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
麵包(有誤寫做「麵飽」),是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
概述
所谓麵包,就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水、盐、酵母等和面并制成面团坯料,然后再以烘、烤、蒸或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麵包有時候也含有其他成分, 例如牛奶、雞蛋、糖、香料、水果、果仁等等. 麵包是最古老的人造食物之一, 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
通常,我们提到面包,大都会想到欧美面包或日式的夹馅面包、甜面包等。其实,按照上述的定义划分,面包这一食品范围更加广泛,世界上还有许多特殊种类的面包。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制作面包的原料除了黑麦粉、小麦粉以外,还有荞麦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面包经酵母发酵,在烘烤过程中变得更加蓬松柔软;还有许多面包恰恰相反,用不着发酵。尽管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它们都被称为面包。
面包又被称为人造果实,品种繁多,各具风味。
溫度高時較為鬆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都會差很多。
各國名稱
日耳曼语系
面包的說法均很近似,英语為“bread”,德语為“brot”。欧洲各国的面包,无论是“pão”还是“bread”,都是借助埃及人发现的酵母菌制作而成的,无论它有多少变化,但源头可以说只有一个。
拉丁語系
拉丁語的還有西班牙語的“pan”,義大利語的“pane”,以及法語的“pain”。
日本
日语在明治初年(1868年)之前,以「蒸餅」、「麥餅」、「麥麵」、「麵包」來表記。現代日本語則使用“パン”(pan)之片假名表記。“パン”(pan)源自于葡萄牙语的“pão”。大约是在17世纪,到日本的葡萄牙人把麵包及其名称带入日本。另,“pão”又源自拉丁语的“panis”。
臺灣
臺灣自日治時代,傳入麵包,但在1930年之前一般百姓少有吃過麵包,而名稱則是經由日語的“パン”(pan)再流傳成為臺灣話“pháng”並沿用至今。台語的吐司發音為“食パン”(發音似修胖),不是便宜的麵包,而是日語發音。戰後國民黨遷台,又傳入多種中國各省食物,如饅頭、燒餅、油條、包子、小籠包、餡餅等均屬廣義的麵包。臺灣自1990年代開始特有的早餐店文化逐漸風行,已經提供各式麵包與吐司,類別十分獨特,與一般西式三明治並不相同。
西亞
西亞各国的面包,使用酵母菌,但并不等到充分发酵,就做成薄薄的面饼烧烤。
印度
以印度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在(麵包叫作naan)制作面包时,并不使用酵母菌。基督教的聖餐(東正教除外)用不發酵的麵團烤製麵包。
中國
中国的羌饼和馒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作面包。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的包子,价格便宜、实惠,为南北人民所喜爱。包子通常是带馅的,不带馅的可称作馒头,在江南和河北的有些地区,馒头与包子是不分的,他们将带馅的包子称作肉馒头。南翔饅頭和門釘饅頭就是有肉餡的。
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肉、芝麻、豆沙、乾菜肉等。
麵包的文化意義
在西方,麵包作為主食,所以在文學上以麵包表示食糧,最明顯的例子有《主禱文》。
基督教的聖餐禮亦以麵包象徵耶穌基督的身體。但發酵的麵包在聖經中名聲並不佳,因為它象徵了敗壞。另一方面,猶太教的逾越節又稱「無酵節」,是要紀念當年摩西帶領神的子民離開埃及時連讓麵包發酵的時間都沒有。由於耶穌建立聖餐禮時正逢逾越節,一些基督教會 (例如天主教)以無酵節作祝聖成聖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