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論
創造論或創世論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1]。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觀點
諸般創造論觀點:
神創論觀
「神創論」是創造論的一種,「創造論」也可以指創世神話。。
外星創造觀
Template:Main:外星生物創造論 地球生物是由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或存在者創造的,而不是「神」造的。
物理觀
廣義的來説,它涵蓋了所有被理解為有超自然力量干預自然世界的信仰,與「神學」相對應的被視為「蒙學」(人類自為的啟蒙學)原本稱為占星、煉金(例如:牛頓)、巫術、藥毒等其它學術,人類生活從山野進入城市化後,感(知)性下降理(解)性抬頭,這些蒙學(或稱為哲學)派生出諸如天文學、物理學、精神科學(心理學、腦神經學)、生物學等強調驗証的科學,當提到創造論與進化論的爭議的時候,「創造論」一詞就概括地指反對自然生物過程(特別是演化論)作為地球上生物的歷史、多樣性和複雜性的解釋,並以古代典籍(古代科學)或是宗教化思想為根本的理論。[2] 在西方世界,這種創造論通常是建基於聖經《創世紀》第一及第二章[3],然而其他宗教也有各自的創世「神話」,並且與之可能頗有差距。
物理觀的政治衝突
基督福音被羅馬帝國政治曲解「神的國」、設立教宗(神的代理者)並過度宗教化的天主教制度(非天主教本身)式微後,在許多國家,隨著古典科學理論不斷對宇宙及其中的生物有更「自然」的解釋,使得越來越少人相信創造論(根據美國憲法修正,在公立學校裡講述創造論及否定演化論屬於違憲。)。某些創造論者完全駁斥科學理論,而其餘則相信其他與科學發現部分相符的理論。當主流科學研究得出一個於創造論宗教典籍有明顯差異的結論,一些人就會反對此項研究的結論[來源請求]、其科學理論[4] 或其推論方法。[5]創造論科學和智設論常被主流科學界視為僞科學。[6] 最值得注意的有爭議科學理論有:演化論對生物發展的影響、共同起源理論、地球的地質歷史、太陽系的形成和宇宙的起源。[7][8][9][10] 而過往很多相信創造論的科學家則為此提出多種解釋,嘗試找出宇宙的來源。
歷史
雖然「創造論」這一名詞在近代才發明,其歷史卻為悠久的宗教史的一部分。「創造論」一詞在1920年代被專指基督教基要主義者基於對直譯聖經中《創世紀》的理解,並反對人類進化理論的行動。這些組織成功地使美國公立學校停止教授進化論思想。而年輕地球創造論者從1960年代中開始推廣在公立學校科學課上使用「洪水地質學」教授「科學創造論」,以支持《創世紀》。[11] 在Daniel v. Waters一案(1975年)中,判決為在公立學校中教授創造論違反了政教分離,而其內容中所有引自聖經的文字均被除去,並重命名為創造論科學。在Edwards v. Aguillard一案(1987年)中,判決為創造論科學有違憲法,教科書中任何提及「創造論」的字眼均換為被認為是一新科學理論的「智設論」。在Kitzmiller v. Dover一案(2005年)中,判決為智設論非科學,並有違憲法中對在科學課上教授宗教的限制。[12]
早期及中世紀基督教裡的創造論
在某種程度上,早期基督教教會父老將《創世紀》視為寓言故事,認為其精神上的意思比文字上的意思更為重要,但同時並不否認對文字的解釋。[13]1世紀時使徒保羅描述《創世紀》第二章第24節為基督和教會的意思,而斐洛則描述世界萬物皆同時被創造,創世所需六天表示人們需要秩序,數字6也是一個完全數。猶太作家如亞伯拉罕·以斯拉可被視為創造論者,但也不讚成過於執著《創世紀》的文字意思。邁蒙尼德指出,《創世紀》第一至三章不能以字面意思理解。[14]
為回應2世紀諾斯底主義主張《創世紀》純為寓言的觀點,「正統基督教徒」並不接受這種看法,然而他們也沒有單純地理解這段文字的字面意思。因此俄利根相信世界是上帝所造,但並不如字面理解的一樣分多天完成。同樣,4世紀時的聖巴西流雖某程度上理解字面意思,但認為創世是在瞬間完成、不需時間的,是一個整體,不可分也不可量度。[14]
