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
政治系列 |
法西斯主义 |
---|
政治主題 |
法西斯主义(英語:fascism;義大利語:fascismo;德語:faschismus)是一種威权的極端民族主義形式[1][2][3]。其特點是對國家領導的個人崇拜、重視國家意識形態的宣傳,公共機構擁有過度的公權力,強大的社會和經濟统一执行力,以及強制鎮壓反對意见[4]。法西斯主义在20世紀初的歐洲政治中有着显著的地位[5]。第一次法西斯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意大利王國出現,由貝尼托·墨索里尼創建,也是法西斯革命黨(他日後執政的國家法西斯黨的前身)的創始人,然後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6] 。法西斯主義反对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以及民主主义,因此被放置在傳統左右翼政治光谱中的極右翼。[7][8][9][10]
法西斯主義者视第一次世界大戰为一場革命,它為戰爭、社會、國家和技術的性質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全面戰爭的出現和社會的全面動員,打破了平民與戰鬥人員之間的區別。“軍事公民身分”出現了,即所有公民都在戰爭期間以某種方式參與軍事[11]:140-141[12]。這場戰爭導致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崛起,這個國家能夠動員數百萬人在前線服務,提供經濟生產和後勤支持他們,並擁有前所未有的權力干預公民的生活[11]:140-141[12]。
法西斯主義者認為,自由民主已經過時,並認為在一個極權主義的一黨制國家中完全動員社會是必要的,以使國家為武裝衝突做好準備,並可有效應對經濟困難[13]。這樣一個國家由一個強大的領導者——如獨裁者和由執政的法西斯黨成員組成的軍事政府——来領導,以建立民族團結、維護一個穩定有序的社會[13]。法西斯主義拒絕斷言暴力本質上是消極的,並將政治暴力、戰爭和帝國主義視為可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手段[14][15][16][17]。法西斯主義者主張反共,採取混合經濟,其主要目標是通過保護主義和干涉主義的經濟政策實現國家經濟自給自足[11]:188-189。极端形式的法西斯主义者则通常持有“种族纯净”或“优等民族”的信仰,通常与种族主义或偏见的某种形式相呼应。这种“纯净”的思想会驱动法西斯政府将视为外人的群体驱逐出境,屠杀,强制绝育或是种族灭绝[18][19][20]。
自意大利和德國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同盟國擊敗以來,很少有政黨公開稱自己為法西斯主義者,而現在這個詞通常被政治對手貶義。[21]新法西斯主義或後法西斯主義的描述有時更正式地用於描述極右翼的政黨,其意識形態類似於或植根於20世紀的法西斯運動[6][22]。
辞源
法西斯主义(義大利語:Fascismo)的辞源為束棒(意大利语:fasces ),一種古羅馬时代的权力象徵物。[23]也是在历史上的一种酷刑。
定義
历史上,史学家,政治学家及其他学者曾长期争论法西斯主義一词的确切定义[24]。不同的學術團體對法西斯的定義也有不同,許多定義被批評是描述過度寬泛或者過度狹隘[25][26]。
目前的学术共识是,法西斯主義,尤其是掌權的法西斯主義,從歷史上就一直攻擊共產主義,保守主義和議會自由主義,并主要是從極右翼那裡獲得支持[27]。
史学家史丹利·佩恩給出了法西斯主義的一種普遍定義,这套定义也被許多著作认为是评判法西斯主義的標準,主要包括這些方面:
- “法西斯式的否定论”:反自由主义、反共主義及反保守主义;
- “法西斯式的目标”:建立民族主義專政以調節經濟結構,並在現代、自決的文化中轉變社會關係,最终將國家擴展為帝國;
- “法西斯式的作风”: 浪漫象徵主義的政治美學,大規模動員,對暴力的積極看法以及對男性氣概,青年和超凡魅力獨裁統治的提倡。[28][29][30][31]
《世界法西斯:一歷史百科全書》定義法西斯主义為[11]:2:
根據法西斯的跨國比較及世界史研究總結出的定義,通用、泛型的法西斯主義有三項核心要素:極致民族主義、革命、及复兴[11]:2。
極致民族主義
極致民族主義是法西斯主義絕對根本,因此極致民族主義和傳統民族主義的概念完全不同[11]:2。以極致民族主義來說,移民拿到護照,或習得了國家語言,以這樣的方式取得國藉是不夠的[11]:2。
