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老街
23°02′08″N 120°18′29″E / 23.0354576°N 120.3081207°E
新化老街位于台湾台南市新化区,曾获选为南瀛十大历史建筑第一名、台湾历史建筑百景征选活动第二名,原本包括了中正路(西边街)与中山路(南边街)两条老街,两条路交会之处称为“三角涌”,为昔日山区集货买卖驿站[1][2],但中山路老街屋已在1995年的道路拓宽工程中被拆除,仅馀中正路上的老街屋[3]。由于老街两旁的街屋建筑年代相差约17年,故有两种建筑风格并存[4]。
沿革
[编辑]在台湾日治时期的1920年,在新化设置了台南州新化郡役所后,进行了“市区改正”工程而将今中正路从6公尺拓宽为12公尺[4]。而后在1921年,布商林茂己耗费三千圆请来绰号“躼跤[注 1]寿仔”的匠师兴建洋楼(今中正路435号)[注 2],随后引来邻近商家效仿,约到了1926年左右今中正路西侧便都改建成洋楼[3]。至于东侧街屋则是在1937年拓宽马路兴建排水沟时拆除改建,改建时农会提供2000圆的无息贷款[4]。先动工的是东边街(中正路东边街屋)南段,于1928年进行,而原本位在这里的朝天宫也是在这时被迫迁到今址[3]。当时在此工作的匠师连同外地来的共有10人,而整个东边街改建工程于1937年左右完成[3]。
后来到了1995年,新化镇公所规画都市改造计画,将中山路从12公尺拓宽为15公尺,因而拆掉了原有街屋[3][2]。后来由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王明蘅率先发起老街保存的口号,而一些地方文史工作者也予以响应,先后于1998年与1999年成立“新化镇文史工作室”与“新化老街文化展望会”,最后在1999年1月25日的“老街在发展保存与拓宽研商公听会上”,以22户赞成保存、5户反对、8票无意见的结果确定保存中正路街屋[3][2]。之后新化老街在向政府机关申请经费后,进行了许多维修与美化等工程。不过在2001年,第一银行新化分行[注 3]将两边的三栋街屋给打掉打算盖起新大楼[注 4],经居民抗议之后,总行方面在抗议现场承诺编列预算处理[3]。但之后长期未动工处理街屋立面问题,被拆除的街屋原只被当作停车场[5]。
2020年11月到次年8月,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补助西边街11户商店维护骑楼与立面,并统一制作新的招牌[2]。2022年1月3日上午,第一银行新化分行两侧街屋立面重建工程正式动工[5]。
建筑特色
[编辑]西侧街屋的特色为砖造骑楼柱、木格栅楼板与巴洛克风格的女儿墙,立面多采洗石子工法并做有盾牌饰与花草饰等装饰图案。东侧街屋为二层楼高的现代主义式街屋,立面多切割为三开间并有几何形状的铸铁栏杆做装饰,此外均设有阳台。两相比较之下,东侧街屋立面的装饰较西侧街屋简洁。[4]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黄沼元. 《台灣的老街》. 远足文化. 2005年4月: 158-159页. ISBN 957-28031-1-5.
- ^ 2.0 2.1 2.2 2.3 2.4 2.5 施进发. 《新化的街頭巷尾與聚落》. 台南市新化区公所. 2021-12: 9–13. ISBN 978-986-5487-73-7.
- ^ 3.0 3.1 3.2 3.3 3.4 3.5 3.6 张溪南. 《南瀛老街誌》. 台南县政府. 2007年8月: 275-281页. ISBN 978-986-00-9689-7.
- ^ 4.0 4.1 4.2 4.3 《台灣歷史建築百景專輯》 二版.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4-06-30: 142页. ISBN 957-01-2749-X.
- ^ 5.0 5.1 5.2 周宗祯. 新化老街一銀缺口影響景觀20年 今天終於動工重建修補. 联合报. 2022-01-03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