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收錄標準/事件
本頁簡而言之:如果一次事件曾在一段时期内,在国家或国际范围内,被多方可靠来源加以显著且非例行的报道,我们便可假定该事件符合收录标准。 |
收錄標準 |
---|
專題指引 |
指引草案 |
參考 |
本收錄準則是用於判斷與事件有關的主題是否適合作為條目收錄於維基百科內。即使符合條件,也不一定需要為其建立獨立條目。
然而,編者不應以本指引作為建立條目的唯一依據,也須符合可供查證等方針。
未滿足本指引的條目,可依照收录标准的处理方法提交頁面存廢討論。
收录标准
[编辑]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不对能够介绍的主题及内容的总量作实质上的限制。尽管如此,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信息收集处,更不是新闻机构,事件有媒体报道不代表能写入维基百科。如果要记载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维基新闻是更为适合的场地。要判断事件是否应该写入维基百科,首要的经验法则是看事件是否持续发展、是否具备历史意义,是否受到媒体广泛报道(以事发国家地区或海外媒体报道作为考量条件)。
编者应时刻牢记不要仓促创建条目,高估近期事件在未来几年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事件有新闻媒体报道,但就不一定具备历史意义,或者是持久的重要度。新闻机构自有一套内容标准(譬如新闻价值),这套标准与维基百科乃至百科全书的标准不同。一般来说,新闻机构会认为暴力犯罪、意外死亡,或是其他引起新闻记者或编辑兴趣的媒体炒作事件存在报道合理性,但这些不一定能够转化成维基百科条目所必需的收录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符合收录标准:
在评估事件时,编者应考虑事件的多个方面及其报道程度:影响、深度、持续性、报道范围、报道的多方性和可靠性,以及是否为经常会出现的新闻类型。下文分别从事件层面、报道层面、其他层面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这些考虑因素。
事件层面
[编辑]持续影响
[编辑]- 如果某个事件对某些影响深远的主题具有前导或触发的作用,那么它经常是符合收录标准的。
如果某个事件对某些影响深远的主题具有前导或触发的作用,那么它经常是符合收录标准的。比方说,对社会及立法机构带来影响的观点和行为,譬如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消收容遣送制度的孙志刚事件。
若事件的长期影响性可供查证,即便該事件並沒有嚴格地滿足其他標準,也可能符合收录标准。持續影響事態發展的事件本身會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此這些事件自然可以收錄於維基百科。以引發大面積災害的自然災難来说,自然災難往往與後續的重建計劃、人口遷徙有關,甚至有可能影響未來的選舉結果,譬如颶風卡特里娜或汶川大地震就滿足了這些收录标准標準。相对的,轻微的地震或風暴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极其微小,甚至根本没有影响,所以它们可能不符合收录标准。
有时判斷一個事件是否具有持續的影响需要用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新近發生的事件若無法證明其持續效應,就表示它並不符合收录标准。
地理范围
[编辑]- 符合收录标准的事件往往对大的地区、领域或广泛的社会群体造成重大影响。
有些事件对某个地方造成影响,但只有当地媒体进行报道,这些事件往往不构成收录标准的充分条件。如果报道范围涵盖了多个国家或地区,很有可能表明这件事符合收录标准,但这并非创建条目的唯一基础。相比之下,若能证明事件对大的地区或广泛的社会群体造成了长期影响,则可认为这一事件具有单独成立条目的收录标准。
报道层面
[编辑]报道的深度
[编辑]- 得到显著或深入的报道,是事件符合收录标准的必要条件。
通用收录标准要求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必须是显著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度报道会给出对事件来龙去脉,或是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长文通常会出现在一些主流的新闻媒体(如《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经济学人》或《南方周末》等),以及电视上的新闻专题节目(如美国CBS的《60分钟时事杂志》、CNN的《CNN Presents》,英国BBC的《新闻之夜》)中。相对的,缺少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或背景信息的报道,通常被视作例行报道。[1]部分编辑认为记叙文体裁的新闻报道是第一手来源(即一次文献),而非第二手来源(即二次文献)。
