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选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选组
新選組
存在时期1863年(文久三年)—1869年(明治二年)
效忠于江户幕府
虾夷共和国
规模24人(最初)
约200人(鼎盛时期)
隶属于京都守护职
驻地京都
箱馆(最终地)
参与战役池田屋事件
禁门之变
油小路事件
戊辰战争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新選組、新撰組
假名しんせんぐみ
平文式罗马字Shinsen-gumi
新选组队士的穿著(蜡像)

新选组(日语:新選組しんせんぐみ),又称新撰组(日语“”与“”同音[1]),是日本幕末时期一个亲幕府的武装集团,主要在京都东山区活动,负责维持当地祇园(歌舞妓)、花街和町人街的治安,其成立之初,内部纪律法度不甚严明,芹泽鸭领导时期曾并向当地商家强迫募集组织运作经费 [2],属于京都守护武装势力的最外围,对付反幕府人士。他们在戊辰战争中协助幕府一方作战,1869年战败投降后解散。

新选组在成立初期得到当时担任京都守护职会津藩松平容保支持,并纳入会津藩编制。新选组在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中,重创了京都内的尊王攘夷派。

新选组最为人所知的特色有“诚”字队旗、衣袖上印有山形图案的独特羽织(一种外衣)、严厉的“局中法度”(为维持组织纪律而采用的严厉规条)等。

历史

[编辑]

组成

[编辑]
近藤勇壬生寺藏)
土方岁三

幕末时期,反幕府浪士常在京都刺杀幕府官员及亲幕府人士。文久二年(1862年),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上京之际,清河八郎提议募集浪士组成将军警护,得到幕府采纳。[3]

文久三年(1863年)二月(日本旧历,下同),200多名浪士到达京都。清河勤王势力私通,企图把那些浪士作为天皇配置下的兵力。[3]计划败露后,清河及200馀人离开京都,向江户进发。以近藤勇土方岁三为中心的试卫馆派及以芹泽鸭为中心的水户浪士留在京都。

同年三月,近藤勇、芹泽鸭等人成立新选组的前身“壬生浪士组”[4](又名“精忠浪士组”),因此新选组又被称为“壬生狼”。他们在壬生村招募新成员,组成了36人的队伍。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委派他们维持京都市内治安,对付倒幕派的浪士们。

同年八月,八月十八日政变发生,壬生浪士组协助幕府势力有功,由会津藩引荐,得到朝廷赐名“新选组”[1](另有说法是松平容保赐名“新选组”)。“新选组”之名常用于会津藩发给新选组的公文中,而新撰组给予会津藩的文件中常用“新撰组”之名。

发展

[编辑]

文久三年(1863年)九月,近藤派肃清了芹泽派,控制了新选组,近藤勇成为领导人(称为“局长”)。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新选组在池田屋事件中重创了京都倒幕派的力量。新选组在七月的禁门之变中,协助幕府击退长州藩的倒幕派进攻。这两次事件使新选组得到朝廷、幕府和会津藩赏赐二百多两黄金。同年九月,新选组进行第二次招募队员,队员增至超过二百人,驻地从壬生村迁移到西本愿寺(京都市下京区)。

庆应三年(1867年)三月,新选组的伊东甲子太郎一派受命成为孝明天皇御陵卫士,脱离新选组,同年十一月被新选组肃清。

解散

[编辑]

庆应三年十一月,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实行大政奉还。不久新政府和幕府之间展开戊辰战争,新选组站在幕府一方参与1868年初的鸟羽伏见之战,被新政府军击败。新选组屡败屡战,甲州胜沼之战后,新选组返回江户,部份队员在这时离队。近藤勇被新政府军捕获处死,冲田总司也因肺结核而病逝。新选组其后参与宇都宫城之战会津战争斋藤一在会津战争期间离队。土方岁三与部份队员跟随其他拥护幕府的军队退到北海道,成立虾夷共和国及参与箱馆战争明治二年(1869年)五月,土方与明治政府军作战时中弹身亡,相马主计接任,与馀下的新选组队员投降,不久虾夷共和国也随著总统榎本武扬的投降而灭亡。

大众形象的变化

[编辑]

明治初期,受到成王败寇观念、以及新政府中掌权的萨长派人士的偏见影响,新选组被视为反抗政府的朝敌贼军一员,评价很低。由于在官方史学持否定观点,再加上残存的新选组卫士为免于报复,大多改名换姓生活,因此早期的相关研究亦相当缺乏。这样的评价一直维持到大正时代,当时由大佛次郎所写的小说“鞍马天狗”中,新选组仍旧被描写为站在敌对侧的恶党集团;然而,剧中也开始出现如将组长近藤勇描写为人格迥异于旗下邪恶剑客的豪杰人物这般并非全然否定的描述。而在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里,新选组的事迹逐渐开始成为受欢迎的故事。学者、媒体也开始寻找新选组的耆老,留下若干重要的口述历史纪录。

昭和3年(1928年),随著‘新选组始末记’(子母泽寛)、‘新撰组史录’(平尾道雄)等书先后出版,新选组开始受到再评价,被赋予精强、忠勇但无力回天的悲剧英雄、正面形象。昭和8年警视厅就以“昭和的新撰组”之名介绍、宣传新成立的警察机动队,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日军陆、海军航空队中也不乏以新选组作为别称的队伍出现。

战后,随著大众文化的发达,新选组的大众形象进一步的提升与英雄化,成为电视、电影文化中受欢迎的题材,昭和40年代推出的‘新选组血风录’、‘燃えよ剣’(司马辽太郎原作、栗冢旭主演)等片被视为正式带起新选组热潮的影视作品。日本自1970年代起高度发达的动漫文化也更进一步地赋予新选组多元的面貌(如刻意强调青年剑客团体的特征、偶像式地行销的作品),更令新选组成为在日本拥有高知名度、传奇性的历史名词。

