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甲申南迁之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申南迁之议或称南迁之议,是指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中国农历甲申年的一次南迁国都的历史事件。崇祯末年春,李自成已破宣大,京城危急,廷臣有南迁之议。崇祯帝欲迁都南京,但遭诸大臣反对[參⁠ 1],使南迁计划不能实施[參⁠ 2]。最终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帝自缢殉国。

背景

[编辑]

崇祯帝在位期间的大明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流寇到处猖獗,关外满洲虎视中原,作为明朝的首都北京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而崇祯帝本人面对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放弃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临时中央。崇祯帝曾召見主張「南遷圖存」的左中允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參⁠ 3]。崇祯帝意思是先把首都从北京迁到南京,让皇统南移江南,再徐图恢复中原和关外故地,其实这在当时局势糜烂的情况下实在不失为上策,崇祯帝若能果断实施,还可以为明朝延长国祚。但是当时的朝中舆论使他不敢公开提出南迁。崇祯帝想要南迁的想法三次,然而全被搅黄了。

过程

[编辑]

第一次

[编辑]

早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四月份之前,崇祯帝感觉到北方面对内外压力可能守不住,于是就有迁都的念头[參⁠ 4]。但是这个风声被懿安皇后知道了,报告给了周后[參⁠ 5],而周后马上给崇祯说此事,崇祯听到这个消息后只能作罢,迁都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第二次

[编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眼看北方战局局势一步步恶化,朝中有的大臣终于提出南迁避祸的议程。当时的左中允李明睿、总宪李邦华、原九江军府总督吕大器私下被崇祯帝在德正殿召见[註⁠ 1],当崇禎皇帝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睿的回答相当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时也无所顾忌。他直言不讳的说,农民军已经逼临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參⁠ 7],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崇祯帝听到后大吃一惊,对李明睿说:“此事重,未可易言。”[參⁠ 8]既而指天问道:“上天未知如何?”[參⁠ 9]李明睿略加思索,便试图就天命问题劝说崇祯帝[註⁠ 2]

崇祯帝很可能为维护君主意志,而对这段涉及其道义责任的议论大发雷霆,但此次他并未将其视为臣下对自己的责难,反在确认四周无人偷听后问道而崇祯帝给他的答复是:“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參⁠ 11][參⁠ 12]崇祯帝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又询问南迁的具体步骤。李明睿提出最佳路线是取道山东,装作到文王与孔子庙朝圣。一旦到了曲阜,御驾便可快马加鞭南下,20天内即可赶到比较安全的淮安地界。那时——李明睿向崇禎皇帝保证——举国上下必群情振奋。因为崇祯帝一旦出现在京城之外,国之龙虎必起而响应,陛下遂可握天下于股掌之中。但是李明睿又斗胆警告说,如果崇禎帝仍在京城厮守尊位,则明朝必亡。崇祯帝颇为其言所动,简短答道:知道了。遂令三人退下。自己返回后宫[參⁠ 13]

当晚,崇禎皇帝又召李明睿进宫参加另一次秘密会议,并于会后将这位翰林学士单独留下,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中途接应部队的安排,统领人员,中途在驻扎地点,李明睿打算先秘密派遣将领至济宁部署接应部队,并在比较安全的济宁、淮安两地安排驻地。崇禎帝又问接应部队从哪里调集,李明睿承认,所有明军主力不是用于镇守关口,抵御义军,就是在边地抗击清军。京城关门兵也不能全部抽出,因为必须留下部分军队护卫留守北京的官员。所以只能暗中派遣一些朝中官员从京畿八府征募新兵[參⁠ 14]

从这里可以看出崇祯帝是想要南迁,因为江南形势和条件比久经战乱的北方要好,而且在当时的江北各地尚有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左良玉高杰五位总兵驻守,显然比北京安全。而举朝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给崇祯台阶下,不支持崇祯南迁的想法。

第三次

[编辑]

一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份,李自成在此时已经攻陷山西,距离崇祯帝煤山殉国只有一月左右,左都御史李邦华和左中允李明睿再次上疏请“太子监国南都”和主張“皇上自然守社稷”[參⁠ 15],崇祯帝看了李邦华的奏疏之后表示“得疏意动,绕殿行,且读且叹,将行其言”[參⁠ 16],然后对南迁议案在朝堂上充分讨论,以給事中光時亨为代表的多数廷臣持反对态度,“给事中光时亨以倡泄密纠之”,光時亨指責“李明睿南遷為邪說。”、“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參⁠ 17],但是他受到了崇祯帝的训斥[參⁠ 18]。就这样大臣遂不敢議論南遷之事。而在舆论胁迫下的崇禎皇帝只得坚守北京,直至煤山自缢。

