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方案
「四三方案」或「43方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970年代初向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計劃。該方案於1973年1月正式提出[1]。
歷史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前的技術引進
[編輯]中國在50年代初中期從蘇聯的156項工程引進是第一波技術引進浪潮。1962年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說:「(日本)還準備賣給我們生產維尼綸的世界第一流的設備。……要利用他們(日本)的技術。列寧也利用,斯大林也利用,利用德國的技術、美國的技術。我們現在要走這條路」。第三個五年計劃(1963-1967)期間,從西方國家引進成套技術設備和專利技術是第二波技術引進浪潮。1964年中法建交前,毛澤東接見法國議員代表團時說:「我們反對資本主義,你們也許反對共產主義。但是,還是可以合作。」「使兩國間在商業上、文化上互相往來,希望你們把什麼禁運戰略物資也反掉。」「我說,總有一天會突破這個缺口。」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成立成套設備進口五人小組,由方毅(國務院外辦兼國家計委)、李強(外貿部)、張有萱(國家科委)、葉林(國家經委)、柴樹藩(國家計委)組成,方毅為組長,柴樹藩為副組,任務是在從西方國家進口成套設備的談判和進口過程中,就各部門提出但外貿部和其他部門所不能解決的有關政策和工作問題提出意見,向總理和外貿三人小組作報告,並處理總理交辦的其他工作。1963年下半年到1964年,中國政府先後與日本、荷蘭、英國、意大利、法國和聯邦德國的廠商簽訂了15項成套設備進口合同,總金額達1.3127億美元。
七十年代初期的四三方案
[編輯]中國的石油工業隨着1963年大慶油田產油300萬噸,實現國內石油基本自給。到六十年代後期的「三五」計劃時期,勝利油田、遼河油田等大油田會戰成功,不僅滿足了國內高速增長的石油需求,還有很多富餘,具有對日出口原油創匯的能力。1972年中國原油產量4567萬噸。這是中國農業由依靠農家肥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轉向大量依賴化肥、農藥、農機灌溉排澇的石油農業的能源與原料基礎。
隨着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迎來了建交高峰,迅速與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及泰國、馬來西亞等親西方國家建交,獲得了廣泛的外交承認,解除了1949年以來以西方世界為首的對中國的不承認、不接觸、不來往的外交與經貿封鎖。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開始了持續17年的外交蜜月期。隨後尼克送簽署行政命令,解除對中國實施20餘年的貿易禁令。
在制訂第四個五年計劃時,周恩來宣布:全國重點抓輕工,輕工重點抓紡織,紡織重點抓化纖。當時棉花年產量一直徘徊在4000多萬擔的水平,紡織原料緊缺,化學纖維占紡織用原料的比重只有5.5%。「反正不能只靠棉花過日子。」
遵照周恩來指示考慮引進解決穿衣問題的化纖設備和解決吃飯問題的化肥設備,1972年1月22日,徵詢輕工業部[註 1]、燃料化學工業部意見後,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進口成套化纖、化肥設備的報告》。建議利用西方國家在經濟危機中急於尋找出口市場、商品與技術價格較低的有利時機,1972年上半年引進國內急需的化纖新技術成套設備4套、化肥設備2套(設在四川與大慶)、以及部分關鍵設備和材料,約需4億美元,投產後每年可生產化纖24萬噸、化肥400萬噸,所需的石油氣、油田氣、石油原料在國內也有保障。經周恩來批示呈報,1972年2月5日,毛澤東批准了該報告。24萬噸化纖約等於500萬噸棉花,可織布40億市尺,耐用方面比棉織品高幾倍。其中,「的確良」將達到19億市尺。3套化纖項目放在紡織工業比較發達、棉花原料短缺而人口又比較多的地區: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遼陽石油化纖總廠和四川天然氣維尼綸廠。後來,倚借大港油田的優勢,追加天津石油化纖廠。1972年2月中旬開始,輕工業部、燃化部和對外貿易部共同組成兩個化纖技術考察組,分別由輕工業部合成局局長李正光和機械局局長王瑞庭負責,分赴日本和西歐考察,選擇引進對象。考察組回國後,於5月份向國務院遞交了考察情況和進口化纖設備安排方面的請示報告,獲得批准。5月24日,李先念批准派柴樹藩主持同外商談判,四大化纖項目進入談判階段,1972年6月談判開始。經過1個多月的談判,柴樹藩向國務院寫出《進口化纖設備談判進展情況的報告》。1973年9月2日,經周恩來、李先念、余秋里批准後,第一批進口化纖、化肥設備的報告正式確定。其中遼陽化纖項目因1000多萬美元的價格分歧,中法之間遲遲未能簽訂合同。1973年9月,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親向周恩來表示,如果中法兩國達成合作,將會轟動歐洲和世界。最終,中國政府作出讓步,簽訂了總值達12億法郎的合同。