队士数目

[编辑]
  • 文久三年三月:13人(有说24人)
  • 元治元年六月(池田屋事件前):83人
  • 最颠峰时期:170至180人
  • 鸟羽伏见战前:66人

新选组年表

[编辑]

以下日期使用日本旧历天保历

文久三年(1863年)

[编辑]

元治元年(1864年)

[编辑]

元治二年/庆应元年(1865年)

[编辑]

庆应二年(1866年)

[编辑]

庆应三年(1867年)

[编辑]

庆应四年/明治元年(1868年)

[编辑]
甲州胜沼之战中的近藤勇

明治二年(1869年)

[编辑]

实像

[编辑]

局中法度与内部肃清

[编辑]

“局中法度”(局中法度书)是新选组队员需遵从的纪律规范。

局中法度大约在“新选组”之名被采用及近藤勇土方岁三组成领导核心的时候开始生效。鸟羽伏见之战发生前,被内部整肃的新选组队员共有41人,包括初代局长芹泽鸭山南敬助新见锦

局中法度大致如下: 1.不可违背武士道 2.不可脱离组织 3.不可擅自受取金钱 4.不可擅自提起诉讼 5.不可私斗

违者切腹谢罪。[8]

维持治安

[编辑]

一般人受了后来众多小说或戏剧作品影响,以为新选组是幕末时期维持京都治安的主要力量,其实不然。负责守卫御所重地的是会津直辖队的二千人精锐,外围是由幕臣组成的“见回组”五百人,而新选组的二百人主要负责京都的伏见区[9]

羽织

[编辑]

电影中的新选组队员通常穿著衣袖上印有白色山形图案的浅葱色(浅蓝色)的羽织。据说山形图案是以前赤穗浪士忠臣藏)在杀进吉良家时所穿羽织的图案,而浅葱色是武士切腹自杀时所穿礼服的颜色。实际上新选组在成立一年后便停用这种羽织,最后穿著的时间大约在池田屋事件期间[10]

队旗

[编辑]

红底白色“诚”字旗,下部亦有山形图案。当“诚”字旗飘扬时,看起来好像近藤勇出身的“试卫馆”的“试”字。另有数种队旗。

组织

[编辑]

新选组的最高首领是局长,以副长(副局长)辅助,以下再设副长助勤、监察方(负责情报工作)和勘定方(负责会计)等职位。副长助勤是统率一个小组的组长,新选组共有10个分组,编号从一番至十番(第一至第十),每组约有10人,组长以下又设置了伍长。新选组的组织编制也许受了西式军制的影响。

队员平日进行武术练习,在京都市内巡逻和搜寻潜伏的反幕府浪士。新选组的剑术流派以近藤勇一派的试卫馆的天然理心流为主,此外也有神道无念流北辰一刀流及其它流派加入,也有队员学习枪术和柔术

新选组在成立初期时资金不足,营运资金主要来自会津藩的御用金和一些富商的资助。后来新选组成为幕府属下,队员从幕府得到工资,有时也从一些特别行动中得到补偿金。

历任局长

[编辑]

会津新选组局长

[编辑]

箱馆新选组局长

[编辑]

历代副长

[编辑]

参谋 (地位高于总长)

[编辑]

总长

[编辑]

组长

[编辑]

1865年编成时组长

文武师范

[编辑]

剑术师范 冲田総司、池田小三郎、永仓新八、田中寅三、新井忠雄吉村贯一郎、斎藤一

柔术师范 篠原泰之进柳田三二郎、松原忠司

文学师范 伊东甲子太郎、斯波良作尾形俊太郎毛内有之助、武田観柳斎

炮术师范 清原清阿部十郎

马术师范 安富才助

枪术师范 谷三十郎

间谍兼监察

[编辑]

其他队员

[编辑]

※依姓氏读音排序;非完整名册。

以新选组为题材的作品

[编辑]

由于新选组与维新志士敌对,明治政府对新选组没有好感,所以早期关于幕末的文学作品通常把新选组描绘成反派,此情况在二次大战后有所改变。新选组的事迹后来成为了许多电影、电视剧和动漫的题材。

历史书

[编辑]

小说

[编辑]

电视剧

[编辑]

电影

[编辑]

舞台剧

[编辑]

漫画

[编辑]

动画

[编辑]

游戏

[编辑]

广播剧CD

[编辑]
  • 新撰组默秘录 勿忘草
  • 新撰组血魂录 勿忘草
  • 新撰组比翼录 勿忘草
  • 新撰组晓风录 勿忘草

其他相关作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伦世豪・《幕末英杰-新选组》・红出版・2020・第25页。
  2. ^ 永仓新八、木村幸比古・《最后的武士——新选组始末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第48-52页。
  3. ^ 3.0 3.1 林明德. 京都歷史事件簿. 远流出版. 2010: 203-204 [2014-11-03]. ISBN 97895732665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3). 
  4. ^ 《京都历史事件簿》第205页。
  5. ^ 《京都历史事件簿》第209页。
  6. ^ 《京都历史事件簿》第209-210页。
  7. ^ 《京都历史事件簿》第211页。
  8. ^ 《京都历史事件簿》第206-207页。
  9. ^ 伦世豪・《幕末英杰-新选组》・红出版・2020・第43页。
  10. ^ 伦世豪・《幕末英杰-新选组》・红出版・2020・第31页。
  • 《新选组大全史》,新人物往来社,2003
  • 《新选组事典》,新人物往来社,197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