聖奧古斯丁在《論創世紀的字面意義》中堅持,《創世紀》描述了神創造萬物,但也同時顯示出萬物是同時被創造出來的,創世的天數只是為了包含教誨而作的分類,是一個邏輯上的思想,與時間毫無聯係。他認為,光乃天使的照耀,而非實質看得見的光。他也強調,這段經文很難明白,隨著新知識的出現,它也得被重新理解。特別是基督教徒不應為了教義而對經文作出自以為是、荒謬及有違實質觀察證據的理解。[15]
和奧古斯丁一樣,13世紀的托馬斯·阿奎那認為人們應毫不動搖地相信經文的內容,同時也要注意「聖經可以多方面解釋,人們不應執著於單一種解釋,並要準備當這種解釋被證明為誤時捨棄之,以免聖經被非信徒譏諷,信徒的信心被削弱。」[14]
自然神學
自從1517年,宗教改革使人們更強調非神職人員對聖經的理解。馬丁·路德提倡萬物於約6000年前在6天內創造,並聲稱「摩西寫道,未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對創世有清楚的理解」;但一位德國農民對一段翻譯的理解會和另一位熟悉早期猶太語言及文化的猶太人不同,而路德還需要提及其有寓言價值的意義,如何謂「蛇」(誘人犯錯的狡猾之徒)。 約翰·加爾文也不同意瞬間創世之說,並批評這些堅持存在「穹蒼以上的水」並有違當代對自然界理解的人。[14]
新陸地的發現使人們瞭解到生物的多樣性,並發展出一套理論,説明這些物種皆個別由上帝創造。1605年,弗蘭西斯·培根強調,我們在自然界中所看到的神造的萬物教導我們如何理解聖經。而他的培根法所提倡的以實驗及觀測支持科學理論成為了現代科學的核心。[16]自然神學發展出的對自然的研究最終期望目標為找出證據支持基督教,其中許多人嘗試改進大洪水理論。[17]
1650年,阿馬的總主教詹姆斯‧烏舍爾發表了根據聖經所寫歷史的烏舍爾年代表,並算出創世年份為公元前4004年。這個理論被廣泛接受,但在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發展的現代地質學發現的地層和化石則證明了地球的年齡更老。支持聖經大洪水的災變論在英格蘭十分流行,但似乎仍不堪一擊;[17] 而到了1850年時所有地質學家和大部分的福音派基督徒已採納了不同版本的年老地球創造論,但他們仍繼續反對進化論。[14]
自然解釋
約十九世紀起,拉馬克的物種變遷論開始在巴黎和愛丁堡得到小數目的支持者,主要為解剖學家。[14]英國當時困於拿破崙戰爭中,並恐怕如美國革命及法國革命等的共和革命會威脅君主制。達爾文逐漸發展的物競天擇理論當時還是個秘密。英國面臨的威脅溫和了下來,無名氏於1844年發佈的《創造的自然歷史痕跡》引起了公眾的興趣,並得到了貴格會和一神論派等宗教團體的支持,卻被科學界所抨擊,原因為其缺乏實在、強硬的科學證據支持。1859年達爾文以《物種起源論》為研究目標時,提供了所發現的演化現象,成為來自權威資料的證據,科學家們也開始較激進的相信進化的存在,以突破當時宗教化社會的保守壓抑。這一點被英國國教會的保守福音派信徒所抗拒,但他們的注意力很快便轉移到了造成更大迴響的自由主義神學的《論文與評論》,因為它介入了幾百年前由伊拉斯謨開始的「高等批判」爭議。此書重新檢閲了聖經,並質疑了對聖經字面意思的理解。[18]1875年,大多數美國博物學家支持神導進化論,當中很多是都會包含人類的特殊創造論。[11]
創造論者的行動
創造論者有許多不同於基督教的宗教傳統行動。以下列出有關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行動。
創造論與基督教
創造論本身並不是一個基督教的概念,因為基督徒緊緊跟隨較早的猶太傳統,相信世界是由單一個神創造;而今天很多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都已經接受解釋生命來源的最佳理論為進化論,而非《創世紀》。然而美國則為例外,美國人更傾向於不承認進化論。[19] 創造論者有時會爭取他們的理論會在科學課上和進化論一起教授,這個現象主要出現在美國(如爭取教授年輕地球創造論)。反對者則聲稱科學課上必須教授被視為科學的事物,而以聖經為本的對世界的理解並不符合這項標準。
勢力團體