由於化纖成套設備引進工作進展,其他部門如冶金部、三機部等都想藉此機會引進一些先進技術,紛紛向國家計委提出引進項目和出國考察,這是後來從國外引進規模擴大的內部因素。同時,西方國家對中國引進項目也表現出極大熱情,紛紛要和中國做生意。這是導致引進規模擴大的外部因素。1972年5月5日,國家冶金部向國家計委建議從國外進口並消化吸收先進的一米七大型鋼板冷軋機、以及配套的熱軋機等國內鋼鐵工業急需的設備技術。引進這樣一套設備要2億美元,但國家每年進口鋼材板材要花費3億美元。1972年8月6日,國家計委報送《關於進口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問題的報告》指出:「軋鋼能力不足,鋼材品種不配套,特別是板材、管材少,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因此,冶金部要求進口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一套,包括熱連軋機、冷連軋機、鍍鋅機組、鍍錫機組、硅鋼片機組等設備。進口一套新的連續軋板機約需2億美元,雖然用外匯較多,但與每年進口300萬噸鋼板所花約3億美元相比,還是合算的。」約需4億美元。8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批准從聯邦德國、日本引進一米七軋機,建在武鋼。隨後引進範圍不斷擴大。煤炭、石油、化工等工業部委紛紛派團出國考察,開展引進工作,李先念副總理先後批准了幾十批考察團出國。
1972年11月7日,國家計委報送《關於進口成套化工設備的請示報告》,涉及23套化工設備約需6億美元。獲得毛、周的批准。並要求國家計委把總額33億美元的另一個進口方案報送中央合併考慮。毛澤東批示要求計劃委員會採取一個一體化的更大規模的進口方案。周恩來感到各部委的項目很零碎,既然有打開了同西方成套設備技術貿易這麼好的機遇,事情就應該做大一點,指示國務院業務組和國家計委,把這些項目合併起來,「要準備採取更大規模的引進方案」。
1973年1月2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交《關於增加設備進口、擴大經濟交流的請示報告》,正式提出「四三方案」[1]。「我國的對外關係迅速發展,國際威望空前提高,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想孤立我們,反而孤立了他們自己。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急於找產品市場資金出路。積極利用這一大好時機,擴大對外經濟交流,不僅有利於配合國際政治鬥爭,而且有利於加速國內經濟建設。」建議利用西方經濟危機,在今後3至5年內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26個項目的成套設備(其中12.5億美元的設備項目中央已在1972年批准),包括13套大型化肥設備,4套大型化纖設備,3套石油化工設備,43套綜合採煤機組,3個大電站等大型項目,通稱「四三方案」。報告建議應採取的引進原則:
-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
- 學習與獨創相結合;
- 有進有出,進出平衡;
- 新舊結合,節約外匯;
- 當前與長遠兼顧;
- 進口設備大部放在沿海沿江,小部分放在內地。
還建議,由國家計委及各部委組成「進口設備領導小組」,「像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抓『156』項進口項目那樣,扎紮實實地把建設任務抓緊抓好,儘早投產見效」。1973年2月初,周恩來、毛澤東先後批准了這一方案。國務院專門成立了進口設備領導小組,負責審查、組織進口、綜合平衡等工作,各有關部門和承接進口項目的省市也抽調專人負責這項工作。
之後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又追加了一批項目,到1977年與西方國家談成了222個項目,進口總額51.4億美元。這是中國繼1950年代引進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之後,第二次大規模的技術引進。中國利用「四三方案」引進的設備,結合國產設備配套,1973年初確定的26個大型工業項目至1982年全部建成投產,總投資約200億元人民幣,成為198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2][3][4]「四大化纖」1982年全部投產後,中國從1984年起,宣布取消長達30年的布票。
