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鸦行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鸦行动
印度尼西亚民族革命的一部分

自上而下,左至右:
  • 荷兰军队进入日惹,左侧可见一辆燃烧的汽车
  • 荷兰军队在东爪哇地区推进
  • 恩格布鲁克车站,荷兰军队建立军营
  • 在塔帕诺利居留地(位于苏门答腊)推进,荷兰巡逻队经过典型的巴塔克族民居
  • 荷兰军队在苏门答腊巴东地区推进
  • 荷兰军队驻扎于兰道普拉帕特主街
日期1948年12月19日—1949年1月5日 (1948-12-19 – 1949-01-05)
游击战持续至罗姆-范罗伊恩协定的订立(1949年5月7日)
地点
结果
  • 荷兰取得军事胜利
领土变更 日惹被荷兰占领
参战方
 印度尼西亞  荷蘭
指挥官与领导者
  • 苏迪曼
  • 贾提库苏默
  • 阿卜杜勒·哈里斯·纳苏蒂安
  • 西蒙·亨德里克·斯普尔
  • 德克·范朗恩
参战单位
  • 印度尼西亚国家武装部队
    • 印度尼西亚陆军
    • 印度尼西亚空军
兵力
  • 3架三菱A6M零式战斗机
  • 约10万士兵[1]
伤亡与损失
未知 未知

乌鸦行动荷蘭語Operatie Kraai)是荷兰于1948年12月发动的一次军事攻势,旨在削弱印尼的独立运动。行动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革命期间,荷兰军队以突袭形式占领了印尼临时首都日惹,并逮捕了印尼的实际领导人苏加诺穆罕默德·哈达[3] 。尽管荷兰的军事行动在军事上取得短暂胜利,但荷兰却违反了此前签署的伦维尔协定停火协议[4]。荷兰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同时刺激了印尼独立运动的游击战升级,最终导致荷兰在政治上被孤立。[5]

乌鸦行动在荷兰被称为第二次警察行动(politionele actie),而在印尼历史中被称为第二次荷兰军事侵略(Agresi Militer Belanda II)。[6]

背景

[编辑]

乌鸦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攻占当时的印尼首都日惹以及印尼控制的除亚齐以外的地区,并解散印尼[7]。荷兰计划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联邦政治实体,以纳入荷兰设计的国家框架,从而维持对印尼的控制[3][5]

荷属东印度群岛政府指控印尼违反了第一次攻势“产品行动”后签署的停战协议,即伦维尔协定[3][6]。该协议要求印尼军队撤出荷兰占领区,以换取荷兰解除海上封锁[6]。然而,双方局势因多重因素变得更加复杂[6]

荷兰在产品行动后控制了主要城市和交通线路,使得印尼军事人员和平民的撤离变得异常困难,许多人只能依靠隐秘的小路完成转移[5]。尽管大部分印尼战斗人员按照指示撤至范穆克线(印尼之前与荷兰划定的军事停火线)的印尼一侧,仍有约4000名非正规军拒绝遵守协议,继续留在荷兰控制的区域[3][5]

与此同时,荷兰在印尼控制区周边实施严格的陆地封锁,不仅限制人员的流动,还切断了粮食、布匹和药品的供应,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紧张局势[6]。此外,荷兰单方面在其占领区内推进联邦国家的设想,导致印尼方面对其失去信任,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8]

此外,荷兰指挥部在1948年9月成功破译了印尼的加密通讯,获得了印尼军事与外交战略的重要情报[9]。这一优势使得荷兰总指挥西蒙·亨德里克·斯普尔能够在军事和外交层面全面反击印尼的行动[9]。荷兰对其情报优势信心十足,在袭击开始前三天,便在雅加达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行动计划[9]。 袭击时间与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计划派遣私人飞机将苏加诺穆罕默德·哈达转移至西苏门答腊武吉丁宜的计划不谋而合,二人在武吉丁宜计划组建紧急政府,并经由新德里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为印尼争取支持[3]。印尼民族革命期间,新独立的印度始终支持印尼,将其视为一场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象征[3][6]