在崇祯帝面前振振有词阻挠南迁计划的光时亨在城破后,率先投降了李自成。而倡议南迁的李邦华在城破之后殉国了。

评价

[编辑]

崇祯帝面对内忧外患,南迁之议提上日程并且历时两个月之久[參⁠ 19],但最终未付诸行动,究其原因崇祯本人负有很大责任,他的犹疑态度和刚愎自用断送了南迁计划,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參⁠ 20]

崇祯帝殉国后,明朝的遗民们想起这件事无不惋惜。在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的《附记南迁得失》中写道:“当自成踰秦入晋,势已破竹,惟南迁一策,或可稍延岁月。”而对光时亨则痛恨不已“且先帝身殉社稷,假令时亨骂贼而死,虽不足以赎陷君之罪,尚可稍白始志之靡他,而竟躬先从贼,虽寸磔亦何以谢帝与地下乎?”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建都》條云:「當李賊之圍京師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懸絕北,音塵不貫,一時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達,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

影响

[编辑]

美国汉学三杰之一的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指出:崇祯帝拒绝了南迁的建议,既不遣太子去南京,他本人也不离京。这对后来满清占领北京时的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满清比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遂拥有了他们颇为缺乏的东西,由此接收了明朝几乎全部汉族官吏,依靠他们接管天下并最后征服南方。崇祯帝的决定还导致诸多皇室宗亲之继承权利的暧昧不定,以致派系倾轧削弱了南明政权。此外,复明阵营也因之少了一批立志恢复失地,渴望对清朝发动反攻以便光复家园的北方人。崇祯帝这一自我牺牲的决定,就这样最终毁灭了后来复明志士坚守南方的许多希望[參⁠ 21]

注释

[编辑]

    註:

  1. ^ 对此次密谈描述最详细的是《明季遗闻》和《明季北略》,两书记载基本相同,而以前者为详。邹漪是吴伟业的门生,而吴伟业又是李明睿的好朋友,所以邹漪的描述多有褒词。不过,李明睿是力主崇祯帝迁都南京的主要人物,这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參⁠ 6]。比较公允的描述,还可见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第79页;钱甹只:《甲申传信录》,第63页也提及此事。
  2. ^ 李明睿劝说崇祯帝:「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胜天。皇上此举,正合天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知几其神,况事势已至此极。讵可轻忽因循,一不速决,异日有噬脐之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上可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者也!」[參⁠ 10]

参考文献

[编辑]

    參:

  1. ^ 《明史·庄烈帝纪》:崇祯十七年二月丁亥,“命廷臣上战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华、右庶子李明睿请南迁及太子抚军江南,皆不许。”
  2. ^ 周启志,《崇祯末年“南迁之议”评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0 (2) :84-85。
  3. ^ 《平寇志》卷二
  4. ^ 李清,《三垣笔记》:“上以边寇交炽,与周辅延儒议南迁,命无泄。”
  5. ^ 李清,《三垣笔记》:“此周延儒误皇叔也!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
  6. ^ 邹漪:《明季遗闻》,第18—20页;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394页。
  7. ^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二十》:“臣自蒙召以来,探听贼信颇恶,今且近逼畿甸,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
  8. ^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页。
  9. ^ 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18页。
  10. ^ 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18页。
  11. ^ (清)邹漪,《明季遗闻·卷一北都》
  12. ^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页。
  13. ^ 邹漪:《明季遗闻》,第19—20页。
  14. ^ 邹漪:《明季遗闻》,第20页。
  15. ^ 《皇明李忠文先生集》卷六
  16. ^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17. ^ 蔣德璟:《愨書》卷十二》
  18. ^ 《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朝》:「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
  19. ^ 谈迁《国榷》:“命府部大臣各条战守事宜。上候於文华殿,各札入。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右庶子李明睿各言南迁及东宫监抚南京,上骤览之,怒甚。曰:‘诸臣所言者谓何’。稍间,色渐平。亦以寇氛日剧,言或可采也。而竟中寝。”
  20. ^ 高小娥,《试论1644年南迁之议》,《史志学刊》 , 2008 (4) :19-20。
  21. ^ 魏斐德. 《洪业——清朝开国史》第四章第二节.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7-02-01: 153—154. ISBN 9787513323802.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