媒体有时会报道类似、相反,或者能够的作为对比事件,编者不应借助此类来源去判断新出现事件的收录标准,因为此类来源的主要目的是去强调事件曾经发生过,具有普遍性。
报道持续性
[编辑]- 符合收录标准的事件能得到比一般新闻周期要长的报道。
报道持续性是判断事件收录标准已经减退,还是一直都有的重要指标。虽然“收录标准不是一时的”的规则不要求事件被新闻来源持续报道,但突然发生或激增出现的事件一定不会自动获得能够创建条目的收录标准。如果事件仅在发生时间或结束的时候被媒体报道,后续没有被进一步分析或讨论,则该事件可能不适合创建条目。虽然对于一些刚发生不久的事件,编者无法知晓事件是否还会受到进一步的报道,判断报道持续性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做到,但这不代表这种近期发生的事件本身不符合收录标准。
如果事件在初始报道衰减后还被多个来源作为案例分析引用,则意味着事件可能具有长期意义。
多方来源
[编辑]- 在国家或国际范围内广泛报道的事件通常符合收录标准。广泛报道能展现事件的重要意义,但转载其他来源的来源、与其他来源一道受集中控制的来源不在多方来源的考虑范畴。
通用收录标准建议通过多方来源来确立主题的收录标准,而不是通过对单一来源的多处引用来确立。单个报纸或新闻频道发表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并不能构成创立一篇条目的充分依据。
至于受集中控制或影响的媒体,只能算作单一的地方性或全国性来源,他们在报道事件是只会出一份通稿,哪怕这个地方或国家还有其他新闻机构。类似地,如果新闻机构转载(通常逐字不漏)单篇新闻或新闻通告,或是记者以转载其他新闻机构的报道作为信息来源(例如“据新华社报道……”),则这些事件在确定收录标准时应被视为单一来源。派生报道和受集中控制的报道不能互相验证,仅仅重复原有内容的报道也不能成为证明事件具有显著意义的良好依据。
其他条件
[编辑]例行报道
[编辑]按照维基百科方针,诸如公告的例行新闻报道不是创建条目的基础。已经确定好发生日期(尤其是事件参与者进行宣传)的事件也属于例行报道[2]。
对于预先规划好日程的事件,事先准备好的报道亦应被视作例行报道,特别当事件的参与者也在宣传推广这些报道时。[3]婚礼公告、讣告、犯罪记录,以及其他可以豁免进行收录标准讨论的事件,其报道也应被视为例行报道。而对于体育比赛、电影首映礼、新闻发布会等例行事件,应尽量写在已有的对应条目中。不显眼、平常、普通的事件属于并不引人注意的日常事件,很可能不符合收录标准。对于一般来说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例如瞎熊撞树、彩民喜中大奖)、一般会出现在报纸的最后几页里或新闻播报的尾声中(如“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情况更是如此。
煽情主义
[编辑]小报新闻或黄色新闻通常无法为百科全书条目提供坚实基础,因为煽情报道和小道消息都缺乏对事实的验证。按照方针,维基百科不是小道消息或花边新闻的收集处。即便是受人尊重的媒体,为了应对24小时新闻周期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都会在无意中制造缺乏事实验证的信息娱乐,或是直接将其他新闻媒体的内容洗稿成新的内容。而在“新闻饥荒期”的时候,新闻机构也会产出大量无聊的报道。评估收录标准的时候,部分编辑可能会考虑到媒体所表现出的偏见,例如失踪白人女性综合征。需要注意的是,煽情主义广泛存在与其他主题的条目中(比如生者传记、人物条目或边缘学说),并非事件条目独有。
犯罪行为
[编辑]介绍犯罪行为的条目[4],尤其是属于“突发新闻”这一范畴的条目,通常会被提交到存废讨论。与其他事件一样,来自可靠来源的新闻报道可以让高调的犯罪行为引人关注,提供符合上述指引的报道。
对于疑似失蹤事件,若當地執法機構認為失蹤是由犯罪行為導致時,即使嫌犯此後未被起訴或认定,收录标准仍然成立。如果事件本身符合收录标准,很可能是犯罪行为,即便后来认定不属于犯罪事件,条目也应该得到保留(例如新娘离家出走案),因为事件的收录标准不会因此衰减。
因一次事件知名的参与者
[编辑]只与一次事件有关联的人物或群体,通常都不应为他们撰写传记类条目。如果事件具有足够的收录标准,则应该考虑誌事而不誌人的做法。
未来事件
[编辑]对于介绍预期发生事件的条目,可供查證是必要条件,同时事件本身必须引发足够广泛的关注,这样到事件正式发生的时候才有写条目的价值。对于单方面安排或将要发生的事件,只有在事件有足够收录标准且几乎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下,才可以写条目。即便符合收录标准,事件也可能会因在最后关头发生重大事件而被取消或推迟,这就意味着事件的具体日期并不一定总是确定好的。如果事件的准备工作还没有进行,相关的猜测观点也应在条目中列出。如果没有可供查证的来源,这样的条目就不应该去写了,否则就会变成原创研究而遭到删除。
突发新闻
