无不尽力劝助。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
  13. ^ 如《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第二款:“英国国家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
  14. ^ 愛新覺羅溥儁曾被慈禧太后短暫立為皇帝,但從未被普遍承認。
  15. ^ 愛新覺羅溥儀並無官方廟號。有後人給其上廟號“憲宗”,但從未被普遍知曉或承認。
  16. ^ 通稱清末帝,生前也有稱其為廢帝遜帝的,但因明清年號上一世一元的習慣,普遍用在位年號稱其為「宣統皇帝」。
  17. ^ 初葬八寶山革命公墓,後在家屬要求下移葬華龍陵園。

参考资料

  1. ^ 康乾盛世藏富於民
  2. ^ 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一) (二)
  3. ^ 3.0 3.1 3.2 许明龙. 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60062969. 
  4. ^ James I. Wong. Chinoiserie and Sinophilism in the 17th- and 18th-century Europe(17至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和中國熱). Koinonia Productions. 1984. 
  5. ^ (美)William Worthen Appleton. A Cycle of Cathay: The Chinese vogue in England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17至18世紀英國的中國熱).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1951. 
  6. ^ http://www.jiaju.cc/newsshop/24047.html 清式家具缘何未能登峰造极?中國家具網
  7. ^ 康熙皇帝,孟昭信 著
  8. ^
  9. ^ 9.0 9.1 9.2 9.3 9.4 (法)佩雷菲特 著 王國卿等 譯. 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台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3. ISBN 9787108026934. 
  10. ^ (清)唐甄. 潛書︰附詩文錄(繁體版). 台北: 中華書局. 2009. ISBN 9787101067033. 
  11. ^ 租界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12.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芮玛丽(美)。
  13. ^ 钱穆在其《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批评清代是一个“部族政权”,还批评清代根本毫无制度,只有法术。
  14. ^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
  15. ^ 《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九
  16. ^ 管東貴,「滿族漢化問題新解」,手稿,民國七十九年。
  17. ^ 《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九
  18. ^ 我的三個故鄉
  19. ^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
  20. ^ 馬靖妮. 《熱河日記》中的中國形象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第35頁
  21. ^ 朝鲜使臣对清朝由憎到爱的转变过程
  22. ^ 林春勝, 林信篤. 《華夷變態》徳川幕府檔案. : 1732,浦廉一校勘,1958. 
  23. ^ 清朝的汉化政策
  24. ^ http://ncyu3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ncyuhg/%E7%AC%AC%E5%9B%9B%E6%AC%A1%E6%9C%83%E8%AD%B0%E7%B4%80%E9%8C%84.pdf
  25. ^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26. ^ (日)吉田順一,鄭欽仁譯,〈北亞的歷史發展與魏復古的征服王朝理論〉
  27. ^ 女人當國(52)1902年 慈禧放開滿漢通婚的禁令
  28. ^ 驻防八旗与军府制度
  29. ^ http://www.nmg.gov.cn/nmgly/lswh/qd_18.htm 清廷对喇嘛教的利用
  30. ^ www.chiyou.name/page/whyz/zjxy/menguzxy.htm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蒙古族|萨满教|喇嘛教|
  31. ^ 论驻藏大臣对治理西藏的影响
  32. ^ 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散论
  33. ^ 《太平天国战史·序》,孫中山
  34. ^ 星岛文化-清艺术家发明“机关枪”却遭流放
  35. ^ “支那”名称的由来及消亡
  36. ^ 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一) (二)
  37. ^
  38. ^
  39. ^ 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
  40. ^ 清朝文獻通考》卷一三九
  41.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一八三
  42.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一八三
  43.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一八三
  44.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一八三
  1. ^ 《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第120页
  2. ^ 张尔田. 清列朝后妃传稿.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七十五辑.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 
  3. ^ 姜小莉. 满族汉化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年, 第9卷 (第04期) [2008-11-15]. ISSN 1009-315X(2007)04-0012-02 请检查|issn=值 (帮助). 
  4. ^ 《清朝治边政策之考》http://www.alswh.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718
  5. ^ 《中国历史》人教版
  6. ^ 《中国历史》人教版
  7. ^ 《南巡记》、《乾隆画像》
  8. ^ 《清朝条约全集(影印本全3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9. ^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标准与数目

参见

外部链接

前朝
明朝
中国朝代 后朝
中華民國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