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澎湖西卫面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公市西卫里:知名手工面线产地,当地有“银线之里”的美誉。

澎湖西卫面线(英语:The Siwei Vermicelli of Penghu),台湾澎湖县马公市西卫里自清代以降,因当地气候与地理环境使然,历代便聚集不少手工面线师傅落脚,于是乃有“西卫面线”之名传开。[1][2]:6-7

历史

[编辑]

手工面线技法源自中国福建,约于清代中叶传入台湾,依照台湾当地分类习惯,主要有“本地面线”与“福州面线”两大派系,而澎湖西卫师傅属于“福州面线”系统。[a][2]:6-7

西卫里是澎湖县开发史中记载颇为早期的汉人聚落,最初可追溯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进攻盘据安平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前,先于澎湖登陆,并在文澳设立安抚司,另派杨祖、林福、张在三名将领分别驻守“东卫”、“中卫”与“西卫”,扼守妈宫港北方岸口。[3]

1684年,康熙皇帝将澎湖与台湾纳入清帝国版图[4],行政体制大多延续明郑东宁王国的旧制,沿用“西卫社”的旧名,同样将西卫做海防据点[5],由“澎湖水师协右营”管辖[2]:6,故西卫聚落多与“班兵”、“汛兵”等军职兵卒有所渊源。

清代以后移民渐众,制面技术一并传入澎湖,西卫当地也因具备降雨量少、日照充足、强风吹拂且邻近海滨等优势,成为手工面线得天独厚的制面场域。[2]:7

制面系统

[编辑]

手工面线工艺同大多数传统工艺一般,多采父子相继或师徒制等口述授业模式,文字记录不丰。根据马公市公所2007年间的访查,西卫手工面线大致分为两大系统,分别是“面线间”与“郑家”:

面线间系统

[编辑]

面线间初祖李太(又作李泰、李振泰)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西卫社人士,原“澎湖水师协左营”良文汛(今湖西乡龙门村、尖山村附近)汛兵李顺兴后裔,李太拜入一不知名唐山师傅手下习艺,传长子李羽(1893年生)、次子李木(1900年生)与三子李沙(1902年生),亦传艺于兄长李各的三名儿子:李遂(1880年生)、李佑(1882年生)与李勇(1883年生)。

日治时期李家面线师傅都集中在西卫制作面线,当地人便称李家面线为“面线间”,以喻李家面厂规模之庞大可观。

不过民国80年(1991年)之后,李家面线师傅逐一老去凋零,后代子孙多迁移至台湾本岛,留在故乡的则另谋他业,手工面线技艺由是断绝于李家。

面线间系统幸有雇工王丙丁延续手艺;王丙丁45岁开始在面线间工作,民国40年(1951年)起因有美援面粉挹注,原料取得容易,便招儿子王癸和媳妇一同学习。王癸传艺儿子王清发,王清发开办“连发商号[6]”,后由王清发长子王永固经营。

西卫里民吴条因有亲戚在“连发商号”工作,吴条便向亲戚习艺,之后开办“吴记面线”,由其子吴安邦继承。[2]:8

郑家系统

[编辑]

郑家系统初祖郑诘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因缘际会结识制面的唐山师傅,并向之学习,然后与其弟郑方(1862年生)传予下一代:郑桃、郑晏、郑取;迄今传艺至第五代,现今总计有十家商号为“郑家系统”所出,可谓开枝散叶:包括西卫王姓家族的商号,其母乃郑家女儿,王家兄弟从母亲娘家习艺之后,各自开办商号、又有一吴进义者曾蒙“郑桃”一系的郑得金授业,艺成另行开设“宝猜商号”。[2]:9-10

特色

[编辑]

本文引自《金采手艺.银线之里:西卫面线的故事》[2]:12

制法

[编辑]
  • 面团:将面粉放在大缸中,面粉中间挖洞,依当日天气状况,判断注入盐水的比例。
  • 杆面:面粉经过充分搅拌均匀之拌成面团,将面团取出置于竹盘上搓揉约30分钟。面团经搓揉有效提升弹性,再分成四等份压平,揉卷成圆桃状,并抹上少许沙拉油。
  • 拉面:两手手指伸入圆桃状面团中间,将之拉开成圈圈状,再将面团搓细拉长,宽度搓到约一公分左右再截断,分置于六角盘中。
  • 醒面(行筋):取出面线头,透过双手缠绕,顺势围绕成S型垂放于两根竹竿(或铝杆)上,洒上面粉,静置醒面。
  • 甩面:醒面后拿到户外,亦放在竹竿上吊挂,中间需经过巧劲将面条甩长,甩面步骤需一直重复,直到面线线条细如发丝为止。
  • 晒面:甩好的面线一排排垂挂在竹竿上,让日光晒干或者海风吹干,反面再晒一次直至全干,才算告一段落。