法西斯主義的極致民族主義核心概念則提倡一種“有機”、“種族”或“整合”的國籍性概念,強調国族认同的首要地位,對同質性文化、共享歷史、或民族的歸屬感。極致民族主義認為這種歸屬感遭到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大規模移民、寰宇主義(世界主義)、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多方破壞。[11]:2
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建立此民族概念之上:民族是一種超越個人之上的、有活生生歷史及天命:作為一活生生的有機體,民族能茁壯成長、死亡、或復興再生。
革命
法西斯主義者宣稱為扭轉民族衰败並開創民族復興,是革命鬥爭事業來建立後封建、後自由主義及後蘇維埃的秩序。根據此定義,歷史上在世界各地雖有程度不一的法西斯主義組織及活動,在政府政權上僅有兩個國家可以無誤的定義為法西斯政權:法西斯義大利和納粹德國。在法西斯主義革命內容及政策立場上差異頗大,因此需要建立法西斯國際來誘發不僅僅是個別國家的再生及復興,也包括歐洲的再生及復興[11]:2-3 。
复兴
法西斯主義的目標在於將社會轉變為民族共同體再生及复兴的基礎,創造新民族性格及新國民。法西斯主義复兴民族的作法包括破壞現有的民主政治系統、廣泛部署高度入侵性的社會工程、政治儀式的精心展示、領導者迷眾、等等,都為法西斯義大利和第三帝國共享的特點[11]:3 。民族复兴神話的含糊不清本身,是法西斯主義運動能廣招各種不同社會背景的人所支持的要點[11]:3 。复兴神話,營造宗教情感和預感現實以注入超脫意涵,法西斯主義對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賦予了靈性,因此在法西斯主義取得權力後運動,將傾向建立一「政治宗教」將民族和國家神聖化,以此建立新秩序。這種透過魅力領袖、壯觀展示、政治儀式等等的政策,使得自由民主社會有的「公民宗教儀式方面的作法,相形之下顯得蒼白無力[11]:4 。
其他定義
贝尼托·墨索里尼定義法西斯主義為右翼的集體主義意識形態,反對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和个人主义。他宣稱[32]:
即使假定19世紀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的世紀,這並不表示20世紀也必須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的世紀。政治原理會消失,國家則會繼續存在。我們能相信這將是一個權力的世紀、「右翼」的世紀、一個法西斯的世紀。如果19世紀是個人的世紀(自由主義意味著個人主義),那我們能相信這將是一個「集體」的世紀,也因此必然是國家的世紀。
罗伯特·帕克斯顿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在近年来获得比较多的支持:
法西斯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政治行为的形式,有着显著的社会衰退、羞辱、和受害心理,并以对于统一、力量、和纯正的崇拜加以补偿之,在这种社会里以群众为根基的激进民族主义政党与传统的精英份子连结—虽然并不稳定但仍有效的互相合作,抛弃民主自由并追求暴力,以及没有道德或法律限制的内部清洗和外部扩张的目标。[33]
法西斯的主張既是政治性的也是經濟性的,學者們研究這些成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汉娜·阿伦特的研究主要是專注於政治上的,認為那些通常視同法西斯主義的政權(如納粹主義),是屬於更大層面的極權主義[34]。聖何塞州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塞耶·沃特金斯(Thayer Watkins)則認為法西斯主義是與社團主義相連結的,社團主義強調國家對於經濟的壓抑,沃特金斯認為全世界大多數的政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團主義的成分[35],他認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只不過是大萧条時期普遍出現的社團主義國家之一,他認為當時其他不同的政治系統如西班牙、阿根廷和美國也都是社團主義國家。
梅里厄姆·韋伯斯特詞典定義法西斯主義為「一種政治哲學、運動、或政權(如同黑衫黨),將國家和種族的地位置於個人之上,並主張一個中央集權化的專制政府,由獨裁領導者所率領,嚴格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化,並強力鎮壓反對勢力」[36]。