「四三方案」之外,同期還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有:從美國康寧公司引進彩色顯像管成套生產技術項目;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西方等購買新舊船舶,擴建遠洋船隊;購買英國三叉戟飛機;從蘇聯進口伊爾-62遠程寬體客機、米-6、米-8直升機,進口蘇聯超臨界火電機組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火電廠遼寧清河電廠;等等。
國務院專門成立了進口設備領導小組,負責審查、組織進口、綜合平衡等工作,各有關部門和承接進口項目的省市也抽調專人負責這項工作,到1973年底,大部分項目簽約完成。與之相配套,國內先後開工的26個工程,均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1974年初國務院專門發出文件,明確規定:引進項目的投資要專項保證,設備材料要專項安排、單獨核銷,施工力量要優先安排。
四三方案結局
[編輯]1977年底,13套大化肥項目,已有7套投產,到1978年6月,累計生產尿素361萬噸。到1979年,上述26個項目的合同履行完畢,共用39.6億美元,比原計劃少了3億多美元,實現的程度差不多達到92%。截至1979年底,已有20個建成投產,平均每個項目的建設工期為3年8個月,其中最長的5年。在一米七軋機投產以前的三年中,全國僅進口鍍鋅板、鍍錫板和硅鋼片就花費外匯5.5億美元,相當於引進一米七軋機用匯額的91.7%。而從1979年到1984年,一米七軋機共生產代替進口的商品材268萬噸,節約外匯26.9億美元,相當於引進設備費用的3.3倍。
附表
[編輯]類別 | 項目名稱 | 年生產規模 | 累計投資(億元)[3] | 建設地址 | 引進國 | 簽約時間 | 開始建設時間 | 建成投產時間 |
---|---|---|---|---|---|---|---|---|
大化纖 | 天津石油化纖廠 | 對二甲苯6.4萬噸、苯2萬噸、對苯二甲酸二甲酯9萬噸 | 10.37 | 天津 | 日本、聯邦德國 | 1975年 | 1977年9月 | 1981年8月 |
大化纖 | 遼陽石油化纖總廠 | 化纖原料13萬噸,化纖?萬噸 | 24.15 | 遼寧遼陽 | 法國、意大利、聯邦德國 | 1973年 | 1974年8月 | 1981年9月 |
大化纖 | 上海石油化工總廠 | 化纖原料10.8萬噸,化纖5.2萬噸 | 20.79 | 上海金山衛 | 日本、聯邦德國 | 1973年 | 1974年1月 | 1978年5月 |
大化纖 | 四川維尼綸廠 | 化纖4.5萬噸,醋酸乙烯9萬噸、甲醇9.5萬噸、乙炔2.6萬噸 | 7.2 | 四川長壽 | 法國、日本 | 1973年 | 1974年8月 | 1979年12月 |
石化 | 北京石油化工總廠30萬噸乙烯項目等 | 乙烯30萬噸、高壓聚乙烯18萬噸、聚丙烯8萬噸 | 23.70 | 北京房山 | 日本、聯邦德國、美國 | 1972年 | 1973年8月 | 1976年12月 |
石化 | 吉林化學工業公司11.5萬噸乙烯及配套 | 11.5萬噸乙烯、乙醇10萬噸、丁苯橡膠8萬噸、辛醇5萬噸、正丁醇6950噸 | 2.09 | 吉林吉林 | 日本、聯邦德國 | 1975年 | 1976年12月 | 1983年12月 |
石化 | 北京化工二廠氯乙烯項目 | 氯乙烯8萬噸、聚氯乙烯2.5-7.5萬噸 | 1.39 | 北京九龍山 | 聯邦德國 | 1973年 | 1974年10月 | 1977年7月 |
大化肥 | 滄州化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39 | 河北滄州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3年7月 | 1977年12月 |
大化肥 | 遼河化肥廠[註 2]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3.48 | 遼寧盤山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4年6月 | 1977年12月 |
大化肥 | 大慶化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43 | 黑龍江大慶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4年5月 | 1977年6月 |
大化肥 | 湖北化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45 | 湖北枝江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4年10月 | 1979年8月 |
大化肥 | 洞庭化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50 | 湖南岳陽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4年4月 | 1979年7月 |