差异

[编辑]
手工面线与机器面线之差异[2]:13-14
手工面线 机器面线
制程 12-15小时/包(面粉) 4-6小时/包(面粉)
少了醒面、拉面和甩面的时间
产量 30-40斤面线/日 60-120斤面线/日
外观 粗细不一、线条较细、韧度强、颜色较白 粗细整齐、线条较粗、韧度弱、色泽偏黄
口感 较有弹性、水煮时面线不易糊掉化开
面条置于汤中,放置过夜亦不会膨胀
较无咬劲、面线容易断裂
面条置于汤中,顶多半小时后便膨胀
咸度 咸度高(煮时勿加盐)
内容物 中筋面粉、食盐、水 高筋面粉、食盐、水
添加物 无化学添加物 硼砂
吸水性 普通
成本 高,一斤差价约10-20元 低,但售价几乎与手工面线相同

现况

[编辑]

在1990年代以前,西卫里随处可见师傅手拉面条、家家户户悬挂的面线如飞瀑银丝的盛况,让西卫里一度有“银线之里”的美誉,但随科技发达和工商生活型态的转变,传统手工面线制法产量少、耗工时的作法,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市场的需求,现今多数面线师傅已采用机器拌面团、制型、干燥和真空包装等方式制作面线,大幅提升制面效率。[7][2]:5、12-13

迄今少数仍坚持以纯手工制面的郑有福师傅表示,他自12岁起便开始向父亲学习面艺,四十年余来对品质的坚持始终如一,但因制面需以手工经过“压”、“搓”、“揉”、“捏”、“挤”、“拉”、“甩”等26道手续,耗时又费力,每日仅能量产100包,无法像机器制面的同行应付大量客户,制作过程又深受阳光充足以及气温高低的影响(逢雨天便无法制面),至今纯以手工制作面线已不啻为夕阳产业。[8][1][2]:12

郑有福预计于2020年退休,他仅有两个女儿,两名女婿又无意承接,若再无学徒,制作手工面线的厂商可能自此断炊,流传170年澎湖西卫手工面线文化,届时将面临失传。[b]

图辑

[编辑]

澎湖县马公市西卫里手工面线晒面过程,摄于2019年1月12日。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本地面线”俗称“本地仔”、“福州面线”俗称“福州仔”。
    实际上“本地面线”源自泉州漳州,由于泉、漳的面线师傅先来台湾落地生根后,福州一派的面线师傅稍迟才传入台湾,为作区别才有“本地面线”的说法。
    传统而言,“本地面线”分布台湾西部大半部,以彰化鹿港福兴与台北木栅万华居多;而“福州面线”分布于嘉义以南,如台南学甲麻豆,嘉义布袋和澎湖县。
  2. ^ 根据2019年1月4日与郑有福外甥任光国之访谈内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黄, 佳琳. 〈「玩」澎湖,當一日農夫! 〉. 中国时报. 2016-04-09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中文(台湾)).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清寰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金采手藝.銀線之里:西衛麵線的故事》. 澎湖县: 马公市公所. 2009 (中文(台湾)). 
  3. ^ 蔡, 平立. 《馬公市志》. 澎湖县: 马公市公所. 1984: 195 (中文(台湾)). 
  4. ^ 许, 雪姬. 臺灣棄留疏.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1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中文(台湾)). 
  5. ^ 马公市公所. 里鄰介紹 馬公市 西衛里. 马公市公所. 2017-06-30 [201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中文(台湾)). 
  6. ^ 许, 杰. 〈澎湖西衛的一簾幽夢 —「王家連發手工麵線」〉. 上报 Up Media. 2018-04-29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中文(台湾)). 
  7. ^ 于佳云. 〈澎湖必吃小卷「麵線」來自這社區!鄭師傅手工製作有溫度〉. ETtoday旅游云. 2016-10-22 [2019-01-06] (中文(台湾)). 
  8. ^ 张, 原彰. 〈秋遊澎湖 享受風的SPA〉. 大纪元. 2016-10-19 [201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