12月18日,荷属东印度总督路易·比尔通过雅加达电台宣布将于次日发表重要讲话,然而荷兰切断了通讯线路导致消息并未传至日惹[10]。与此同时,斯普尔下令对印尼发动全面袭击,并选择在12月19日印尼军队演习前发动进攻,以突袭方式打击印尼部队。此次袭击未事先通知联合国调解委员会[11]

行动经过

[编辑]

第一次进攻

[编辑]
1948年12月19日,马古沃机场的荷兰军队,背景是缴获的印尼空军双翼飞机。

乌鸦行动的第一次攻势始于1948年12月19日。当日凌晨4:30,荷兰皇家东印度航空(ML-KNIL)的飞机从万隆起飞,途经印度洋直飞日惹[12]。与此同时,荷属东印度群岛高级专员比埃尔通过无线电宣布,荷兰将不再受伦维尔协定的约束[12]。早上5:30,荷兰空军对马古沃机场及多个印尼控制的军用广播站展开轰炸。印尼的防御仅依靠三架缴获的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而荷兰空军则拥有大批P-40小鹰P-51野马战斗机、B-25轰炸机和23架道格拉斯DC-3运输机,能快速投送约900名士兵。[1]

荷兰特种部队团(Korps Speciale Troepen)的伞兵于凌晨空降至马古沃机场[13] 。机场由47名装备轻型武器的印尼空军士兵防守,由于缺乏高射炮火力支持,防御形势极为不利。小规模交战持续约25分钟,最终荷兰伞兵成功占领机场,共击毙128名印尼士兵,无荷兰士兵伤亡。[13]随后,荷兰军队控制了机场周边区域,并通过空降兵增援,利用马古沃机场作为从三宝垄基地派遣部队的前线据点。[1]

上午8:30,荷兰指挥官西蒙·亨德里克·斯普尔将军通过无线电下令部队越过范穆克线,向日惹发起全面进攻,目标是“清除”印尼的抵抗力量和“潜在威胁”。[1]

乌鸦行动的主要目标是迅速瓦解印尼国民军(Tentara Nasional Indonesia)[13] 。斯普尔将军判断,印尼军队将拼死守卫首都,荷兰凭借空中和地面的优势,可以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13] 。然而,印尼国民军的大部分部队此前已从日惹撤退,转而防守西部边境,以应对荷兰可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1]。荷兰的空袭给印尼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使荷兰军队在数小时内迅速夺取机场、道路、桥梁及其他战略要地[14]。面对荷兰的强大攻势,苏迪曼將軍英语Sudirman选择避免正面冲突,采取保存实力的战略。尽管部分领土被迫放弃,但这一决策为印尼争取了时间,巩固了抵抗力量[14]

攻占日惹

[编辑]

印尼军事指挥官苏迪曼将军在得知荷兰突袭的消息后,迅速通过无线电发布快速命令,呼吁总统苏加诺及其他领导人撤离日惹,加入游击队[15][16]。然而,经过内阁会议讨论,苏加诺和印尼其他高层领导人决定留在日惹,继续与联合国和三边委员会特使保持联系,以寻求外交解决方案[15]。为应对最坏情况,苏加诺提出了一项在苏门答腊建立“紧急政府”的预备计划。[17] 在马古沃机场完成集结后,由德克·范朗恩上校指挥的2600名荷兰步兵和伞兵对日惹发动了进攻[16]。荷兰军队凭借空军的轰炸迅速占领了日惹的大部分地区。而由于印尼军队实施了“焦土战术”,包括空军基地和参谋总部在内的重要设施被彻底摧毁[16]。同日,印尼总统苏加诺、副总统穆罕默德·哈达以及前总理苏坦·斯雅里尔被荷兰军队俘获,并流放至邦加岛[18]