實際上,歷代多數基督徒各行各業並非都是學術人士,他們本身只在乎聖經的啟示與教導,更勝於學術領域的神學(例如:法利賽人與文士)之上,透過「經歷」去維持個人與神的良好關係,是屬於出世的活動,對於屬世科學解釋是否符合神學的解釋,只能向神透過禱告反映,並不能直接加以駁斥。因為學術上才會有「權威」與「勢力團體」,而這些都不見容於古籍中人人平等、慈愛、憐憫、分享、歸還利益的平衡概念,為了鞏固「既得利益」,部份宗教領袖必須無可避免地面對教育帶來的影響或是挾制「勢力團體」包括仰賴其安定力量的「政治勢力」,並影響教徒共同反對科學界的研究與論點。
各種基督教創造論
人們對創造論的不同版本作出了分類,[20][21][22] 以下列出一些大類。根據大眾的觀念和傳媒的描述,許多人標籤「創造論者」為那些為宗教理由而反對一部分科學的人,但實際上許多相信存在神靈的人並不反對科學。
人類 | 生物物種 | 地球 | 宇宙 | |
---|---|---|---|---|
年輕地球創造論 | 直接由上帝創造。 | 直接由上帝創造。不發生宏觀進化。 | 年齡少於1萬年。由大洪水重塑。 | 年齡少於1萬年。 |
間隔創造論 | 直接由上帝創造。 | 直接由上帝創造。不發生宏觀進化。 | 科學所接受之年齡。由大洪水重塑。 | 科學所接受之年齡。 |
漸進創造論 | 直接由上帝創造(根據靈長目解剖學)。 | 直接由上帝創造+進化。無共同始祖。 | 科學所接受之年齡。無大洪水 | 科學所接受之年齡。 |
智設論 | 因人而異 | 神於過去某時的介入,證據為「不可化約的複雜性」。 | 神的介入。 | 神的介入。 |
神導進化論 | 從靈長目動物演化。 | 從共同始祖演化。 | 科學所接受之年齡。無大洪水 | 科學所接受之年齡。 |
不同民族的創造論
追溯世界三大宗教的源頭典籍及不同民族都同有創造論的敘述,幾乎都與泥土有關,看似無稽,但人體除碳水化合物外就剩礦物質,組成成分無異與泥土不相上下。這是不可抹滅的珍貴紀錄,因為以人類學的眼光來看只有在農業社會人類才較為重視泥土,但有些紀錄卻明顯出現在漁獵時期,這時期的祖靈崇拜多會圍繞在相關的自然力或動物源生等實感主體崇拜,故當時人類為何會罕見的形成這樣的抽象思維與超越現實事物的敘述緣由,目前仍難以科學方式解釋。
中國古籍裡的創造論
盤古開天闢地,人首蛇身的女媧用泥土造人,開始時是用泥照著自己的影子捏成人形放在地上便變成了人;後來拆下一根樹籐沾上泥漿揮灑,滴下的泥點也變成了人。[23]《定囗續集》卷二《壬癸之際胎觀》記載說:「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雖然有民間多神及自然崇拜,但是皇室中獨特的一神論「天子祭天」,仍在許多朝代以非偶(圖)像崇拜的祭天儀式綿延流傳。
另外,中国汉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学理论,成为当时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的一个依据,同时也是儒生集团制衡君主的一个思想工具。
天人感应之說,起源自《洪範》:「肅,時寒若」,「乂,時暘若」,意思是說君主施政態度能影響天氣的變化。董仲舒在這個理論基礎提出「天人感應」之說。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以及人类的人事变化都是“天”所决定的。而人的生理构造,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也是“天”按照自己的特点塑造的,人是为了体现天意被创造出来的。蕭瀚根據《二十五史》進行的統計顯示,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胡適認為天人感應此套理論是源自墨家中的天志論」。
聖經裡的創造論
根據猶太教、天主教及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的說法,天主(神)在六天之內創造世上所有生物,人是於世界第六日被神所造。聖經上創世記第一章26節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並且用泥土造了男人亞當,再用亞當的一根肋骨造了他的妻子夏娃。
印度的創造論
根據印度種姓制度的神化創造論,人是由梵天創造,梵天用頭造出了婆羅門,用胳膊造出了剎帝利,用腿造出了吠舍,用腳造出了首陀羅。