《大英百科》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是:「個人的地位受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国家、民族、种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37]法西斯主義通常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38]、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對个人主义。
歷史
背景和19世紀的根源
喬治·瓦盧瓦,第一個非意大利法西斯政黨Faisceau的創始人,[39]聲稱法西斯主義的根源源於18世紀晚期的雅各賓運動,在其極權主義性質中看到了法西斯國家的预兆。[40]歷史學家格爾奧格·摩瑟同樣將法西斯主義分析為法國大革命大眾意識形態和公民宗教的繼承者,以及1914-1918年社會殘酷化的結果。
艾琳·柯林斯和霍華德·C·佩恩等歷史學家將管理“警察國家”並壓制媒體的拿破崙三世視為法西斯主義的先驅。[41]根據大衛·湯姆森的說法,[42]1871年的意大利復興運動導致了“法西斯主義的剋星”。威廉·L·夏伊勒[43]看到了從費希特和黑格爾的觀點到俾斯麥和希特勒的連續性;羅伯·葛沃斯談到了從俾斯麥到希特勒的“直線”。[44]朱利安·迪爾克斯將法西斯主義視為“特別暴力的帝國主義形式”。[45]
世紀末時代和莫拉斯主義與索雷爾主義的融合
歷史學家澤夫·斯特恩海爾將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根源追溯到1880年代,特别是那個時代的世紀末主題。主題基於對唯物主義、理性主義、實證主義、資產階級社會和民主的反抗。[46]世紀末一代支持情緒主義、理性主義批判、主觀主義和生機論。[47]他們認為文明正處於危機之中,需要大規模和全面的解決方案。他們的學派認為個人只是更大集體的一部分,不應將其視為原子化個體的數字總和。他們譴責社會的理性主義、個人主義和資產階級社會中社會聯繫的瓦解。
世紀末的觀點受到各種智力發展的影響,包括達爾文主義、整體藝術、阿蒂尔·德·戈比诺的種族主義、古斯塔夫·勒龐的心理學,以及弗里德里希·尼采、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亨利·柏格森的哲學。[48]得到廣泛接受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不區分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並將人類狀況視為實現適者生存的不斷鬥爭。它挑戰了實證主義關於刻意和理性選擇是人類決定性行為的主張,而社會達爾文主義則關注遺傳、種族和環境。它對生物群體身份和社會內部有機關係的作用的強調促進了民族主義的合法性和吸引力。[49]社會和政治心理學的新理論也拒絕了人類行為受理性選擇支配的概念,而是聲稱情感在政治問題上比理性更有影響力。尼采“上帝已死”的論點與他對基督教、民主和現代集體主義的“從眾心理”的攻擊不謀而合,他的超人說,以及他將權力意志作為一種原始本能的主張,對許多世紀末的一代人產生了重大影響。[50]柏格森聲稱存在一種生命活力或生命本能,以自由選擇為中心,拒絕了唯物主義和決定論的過程;這挑戰了馬克思主義。[51]
在他的著作《統治階級》中,加塔諾·莫斯卡提出了一種理論,聲稱在所有社會中,“有組織的少數人”將統治和統治“無組織的多數人”,指出社會中只有兩個階級,“統治者”(有組織的少數人)和“被統治者”(無組織的多數人)。[52]他聲稱,有組織的少數群體的有組織性使其對無組織的多數群體中的任何個人都無法抗拒。
法國民族主義者和反動君主主義者夏爾·莫拉斯影響了法西斯主義。[53]莫拉斯提倡他所謂的整體民族主義,它呼籲一個民族的有機統一,並堅持認為一個強大的君主是一個民族的理想領袖。莫拉斯不信任他認為的大眾意志的民主神秘化,這種神秘化創造了一個非個人的集體主體。他聲稱一個強大的君主是一個人格化的主權者,他可以行使權力來團結一個國家的人民。莫拉斯的整體民族主義被法西斯理想化,但被修改為一種沒有莫拉斯君主制的現代化革命形式。
法西斯工團主義