在整个占领期间,苏丹哈蒙库布沃诺九世选择留在日惹的宫殿,拒绝离开[18][19]。他坚决不与荷兰政府合作,也拒绝了亲荷兰的坤甸苏丹国苏丹哈米德二世提出的调解建议。[19]

至12月20日,日惹的印尼军队已全面撤退[20] 。荷兰军队随后在爪哇岛其他地区和苏门答腊大部分地区发动攻势,大部分印尼领土相继落入荷兰控制,仅亚齐省和苏门答腊部分地区保持独立[21] 。尽管身患肺结核,苏迪曼将军仍坚持在病榻上指挥游击队行动[22]。爪哇的军事指挥官阿卜杜勒·哈里斯·纳苏蒂安将军宣布成立军政府,并推行“Pertahanan Keamanan Rakyat Semesta”(全面人民防卫)的新型游击战术,将爪哇的农村转化为支持游击队的战略基地[23]

与此同时,预先筹划的印度尼西亚紧急政府于12月19日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西苏门答腊武吉丁宜,由斯亚弗鲁丁·普拉维拉内加拉担任领导[24] 。苏迪曼将军通过无线电迅速表态支持紧急政府,并号召全国人民加入抵抗运动[22]

后果

[编辑]

荷兰对印尼的袭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尤其在媒体上得到了广泛关注[25]。美国多家报纸发表社论谴责荷兰的军事行动[26]。作为对荷兰入侵印度尼西亚的回应,美国政府威胁暂停对荷兰的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而荷兰在印尼的军事开支几乎相当于美国援助金额的一半[26]。由于荷兰将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大量用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行动上,导致美国的不满,马歇尔计划被批评为“资助无效的殖民帝国主义”[27],引发了美国政界、教会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对印尼独立运动的公开支持。[27][28]

在国际压力下,1948年1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呼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25]。1949年1月,安理会进一步通过决议,要求荷兰恢复印尼的共和政府。[29]