婆羅門教創造論
三大主神的第一神: 「梵天」又名「婆羅門」,創造宇宙萬有者。與猶太教相同印度境內只有一座供俸梵天的聖殿。
印度教創造論
大部份印度教徒根據印度教經典偉達反對進化論。根絕偉達信仰,世界依照四個年代循環,所有生物體在每個年代都存在[24] [25]。 梵(印地語:ब्रह्मन् bráhman)即使是在現今印度教概念,仍是指「宇宙萬物賴以構成之根本」;「梵」無所不在,印度教的終極思想就是要將自我與梵合二為一,即「梵我合一」。
南傳佛教創造論
婆羅門用功能分化神的權能後,衍生成種性制度,在政治、文化、思想等領域的特權引發了人們對於社會現狀革新的思潮,史稱「沙門新思潮」(梵文:Sramana),其中就包含了後來的佛教。從「梵我合一」轉變到強調「自我的覺悟」,這權宜轉變(革命)雖使得民主思想、人本主義等抽象概念能被社會權力團體接受,並得以在後來佛教廣傳時進入民間,但犧牲了其宗教信仰源流上的一神論本體,使後來教義與其他維持一神論宗教教義產生很大矛盾。現今,梵天僅被佛教部分支派重新定義為護法神之一,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
希臘神話的創造論
神從地球內部取出土與火,創造人類,並賦予人類種種個性和智慧。
美拉尼西亞傳説
人是由天神用紅土和自己的血製成的。
澳大利亞傳説的創造論
創世者在樹皮上面放了些泥土、調好、造成一個人形,然後,使勁往他們的嘴裡、鼻孔裡和肚臍裡吹氣,這些小人立刻動了起來。
印第安人傳説的創造論
「大地開創者」創造樹木鳥獸之後,說「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紅色泥土攙水,做成一男一女。
皮馬人傳説的創造論
大地之主創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個漂亮的泥像,並稱這個泥像為人。
瑪雅傳説的創造論
瑪雅人的聖書《波波爾—烏夫》寫到:最初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庫馬茨,他們泥土造了一個人,但這個人很不美,雖然會說話,但卻沒有思想。造物主沒有辦法,只好打碎重新來做。他們又用黃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個人,但這些人沒有靈魂也沒有思想,於是,神又找到了可以進入人肉體的東西,人就開始在地球上繁殖。
達雅克人傳説的創造論
天神命令薩拉潘代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石頭人、鐵人,都廢棄了。第三次造了個泥人,泥人極有靈性,一造好就開口說話,天神十分高興。
希盧克人傳説的創造論
創世者喬奧克以泥土創造人類。
阿拉伯創世神話的創造論
上帝派阿茲列來創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來到阿拉比亞,然後造成了一個人形,並把這個泥人放到一個地方,使它慢慢變干。過了40天,當泥人變干以後,上帝給了他們生命,並賦予他們理性的靈魂。
創造論所引起的爭論
科學與創造論
雷爾運動
雷爾運動認為造物主其實是另一個星球的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創造人類,而造物主的造物主也是用此種方法造物,並且認為若能解決目前的人類問題,將來也能利用科技創造生命,成為下一個有智慧生命的造物主。
神導演化論
神導演化論以宗教觀點解讀演化論學說,認為演化論只是闡明了神是如何創造生物的,並非否定創造論,生命起源中有神的干預,或物種的形態為神的律法所管轄。
参考文献
出处
- ^ Evolution Vs. Creationism, Eugenie Scott, Niles Eldredge, p. 114
- ^ NCSE :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 Defending the Teaching of Evolution in Public Schools.. Creationism. 2008 [2009-06-22].