大化肥 | 瀘州天然氣化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40 | 四川瀘州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4年4月 | 1977年3月 |
大化肥 | 赤水河天然氣化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73 | 貴州赤水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6年1月 | 1978年12月 |
大化肥 | 雲南天然氣化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77 | 雲南水富 | 美國、荷蘭 | 1973年 | 1975年1月 | 1977年12月 |
大化肥 | 棲霞山化肥廠[註 3]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52萬噸 | 2.98 | 江蘇南京 | 法國 | 1974年 | 1974年9月 | 1978年10月 |
大化肥 | 安慶化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52萬噸 | 3.01 | 安徽安慶 | 法國 | 1974年 | 1974年3月 | 1978年12月 |
大化肥 | 廣州化肥廠[註 4]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52萬噸 | 3.14 | 廣東廣州 | 法國 | 1974年 | 1974年12月 | 1982年10月 |
大化肥 | 齊魯第二化肥廠[註 5]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47 | 山東淄博 | 日本 | 1973年 | 1974年4月 | 1976年7月 |
大化肥 | 四川化工廠 | 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 | 2.61 | 四川成都 | 日本 | 1973年 | ||
大型電站 | 大港電廠 | 2×25萬千瓦 | 4.50 | 天津北大港 | 意大利 | 1973年 | 1974年12月 | 1979年10月 |
大型電站 | 唐山陡河電廠 | 2×32萬千瓦 | 5.30 | 河北唐山 | 日本 | 1973年 | 1973年12月 | 1978年3月 |
大型電站 | 元寶山電廠 | 1×30萬千瓦 | 3.92 | 內蒙古赤峰 | 法國、瑞士 | 1973年 | 1974年9月 | 1978年12月 |
鋼鐵 | 武漢鋼鐵公司1.7米軋機 | 冷軋板100萬噸、熱軋板100萬噸、硅鋼7萬噸 | 38.9 | 湖北武漢 | 日本、聯邦德國 | 1974年 | 1972年3月 | 1978年12月 |
鋼鐵 | 南京鋼鐵公司氯化球團 | 30萬噸硫酸渣氯化球團 | 1.00 | 江蘇南京 | 日本 | 1976年 | 1978年1月 | 1980年12月 |
烷基苯 | 南京烷基苯廠 | 正構烷烴5萬噸、直鏈烷荃苯5萬噸 | 2.21 | 江蘇南京 | 意大利 | 1975年 | 1976年10月 | 1981年12月 |
另,還有43套機械化綜合採煤機組,以及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透平壓縮機、燃氣輪機、工業汽輪機等單個項目。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1970年7月,原紡織工業部、第一輕工業部和第二輕工業部正式合併為輕工業部,錢之光任部長。
- ^ 現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為遼寧省屬企業遼河化肥廠,年產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1972年1月籌建,1976年10月投產。1997年1月,以遼河化肥的全部經營性資產發起成立遼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並在深圳上市(代碼000059,股票名稱為「遼通化工」,2014年3月,更名為「華錦股份」),收購了錦西化肥。1997年收購盤錦乙烯,公司開始進入石化領域。1997年底,組建遼寧華錦集團。2006年3月,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與遼寧省政府簽署了重組華錦的協議,華錦集團成為兵器集團的成員單位。
- ^ 整體搬遷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 廣州石化化肥廠生產設備拆除後無償贈送新疆阿克蘇,與遼寧華錦集團遼河化肥廠「以煤頂氣」改造後閒置的合成一段轉化爐等設備合建而成新的阿克蘇華錦化肥裝置,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
- ^ 齊魯第二化肥廠整體搬遷到四川達州,已於2008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