[编辑]如果一次事件仍然被媒体大量广泛地报道,编者可以在条目中放置{{Current}}模板以提醒读者条目还将会被修改。
不要急于创建条目
[编辑]在突发事件的意义明确之前,理智的做法是暂时不要去创建条目,因为早期报道往往不具备长远性,而且有可能出现事实错误。事件发生没多久就立马创建条目的行为属于仓促编辑,而维基百科不是占卜师。建议编者在事件发生早期在已经存在的对应条目中创建章节,之后等待当报道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支持该事件的独立收录标准时,再将其分隔为一篇独立的条目。
有些事件条目在创建的时候,其收录标准是“预期”的,预期这件事情在未来会符合收录标准,即便报道的持续时间和事件的长期影响都能确定。以2009年华盛顿地铁列车追撞事故为例,事故发生才一个小时,这篇条目就已经在英文维基百科,而当时救援行动仍在继续,调查行动还没有开始,最终死亡人数也不得而知。然而预期也会有不准确的时候,有些事件在发生当天被媒体当成头条,过后迅即销声匿迹。例如,有媒体在2009年1月报道一名男子计划到华盛顿暗杀小布什,结果没过多久,后续的报道称这个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计划,于是这次事件顶多也就算是一次例行的逮捕。然而,有广泛媒体报道的突发、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贝娜齐尔·布托遇刺案或迈克尔·杰克逊之死等,在事件发生当天创建后,社群共识几乎肯定是“保留”。
不要急于提删条目
[编辑]有关突发新闻事件的条目,特别当它们是参与者的传记时,通常会被迅速提交存废讨论。由于维基百科不设最后期限,我们建议将此类讨论推迟数日,直到时间令其收录标准浮出水面后再行讨论,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存废争议。除了删除外,还可以通过合并或重写的做法来满足方针要求,例如将一篇志人的条目改写为志事的条目。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条目移动到创建者的用户命名空间下,等待事态明了后再行定夺。
维基新闻
[编辑]社群鼓励编者尽量在维基新闻上发表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而不是维基百科上。
然而直接将条目内容移动到维基新闻的做法并不恰当,因为维基新闻采用的是CC-BY版权协议,维基百科是CC-BY-SA,两者并不相同。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最初来源在维基新闻上撰写新闻,并在新闻中附上对应维基百科条目的软重定向。
删除外的替代方案
[编辑]若事件的收录标准尚不明了,但主要和特定的个人、公司或组织有关,或者可作为更宏大话题的一部分时,更适合的做法是在现有的条目中介绍事件。介绍时注意内容比重不要太大,或是违反生者传记方针。
如果没有对应的条目,编者可以把事件条目改写成更大的主题,而不是仅介绍单个事件。
参见
[编辑]- Category:事件,可參考此分類以了解社群接受哪類型有關事件的條目。
- Wikipedia:删除方针
- Wikipedia:存廢討論應避免的理由
- Wikipedia:重大事件让关键人物符合收录标准
- Wikipedia:水晶球
- 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报纸
- Wikipedia:不要倉促編輯
- Wikipedia:新聞動態
- Wikipedia:让子弹飞一会
- Wikipedia:命名常規 (事件)
- Wikipedia:谋杀类条目
- Wikipedia:国际反应类条目,关于条目“国际反应”内容的论述
- Wikipedia:收录标准/氣旋
- Wikipedia:收录标准/人物
脚注
[编辑]- ^ Cho, Jaeho; Michael P. Boyle, Heejo Keum, Mark D. Shevy, Douglas M. Mcleod, Dhavan V. Shah, Zhongdang Pan. Media, Terrorism, and Emotionality: Emotional Differences in Media Content and Public Reactions to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September 2003, 47.
- ^ Molotch, Harvey; Marilyn Lester.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1974, 39: 101–112.
- ^ Molotch, Harvey; Marilyn Lester.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1974, 39: 101–112.
- ^ “犯罪行为”是指被确定为犯罪或被有关执法机构视作疑似犯罪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