法國革命工團主義者喬治·索雷爾在他的著作《暴力論》和其他作品中提倡政治暴力的合法性,在這些著作中,他主張激進的工團主義行動,以通過總罷工來實現推翻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革命。[54]在對暴力的反思中,索雷爾強調了對革命政治宗教的需要。[55]同樣在他的著作《進步的幻覺》中,索雷爾譴責民主是反動的,稱“沒有什麼比民主更貴族化了”。[56]到1909年,在法國工團主義總罷工失敗後,索雷爾和他的支持者離開了激進的左翼,轉向了激進的右翼,他們試圖將激進的天主教和法國愛國主義與他們的觀點結合起來——提倡反共和的基督教法國愛國者作為理想的革命者。[57]最初,索雷爾正式是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主義者,但到1910年宣布放棄社會主義文學,並在1914年聲稱,使用贝内德托·克罗齐的格言“社會主義已死”,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分解”。[58]索雷爾從1909年開始支持反動的莫拉斯民族主義,這影響了他的作品。莫拉斯有興趣將他的民族主義理想與工團主義結合起來,作為對抗民主的一種手段。[59]莫拉斯說:“從民主和世界主義因素中解放出來的社會主義適合民族主義,就像製作精良的手套適合美麗的手一樣。”[60]
莫拉斯民族主義和索雷爾工團主義的融合影響了激進的意大利民族主義者恩里科·科拉迪尼。[61]科拉迪尼談到了民族主義工團主義運動的必要性,該運動由精英貴族和反民主人士領導,他們共同致力於直接行動和戰鬥的革命工團主義承諾。科拉迪尼稱意大利是一個“無產階級國家”,需要追求帝國主義以挑戰“金權政治”法國和英國。[62]科拉迪尼的觀點是右翼意大利民族主義協會內部更廣泛看法的一部分,該協會聲稱意大利的經濟落後是由其政治階層的腐敗、自由主義和“卑鄙的社會主義”造成的分裂造成的。
右翼意大利民族主義協會在保守主義者、天主教徒和商界之間保持著聯繫和影響力。[63]意大利國家工團主義者持有一套共同的原則:拒絕資產階級價值觀、民主、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國際主義和和平主義,提倡英雄主義、活力主義和暴力。[64]聲稱自由民主不再與現代世界兼容,並主張強國和帝國主義。他們認為,人類天生具有掠奪性,各國都在不斷的鬥爭中,只有最強者才能生存。[65]
未來主義既是一場藝術文化運動,也是意大利的一場政治運動,由創立《未來主義宣言》的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領導,它支持現代主義、行動和政治暴力的原因作為政治的必要元素,同時譴責自由主義和議會政治。馬里內蒂拒絕基於多數統治和平等主義的傳統民主,尋求一種新的民主形式,推廣他在其著作《未來主義的民主觀》中所描述的內容如下:“因此,我們能夠給把创造和拆除的指令交给数字、数量、質量,因為對我們來說數量、數量和質量永遠不會——像在德國和俄羅斯那樣——是平庸無能的数字、数量、質量,没有能力,没有决断力。”[66]
未來主義影響了法西斯主義,強調承認暴力行動和戰爭的陽剛本質是現代文明的必需品。[67]馬里內蒂提倡對年輕男子進行體育鍛煉,他說,在男性教育中,體操應該優先於書本。他提倡性別隔離,因為女性的感性不能進入男性的教育,他聲稱男性的教育必須是“活潑、好鬥、肌肉發達和充滿活力的”。[68]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意大利政治左翼在其對戰爭的立場上出現了嚴重分歧。意大利社會黨反對戰爭,但一些意大利革命工團主義者支持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爭,理由是必須擊敗他們的反動政權才能確保社會主義的成功。[69]安傑洛·奧利維耶羅·奧利維蒂於1914年10月成立了一个支持干预主义的团体,名為“国际行动的革命力量”。貝尼托·墨索里尼被開除擔任意大利社會黨報紙《Avanti!》的主編後,由於他的反德立場,加入了干预主義事業。[70]“法西斯主義”一詞於1915年首次由墨索里尼的革命运动成員使用。[71]
国际行动的革命力量的第一次會議於1915年1月24日舉行[72],當時墨索里尼宣佈歐洲有必要解決其國家問題——包括國界——意大利和其他地方“為了正義和自由的理想,被壓迫的人民必須獲得屬於他們所來自的民族共同體的權利。”舉行群眾集會的嘗試無效,該組織經常受到政府當局和社會主義者的騷擾。[73]
戰爭爆發後,德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政治思想。德國社會學家約翰·普倫格談到了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的興起,他稱之為“1914年的思想”,這是對“1789年的思想”的宣戰。[74]根據普倫格的說法,“1789年的思想”,如人的权利、民主、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正在被拒绝,取而代之的是“1914年的思想”,其中包括义务、纪律、法律和秩序等 “德國價值觀”。普倫格認為種族團結將取代階級劃分,“種族同志”將在“無產階級”德國反對“資本主義”英國的鬥爭中團結起來創造一個社會主義社會。他認為,1914年精神體現在民族社會主義人民同盟的概念中。