荷兰军队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分别于1948年12月31日在爪哇岛和1949年1月5日在苏门答腊岛宣布停火[25]。然而,游击战仍在继续,直至1949年5月7日协议签署后敌对行动才正式结束。该协议为印尼进一步独立奠定了基础[3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Kahin, G.M. (2003) *Southeast Asia: A Testament*. New York: Routledge, p. 89.
  2. ^ Nasution, A.H. (1965) *Fundamentals of Guerilla Warfare*. New York: Praeger, pp. 179–180.
  3. ^ 3.0 3.1 3.2 3.3 3.4 3.5 Ricklefs, M. C. The Revolution, 1945–50 (革命,1945–1950).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c. 1300 to the Present. 1981: 200–221. 
  4. ^ Radl, James; Martínez Villegas, Luis; Smith, Joseph S.; Tirpak, R. Andrew; Perry, Kayla I.; Wetmore, Deirdre; Tunis, Elena; Smithberger, Jack; Schuellerman, Henry. Mosquito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 central Ohio, USA vary among stormwater wetlands, retention ponds, and detention ponds and their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PLOS ONE 19. 2024-06-25: e0305399. ISSN 1932-6203. doi:10.1371/journal.pone.0305399. 
  5. ^ 5.0 5.1 5.2 5.3 Zweers, L. (1995) *De Politionele Acties*. Den Haag: SDU Uitgeverij.
  6. ^ 6.0 6.1 6.2 6.3 6.4 6.5 Ricklefs, M.C. (1993)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3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30.
  7. ^ Palmier, Leslie H. Independence and Instability in Indonesia. Political Science 11. 1959-03: 41–52. ISSN 0032-3187. doi:10.1177/003231875901100104. 
  8. ^ Kahin, G.M. (2003) *Southeast Asia: A Testament*. New York: Routledge, pp. 20, 37.
  9. ^ 9.0 9.1 9.2 Platje, W. Dutch Sigint and the Conflict with Indonesia 1950-62 (荷兰信号情报与1950-1962年印尼冲突). Intelligence & National Security. 2001, 16 (1): 285–312. 
  10. ^ Webster, D. Canadian-Indonesian relations 1945-63: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diplomacy (加拿大全印尼关系1945-1963:国际关系与公共外交)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5. 
  11. ^ Ricklefs, M.C. (1993)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3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30.
  12. ^ 12.0 12.1 Speerstra, Hylke. Operatie Kraai en de Actie Tijger De Tweede Politionele Actie in en rond Balige, Sumatra. 1948-1949 (鸦行动与虎行动:1948-1949年巴厘格和苏门答腊的第二次治安行动). 2000. 
  13. ^ 13.0 13.1 13.2 13.3 Rasid, G. Developments in Indonesia: From the Renville Agreement to the resumption of military action (印尼的发展:从伦威尔协议到军事行动的恢复). India Quarterly. 1949, 5 (3): 253–271. 
  14. ^ 14.0 14.1 Schulten, J. W. M. De Tweede Politionele Actie (第二次警察行动)(即乌鸦行动的荷兰叫法). Militaire Spectator. 2000, 167. 
  15. ^ 15.0 15.1 Anderson, D. C. The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Madiun Affair (马迪温事件的军事方面). Indonesia. 1976, 21: 1–63. 
  16. ^ 16.0 16.1 16.2 Rinakit, S. The Indonesian military after the new order (新秩序后的印尼军队). NIAS Press. 2005. 
  17. ^ Bertrand, J. (2004) *Nationalism and Ethnic Conflict in Indone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66.
  18. ^ 18.0 18.1 Kahin, G.M. (2003) *Southeast Asia: A Testament*. New York: Routledge, p. 94.
  19. ^ 19.0 19.1 Kahin, G.M. (2003) *Southeast Asia: A Testament*. New York: Routledge, p. 106.
  20. ^ Herlina, N.; Sofianto, K.; Falah, M. The March 1st, 1949, general attack: A defining point of recognition of Indonesia’s Sovereignty (1949年3月1日总攻:印尼主权认同的决定性时刻). Cogent Social Sciences. 2023, 9 (1): 2232566. 
  21. ^ Scholtz, L. The Dutch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approach in the Indonesian War of Independence, 1945–1949 (荷兰在印尼独立战争中的战略与作战方法,1945–1949). Scientia Militari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Military Studies. 2018, 46 (2): 1–27. 
  22. ^ 22.0 22.1 Anderson,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Java in a time of revolution: occupation and resistance, 1944-1946 (革命时代的爪哇:占领与抵抗,1944-1946). Equinox Publishing. 2006. 
  23. ^ Striby, F. L’armée et le peuple: la doctrine indonésienne de «Défense Populaire Totale»(Pertahanan Keamanan Rakyat Semesta–Hankamrata) (军队与人民:印尼“全民防卫”理论(Pertahanan Keamanan Rakyat Semesta–Hankamrata)). Stratégique. 2021, 201 (1): 155–170. 
  24. ^ Groen, Petra MH. Militant response: The Dutch use of military force and the decolonization of the Dutch East Indies, 1945–50 (激进回应:荷兰对军事力量的使用与荷兰东印度去殖民化,1945–1950). Routledge. 2012: 30–44. 
  25. ^ 25.0 25.1 25.2 Agung, I. A. A. G. Twenty years Indonesian foreign policy 1945–1965 (二十年印尼外交政策 1945–1965).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 2018. 
  26. ^ 26.0 26.1 Hutton, R. W. B. Jakarta Knows Best: US Defense Policies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1950s Indonesia (雅加达最了解:1950年代美国国防政策与印尼安全合作). Army University Press. 2019. 
  27. ^ 27.0 27.1 Friend, T. (2003) *Indonesian Destin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37.
  28. ^ Friend, T. (2003) *Indonesian Destin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38.
  29. ^ U.S. Library of Congress (n.d.)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45-50*. Country Studies: Indonesia.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countrystudies.us/indonesia/16.htm (Accessed: 2023-10-05).
  30. ^ Ricklefs, M.C. (1993)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3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