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赫級鐵甲艦
1867年重新舾裝後停泊在港灣的「德拉赫」號[1]
| |
概況 | |
---|---|
建造者 | 的里雅斯特港的里雅斯特造船廠[2] |
使用者 | 奧匈帝國海軍 |
前級 | 無 |
次級 | 馬克斯皇帝級 |
建造期 | 1861–1862年 |
服役期 | 1862–1883年 |
完成數 | 2 |
報廢數 | 2 |
技術數據(建成時) | |
船型 | 鐵甲裝甲巡航艦[a] |
排水量 |
|
船長 | 70.1米(230英尺) |
型寬 | 13.94米(45英尺9英寸) |
吃水 | 6.8米(22英尺4英寸)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單軸, 1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巴克帆裝[b] |
船速 | 10.5節(19.4公里每小時;12.1英里每小時) |
乘員 | 346名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水線裝甲帶:115毫米(4.5英寸) |
德拉赫級鐵甲艦(德語:Drache-klasse)[c]是19世紀60年代為奧匈帝國海軍製造的一批木質外殼裝甲巡航艦,也是奧匈帝國建造的第一批鐵甲艦。為了應對1860年意大利開建的首批鐵甲艦,本級兩艦「德拉赫」號[d]和「火蜥蜴」號[e],於1861年初鋪設龍骨[f],在當年晚些時候下水,並於1862年完工。兩艦都參加了奧地利與意大利之間爆發的利薩戰役。在這場戰鬥中,「德拉赫」號摧毀了意大利岸防鐵甲艦「帕萊斯特羅」號[g]。本級兩艦都在1875年退出了一線服役。「德拉赫」號因艦體狀況很差而被廢棄,最終在1883年解體。「火蜥蜴」號成為了一艘港口警備艦[h]。該艦在1883年被廢棄,1895時又被改為海軍用水雷躉船,最終在1896年被拆解。
設計
[編輯]世界上第一艘鐵甲艦法國「光榮」號鐵甲艦[i]下水,開啟了歐洲主要強國之間的海軍軍備競賽。奧地利海軍在奧地利皇帝法蘭斯·約瑟夫一世的兄弟,海軍司令費迪南·馬克西米連大公[j]的指揮下開始了一項大型的鐵甲艦建造計劃。該計劃是為了應對最近在亞得里亞海對岸剛完成統一的意大利王國所進行的類似的海軍軍備擴張,也標誌着奧地利開始參與奧地利-意大利鐵甲艦軍備競賽[12]。「德拉赫」號和「火蜥蜴」號是為了應對意大利在1860年從法國訂購的兩艘強大級鐵甲艦[k][14][15][16]。德拉赫級兩艦的設計工作是由奧地利海軍造艦總監約瑟·馮·洛馬柯[l]完成,他設計了從第一艘直到19世紀70年代後期「特格特霍夫」號[m]的所有奧匈帝國鐵甲艦[20]。這些艦隻都被劃分為三級裝甲巡航艦[2]。
特徵
[編輯]德拉赫級的艦體垂標間距為62.78米(206英尺),全長為70.1米(230英尺),舷寬13.94米(45英尺9英寸),吃水6.3至6.8米(20英尺8英寸至22英尺4英寸)。正常負荷下本級艦隻排水量為2,824長噸(2,869公噸),滿載負荷時排水量可達到3,110長噸(3,160公噸)。兩艦的艦體為木質結構,表面鉚以鐵製裝甲板。每艘艦上配備有346名軍官和士兵。[16][2]
本級艦隻都安裝有一台平置雙缸船用蒸汽機,以四座燃煤鍋爐提供的蒸汽驅動單具螺旋槳轉動,鍋爐廢氣集中從一根煙囪中排出。在使用引擎驅動時,兩艦在1,842至2,060匹指示馬力(1,374至1,536千瓦特)功率輸出下,速度可達10.5至11節(19.4至20.4公里每小時;12.1至12.7英里每小時)。為應對遠海航行,德拉赫級都裝備了三根桅杆和帆索具。在1869年到1872年間,兩艦都接受了改裝以增加帆的面積。[16][2]
這兩艘巡航艦屬於船旁列炮鐵甲艦[n],裝備有10門48磅滑膛炮和18門24磅前膛炮。這些艦炮安裝沿船舷分佈的炮口內。1867年,艦載火炮被更換為10門岩士唐RML 7英寸(178毫米)炮和兩門青銅製RML 2英寸(51毫米)炮。兩艦的艦首裝有撞角。此外,德拉赫級鐵甲艦安裝有一條115毫米(4.5英寸)厚熟鐵製的水線裝甲帶。[2]
艦隻
[編輯]艦名 | 建造者 | 開建 | 下水 | 完工 |
---|---|---|---|---|
「德拉赫」號 (德語:SMS Drache) |
的里雅斯特港的里雅斯特造船廠[o][2] | 1861年2月18日[24] | 1861年9月9日[25] | 1862年11月[24] |
「火蜥蜴」號 (德語:SMS Salamander) |
1861年2月[24] | 1861年8月22日[25] | 1862年5月[24] |
服役記錄