[75]這種國家社會主義是國家社會主義的一種形式,它拒絕“無限自由的理念”,提倡在國家領導下為整個德國服務的經濟。這個國家社會主義是反對資本主義的,因為它有違背德國“國家利益”的成分。但堅持認為國家社會主義將努力提高經濟效率。[75]普倫格提倡專制理性的統治精英通過等級化的專家統治國家發展國家社會主義。[76]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法西斯主義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戰爭、社會、國家和技術的性質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因為總體戰和群眾動員的出現打破了平民和戰鬥人員之間的區別,因為平民已成為經濟中的關鍵部分為戰爭努力生產,因此產生了一種“軍事公民身份”,在這種公民身份中,所有公民在戰爭期間都以某種方式參與了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一個強大的國家崛起,能夠動員數百萬人在前線服務或提供經濟生產和後勤支持前線人員,並擁有前所未有的干預權力公民的生活。法西斯主義者將武器技術的發展和國家在戰爭中全面動員其人民視為像徵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將國家權力與大眾政治、技術,特別是他們認為的動員神話戰勝了進步神話和自由主義時代。[77]
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影響
1917年十月革命,由弗拉基米爾·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共產主義者在俄羅斯奪取政權,極大地影響了法西斯主義的發展。[78]1917年,墨索里尼作為国际行动的革命力量的領袖,讚揚了十月革命,但後來他對列寧不以為然,認為他只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新版本。[79]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西斯主義者通常以反馬克思主義的議程進行競選。
法西斯主義和布爾什維克的自由派反對者都認為,兩者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他們相信先鋒領導的必要性,蔑視資產階級價值觀,並認為他們有極權主義的野心。在實踐中,兩者都普遍強調革命行動、無產階級民族理論、一黨制國家和黨軍;然而,兩者在目標和策略上都有明顯的區別,布爾什維克強調需要有組織的參與式民主(蘇維埃民主)和基於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平等主義、國際主義社會願景,而法西斯主義者則強調超民族主義和對民主的公開敵意,並設想等級社會結構對其目標至關重要。隨著不干預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親干預主義的法西斯主義者之間的對立在戰爭結束時完成,雙方變得不可調和。法西斯主義者自稱是反共主義者,尤其是反對馬克思主義者。[80]1919年,墨索里尼鞏固了對法西斯運動的控制,被稱為聖墓廣場運動,成立了義大利戰鬥者法西斯。
大萧条的影响
在讨论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以外的传播时,历史学家菲利普·摩根(英語:Philip Morgan)指出。“由于大萧条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及其政治对应物——议会民主制的危机,法西斯主义可以作为资本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替代品,成为新的欧洲‘文明’模式。正如墨索里尼在1934年初的典型说法,‘从1929年开始……法西斯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9世纪的主导力量,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已经用尽……20世纪的新政治和经济形式是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1935:32)。”[81]
参考文献
- ^ Turner, Henry Ashby, Reappraisals of Fascism. New Viewpoints, 1975. p. 162. States fascism's "goals of radical and authoritarian nationalism".