- ^ Ronald L. Numbers. Creationism History: Topic Index. Counterbalance Meta-Library. [2009-06-22].
- ^ Truman, R. Protein mutational context dependence: a challenge to neo-Darwinian theory: part 1 (PDF). Journal of Creation. 2003, 17: 117–127 [2008-11-10].
- ^ Batten, R. It's not science. 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2002-02-28 [2008-11-10].
- ^ Statements from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Organizations.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2008-08-28].
- ^ Royal Society statement on evolution, creationism and intelligent design
-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logy Teachers Statement on Teaching Evolution
- ^ IAP Statement on the Teaching of Evolution Joint statement issu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67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Kingdom's Royal Society (PDF file)
- ^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he world's largest general scientific society: 2006 Statement on the Teaching of EvolutionPDF(44.8 KB), AAAS Denounces Anti-Evolution Laws
- ^ 11.0 11.1 Creationism," Contributed By: Ronald L. Numbers, William Coleman: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7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autogenerated2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Christian Faith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rsf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Davis A. Young.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Augustine.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Christian Faith. 1988 [2008-08-18].
- ^ Moore, James. Evolution and Wonder - Understanding Charles Darwin. Speaking of Faith (Radio Program). American Public Media. [2007-06-27].
- ^ 17.0 17.1 History of the Collapse of "Flood Geology" and a Young Earth, adapted from The Biblical Flood: A Case Study of the Church's Response to Extrabiblical Evidence (Eerdmans, 1995) by Davis A. Young. Retrieved 2007-06-30.
- ^ Desmond, Adrian; Moore, James. Darwin. London: Michael Joseph, Penguin Group. 1991. ISBN 0-7181-3430-3.
- ^ Miller, J. D.; Miller et al. Public Acceptance of Evolution (PDF). Science. 11 August 2006:, 313: 765–766. doi:10.1126/science.1126746.
- ^ The Creation/Evolution Continuum, Eugenie Scott, NCSE Reports, v. 19, n. 4, p. 16-17, 23-25, July/August, 1999.
- ^ Wise, D.U., 2001, Creationism's Propaganda Assault on Deep Time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v. 49, n. 1, p. 30-35.
- ^ Who Believes What? Clearing up Confusion over Intelligent Design and Young-Earth Creationism, Marcus R. Ross,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v. 53, n. 3, May, 2005, p. 319-323
- ^ 《風俗演義》,應劭(漢)
- ^ Moorty, J.S.R.L.Narayana.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Any Points of Contact? The Teachings of U.G.Krishnamurti: A Case Study. Krishnamurti Centennial Conference. May 18-21, 1995 [2008-12-26].
- ^ http://news.iskcon.com/node/1592/2008-12-27/expelled_no_intelligence_allowed
新闻
- Barlow, Nora (编). Darwin's Ornithological Notes.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Historical Series 2 (No. 7). 1963: 201–278 [2009-06-10].
书籍
- Bowler, Peter J. 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an Idea 3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ISBN 0-520-23693-9.
