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高雄地下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灣专题 (获评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該條目完全是複製貼上

[编辑]

「高雄地下街位於舊市政府對面,日據初期為杉原產業豆餅工廠,後改為體育場,光復後的都市計畫變更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面積3.18公頃。1973年王玉雲擔任高雄市長,提出開發高雄地下街的計畫,在地下街上面興建中國庭院式的仁愛公園,企求商場與公園並存。 地下街原設計為地下三層,採「吊籃式施工法」,由上而下逐層施工。

抄襲範圍: 「1978年10月地下街第一層正式營運,各式商家進駐,內容包羅萬象,接著第二層完工,進駐的商家更多,儼然是一座具觀光、育樂、購物功能的地下商城。開幕之初即造成轟動,為逐漸沒落的鹽埕商圈注入一劑強心劑。

  • 1979年的青年節,地下街上面的仁愛公園完工開放,內有亭台樓閣、假山瀑布、水池溪流、蘭亭花架、九曲橋、兒童遊戲區,為缺乏綠意的鹽埕提供了一處勉強算作是公園的遊憩場所。可是,好景不常。地下街第三層施工時遇到了困難,地下水大量滲出的難題,因遲遲不能解決,終影響地下街第二層的地板龜裂,漸擴及整個地下街的結構。
  • 1988年2月,地下街的安全鑑定報告完成,指陳地下街的結構安全堪慮,應公告「停止使用」。其後,市政府共公告三次停止使用,可是皆未能執行。
  • 1989年12月18日,一場大火終結了地下街,也燒垮了仁愛公園。災後的地下街只剩牆垣傾圮,而地面上的仁愛公園也塌陷的宛如強震過後的殘破。留下數百位投訴無門的商家。
  • 1995年,市政府開始回填地下街,回歸單純的公園使用。「高雄地下街」正式成為歷史名詞。」

1996年市政府以文化愛河協會無償提供的具高雄意像及水景,展現出高雄海洋性格的仁愛公園規畫圖獲得環保署二千六百萬元的補助款,指定仁愛公園為環保公園,擔負起改善高雄市惡劣空氣品質的重任 1996年12月在部份鹽埕里長的要求下,吳敦義市長下令委請具國際知名度的顧問公司重新規畫仁愛公園,朝國際化的風格努力,「歐式宮庭花園」成為市府要求的規畫方向,完全誤解了「國際化」的意義。所謂「國際化風格」的基礎乃立基於地方特色的營造。沒有地方特色等於沒有國際化。難道國際觀光客會千里迢迢的來高雄欣賞移植於法國凡爾賽宮的花園嗎? 1998年3月8日仁愛公園落成啟用。完成的仁愛公園配置包含入口歐式風格的柱列、花壇、花廊、雕塑廣場、草坡觀景區、戶外劇場、中央草皮區、兒童遊戲場、生態植栽區、運動跑道及以鹽埕區斜45度的街道紋理來建構的鹽埕意象區,這樣的設計根本顯現不出鹽埕及高雄的特色來,使得希冀經由「高雄歷史博物館」、「音樂廳」、「工商展覽中心」、「仁愛公園」的配合形塑文化愛河園區,以文化遊憩的方式來繁榮鹽埕的契機破滅。 再則,擔任淨化空氣要角的生態植栽區,因樹種選擇不當、植栽間距過小、區域分割太細等錯誤設計,使得仁愛公園空有環保公園之名,卻無環保公園之實,難以達成淨化高雄空氣的功能。」

文圖哉自行政院文建會、警光雜誌403期

世紀之火~高雄地下街大火撲滅過程紀實 文╱高傑

代表都市繁榮進步,號稱東南亞最大規模,標榜我國營造技術精良的國內第一座地下街──高雄地下街,在七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的一場大火中,終於結束了她十二年的風光歲月,也寫下了台灣四十年來僅見的一場空前火災。

地下街的緣起

抄襲範圍高雄地下街位在高雄市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北臨中正四路,與高雄市政府相對,南臨鹽埕國中,佔地三萬七千零四十六平方公尺,是高雄市區進入最繁榮的鹽埕商業區的門戶。這條地下街在興建前,原本是十三號公園的預定地。 民國六十五年,當王玉雲先生擔任高雄市第七屆市長時,為使日漸衰落的鹽埕區恢復昔日的繁榮,構想出「政府出地,投資者出錢」的開發地下街計畫。 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底,由高雄市政府核准開工,六十六年雙十節,地下一層峻工開放參觀,由當時省政府主席謝東閔先生命名為「高雄地下街」。 在這塊一萬多坪的土地上,由投資者整建一座現代化公園(仁愛公園),地下三層則開拓為地下街,政府不但不花一文錢,還可向投資者收取四千萬元的建設稅捐。 高雄地下街是台灣地區首座大型地下商場,在亞洲尚屬罕見,主要經營項目包括綜合百貨商店、超級市場、書城、大型遊藝場、電影院、歌劇院、餐廳、展覽館、兒童遊藝場、保齡球館、溜冰場、冰宮。高雄市政府在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實施過全面調查,共有三百五十八家商號。

61.223.242.129留言2015年6月12日 (五) 15: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