- ^ Larsen; Stein Ugelvik; Bernt Hagtvet; Jan Petter Myklebust. Who were the Fascists : social roots of European Fascism. Universitetsforlaget. 1980: p.424. ISBN 978-82-00-05331-6.
- ^ Paxton (2004), pp. 32, 45, 173; Nolte (1965) p. 300.
- ^ Fascism. Merriam-Webster Online: Retrieved. 22 August 2017.
- ^ Davies, Peter; Lynch, Derek.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Fascism and the Far Right. Routledge. 2002: 1–5.
- ^ 6.0 6.1 Peter Davies; Derek Lynch.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Fascism and the Far Right. 2002: pp.1–5.
- ^ Griffin, Roger. Fascism.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 307. 1995.
- ^ Hartley; John.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3r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87. ISBN 978-0-521-55982-9.
- ^ Wilhelm; Reich. The mass psychology of fascism. Souvenir. 1970. ISBN 978-0-285-64701-5.
- ^ Mary Hawkesworth; Maurice Kogan. Encyclopaedia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Volume 1. 1992. ISBN 978-0-203-71288-7.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6-01-01 [2022-01-07]. ISBN 978-1-57607-9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12.0 12.1 Mann, Michael. Fascist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5. ISBN 978-0521831314.
- ^ 13.0 13.1 John Horne. State, Society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 pp. 237–39.
- ^ Grčić; Joseph. thics and Political Theory.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of America, Inc. 2000: p. 120.
- ^ Griffin; Roger; Matthew Feldman; eds. Fascism: Fascism and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2004: p. 185.
- ^ Jackson J. Spielvogel. Western Civilization.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2: p. 935.
- ^ Stanley G. Payne. A History of Fascism, 1914–1945. : p. 106.
- ^ Aristotle Kallis. Genocide and Fascism: The Eliminationist Drive in Fascist Europe. Routledge. 2011.
- ^ Lancaster, Guy (September 26, 2011) "Genocide and Fascism: The Eliminationist Drive in Fascist Europe" (re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 ^ Paxton, Robert O. (1998) "The Five Stages of Fascis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0(1), 1-23. doi:10.1086/235001
- ^ 向法西斯主义者特朗普绥靖的下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1-01-08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中文(新加坡)).
- ^ "Neofascismo". "Neofascismo"Enciclopedia Italiana. [201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 ^ 王志希, 非戰的耶穌? 唯愛主義、民國基督徒知識分子的福音書詮釋與耶穌形象的公共性, Sino-Christian Studies . Jun2019, Issue 27, p93-139. 47p.
- ^ Gregor, A. James. Phoenix: Fascism in Our Tim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2. ISBN 978-0-7658-0855-4.
- ^ Payne, Stanley G. Fascism,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3. ISBN 978-0-299-08064-8.