[編輯]兩艦入役兩年後,奧地利加入了普魯士對抗丹麥的普丹戰爭。「德拉赫」號和「火蜥蜴」號被安置在亞得里亞海,以抵禦丹麥可能從這裏發動的進攻[26]。1866年,奧地利昔日的盟友普魯士與意大利簽署了一項針對奧地利的聯盟協議,由此引發了七周戰爭。奧地利艦隊由海軍少將威廉·馮·特格特霍夫[p]指揮向試圖佔領亞得里亞海中部利薩島的意大利艦隊發動了攻擊。在這次戰鬥中,本級兩艦都十分活躍,「德拉赫」號對意大利岸防艦「帕萊斯特羅」號造成了致命的傷害,使其着火併最終被摧毀。然而,「德拉赫」號也並沒能全身而退,艦體被多發炮彈擊中,失去了的主桅杆,短時間起火,且指揮官也被打死[29]。「火蜥蜴」號與意大利艦隊的主力艦交火,但彼此都沒有對對方造成嚴重損害[30]。儘管如此,失去了「帕萊斯特羅」號以及鐵甲艦「意大利國王」號[q]後的意大利艦隊士氣低落並脫離戰鬥,撤退到在安科納的基地[32]。
兩艘軍艦在戰後都進行了兩次現代化改造,一次是在1867年,另一次是在十年之後[33]。然而,此後兩艦並沒有被分派相關任務。「德拉赫」號因艦體嚴重腐爛而在1875年6月13日從海軍序列中被除籍,最終在1883年被拆解報廢[2]。「火蜥蜴」號在1875年到1883年3月18日之間被改為警衛船服役,之後也被從現役中除籍並改成了一艘水雷儲存船[34]。該艦此後一直擔任這一職務,直到1895年被當作廢品出售,並最終在次年被拆解[2][35]。
腳註
[編輯]註釋
[編輯]-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3]。
- ^ 「Barque-rigged」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1 鐵甲艦之前 戰艦設計與演變 1815-1860》[4]。
-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
-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另有來源譯作「卓凱」號[5]或者「神龍」號[6]。
-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另有來源譯作「薩拉曼德」號[6]。
-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7]。
- ^ 譯名參考自《艦船百科全書》[8]。
- ^ 譯名參考自《簡明英漢辭典》[9],另有來源譯作「警戒艦」[10]。
- ^ 譯名參考自《海戰論》[11]。
- ^ 譯名參考自《船艦》[5]
-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3]。
- ^ 譯名參考自《船艦》[17]。
-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8],另有來源譯作「特蓋特霍夫」號[19]。
- ^ 譯名參考自《中國軍艦圖志 1855-1911》[21],另有來源譯作「舷側列炮式鐵甲艦」[22]。
-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23]。
- ^ 譯名參考自《戰艦圖文史 第3冊 從1850年到1950年 彩色典藏版》[27],另有來源譯作「威廉·馮·特蓋特霍夫」[28]。
-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31]。
引文
[編輯]- ^ 1.0 1.1 1.2 1.3 張恩東 (2018),第250頁.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Gardiner (1979),第267頁.
- ^ 張恩東 (2018),第1頁.
- ^ 李昊 (2019),第110-111頁.
- ^ 5.0 5.1 郭威 (2007),第279頁.
- ^ 6.0 6.1 楊穎莉 (2004),第277頁.
-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363頁.
- ^ 顧慧麗 (1998),第236頁.
- ^ 徐鍾 (2006),第813頁.
-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572頁.
- ^ 劉萌 (2020),第105頁.
- ^ Sondhaus (1994),第209頁.
- ^ 張恩東 (2018),第230頁.
- ^ Pawlik (2003),第6頁.
- ^ Sondhaus (1994),第6–7頁.
- ^ 16.0 16.1 16.2 Silverstone (1984),第17頁.
