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道
外观
(重定向自大坑道天橋)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11月10日) |
命名日期 | 1931年2月13日 |
---|---|
道路長度 | 3.7公里(2.3英里) |
车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時 |
车道数 | 雙線雙程 |
地點 | 香港灣仔區大坑 |
起點 | 銅鑼灣道 |
終點 | 黃泥涌峽道/司徒拔道 |
大坑道(英語:Tai Hang Road),是香港香港島銅鑼灣一帶半山的一條主要道路,依山而建,連接山上多個地區,包括大坑、渣甸山、跑馬地及黄泥涌峽。
大坑道起點在大坑北面,連接銅鑼灣道,並建有天橋連接告士打道直通至海旁、香港島其他地區及海底隧道,而隔鄰道路亦可連接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道路先向東南方向上山,經過大坑道一號、永威閣、光明臺、帝后臺、上林、虎豹別墅、春暉8號、大寶閣、渣甸山、掃桿埔衛斯理村,連接大坑大坑徑、跑馬地藍塘道及黃泥涌峽道;全長3.7公里,沿着大坑道建有不少老牌豪宅,為港島傳統豪宅地段之一。
根據中原地產和美聯的資料,大坑道、大坑徑及春暉道的地址被視為大坑半山,而非渣甸山。
大坑道天橋
[编辑]大坑道天橋(俗稱摩頓台天橋)是連接大坑道北端及告士打道的行車天橋。天橋起始於香港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區總部一帶,南段位處摩頓台的上方,中間跨過高士威道,並在皇室大廈一帶接上告士打道。天橋雙向行車,全長約0.5公里,另有支路通往銅鑼灣道近摩頓台巴士總站。
大坑道天橋於1983年11月15日通車,並由行政局議員張奧偉揭幕[1]。
沿路著名地點及高級住宅
[编辑]私人屋苑
[编辑]- 大坑道一號 (大坑道1號)
- Y.I (大坑道10號)
- 光明臺(大坑道5-7號)
- 帝后臺(大坑道26號)
- 華峰樓(大坑道27號)
- 麗星樓(現重建為豪宅「上林」;大坑道11號)
- 龍園(大坑道春暉台1號)
- 渣甸山名門(大坑徑23號)
- 大寶閣 (大坑道70號)
- 嘉崙臺 (大坑道152號)
- 大坑道339號 (大坑道339號)
- 嘉園 (大坑道345號)
- Jardini (大坑道135號)
其他
[编辑]-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 瑪利曼小學
- 寶馬山煤氣喉管隧道
- 香港真光中學
-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
- 虎豹別墅 (香港)
- 渣甸山居民協會
- 摩頓台天橋
- 衛斯理村
- 聖約翰救傷隊港島總區總部暨救護車站(大坑道2號)
- 中央圖書館
交滙道路(由北至南)
[编辑]大坑道
[编辑]大坑道天橋
[编辑]公共交通
[编辑]交通路線列表 |
---|
港島巴士 |
參考資料
[编辑]- ^ 大坑道天橋今通車 銅鑼灣樽頸可消除,《華僑日報》,198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