- ^ Griffiths, Richard. An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Fascism. Duckworth. 2000 [2020-09-10]. ISBN 978-0-7156-291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 ^ Laqueuer, 1996 p. 223; Eatwell, Fascism: A History. 1996, p. 39; Griffin, 1991, 2000, pp. 185–201; Weber, [1964] 1982, p. 8; Payne (1995), Fritzsche (1990), Laclau (1977), and Reich (1970).
- ^ Prebble Q. Ramswell. Euroscepticism and the Rising Threat from the Left and Right: The Concept of Millennial Fascism. Lexington Books. 2017: 9 [2020-09-10]. ISBN 9781498546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 ^ Griffin, Roger and Matthew Feldman Fasc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pp. 420–21, 2004 Taylor and Francis.
- ^ Kallis, Aristotle, ed. (2003). The Fascism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pp. 84–85.
- ^ Renton, David. Fascism: Theory and Practice, p. 21, London: Pluto Press, 1999.
- ^ "THE DOCTRINE OF FASCISM BENITO MUSSOLINI (1932)". [200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3).
- ^ Anatomy of Fascism, 頁218
- ^ Arendt, Hannah.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Harvest Books. 1973. ISBN 978-0-15-670153-2.
- ^ The Economic System of Corporatism. Applet-magic.com. [200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3).
- ^ Fascism. Merrian-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0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0).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法西斯主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 ^ Calvin B. Hoover, The Paths of Economic Change: Contrasting Tendencies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25, No. 1, Supplement,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orty-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r., 1935), pp. 13-20; Philip Morgan, Fascism in Europe, 1919-1945, New York Tayolor & Francis 2003, p. 168
- ^ Sternhell (1976).
- ^ Camus & Lebourg (2017),第20頁.
- ^ Williams (2015),第28頁.
- ^ Thomson (1966),第293頁.
- ^ Shirer (1960),第97頁.
- ^ Gerwarth (2005),第166頁.
- ^ Dierkes (2010),第54頁.
- ^ Sternhell (1998),第170頁.
- ^ Payne (1995),第24頁.
- ^ Sternhell (1998),第171頁.
- ^ Payne (1995),第29頁.
- ^ Payne (1995),第24–25頁.
- ^ Payne (1995),第25頁.
- ^ Caforio (2006),第12頁.
- ^ Carroll (1998),第92頁.
- ^ Antliff (2007),第75–81頁.
- ^ Antliff (2007),第81頁.
- ^ Antliff (2007),第77頁.
- ^ Antliff (2007),第82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78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82頁.
- ^ Holmes (2000),第60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163頁.
- ^ Blinkhorn (2006),第12頁.
- ^ Blinkhorn (2006),第12–13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32頁.
- ^ Gentile (2003),第6頁.
- ^ Hewitt (1993),第153頁.
- ^ Gori (2004),第14頁.
- ^ Gori (2004),第20–21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175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214頁.
- ^ O'Brien (2014),第52頁.
- ^ O'Brien (2014),第41頁.
- ^ Gregor (1979),第195–196頁.
- ^ Kitchen (2006),第205頁.
- ^ 75.0 75.1 Hüppauf (1997),第92頁.
- ^ Rohkrämer (2007),第130頁.
- ^ Blamires (2006),第140–141, 670頁.
- ^ Blamires (2006),第95–96頁.
- ^ Neville (2004),第36頁.
- ^ Sternhell, Sznajder & Ashéri (1994),第178頁.
- ^ Morgan, Philip. Fascism in Europe, 1919–1945.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2003: 168. ISBN 978-1-134-74028-4 –通过Google Books.
外部連結
- 法西斯主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由Sheldon Richman
- 法西斯主義和錫安主義 - 世界錫安主義者組織
- 法西斯主義Part I - 了解法西斯主義和反猶太主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法西斯主義的運作[失效連結]
- 法西斯主義:它是什麼?又該如何與之奮鬥?由托洛斯基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法西斯主義的信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反法西斯主義網站
- 探照灯杂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法西斯主义政治经济学-戴夫·伦顿的反法西斯网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