- Darwin, Charles. Barlow, Nora , 编.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With the Original Omissions Restored. Edited and with Appendix and Notes by his Granddaughter Nora Barlow. London: Collins. 1958 [2009-01-09].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
- Desmond, Adrian. The Politics of Evolution: Morphology, Medicine, and Reform in Radical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ISBN 0-226-14374-0.
- Desmond, Adrian; Moore, James. Darwin. London: Michael Joseph, Penguin Group. 1991. ISBN 0-7181-3430-3.
- Dewey, John. The Influence of Darwinism on Philosophy. Martin Gardner (编). Great Essays in Science. Prometheus Books. 1994. ISBN 0-87975-853-8.
- Forster, Roger; Marston, Dr Paul. Genesis Through History. Reason Science and Faith Ivy Cottage: E-Books. Chester, England: Monarch Books. 1999 [2009-03-24]. ISBN 1-85424-441-8.
- Hayward, James L. The Creation/Evolution Controversy: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Scarecrow Press/Salem Press. 1998: 253. ISBN 0-8108-3386-7.
- Miles, Sara Joan. Charles Darwin and Asa Gray Discuss Teleology and Design.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Christian Faith 53. 2001: 196–201 [2008-11-22].
- Moore, James. Evolution and Wonder - Understanding Charles Darwin. Speaking of Faith (Radio Program). American Public Media. 2006 [2008-11-22].
- Quammen, David. The Reluctant Mr. Darwin. New York: Atlas Books. 2006. ISBN 0-393-05981-2.
- Secord, James A. Victorian Sensation: The Extraordinary Publication, Reception, and Secret Authorship of 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ISBN 0-226-74411-6.
延伸閱讀
- Adams Leeming, David. A Dictionary of Creation Myths. OUP. 1996. ISBN 978-0195102758.
- Anderson, Bernhard W. (editor) Creation in the Old Testament (ISBN 0-8006-1768-1)
- Anderson, Bernhard W. Creation Versus Chaos: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Mythical Symbolism in the Bible (ISBN 1-59752-042-X)
- Ian Barbour When Science Meets Religion, 2000, Harper SanFrancisco
- Ian Barbour Religion and Scienc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1997, Harper SanFrancisco.
- Stephen Jay Gould Rocks of Ages: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the fullness of life, Ballantine Books, 1999
- Aryeh Kaplan, Immortality, Resurrection, and the Age of the Universe: A Kabbalistic View, Ktav, NJ,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ssociation of Orthodox Jewish Scientists, NY, 1993
- Stuart Kauffman Reinventing the Sacred, 2008
- Numbers, Ronald. The Creationists: From Scientific Creationism to Intelligent Design, Expanded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30, 2006. ISBN 0674023390.
- Joel R. Primack and Nancy Ellen Abrams In a Beginning...: Quantum Cosmology and Kabbalah, Tikkun, Vol. 10, No. 1, pp. 66–73
外部連結
- The Edinburgh Creation Group This site features many videos bringing a Creationist perspective.
- Creation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by Michael Ruse
- How creationism works
- Muslim viewpoint
- Darwinism Refuted based on Harun Yahya's writings
- Can Creation and Evolution Both Be True? | epologetics Examines whether Biblical creation and neo-darwinistic evolution can be reconciled.
- Evolution, Creationism & ID Timeline Focuses on major historical and recent events in the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debate
-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PDF(204 KB). A Guide for Museum Docents
- What is creationism? from talk.origins
- The Creation/Evolution Continuum by Eugenie Scott.
- Armies of the Night by Isaac Asimov.
- Workers have stake in defending science a materialist statement on creationism by The Militant, 2005.
- Edward J. Larson and Larry Witham Leading scientists still reject God in Nature, Vol. 394, No. 6691 (1998), p. 313. Online at Freethought-web.org
- Creationism: The Hindu View
- 15 Answers to Creationist Nonsense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Organizations
Young Earth Creationism
Old Earth Creationism
|
Intelligent design Evol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