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革命
外觀
玫瑰革命 | |||
---|---|---|---|
顏色革命的一部分 | |||
日期 | 2003年11月3日-2003年11月23日 | ||
地點 | |||
起因 | 經濟崩潰[1] 債務危機[2] 選舉舞弊 政治腐敗 貧困問題 政府失能 外國勢力干涉(尤指俄羅斯) | ||
目標 | 舉行新的議會選舉 總統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下台 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反腐敗改革 收復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 重新融入歐洲一體化 | ||
方法 | 示威 | ||
結果 | 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辭職 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就任新一屆格魯吉亞總統 | ||
衝突方 | |||
領導人物 | |||
玫瑰革命(喬治亞語:ვარდების რევოლუცია),是2003年11月在格魯吉亞發生的反對當時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及其所領導政府的一系列示威活動,其領導人反對黨統一民族運動黨領袖薩卡什維利每次公開露面都拿一枝玫瑰,因此被稱為玫瑰革命。最終,時任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辭職。
薩卡什維利領導的反對黨統一民族運動黨獲得了勝利,建立了民主選舉的政府,其本人在2004年1月4日當選格魯吉亞總統,而在2004年3月28日進行的格魯吉亞國會選舉中,薩卡什維利總統領導的政黨獲得了全部150個議席中的135個[3]。此後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關係迅即轉差,並且最終引發了2008年的俄格戰爭。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Bunce, Valerie. Defeating Authoritarian Leaders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54.
- ^ Papava, Vladim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eorgia's Rose Revolution. Orbis. 2006, 50 (4): 660. doi:10.1016/j.orbis.2006.07.006.
- ^ Kandelaki, Giorgi. Special Report: Georgia’s Rose Revolution - A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 (PDF).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美國和平研究所. 2006-07 [2024-09-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3-04-1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Борис Кагарлицкий «Оранжевый мираж» или начало политик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И. Хаиндрава «Революция роз» в Грузии: что бы это значило?
- "Georgia's Rose Revolution: A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 美國和平研究所 Report, July 2006
- HumanRights.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aily updated online magazine and web portal on human rights in Georgia
這是一篇格魯吉亞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