- ^ 郭威 (2007),第246頁.
- ^ 張恩東 (2018),第260頁.
- ^ 郭威 (2007),第256頁.
- ^ Gardiner (1979),第267–270頁.
- ^ 陳悅 (2015),第234頁.
- ^ 李昊 (2020),第15頁.
- ^ 張黎源 (2020),第575頁.
- ^ 24.0 24.1 24.2 24.3 Silverstone (1984),第26, 31頁.
- ^ 25.0 25.1 Sieche & Bilzer,第267頁.
-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210頁.
- ^ 朱鴻飛 (2016),第58頁.
- ^ 布魯士·泰勒 (2021),第265頁.
- ^ Wilson (1896),第235–243頁.
- ^ Hale (1911),第245頁.
- ^ 張恩東 (2018),第233頁.
- ^ Wilson (1896),第241頁.
- ^ Sondhaus (1994),第10頁.
- ^ Dislère (1877),第11頁.
- ^ Silverstone (1984),第31頁.
參考書目
[編輯]- Dislère, Paul. Die Panzerschiffe der neuesten Zeit. Pola: Druck und Commissionsverlag von Carl Gerold's Sohn. 1877. OCLC 25770827 (德語).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0-85177-133-5 (英語).
- Greene, Jack & Massignani, Alessandro. Ironclads at Wa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mored Warship, 1854–1891. Pennsylvania: Da Capo Press. 1998. ISBN 0-938289-58-6 (英語).
- Hale, John Richard. Famous Sea Fights From Salamis to Tsu-shima.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11. OCLC 747738440 (英語).
- Pawlik, Georg. Des Kaisers Schwimmende Festungen: die Kasemattschiffe Österreich-Ungarns [The Kaiser's Floating Fortresses: The Casemate Ships of Austria-Hungary]. Vienna: Neuer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2003. ISBN 978-3-7083-0045-0 (德語).
- Sieche, Erwin & Bilzer, Ferdinand.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66–283. ISBN 0-85177-133-5 (英語).
- Silverstone, Paul H. Directory of the World's Capital Ships.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4. ISBN 0-88254-979-0 (英語).
- Sondhaus, Lawrence. The Naval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7–1918. 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1-55753-034-9 (英語).
- Wilson, Herbert Wrigley.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London: S.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896. OCLC 1111061 (英語).
- (英)布魯士·泰勒 (編). 战舰世界:世界海军强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80-1990. 邢天寧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02. ISBN 978-7-5594-5404-1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大衛·K.布朗(David K. Brown).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第1卷 铁甲舰之前 战舰设计与演变 1815-1860. 指文海洋文庫. 李昊(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07. ISBN 978-7-5594-3746-4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大衛·K.布朗(David K. Brown).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第2卷 1860-1905 从“勇士”级到“无畏”级. 指文海洋文庫. 李昊(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0-08. ISBN 978-7-5594-4605-3 (中文(中國大陸)).
- (英)托尼·吉本斯(Tony Gibbons). 船舰. 走進博物館. 郭威 主譯.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7-01. ISBN 7-5439-3042-0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克里斯·馬歇爾. 舰船百科全书. 顧慧麗(譯).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06. ISBN 7-114-02882-2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山姆·威利斯. 战舰图文史 第3册 从1850年到1950年 彩色典藏版. 朱鴻飛 譯.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17-01. ISBN 978-7-5155-1348-5 (中文(中國大陸)).
- (英)約翰·基根. 海战论:影响战争方式的战略经典. 劉萌 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0-10. ISBN 978-7-5594-4952-8 (中文(中國大陸)).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英汉舰船科技词汇.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75-09. CSBN 17034·25 (中文(中國大陸)).
- 陳悅. 巡洋舰. 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 第1版.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458-1154-4. OCLC 932045897 (中文(中國大陸)).
- 史提夫·克勞夫德. 楊穎莉 , 編. 战列舰与航空母舰 [BATTLESHIPS AND CARRIERS]. 世界武器圖典 第1版. 長春: 吉林美術出版社. 2004-01 [2020-02-21]. ISBN 97875386150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1) (中文(中國大陸)).
- 徐鍾. 简明英汉辞典. 北京: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6-08. ISBN 7-80198-534-6 (中文(中國大陸)).
- 張恩東. 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 第1版.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07. ISBN 9787111599326. OCLC 1097889587 (中文(中國大陸)).
- 張黎源.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05. ISBN 978-7-108-06822-4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